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威
传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一个艺术范畴,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全融合的美术形式[ 1 ]。传统民间美术是“用与美”的统一,反映了农耕社会民众的生活内容与生产方式,蕴含了非物质的审美与内容。然而,时代的变迁使很多依附于传统生活的民间美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个时代都有其生活所需,都有其相应的艺术特质。旧时代的艺术形式总会根据新时代的需要,经历一个被选择和被改造的过程。因此,需要从时代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思考它在当代存在的合理性与创新的可能性,即传统民间美术的“当代性”问题。
传统民間美术的“变与不变”
冯骥才先生曾言:“当今从社会结构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都在改变。作为生活应用性的民间美术,就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另一方面,怎么变?变什么?哪些变哪些不能变?这都没有先例和范例。”[ 2 ]冯骥才先生的提问揭示了民间美术应该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并不断传承。实现民间美术的有序传承,需要分析民间美术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存在状态,选择保护的内容与创新的空间。
首先,应对民间美术的生活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作为一种历史产物,民间美术在当代的存在应是合理的。分析民间美术中的哪些内容能够满足今日生活所需,将其作为衡量民间美术适应时代变化的一种角度;其次,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该保护民间美术的本质内容。民间美术经过历史的积淀,那些“不变的”内容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精神内核与手工艺特质,是民间美术中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再次,非遗不是文物,创新是保持民间美术活力的源泉。本质内容的界定也为创新提供了前提与空间,为民间美术的有序传承与民众的文化认同提供了保障。
传统民间美术是原始艺术的延续,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既体现了很强的稳定性,当然也展现了一定的变异性。传统民间美术不同于“纯艺术”,它最初地创作目的不是艺术,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精神功利目的”。早期的民间美术主要用于巫术礼仪或民间祭祀,常见的主题是“生殖崇拜”和“驱灾辟邪”。
随着时代发展,民间美术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去,功能逐渐丰富起来,装饰、叙事、娱乐等功能被纳入其中。同时,以上两种主题又派生出吉祥如意、增福添寿、多子多福等一系列“吉祥”主题,被广泛地应用在婚丧嫁娶、庆生寿诞、岁时节令等日常礼俗仪式之中。时至今日,年画、剪纸依然是春节年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发挥着烘托喜庆、装饰环境的作用。通过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古代先民对生活的各种“精神功利目的”以主题的形式被传统民间美术稳定地传承下来,同时与民俗结合,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精神功利目的”是传统民间美术不变的内核,这种目的是积极的,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传统民间美术的变化则是功能与使用场景,从单一形式逐渐丰富起来的过程。
手工艺不仅是传统民间美术的制作技艺,也是传统民间美术实现独特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决定性因素。传统民间美术服务于基层民众的生活,往往利用廉价易得的材料,采用相对简易的手工技术赋予材料以形式。这种外在于作品的选材习惯及相关工艺让人感受到民间美术的手工艺特质,与民间美术率真、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手工艺特质并非刻意追求,而是源自基层民众经济上的匮乏与技术能力的不足。
今天的中国正在迈向智能化时代,精工精制的工业产品充斥在日常生活周围,而传统民间美术的手工艺特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艺术风格与工业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审美选择。在今天的实践中,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利用了现代工具与材料,不仅没有影响艺术风格的表现,反而提升了制作效率与加工精度,使艺术风格有了更可靠的基础。
因此,对于民间美术来说,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经典风格是其当代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们对它固有的认知,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制作技艺则具有创新的空间,只是这种变化不能影响艺术风格的表达。
传统民间美术与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3 ]具体表现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民间生活之中。民俗与民间美术产生的根源都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存的“精神功利目的”,民俗是这一目的的文化形态,民间美术则是这一目的的艺术形态。在“精神功利目的”与民间美术之间,民俗承担了中间角色并成为民间美术的文化源泉。
民俗为民间美术提供了主题与素材,同时也规约了民间美术。同时民间美术物化了民俗观念,将民俗活动进行了美化,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质,它往往与民俗活动在时间上重合,它的变化往往也与民俗的传承同步。因此,传统民间美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俗的生命力。
民俗的主体部分形成于农耕社会时期,其中一些内容难以融入当今文化生态,出现民间美术的发展与民俗分离的现象。以淮阳人祖庙会为例,它本是一个包含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民间信仰活动。随着文明的进步与理性的发展,淮阳人祖庙会的神秘色彩和信仰成分逐渐淡化,变为一个将祭祀、商贸、娱乐、旅游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泥泥狗”是人祖庙会中用于祈神求子的彩绘泥玩,它以各种古拙怪诞的怪兽形象表现原始的图腾。泥泥狗的造型特征反映了它作为祭祀之物的根本性质,同时也表现了它缺乏独立于祭祀功能之外的生活内容与审美创造。如今的“泥泥狗”已经变成了外地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它的存在与功能价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当一种民间美术所表现的民俗观念在当代失去了存在价值,那么与之相关的民间美术或者消失或者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尽管民间美术与民俗在创造主体、接受对象以及传承过程有交叉重叠的部分,但也不能将其视为“民俗的艺术”。张道一先生曾指出,“一般来讲,历史上的民艺现象多少与民俗是相联系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民艺已经离开了民间风俗而独立发展。”[ 4 ]民间美术的独立发展可以理解为民间美术自身功能的丰富,使它能够摆脱民俗的束缚并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创造。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一般认为它源于民间对驱鬼之神——“神荼”“郁垒”的信仰。
