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初探

2022-03-19 01:48高婧婴
高考·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摘 要: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而实现初高中思政课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需要对思政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政一体化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开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政治认同素养;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初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政课程开展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要加强初高中思政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阶段的教育是前后相关、循序递进的活动,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呼应“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以一体化思维引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思政课教学整体性、连贯性、实效性,是中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实现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为国家发展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的后备人才

政治认同素养表示学生对国家的政治导向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支持乃至参与其中,更好地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展和实施,是初高中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通过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有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具有良好政治素質的人才;激励学生以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目标,不断地提升自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也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总之,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事关国家政治团结和稳定,能为国家发展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的后备人才。

(二)提升初高中阶段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质量和效果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增加对于国家体制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如果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出现脱节现象,会使教学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通过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持续性的发展。

(三)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素质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教师应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而如何实现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是对思政教师队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呼应这一要求,首先需要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刻的政治情怀。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才能理直气壮,思政课才会有说服力,有吸引力,有活力。其次,需要思政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全面地掌握初高中阶段的思政教学内容,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有更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能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总而言之,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对思政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素质。

二、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政治认同,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说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初高中阶段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初高中阶段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一些问题,影响着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深究原因,实现思政一体化教学的完善。

(一)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未能体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初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思政课程开展的重要引导,会对最终的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而在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科学设定阶段化的教学目标来更好地引导思政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同阶段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定上的差异体现了思政课程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在设定具体教学目标时通常是以本学段课程标准作为参考,缺少对不同学段的全局把握,因而在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可能会忽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或忽视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发展[1]。教学目标的设置未能体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使得初高中思政课在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工作中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无法从整体上加强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这就给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教师对彼此阶段的教学内容把握不深不透

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思政课程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教师必须对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明确初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交叉点和衔接点,进而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的衔接,以更好地保证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学科课程教育,提升最终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初高中思政教学中,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思政教师对于彼此阶段的思政教学内容把握相对比较浅薄。初中老师很少了解高中阶段思政课要让学生学什么,对学生有怎样的素养要求;高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在初中学了什么,知识、能力、素养达到怎样的程度的了解也不全面,致使在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偏离学生实际。知识重复性相对较高、没有层次差异,或递进跨度过大等问题,无法真正地保障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效率和质量。

(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自身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政治情怀,有较强的思想信服力和魅力。而一体化教学的实现也对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的质量和实效。

当前,初高中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还属于探索阶段,教师队伍缺乏交流共享平台,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来不断地实现教学优化。相对独立的阶段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视野受到制约,对一体化教学的实践造成阻碍。初高中思政教师队伍也缺乏有效的培训和交流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2]。这也使得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单一,制约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导致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直接影响了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质量。此外,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偏向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或为了完成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转变教学方式,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淡化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总之,初高中阶段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需要加强初高中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三、推进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的策略

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的实现对于我国当前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于国家政策,以及政治领导的认同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接下来就推进初高中思政课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策略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准确把握初高中课程目标的阶段差异,制订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3]”。从中可以明显发现,初高中思政课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有明显差异。课程目标不同,初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应体现阶段差异: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的体会和参与,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高中阶段则应更重視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在学习中锻炼思维、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二)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找出初高中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交叉和衔接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内容上有许多交叉和衔接点。这些知识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在教学中又要体现不同阶段教学在要求上的差异性。比如:初高中阶段都有关于权利与义务篇章的内容学习,但是初高中阶段在教学实践的要求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初中阶段权利与义务篇章的内容更加强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作为中国公民所具备的权利和义务,知识内容更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和感性认识层面的。而高中思政课中对于权利与义务的讲解更多时候注重公民如何有效地行使自身的权利并完成义务,更加强调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实践性。再如: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都有涉及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初中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为: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高中课程标准则强调要理解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及其作用,并对其有正确的态度。因而,初中思政课要重点讲授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内容,而高中思政课要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重点阐释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的必要性,从而坚定制度自信,培养制度认同,实现政治认同的进阶。

(三)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有活力、有吸引力的活动型思政课

初高中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有差异性,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有所差异。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而高中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相比初中生更成熟更稳定,且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其思维的独立性增强,有想法,不盲从,这使得在学科素养的培育上,单纯的理论灌输是很难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的。

因而,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案例分析、议题探究中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生成,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构建的统一。这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避免传统的说教、理论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在活动中提升政治认同素养。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优势”为议题,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寻找案例;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课前查找的资料,观看微课,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运行及其优越性。以“选举什么样的人为人大代表”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辨析,在辨析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邀请人大代表进课堂与学生交流互动,或者组织学生课外走访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主要职责、如何发挥作用等。开展“如果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拟活动,针对热点问题或身边的问题,模拟人大代表写一份建议或议案。

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了解和认可,使其认同主流价值观,逐步培养良好的政治思维、思想品质和高度的政治认同。

结束语

初高中思政课实现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有利于切实提升中学阶段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质量和效果,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学生政治素质,为国家发展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的后备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体化培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初高中课程目标的阶段差异,制订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实现初高中思政教学的有效衔接;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有活力有吸引力的活动型思政课。政治认同素养一体化培育的实现有待教师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高欣.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31):32-33.

[2]刘佳旺.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1.

[3]王亚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政治认同素养培养[J].考试周刊,2021(18):109-110.

作者简介:高婧婴(1990— ),女,汉族,福建顺昌人,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教育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高中政治。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基于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ZJ20149;(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研究成果。

1232500511380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改革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