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将目光紧盯着故土村庄、湖泊洼淀的乡土文化的守望者。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以对生命般珍惜的笃定,守望着这一方养育自己及万千生灵的水土,守望着散佚在这片水土上的人情世故、风物文存,守望着支撑这方水土上的父老乡亲生存信念的良知、文化、精神、气度。
这些守望者用韧性与智慧慢慢捡拾起沧海桑田无形文脉的有形演绎,或代际相传但已残缺零散的立身之本,将农耕与渔猎的丝丝牵绊付诸于纸面图像,串联着真实的、有温度的往事今生,构建起可供后人长久回味的精神家园。
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用心为时代写就浓浓的乡土情韵。
文/ 王广乐 摄影/ 杨亚文
提起“冬子李”,在雄安文化圈里可谓大名鼎鼎。这个笔名经常出现在省内外、网站上。冬子李本名李卫东,是安新县的一名教育工作者。
生活中的李卫东,一副乐呵呵的富态相,喜欢美食、饮茶和旅游。不过,这些爱好于他来讲绝不是单纯的休闲享乐,而是常常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且搞出一些名堂来。
在安新,凡是和李卫东有所交集的,都知道他喜欢美食。大家小聚时,不管来得早晚,一定是李卫东点菜。他点的菜,既注重地方特色,又讲究荤素搭配,还兼顾审美情趣。他有句口头禅是“我爱美食,但我不是吃货。”
李卫东不仅会吃,更会写。早在安新县师范工作时,他就将游历白洋淀、品尝各个水村古镇美食的体会,化作一篇篇美食散文,像《吃鱼》《赵北口鱼汤》《端村酥鱼片》等,先后在《镇江日报》《荷花淀》等报刊发表。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2016 年8 月,他创作的白洋淀美食散文集——《白洋淀美食笔记》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被评说为“填补了游记类散文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
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李卫东说,为了挖掘白洋淀美食的渊源和分支,他多次深入端村、同口、关城、安州、赵北口、枣林庄等地考察,走访当地名厨,调研家族手艺传承,结交民间朋友,对白洋淀美食各个流派进行了系统归纳。在美食笔记的创作过程中,他一直坚守着“三个不”:没有白洋淀水区特色的不写,没有亲口品尝的不写,品尝后没有独特感受的不写。
能将吃上升到文化责任的高度,这也是李卫东对家乡的独特情怀。
过去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处于最末端的“茶”,已是今非昔比,备受世人青睐。喜欢喝茶的李卫东,随身携带的挎包里除了书以外,就是保温杯和茶叶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做的首要之事就是喝茶,对他来说“何以解忧,唯有清茶”。他那个大号保温杯,大得简直可以容纳下一整暖壶开水。这样,外出采风时就再不用担心没茶喝了。
李卫东对茶的喜爱,往往体现在某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种茶的浓厚兴趣上。铁观音、龙井、碧螺春、毛尖、正山小种、金骏眉、小青柑……如更新换代一般出现在他的储物柜里。在散发着茶香的书房里,一篇篇关于茶的美文开始见诸报端。比如他用拟人的笔法,在《茶中三友》里,将铁观音化身为沉郁内敛、棱角分明、仗剑独行、名动大江南北的中年侠客;碧螺春呢,则成为身形袅娜、羞涩矜持、憧憬梦幻未来的小家碧玉;而西湖龙井,就是那单纯柔美、婉约细腻的清雅少妇。在另一篇散文《绿茶应作山水品》里,他动情地说,绿茶的颜色代表了青山的苍翠,绿茶的清香凝聚了碧水的甘醇,端起一杯绿茶,眼前就映现出那一片青山绿水。
他说,茶生长于天地之间,汲取日月精华,历经一道道工序炼制,方能到达你我手中。喝茶,有着对天地自然的敬畏,这也是一种修炼,一种自我提升。对于白洋淀人自创研制的荷叶茶,李卫东的体会是:既迎合了年轻人、城市精英群体的饮茶需求,又是融天然食材、现代加工、健康理念、减肥功效、荷香口味为一体的新型茶品,值得一品!
