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吕丹阳
我国包含着较多少数民族,蒙古族是其中一个组成内容,相关民歌存在着特殊化的审美作用。蒙古族的民歌比较广泛,内涵艺术价值,处于民族音乐体系内的重要地位。若可以把蒙古族民歌纳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可以全方位落实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增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成效。教师通过爱情和友情等主题的民歌彰显出区域的多彩,传递出蒙古族的简洁特点和朴实特点,致力于音乐审美教育质量的提升。如何在审美教育中实现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以下是具体研究。
1 音乐审美教育中引进蒙古族民歌的内涵和价值
1.1 基本内涵
研究蒙古族人民,以草原生活为主,长时间处于游牧状态,此种比较特殊化的生活环境使得当地人民的想法出现变化,本质上作为民歌诞生的重要因素。蒙古族地区的人民,其往往比较勇敢,更多体现出崇拜上天的特点。在深层次研究人生的过程中,总是秉持特殊理解思想针对性展开,表达歌曲的方式更为直接化。首先是崇尚大自然,基于远古时代,蒙古族人民对神灵是持有崇拜之情的,觉得青山和树木等领域内涉及特殊的神,崇拜万物之神对自身的心灵进行慰藉。蒙古族的人民总是对生命和自然界衔接起来,认为爱自然即爱自己。其次是喜爱骏马,蒙古族是长时间生存在马背上的,基本上每一个蒙古人都是对骏马比较喜爱的,与此相关的民歌也是有较多数量。以成吉思汗的骏马或者骏马赞等为例,这些歌词体现出马和人占据同等的地位,且对马的汗水暗指人类的眼泪,传递出演唱者的悲伤,可以说蒙古族中比较凸显马文化的作用[1]。最后是人性的爱意,对于蒙古族而言,此民族存在着传统特征,一直以来都提倡尊老爱幼的优质品德,包含爱民族与重情义,均是难得的,因此相关蒙古族民歌要多一些。对于《鸿雁》歌曲与《思乡曲》歌曲,传递出父母爱护孩子的恩情,幼鸟可以飞翔是因为家长的用心呵护与养育,骏马可以奔跑是因为饲养者的用心教育。一些民族均凸显爱情的力量与友情的力量,所以說蒙古民歌的内涵是比较深厚的。
1.2 教育价值
(1)蒙古族民歌的应用可赋予音乐教学特殊性特征。在音乐教育中应用蒙古族民歌,学生的审美体验会不断得到培养,蒙古族歌曲属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成分,更是特殊化的表现形式。蒙古族的歌曲创作涉及较多语言元素和文化元素,不相同的歌曲中都涉及针对性的智慧,传递的音乐语言特殊性更强。学生不仅可以体会歌曲的情感,得到音乐情感力量,还可以和歌曲之间形成情感共鸣,积累音乐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
(2)蒙古族民歌的应用可落实美育目标。在新课改条件下,美育发展为多个学校的重点任务,蒙古族的歌曲创作,包含大量美育元素,尤其是歌词的美、文化的美、景色的美,相关元素可直接影响学生,升华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音乐审美教学中引进蒙古族歌曲,学生清晰化分析蒙古族音乐的长调和短调,感知音乐的特色化与吸引力,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对话,呼唤学生内在心灵,传递民族文化的美。
(3)蒙古族民歌的应用可滋养学生身心。总体而言,蒙古族歌曲都是潜藏文化资源的,游牧生活作为蒙古族歌曲的重点来源,蒙古族民歌涉及一些音乐元素和民族乐器。审美教育中,若教师组织学生聆听乐曲,对存在地域特征的民歌进行了解,使得学生深层次领悟蒙古族的互动化场景,传递音乐的文化情怀,逐步筑牢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学生文化信念,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审美教育指导效果。
(4)蒙古族民歌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师艺术素养。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审美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要求了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音乐学科体现出显著的艺术性特点,就是要想增强教学质量,便应该不间断拓展知识储备,进一步挖掘乐理知识和音乐资讯,给学生创设多元化实践的课堂。审美教育活动中融入蒙古族民歌,教师强调了自我审美素养的提升,主动革新教学模式与整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只是促进学生素质挖掘蒙古族民歌的内涵,还可以增强教师艺术素养。
2 音乐审美教育传承蒙古族民歌的思路
(1)结合音乐文化观念,传承蒙古族文化。以科学地在高校审美教育中传承蒙古族民歌为目标,教师要关注民族音乐的整体性展现,围绕音乐文化的观念实现民歌文化传承。教师鼓励学生了解民族内在文化的特点,充分和学生一同探索歌曲的主旨。比如给学生引进《牧歌》这一项学习活动,教师给学生导入民族歌曲、之后给学生播放歌曲、最终组织学生分析文化。教师为了熏染教学气氛,可以适当进行音乐故事讲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知,学生全方位理解的前提下剖析歌曲的韵味,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发展。具体而言,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供生动的游牧视频,配合与此相关的语言介绍,让学生感知蒙古族人迁徙而居的状态,加深学生对蒙古族人“牧羊”思想的理解。接下来播放歌曲带领学生细致聆听,学生可以懂得“羊群是斑斑的白银”这一个歌词的含义,学会充分体会演唱者的情感。
(2)提供音乐特色课程,打造良好教学气氛。在高校的音乐审美教育中进行蒙古族民歌传承,教师要合理提供特色性课程,给学生介绍蒙古族文化,关注课程设计与实践,打造特色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关联高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情况,部分教师即便已经深入研究蒙古族民歌的特点,然而真正把民歌和审美教育之间进行融合的效果差强人意。所以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分析歌曲的乐器特点和曲调,动态给学生呈现乐器的组成结构以及音色,学生可以尝试应用乐器,掌握了乐器的应用技巧。或者给学生介绍“呼麦”的一些作品,强调其来源的神奇之处,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蒙古族民歌的内容,对民歌产生极强的兴趣和热情,自觉做好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任务,在学习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2]。结束了《牧歌》的学习活动,教师渗透长调调式的模块,组织学生感知长调的风格与特征,对颂歌、赞歌等进行深层次挖掘,起到学生自觉传承蒙古族民歌的引导作用。
