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关键词】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不仅凸显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也表明了人类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高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旗帜”。这不仅昭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解决方案,也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天下情怀和时代担当,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注入了动力,具有重要的時代价值。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虽被称为万物之灵长,但无疑是地球家园中的一员。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与人类的“类存在”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据统计,全球GDP总量的1/2以上高度或者部分依赖于地球上自然资源的供给,可见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效用之大。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界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质上指明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深层意蕴。地球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的肉体存续和劳动生产都依赖于自然,人与自然本应存在如同生命一般的有机联系。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最终表现为人的现实,因为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自然物语,岁月变迁。在地球家园遭到破坏、亟需修复的形势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仿佛是与马克思的隔空对话,深刻指明了在人类与自然长期的双向互动中,只有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复自然,才有可能构建共生共存、和谐统一的地球生命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自然逻辑延伸。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提出,为构筑诗意栖居的地球家园打开了新的意义维度:将具有普遍性的、内涵比较宽泛的“自然”概念,进一步具象化为现实生活的地球家园,实质上强调了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的改造者、自然环境的创造者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类在环境问题上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要构建诗意栖居的美丽地球家园,不能仅期待自然的客观变化,而应首先解决地球生态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缺失的问题,主动地、稳步地在实践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鉴于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21世纪的重要课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和人类,这已成为人类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认识的开端;1993 年正式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了新纪元;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在日本爱知县举办,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确立了新目标(“爱知”目标);2021年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为保护人类诗意栖居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大会基于“爱知”目标的落实情况,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设定了新愿景,明确了施工图。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近50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传染病扩散、荒漠化加剧、水资源受到污染……当今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2021年2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名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报告显示,当前地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及污染问题三大危机,这将给全球带来不可逆的、灾难性的安全风险,对人类作为物种存续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评估显示,尽管部分物种得到了保护与恢复,但总体情况令人忧思,全球生物多样性一直处于衰退趋势,针对2010年设定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报告强调,全球仅“部分实现”了20个目标中的6个。面对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不用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窗口期非常有限。如何应对生态危机的现实挑战,是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议题。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是人类对全球生态危机挑战的主动回应。地球生态环境关乎人类生存之本,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则强调了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实际处境,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都是在损害人类作为地球生命一员的整体利益。在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挑战面前,倡导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成为不二选择。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唯有全球共建、行而不辍,才能未来可期。构建“地球家园”的愿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全球合作三个维度,对人类要共建怎样的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时代之问作出全面阐释。同时,习近平主席围绕人类要怎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命题,提出四个倡议。这就为各国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提供了明确的行动路径,有助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建设美丽世界,谱写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新篇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展现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人类是在文明和异化的二律背反中不断前进的。历史上的古文明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式微、衰落的种种案例,是“文明”与“异化”悖论关系的具体演绎。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凯歌行进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点”,人类对工业文明的态度也从盲目鼓吹转变为辩证反思。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就不能把自然当作是外乎于人类社会异己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超越工业时代主体与客体之间传统的支配关系。马克思曾在批判西方工业社会时深刻指明,人与自然關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深层根源之一:“人同自身以及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使自然界跟另一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也生产出不生产的人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在工业革命已走过二百多年历程的今天,如何吸取西方工业文明的历史教训,指导21世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征程,进而形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新型生态文明,是人类寻求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场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生态文明既是对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超越,也是对人类更高品质的文明样态的追求。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这进一步表明,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由此观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仅深刻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等生态文明发展规律,而且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着一场宏阔的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近年来,中国不仅一直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战略任务,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且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角色定位,而且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仅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成果,而且成为顺应人类文明转型历史潮流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价值:为生态文明的内涵拓展了新元素,为生态文明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生态文明的发展确立了新坐标。在新征程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必将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同向同行、交相辉映。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从马克思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逻辑与现实向度”(项目编号:19FKSA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 Secretariat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2020.
③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19年4月28日。
④《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20年9月22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王梦雅
34035019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