李卫东,笔名冬子李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省第十届文联委员、安新县作协名誉主席现为安新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
主要作品:
2007年出版散文集《自己的风景》
2016年出版散文集《白洋淀美食笔记》
2020年出版小说《鱼王外史》
李卫东不仅爱茶、惜茶,更愿意与朋友们分享新茶、好茶。每次朋友们小聚,他都会从挎包里掏出一小包茶,沏好后,才与大家谈天说地,纵论人生。在淡淡的茶香里,氤氲着的,是一股浓浓的情谊。
从小生活在白洋淀边的李卫东喜欢风景,几乎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自行车到白洋淀的长堤上转上一转,看看风光,想想生活。白洋淀在他的眼中,是良师、益友,更是母亲。这颗华北平原上的明珠,不光是风光旖旎,更是一部让人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喜欢到处看看的李卫东说,旅游的魅力主要来自路上,旅游中的人事景物,会随着地点的不断转换变成自己的见识,丰富人生的体味。李卫东的旅游可不是拘泥于一个点,通常是一条线。他曾经先北后南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穿越中国的旅行线路。回来后,他做了一个总结:“一出山海关,植被、建筑马上就变了。到了通辽,进入草原,风景又为之一变。从吉林白城子,到大庆,再到大兴安岭,一路走来,风光变化不断,感受也不断更新。北上之后,是南下。经保定,过开封、洛阳,越湖北、湖南,一直到三亚、海口,后又去了广西……一路穿越中国,一路感受祖国的万千气象,更深切体验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意。”
是的,吃喝玩乐中,也能见识李卫东独特的人生境界。
在人际交往上,李卫东不仅口才好,善于表达,还常常在幽默风趣中进行调侃。
文友小聚时,李卫东自然是核心人物。这里,只有意趣相投的知心朋友间的举杯畅饮,开怀说笑。如果来了外地尊贵的客人,李卫东就会变身为“导演”,量才而用,调动在场人的全部能量,“演出”一场大戏:能歌的,要歌一首;善舞的,要跳一曲;不会唱歌跳舞的,或者读诗,或者朗诵。当这场“演出”渐入高潮时,他就会身兼二职,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动情朗诵一首诗歌。他的朗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多是诵读古体诗。他最喜欢明代诗人孙奇彦的《白洋观莲》,常常把它献给客人。随着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回响,文友们仿佛不是置身在酒桌旁,而是坐着船在荷花盛开的白洋淀上游赏……
李卫东不仅喜欢朗诵,还常常在席间说一些小段子用来助兴。表演时,他不但有说书人的派头,而且表情和肢体动作都很丰富,眯眼、皱眉、抬手、拍腿、甩头、大笑等等,声音更是随着情节变化而高低起伏。他特别善于模仿一些人物的声音,惟妙惟肖,令人捧腹不已。
有一次,李卫东讲了一段新安城里的故事。
相传新安城里有个开小饭店的老板嘴上功夫了得,那时经常有一个关城的小贩来吃早点。饭店的规矩是油条、烧饼要钱,咸菜免费,小贩来了就只要一个烧饼,却吃下几盘咸菜。如此几次,饭店老板不乐意了,他笑着问小贩:“我向您打听个人认识吗?”小贩说:“您说吧,关城人我差不多都认得。”老板问:“你们村那个叫菜饱驴的干什么呢?”小贩听了,知道是在拐弯骂他,不慌不忙地答道:“他呀,正跟他儿子打架呢?”老板好奇地问:“跟他儿子打什么架?”小贩笑道:“儿子总嫌他爸吃菜吃得多呗。”
包袱一抖,在座的无不哄堂大笑。
是的,轻松、自然、幽默、风趣,就是李卫东的人生底色。
