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3-18 02:40:38贯粒粒
健康之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偏头痛神经功能

贯粒粒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自愿参与研究的9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予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心理状态、依从性情况、头痛发作情况、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潜伏期、波幅优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患者得到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得以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神经功能得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关键词:偏头痛;针对性护理;神经功能

偏头痛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往往伴有呕吐、恶心、视觉模糊等,甚至会引发脑卒中等脑部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威胁其身心健康[1~3]。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指标均相对稳定,且病例资料完整;偏头痛发作频率≥1次/月。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妊娠期;情绪起伏较大,依从性差。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

观察组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主动采用温和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多站在其 角度思考,获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倾诉,减轻心理负担及压力;同时,纠正患者看待事物不良的思维角度,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4]。(2)健康宣教干预。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向其详细解释偏头痛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纠正其错误的疾病认知,提升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5]。(3)服药干预。遵循医嘱,结合实际情况,叮嘱患者使用药物,强调规范服药的重要性[6]。(4)日常生活干预。纠正患者的不良作息习惯,保证其睡眠充足,睡觉前严禁看电视、玩手机及看书,睡前泡脚以利于快速入睡及提升睡眠质量;根据患者症状及营养状况制定饮食计划,注意饮食结构多样化,多摄入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严禁吸烟、饮酒,减少进食生冷刺激类食物的次数。(5)病房环境干预。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定期通风换气,可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和其烦躁情绪及偏头痛症状。(6)康复训练干预。定期为患者按摩头部,点按列缺、太阳以及风池等穴位,缓解其症状;引导患者参与冥想、保健操及八段锦等功能性运动中,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0.5 h,每周锻炼时间控制在5 d左右。

1.3 观察指标

(1)以简明心境状态量表对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精力、抑郁、疲劳、紧张、愤怒、慌乱以及自尊感7个维度,得分与该条目的情绪正相关,其中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为两个积极情绪,其余5个为消极情绪,总分=5个消极的情绪得分之和减去两个积极情绪得分之和+100,总分越低代表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佳。

(2)对两组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以及定期康复训练等依从性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25分,总分越低代表患者的依从性越差。

(3)记录头痛发作时的疼痛(VAS)评分、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

(4)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状态表皮电位的起始潜伏期、波幅等情况。

(5)护理满意度评估工具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为比较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值分别为80分、60~79分和<6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经双人准确录入SPSS 26.0中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依从性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头痛发作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主,且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呕吐、恶心、胸闷和眩晕等不适,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性护理措施从患者的具体病情出发,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可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其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规范服药、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开导患者,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所以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宣教干预可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的相关知识,调动其治疗疾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及配合度,所以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干预、服药干预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监督其按时按量服药,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所以干预后,观察组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以上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结合针对性的功能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脑部神经功能应激状态相关指标的优化,所以干预后,观察组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了其疾病知识掌握水平,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还优化了其神经功能,所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偏头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改善,可促进其早日康复,更易获得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张东霞.优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1):30.

[2] 曾娜.情绪释放治疗法联合正性心理暗示在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2):1712-1713.

[3] 于红.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案及对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影响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520-3522.

[4] 高婧婧,周晓光,田菲,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2):332-333.

[5] 王金媛.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254-255.

[6] 孙威.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20,17(7):247.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偏头痛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影响的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3:07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1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