随着时代的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内容不断丰富,最大的特色就是与开封地方戏曲结合。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借鉴了戏曲脸谱和行头的装饰艺术,还将戏曲表演的动态叙事通过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定格在年画之中。戏曲舞台与民间故事中的侠骨豪情与忠孝节义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超越了“驱邪避灾”的一般功能,获得了叙事、教化和装饰等多种功能。民间美术功能的多样化是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表现,也是民间美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民间美术与手工艺
手工艺既是一种生产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方法。手工艺的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与风格。例如,民间年画构图中大的空白处的花草、吉祥符号等小的装饰是在年画的印刷过程中为防止大面积纸张塌到版上弄脏画面而刻上去的,艺人称其为“画垫子”,显然其作用是出于技术性要求层面,而非纯审美的[ 5 ]。但是,人的审美创造不是被动的,可以利用不同的工艺实现不同的造型语言。例如,在手工印花布工艺中,漏版工艺与雕版工艺各具特色。漏版工艺决定了它的装饰纹样总是以点和短线为主;而雕版工艺的形式特点则相反,它追求的是线条的清晰与完整。传统民间美术的制作工艺经过父子师徒的代代传承,形成一系列工艺规范,并与民间美术风格形成了有机统一。
今天,新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民间美术风格与手工艺出现了分离的现象。如使用电脑绣花机进行刺绣,用激光雕刻机生产剪纸,这些都反映了新技术正在替代手工艺。但是,手工艺既包含技术属性又包含艺术属性,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工艺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弱化了人的审美创造力。手工技艺是手工艺人智慧的代名词,技艺是加工材料的技艺,根本意义上还是人的智慧与文化性[ 6 ]。民间的手工艺并不完全以技术精湛见长,更重视表达手艺人内心的审美理想。在手工艺的实施过程中,人是完全的主体,个体的参与并决定工艺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出人的创造力、情感和个性,同时物化为作品的造型语言。
这种充满感性特征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造就了传统民间美术风格。使用现代制造技术完全取代手工艺,能够实现的仅仅是对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复刻,这将导致传统民间美术在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逐渐走向平庸。
手工艺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物理性质的把握以及相应地加工、利用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艺”。手工艺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艺术造型上,包括装饰性的纹样、符号、色彩等造型语言,也包括三维实体的外形。尽管这些内容受到材料的限制,但艺人在创作时总是追求造型语言的多变与丰富,从而完成对于材料物质属性的超越和审美理想的表达。在技术层面,材料的性质是决定性的,而在艺术层面,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今天的传统民间美术已经被人们视为一种艺术风格。人们主要通过作品的外形与装饰来感受这种艺术风格,从而形成对这种传统艺术的认知,而作品内在的材料属性、加工过程往往难以被人认识和发现。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的当代社会,手工艺的价值逐渐式微,而艺术价值则不可替代。因此,保护民间美术的制作技艺并非是保护该制作技艺的全部内容,而是保护那些能够决定民间美术艺术风格的“关键工艺”。
所谓“关键工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手工性,这是民间美术风格个性化和“感性”特征的源泉,是区别于标准化工业技术和“理性”特征的标识。与之相对,那些与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不具有一致性的手工艺内容则被认为是“非关键工艺”。因此,如何确定民间美术中的“关键工艺”是民间美术保护的前提和重点,而“非关键工艺”则可以考虑使用现代材料和工具加以替代,令传统的民间美术更好地适应今天的技术条件。
有关传统民间美术“当代性”的探讨,实际上是通过分析它的本质以及当代的存在状态,选择保护的方式与创新的空间。对于不能融入当代文化生态也无法赋予新内容的文化种类,进入博物馆或美术馆或许是一种更好地保护。而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的种类,需要保护的则是它的精神内核与手工艺特质,也正是由于这些内容,才让传统民间美术具有当代价值。传统民间美术毕竟诞生于农耕社会,是旧时代的民间生活的反映。其中的精神内容既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一些不合时宜的自然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只有那些今天仍然能够反映人们美好生活愿望的“精神内核”才值得被传承和发扬。而传统民间美术的手工藝特质是其艺术风格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技术,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保护“手工艺特质”的目的在于继承传统艺术而不是保护一种过时的技术。因此,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从当代视角出发,以适应时代的文化需求与技术条件。只有适应时代发展,才能被民众自觉地使用,这也是传统民间美术最好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冯骥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J].艺术·生活,2009(02):15-16.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张道一.中国民艺学发想:中国民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
[5]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6]李砚祖.生活之物与艺术之物——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与文化[J].文艺研究,2002(06):108-118.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河南民间美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20-ZZJH-368)。
182250118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