2013 年,安新作协成立。作为首任作协主席,李卫东为安新作协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李卫东说过,他只是一个导演。他善于发现人才,不断把全县各行各业中致力于写作的人吸纳到县作协队伍中来。他一方面利用作协会刊《水淀风来》向社会展示会员作品,另一方面定期搞培训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定期组织笔会和比赛,扩大社会影响力,还积极向保定市作协内刊《荷花淀》推荐会员优秀作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安新作协市、省两级作协会员的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一大批重点作者和重要作品,安新作协会员们的作品开始陆续在《荷花淀》《保定日报》《保定晚报》《诗选刊》《当代人》《散文百家》《天津文学》等报刊上出现,有的还上了头条,有的斩获了全国性诗歌比赛大奖。几乎每一年,安新作协会员都会登上保定市作家协会“荷花淀文学奖”的领奖台。2016 年,竟有三人登台,分别摘取了“荷花淀文学奖”的诗歌一等奖、散文二等奖、小说三等奖,一大批安新籍作家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对于一个团体,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李卫东特别重视团结产生的力量。他不仅包容会员们的缺点,还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发掘其写作潜力并帮助确定写作方向、制定写作计划。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凝聚起团队的合力。许多对安新作协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感叹于安新作协的团结,这自然得益于李卫东的理解力、包容力和领导力。每年作协年会,必是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时刻,出谋划策的,组织运筹的,奔走联络的,应有尽有。从年会策划、组织调度,到会场布置、奖项设置、节目编排,以及邀请领导等一切事宜,都在李卫东的心中搁着。看着会场上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李卫东由衷地感到欣慰。中国讲究“和为贵”,“和”这个字里的确蕴藏着大智慧。
是的,包容、睿智的背后,是李卫东对中国文化的深切理解。
2020 年,李卫东的长篇小说《鱼王外史》由中国书店出版,打开了探究白洋淀风俗民情的一扇大门。这部小说,以白洋淀生活为主线和背景,把白洋淀渔猎文化、美食文化、航运文化、造船文化、苇编文化、渥城文化、古镇文化等全面展示给读者,是一部白洋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册展示白洋淀风土人情的优美画卷,也是一曲追忆白洋淀美丽乡愁的凄惋渔歌。
为了《鱼王外史》,李卫东付出了很多心血,失眠,血压升高,心脏也出现了危机,不得不住院调养……李卫东回忆那段经历,感觉是得了抑郁症。由于调动了全部生活积累,他几乎把半辈子伤心事都挖掘了出来。渐渐地,情绪受到了影响。白天写作,晚上睡觉,所有的灯都关了,可脑子里那盏照着人物命运的“灯”依然还在亮着,他们都出来了,哭的哭,笑的笑,一晚上累得不得了。小说写到后半部分,正值疫情期间,独自困在家中,不能和文友们相聚,也不能骑着电动车到白洋淀大堤上看看淀里的风景,郁积的不良情绪发泄不出去,时而会情绪失控,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等那阵儿情绪过去了,心里很是后悔。就这样,本来计划二十万字的小说,只好遗憾地强行结了尾。
唉,究其根源,还是一种责任感的驱使,是身负使命感的表现。
是的,李卫东身上真有那么一股劲儿,正是这股专注劲儿,这股追求劲儿,让他写成了这部小说。他在这种执拗与专注中,活成了自己。
雄安新区成立后,有着深厚的白洋淀文化情怀的李卫东,一直在为白洋淀文化奔走疾呼。
2018 年春天,李卫东出席了一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组成的白洋淀文化研讨会。会上,他动情地说,他是把白洋淀当作母亲来看待的。他曾一千多次乘船深入水区采访或调研,到过所有淀区村庄。他来参会不是挣得资历和名誉,是要说出白洋淀的诉求,捍卫白洋淀的尊严!