(3)优化审美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领悟蒙古族歌曲。高校音乐教师在设计审美教育方案过程中,要及时优化教学目标,驱动高校学生用心学习,借助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蒙古族民歌的主动性,逐步落实审美教育中融入蒙古族民歌的目标。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蒙古世界”的探索项目,鼓励学生收集和蒙古族民歌有关的内容,编写调查实践报告,阐述自己的学习感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咨询等形式,采集大量的蒙古族民歌资源,彼此之间互相调查和总结,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色。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开展多样化音乐活动,有歌唱比赛项目或者社团合作项目等,促进学生自主编创舞台剧和歌舞剧,逐步落实审美教育中蒙古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4)增强教师素质能力,夯实审美教育基础。审美教育的开展,教师应形成蒙古族民歌的融合意识,促进蒙古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教师思考到审美教育的价值,自觉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审美教育以及音乐教学互相结合,组织学生全方位感知音乐艺术,让学生可以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教学期间,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升自我实践水平,强化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样使得学生可以深入学习美,促进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教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加入到审美教育的培训指导中,领悟音乐的理论知识,争取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美的存在,充分凸显教师自身的优势。
(5)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时刻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体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内化。声乐实践中,教师融入先进的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挖掘学生内在审美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突破自己和提升自己。教师引进蒙古族民歌期间,应及时整合教学计划,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加入音乐训练,号召学生通过气息调节和高低音转换,实现歌唱声音的创新。
(6)鉴赏音乐作品,升华审美情操。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鉴赏,对内在的审美元素进行挖掘,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题材,梳理内在的审美元素,促进学生拥有较强审美观念。歌词是音乐作品的精髓,美妙的歌词包含大量审美内容,从而加强了审美教育的效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化题材,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歌词的内容,有感情朗诵音乐歌词,逐步挖掘作者深厚情感。比如《达那巴拉》的民歌指导,歌词讲述了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教师可组织学生朗诵歌词,了解主人公的内在情怀。之后播放优美的音乐旋律,展现音乐魅力,通过优美的旋律赋予音乐作品较强的生动性。不相同旋律特征可以使得学生生成审美趣味,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赏析,鉴赏歌词的含义,把握音乐作品的唱腔和曲调,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的情怀[3]。另外蒙古族民歌的创作,多个部落均包含着独特文化,相关文化涉及面比较广,包含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等。民歌的鉴赏让学生自觉融合创作思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民歌文化也依托一定精神,尤其是冒险精神或者无畏精神,教师要组织学生在鉴赏蒙古族民歌的过程中领悟精神本质,让学生可以真正地被蒙古族民歌所熏染。
(7)关注情感渲染,加深审美体验。音乐的魅力,便是歌唱间传情,传情也是美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高校的音乐演唱实践中,要把情感当作核心点,使得倾听者能够形成共鸣,体会到音乐的美妙。音乐审美教学不单单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的培养,还需要鼓励学生有效地传递自身情感,使得歌唱与情感之间能够同向同行。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情感的渲染,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感悟,促进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通过蒙古族民歌的教学活动,学生准确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巧妙地对音乐课程和其他类型的课程互相关联,尤其是哲学学科、文学学科以及历史学学科,延伸了音乐教学的文化影响范围,带给学生良好审美体验。
(8)开展舞台实践,增强审美技能。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观众的肯定作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条件,具体的舞台表演与实践,表演的影响力是直接关联到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演唱的技巧,充分领悟舞台表现力与反应力,借助服装和道具等辅助性工具落实音乐舞台实践,让学生的审美技能得到增强。教师有意识性的对学生进行表演能力培养,进一步拓展音乐表演的影响范围,组织学生过程性收集音乐表演的信息,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文化内涵,学生充分掌握了蒙古族民歌的内在情感,可以优化舞台实践过程,学生的思维与音乐作品的灵魂形成共鸣,凸显了舞台表演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长时间之后,舞台表演便成为了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关键载体,一方面树立学生审美意识,另一方面保障了音乐审美教育的质量。
引用
[1] 刘永.对江南民歌(江苏段)的传承在高校音乐教学现状中的分析[J].戏剧之家,2021(12):119-120.
[2] 吕华.黄河流域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1):74-78.
[3] 谭竺雯.试论以善美为本的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建构——以通识课《中国民歌欣赏》为例[J].黄河之声,2019(24):86-87.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背景下蒙古族民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创新发展研究(NMGJXH-2022XB027)
作者简介:吴丹(1980—),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赤峰学院;吕丹阳(2001—),女,满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就读于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