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社会思潮走向分析

2022-03-19 22:50王平
人民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潮负面新冠

王平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国内社会思潮 走向 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獻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对全球社会思潮走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国内社会思潮的生态和图景造成了一定冲击。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追踪和把脉后疫情时代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社会思潮的运行轨迹一波三折,如果要对它们的发展进程做一个宏观概括的话,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国内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及其外在特征都不尽相同。

第一阶段:井喷期。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时间大致为武汉疫情暴发到全国驰援武汉之前。在这一阶段,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思潮集体登场,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刹那间波涛汹涌、浊浪滔天,这再一次印证了国内社会思潮的多样性,以及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此一阶段,表现较明显的社会思潮主要有六种。第一种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采用其一贯的二元论手法,极力美化西方国家疫情治理的效能,肆意贬低中国疫情治理的能力和效果。第二种是新民粹主义。民粹主义的第三波即新民粹主义在中国疫情初期来势汹汹,它们以代表民意的姿态自居,对诸多领域指手划脚,将激烈的情绪倾泻在政府、官员、专家等所谓的非普罗大众身上。第三种是网络暴力主义。社交媒体、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的隐蔽性助长了部分网民的极端化情绪,他们以疫情为契机,将虚拟空间变成了自己情绪发泄的舞台。第四种是阴谋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源头追溯问题上,各种流言蜚语铺天盖地,不断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第五种是末世论主义。这种明显带有浓厚基督教末世论背景的社会思潮通过夸大疫情的象征性意义,大肆宣扬着一种人类终结论的情绪。第六种是生态警示论。这种社会思潮一厢情愿地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最后的警告,地球生态环境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当然,以上社会思潮并不是各自为阵、独立为营,而是呈现出交错咬合、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引发了这一阶段国内社会思潮领域内的各种乱象。

第二阶段:回落期。这一阶段在时间上大致为全国驰援武汉到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间。党中央做出驰援武汉的决定,使武汉疫情立即得到有效控制,这凸显出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武汉疫情得到控制,全国人民人心振奋,对党和国家充满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此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疫情的肆意抹黑、污蔑,引起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极度反感。加之西方国家在自身疫情防控中的捉襟见肘,更使得各种负面思潮在国内丧失了市场。中国人民是讲究良心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当大批防疫工作者正在舍生忘死、负重前行时,他们容不得、看不惯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颠倒黑白。尽管各种负面社会思潮还在试图抢夺民意,但其吸引力已明显降低,根本没有多少追随者,反而引发了众怒。各种负面社会思潮从最初的井喷逐渐回落,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稍微清净了一些,不再显得那么嘈杂。

第三阶段:潜伏期。这一阶段在时间上是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可以说,我们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疫情的消失,而是指疫情进入一个常态期、持久期、反复期。疫情防控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疫情逐渐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各种负面思潮想再次利用疫情大做文章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面对这样的情形,各种社会思潮只好偃旗息鼓,转入潜伏状态。它们坐观时变,等待机会,随时准备再次释放。

后疫情时代,国内各种负面社会思潮转入潜伏状态。潜伏并不意味着永远销声匿迹,而是暂时的蛰伏。其实这些思潮并没有远去,只不过由于环境的改变,它们现身的方式和手法发生了转变而已。社会思潮的变化极具流动性,各种负面社会思潮就好像长着许多脑袋的怪兽,它们视环境的变化选择以不同的面孔出现。

由于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及西方国家疫情防控不力导致乱象横生,我们认为,至少在当前一段时期内,与西方价值观紧密勾连在一起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我国已然不得人心,它们想要露面,必须改换行头。这些社会思潮如何改头换面?这就要求其在战略战术上进行转变。细究后疫情时代各种负面社会思潮的呈现方式,我们发现它们发生了以下转变:

首先,其斗争策略从阵地战转向了游击战。随着我国抗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大力推进,各种负面社会思潮逐步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各种负面社会思潮试图像从前一样,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正面交锋,用阵地战的形式赢得中国民众的认同,已经变得没有任何可能性。面对情势的急剧变化,负面社会思潮在斗争策略的选择上,不得不从阵地战走向游击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负面社会思潮没有固定的斗争场所,但同时也意味着,它们的斗争场所无处不在。民生问题或将成为它们未来斗争的突破口,哪里出现民生问题,负面社会思潮就可能在哪里现身。