从研讨会回来后,他回忆说,在当时那个环境中他感到有些自卑,但转念一想,他不是代表他个人来的,他是带着使命来的。他之所以到处跟人去说去讲白洋淀文化,包括送给大家他写的书,为的就是白洋淀,为的是弘扬白洋淀文化。在他心中,白洋淀文化就是雄安文化的根脉、本源和主体。
后来,他把那次发言整理成《守住白洋淀文化之根》,发在了《乡音》2019 年第8 期上;他又结合白洋淀文化特质,写成了《水润雄安建新城》一文,2021 年6 月28 日刊发在《河北日报》专版上。
李卫东家中珍藏有二十几个笔记本,记录了他多年来对生活的记忆和对白洋淀文化的理解。正是多年来的积累,才让他有了丰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认知。
为了不负使命,李卫东先是在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雄文书院、凤翼雄安、安新文化礼堂多次举办白洋淀文化讲座。讲座中,他侃侃而谈,将白洋淀文化历史传承的三个阶段、文化繁荣阶段留下的五大文化遗产、当前白洋淀文化发展的五大资源、白洋淀文化的四大发展趋向和对白洋淀文化发展的四条建议向社会各界逐一释解,娓娓道来。再后来,李卫东在抖音平台上开设了“白洋淀文化”专题,希望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把白洋淀文化实现系统化、翔实化、口语化、趣味化,然后以一两天一篇的速度推出,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音视频版本。从2021 年初注册抖音账号,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了,他正按照最初的设想,一步步将白洋淀诗词、白洋淀八景系列、九河系列、七大淀系列、堤防系列、行宫系列、古建筑系列、古航运系列、俗谚俚语系列、民俗美食系列等整理推出。对于白洋淀诗词,他从王安石、苏辙、欧阳修过白洋淀写的诗开始讲起。他将诗词从庙堂、文化人的小圈子,用短视频的形式迅速传播到普通百姓之中,让雄安新区的青少年知道前人,特别是一些文学大家写白洋淀的诗词,让他们从小接触到白洋淀文化。他要让人们知道白洋淀有哪几条河,分别发源于哪儿,流域面积是多少,经过哪些市县;白洋淀里万亩以上的淀有哪些,每个淀的面积有多大,像白洋淀、烧车淀、马棚淀这些淀的名字的来历;赵北口十二连桥是哪些桥,康熙皇帝颁布诏书如何为十二连桥命名……他要让后人对白洋淀有一个准确的、系统的认知。他说他最少要做两年,一两天一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接受采访时,李卫东骄傲地说,旅游码头北边建了新堤,出现了“双堤并峙”的格局。“双堤并峙”的理念最早是他提出来的。当初建设规划是不留老堤(长城堤)的,在规划时采纳了他的建议,在老堤外面再建了一段新堤,两条堤之间建设景观带,把老堤作为文化遗产留给了后世子孙。现在他常常骑着电动车在大堤上转转,觉得惬意与自豪。
“守住白洋淀文化之根!”
这句话,自信得铿锵有力!这就是李卫东,自带一种舍我其谁的豪爽。
宋忠臣
中共党员,退休教师,民俗学者
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雄文书院副院长
2020 年荣登省文明办评选的“河北好人”榜
著有《雄县民间文学》 《白洋淀的故事》 ,雄县中小学教材《雄县民间文化》
文/ 郭亚军 摄影/ 杨亚文
宋忠臣,1946 年生于雄县常庄村。
这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周边汇集了多项古迹:西面、南面是白洋淀,燕长城堤;村南不远则是莲花古淀;东南是古易水河,闻名遐迩的十二连桥;村东不远就是著名的京德御道,万柳金堤;村北则是大雄山,大清河,瓦桥关,老瓦桥,小雄山,这些均在方圆五里之内。这里还是雄县、安新、容城三县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是个有故事的小村庄。村里人性情良善,勤劳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时耕种,闲时打渔,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
说来宋忠臣的家庭可不是文化家庭,爷爷奶奶,三对伯父伯母,母亲都没读过书,就数父亲有文化,仅读了三年小学就辍学参加了八路军。
宋忠臣从小就是故事迷,从偎在奶奶怀里听儿歌,到听家人一遍一遍地讲故事,再到缠着串门的邻居讲,亲戚来住几天不把一肚子故事掏净算没完,以至于人们都怕了,进门先声明“我可不会讲故事”。
那时,村里有个习俗,茶余饭后,人们总是凑在一块儿说故事,讲白洋淀的趣闻,讲瓦桥关,讲杨家将,他往往听到深夜。那些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雁翎队的传闻轶事,深深地刻在他心里。十二三岁时,他常常把听来的那些趣事讲给小伙伴们听,后来不仅小伙伴们听得入迷,连许多成年人也愿意听他“白话”。
这些朴实的民间文化在宋忠臣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对他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他远离赌博,不沾烟酒,厌恶懒惰,讨厌虚伪,喜欢勤俭善良,敬佩英雄,办事认真,爱交朋友,爱帮助人,爱做好事,总想做个好人的宋忠臣,得到了村里人认可,就是乡亲们心目中的“好人”。
成年后的宋忠臣不仅爱听别人讲,自己也爱讲。生产队劳动休息时田间地头讲;挖海河时在工棚里讲,每晚睡前总得来一段,他床铺两侧成了人们争夺的热点。他讲故事也有原则,低级下流的绝对不讲,讲的都是英雄侠义,善良美德、机警智慧的事和人。渐渐地白洋淀的风土人情,大清河的传闻逸事,鄚州庙的古往今来,都成了他的谈资。
可以说,淳朴的文化教会了他怎样做人,也大大丰富了他的知识与文化底蕴。
宋忠臣在雄州梨花节第二现场进行直播解说 摄影/崔会强
宋忠臣的经历是曲折的,反差很大。吃过大苦,受过大累,给生产队赶过大车,看过庄稼,当过农业技术员,跑过业务,挖过海河,还当上了民办教师。
当民办教师可真是凑合,因为他的学历是小学六年级。为了不误人子弟他拼命刻苦自修,系统地学习了初中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考入师范,毕业后成为国办教师,还有幸当了小学校长。后来被调往乡中学,又当了中学校长。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学文化当了教师,没进中学门儿还当了中学校长。归根结底是知识的力量,更是文化底蕴使然。
他还有件“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儿。
2004 年他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专心侍弄自家的二亩苹果地,秋后卖了五千块钱。用这笔可观的收入,他又搭上4 个月的退休金,买了台电脑,这是村里第一台电脑。一年的收入不添置农业机械,却买台电脑?村里人觉得他这是不务正业,是胡造。其实宋忠臣的初衷就是让儿子、孙子能操作电脑跟上社会发展。不料过了半年多,他自己学会了打字,学会了上网查资料。
2007 年,应雄县文联之邀,宋忠臣参与编写了《雄县民间文学》。他学的打字,积累的民间文化知识都派上了用场。在电脑上打稿,删改,比起其他人来快多了,他不仅打完自己的,还帮别人打了一部分,并在电脑上审阅了全部稿件。
这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也给了宋忠臣继续写下去的信心。2009 年在文友们的鼓励下,宋忠臣开始编写《白洋淀的故事》,内容涉及地方风俗、英雄传说、红色故事。编写过程中他把这些故事进行精选,摒弃了那些低级趣味格调不高的故事,同时又增加了乡土文化的内涵,用他自己的话说“故事文化化,文化故事化”。
第一本《白洋淀的故事》出版之后好评如潮,很多人主动联系,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还有人为他提供相关资料、线索。宋老师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发奋写作,转年又出版了第二本《白洋淀的故事》。这两本书不但受到读者的喜爱,还成为热门的白洋淀旅游文创产品,印刷的万余册很快销售一空,又于2015 年再版。
2018 年,宋忠臣出版《白洋淀故事——雄安民俗采撷》,全书共30 余万字,完整记述了白洋淀地区的历史人文民俗,内容涵盖地名故事、红色记忆、人物故事、风物趣闻、奇闻异事、捕鱼百技、饮食文化等。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语言幽默风趣,故事精彩生动,再一次引起轰动,宋忠臣也成为雄安本地著名作家和民俗学者。该书由雄安新区上报河北省评选“五个一工程”奖。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意外收获,意外惊喜。宣传白洋淀乡土文化的一个小举动,却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他每每对此十分惬意。