其次,其叙事逻辑从宏观叙事转向微观叙事。以往各种负面社会思潮的叙事逻辑是,采取高大上的方式向民众传递自己的理念,它们特别惯于将西方社会的法则包装成真善美的最高化身,不断向中国民众灌输这些西式的所谓黄金法则。然而,随着西方国家在社会治理上的无能和一些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嘴脸彻底暴露,各种负面社会思潮惯用的高大上的宏观叙事手法已然在现实中行不通,因为这套逻辑与现实存在明显的二律背反。所以,社会思潮在叙事逻辑上转向微观叙事是必然的选择。微观叙事密切聚焦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采取亲民—煽情—安抚的路径,以一种共情的姿态逐步抓取人心,赢得追随者。我们可以判断,以一种人性化、接地气的面目示人,是今后国内各种负面社会思潮的生存之道。

再次,其游说对象从知识群体转向非知识群体。各种负面社會思潮长久以来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大多走高端路线,大学生、知识分子等知识群体是它们历来争取的对象。它们试图通过知识群体的带动,不断在中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中国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长期浸润在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普遍形成了正向的价值判断,想要游说这些群体几乎没有希望。鉴于这种现状,负面社会思潮的游说对象有可能转向非知识群体,特别是集中在处于青春反叛期的初高中生群体、打工青年身上。因为这些群体稳定的价值观尚未形成,且大多处于叛逆期,总想通过对正向东西的抵触来彰显自我。而且他们是伴随着现代传媒工具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信息建构起来的一代,对于现代媒体有着较重的依赖。因此,这类群体很容易被过滤的、煽风点火的虚假信息鼓动起来。

最后,其攻击对象从体制攻击转向个人攻击。借助二元论的手法,以往的各种负面社会思潮通常将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归因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简单地将中国政治体制判归为落后的体制,并主张用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改造之。然而,西方疫情防控中的种种乱象,彻底暴露了西方新自由主义制度的弊端。对此,西方思想家特别是如齐泽克、哈维、哈特、朗西埃、巴迪乌、南希等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西方疫情治理无能背后所彰显的深层原因,他们共同指认这是新自由主义制度造成的必然后果。中国抗击疫情的有力举措与显著成效与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能”“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各种社会思潮从体制上对中国政府进行攻击已经丧失了说服力,因此,其在攻击对象的选择上可能会发生转向,即从以往的体制攻击转向个人攻击。当然,被攻击的个人不是普通个人,而是经过它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个人,这些人往往是中国的优秀分子,在疫情期间有可能是抗疫英雄,欲毁一国,先毁其国之干城,这是负面社会思潮在当前形势下采取的各个击破的战术。这种战术如何开展?最有效的杀手锏是进行道德诬陷。道德底线是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做人的基本底线,因此,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诬陷,是毁灭一个人最有效的手段。在当下中国,这种道德诬陷的砝码有很多,比如人品不端、私生活混乱、学术不诚信、贪污腐败、亲美亲西等等,这些字眼都能够迅速博取众人的眼球,从而达到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目的。这种对国之精英的打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必须警惕和谨慎,当我们盲目跟风对一个优秀的人群起而攻之的时候,我们可能成了负面社会思潮所利用的工具。

社会思潮是现实社会利益在思想上的表达,现实社会利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要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等等这些在中国热闹了很多年的社会思潮的暂时式微,并不意味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负面思潮已全部消退。当一种负面社会思潮退场之后,可能会有新的负面社会思潮或者其变体出现。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后疫情时代,国内社会思潮走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而且今后还会继续转变下去,我们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对于国内社会思潮的体认,我们不能只聚焦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几种社会思潮上,更要积极捕捉那些刚刚崭露头角,但渐成气候的新型社会思潮。

至于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认为,在一个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思潮的存在有它的现实土壤,对负面社会思潮的规范和引导必须深入到对现实环境的剖析和治理上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正向的、积极的、健康的舆论环境,就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那样,“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作者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导,同济大学欧洲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注:本文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趋势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WZOO70220210481)、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趋势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212020038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0年9月8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年7月1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责编/马宁远 美编/李祥峰

3321501908243

猜你喜欢
思潮负面新冠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当今哪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