写作是宋忠臣人生的一大转折,他的生活情趣、精神面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退休生活变得很充实。通过写作,宋忠臣以电脑为媒介,跟上了时代节奏,与青年人一样,玩QQ、传文件、传图……通过写作,他结交了许多朋友——雄安三县作家协会的文友、从事方志党史研究的书友、各级诗词协会的诗友、武术家协会的武友、各团体组织的会友……这些交往,让他进一步拓宽了眼界,找准了定位——传承雄安和白洋淀文化,讲好雄安故事。强烈的使命感让宋忠臣忘却了古稀的年龄,重新点燃了青年般的热情。
宋忠臣采访抗战时期的“堡垒户”摄影/郭亚军
宋忠臣常比喻自己是“白洋淀里的一条小鱼儿,一条尾巴挨着眼的小吐沫鱼儿”。人们却说:“他应该是条鲤鱼,遇有机会能翻越龙门的鲤鱼。”
2017 年4 月,雄安新区成立了。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原有的乡土文化能否保留下来,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为了抢救这些文化,宋忠臣积极参与“雄安记忆”公益行动,参与为雄安新区“留住乡愁”活动。他和同伴们亲自勘查确定了瓦桥关、大雄山、五龙宫、古城墙遗址。长达5 年的时间里,他不顾年事已高,顶严寒、冒酷暑,与伙伴们一起,深入雄县12 个乡镇200 多个村庄,搜集抢救村落文化、助力整理非遗文化、规整宣传农耕文化、归纳宣讲口头文学、挖掘充实红色文化、搜集整理乡愁文化,亲自撰写稿件上百篇,审阅、修改两千余篇,极大地保留、弘扬了雄安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由于他掌握的资料丰富,常有媒体向他咨询,如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河北电视台、河北画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北青年报等媒体都曾找他查找资料。每次宋忠臣都是有求必应,协助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宋忠臣的事迹登上河北电视台、《河北经济日报》。
从一个普通教师一跃成为“文化名人”,似乎有鲤鱼跃龙门之感,当然这里有他个人的努力,更多的是雄安新区设立所带来的机遇。
2018 年,他担任雄文书院副院长,广泛宣讲雄安历史民俗文化。为了弘扬雄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他多方搜集资料,做成电子课件,到一些单位进行演讲。四年来,他在雄文书院国学课堂,讲述雄安民俗文化数十节,专门录制白洋淀故事近百集;受人民网、中海集团的邀请,他在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讲述雄安历史;深入雄县第二、第三小学作红色文化培训;在新区服务中心宣讲家谱文化;在雄县梨花节上现场直播“御道梨湾”……他所演讲的内容通过各种媒体流传,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宋忠臣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愿意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回馈社会,造福社会。他多次以雄安乡土文化名人的身份参加雄安新区的座谈会,并就雄安地名规划、殡葬改革、家谱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和文友合作,共同策划了“宋辽边关地道”展室、米家务烈士陵园红色纪念馆、雄山公园、御道梨湾、雄县首届文化艺术节宣传画册,设计占良红色纪念馆展室展陈等。他还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帮助十几位传承人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非遗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雄县武协主席马爱民动情地说:“这些年,宋老师为雄县武术发展,不辞辛苦,奔波劳碌,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搞宣传出方案,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功不可没!”
虽然宋忠臣做了这么多事情,但他本人却低调谦和。
谈到雄安乡土文化未来时,他说:“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际遇促成了雄安文化的多元化、复杂性、尖端性。从地理看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处,地处三大城市之间是城乡文化交汇处,地处九河下梢,河淀交错又是水陆文化交汇处;从历史看这里是燕赵边界、宋辽边界,抗日战争期间是敌后根据地,使这里又融合了更多的尚武文化、红色文化。”
“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凝聚了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水运文化、船文化、冰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数不胜数,这么多文化丢掉哪项都可惜。”
他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建立农耕博物馆、渔猎博物馆、红色文化馆、历史博物馆、“非遗”文化馆、民俗文化馆,以更好地保留雄安本土文化。
他说:“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会更加美好,新区百姓也会更加幸福。作为一名雄安新区的文化人,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很大,我要像年轻人一样,为新区建设添砖加瓦,继续写好白洋淀故事,用文化充实故事,写故事弘扬文化,尽可能多地拿出好作品来,传播讲好雄安故事,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助力!”
白洋淀文化浩瀚如海,蕴藏在传说里,蕴藏在故事里,蕴藏在生产中,蕴藏在美食中,沙里澄金,蚌里寻珠,聚沙成塔,攒珠成珞,永放光华!
为了传承白洋淀渔猎文化,五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白洋淀人自发自愿地组织起来,历时五载,克服种种困难,奋力编著《白洋淀渔猎文化》。这是2019 年1 月10 日,《白洋淀渔猎文化》编写组组织“出冬汕”冬捕活动后,编写组成员在现场合影。前排左起:田朝晖(本书插图作者)、张永安(本书出版资助人)、夏石矿(本书主编);后排左起:赵克琪(本书摄影作者)、田汉卿(本书主编)。
文/ 李景霞 摄影/ 赵克琪
2019 年1 月10 日,《白洋淀渔猎文化》编写组组织渔民进行白洋淀“出冬汕”大型冬捕活动。凌晨三点,渔民们出发前在村边露餐。
隆冬腊月的白洋淀坚冰如玉,覆了薄薄的残雪,淀中小村东田庄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沉睡。凌晨三点多,寒风似小兽,东一口西一口的撕咬,隐隐有三个人影在村口跳下出租车,蜷缩着身子,走进临淀的一户人家。院里的灯亮起来,光晕穿透凛冽的寒风,隐隐的说话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院子。院里土灶下木柴燃起熊熊火焰,大锅里的“熬”白菜热气腾腾,三人招呼人们赶紧吃饭,筷子不够,就撅两根院子里的芦苇杆,蹲地呼呼吃起来。他们即将在淀里组织拍摄、再现消失在白洋淀将近四十年的冬汕捕鱼。
而这风雪寒夜里从县城跋涉而来的三人,就是历时五年,自筹资金,历尽艰辛,编写出《白洋淀渔猎文化》一书,捕捞浮沉于白洋淀地区漫长时光里的渔猎文化的白洋渔人——夏石矿、田汉卿、赵克琪。
和三人坐在方志办办公室回忆起这个场景时,此书已经出版。
方志办的门嵌在建筑一角,更像一个装饰,似乎很少打开。这是三个地地道道的白洋淀水乡土著的联络点,也是三人的渔人码头。这是夏石矿的办公室,五十多岁的他黑瘦结实,一双慧黠的小眼睛一笑,立刻让刻意严肃的脸破功,颇有小兵张嘎的影子。田汉卿是他高中同学,一个有情怀的生意人;赵克琪年过六十,退休教师。
《渔父图》明 沈周
《捕鱼图》明 倪端
夏石矿是三人中比较健谈的,浓重的水乡口音,拖着的长长尾音,仿佛氤氲着汪汪水汽。他继续回忆说,那天吃完饭,大家天亮前赶到了村东大淀拍摄现场。出冬汕需要破冰作业,早晨的冰最脆,所以要赶在早晨开始。
冬日白洋淀仿佛一面光滑的镜子,未收割的芦苇,在夜色里摇动瑟瑟的芦花,冰面上亮起一盏灯,人影晃动,人们手持凌枪给汕地四周破冰,沿冰道扎好苇箔,只等夹罱子出鱼。一场出冬汕捕鱼开始, 夏石矿与田汉卿一边协助老渔民“掌班人”指挥,一边为渔民们打下手,赵克琪则不失时机地抓拍各个镜头,在湿滑的冰面上来回穿梭。
参与冬汕的人们被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感染着,仿佛时空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春节前白洋淀出冬汕时,暗夜里的渔火映照下,他们恍然还是裸了上身奋力夹罱子捕鱼的年轻小伙子们。此时,他们已不年轻的身体在浮冰上灵活地闪转腾挪,忘记了疲劳,拍摄也一直到午后,冰面上一堆堆活蹦乱跳的鱼被收进竹篮和鱼篓里,也被放进流动厨房在冰面上架起的锅灶里,变成了大家最鲜美的午餐。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个白洋淀水乡人,那盏闪烁在冬夜白洋淀上的渔火其实一直闪烁在他们的心中,只需一个契机就会重新燃起火焰。
2015 年夏季,雄安新区尚未成立,在结束《安新县志》编纂后,积累了有关白洋淀方面的很多资料,夏石矿萌生了记录乡愁的想法。而恰在此时,老同学田汉卿拿着一摞自己写的手稿找上门来。那是几十页的白洋淀传统捕捞方面的随笔记录,用的是老式信笺,蓝色钢笔和圆珠笔字迹,字迹工整,还有多处增删与批注,那熟悉的渔具渔法和场景的描述突然击中夏石矿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正是这摞手稿,触动了他们记录、传承家乡文化的情结,共同的情愫让俩人一拍即合,成为完成撰写《白洋淀渔猎文化》的诱因和动力。
几天后,再度会面。田汉卿邀来摄影人赵克琪,令夏石矿喜出望外。赵克琪曾任安新白洋淀摄影家协会首任主席,许多白洋淀题材的摄影作品见诸报纸、杂志及网络,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出生在淀区村庄,有着共同的家乡情怀。三人畅谈人生社会、所有话题汇成一个心愿——抢救白洋淀渔猎文化,留住乡愁。
此后五个春秋,三人从常见的到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的渔具渔法入手,按部就班地开始了编写白洋淀渔猎文化的逐梦之旅,各取所长,齐心协力。夏石矿主要负责文字记录,赵克琪摄影,田汉卿利用熟悉乡情的优势,负责采风和拍摄活动的组织安排。他们不时聚集于隐于一隅的方志办办公室里,分析得失,归纳问题,有分歧,有异见,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总能求同存异,为相同的情怀合作,为一致的目标坚守。
在他们的叙述里,五年的艰辛串起无数个难忘的画面。
拍摄拉冬网那天是腊月十八,正赶上下小雪,三人冒着刺骨的寒风记录了渔民冬网捕鱼的全部过程,冻得赵克琪按快门的手指都不听使唤了。
2019 年5 月16 日,《白洋淀渔猎文化》编写组到大田庄村采访虾渔具的编织方法及捕捞技术,这是大田庄渔民编织虾篓的场景。
2020年4月12日,编写组组织渔民进行砍花罩等赶转网捕捞活动。作业前再次向安新县端村镇东堤村渔民李老学探讨赶转网方法。
有些渔法需要夜间进行,如拉虾、戗虾、罩靶子等。拍摄拉虾场景时,夏石矿与田汉卿一个棹船一个打光,协助赵克琪拍摄。
淀区夏天蚊虫非常多,晚上尤其密集。因拍摄灯光诱使,无数蚊、蠓围着他们死叮死咬,奇痒难忍。别人尚可扑打,赵克琪为跟拍镜头,双手握着相机只能忍耐坚持。一场下来,裸露之处被叮咬的到处红肿,几天不消。
最惊险的是为拍摄淀区俯瞰镜头,他们在船上竖起叉梯,年过花甲的赵克琪每次都毫不犹豫地蹬上三四米高的梯子。虽众人合力把持住,但风起浪涌,梯子随着船不停摇晃,几乎连人和相机掉进水中,险象环生,他却全然不顾。
条件所限,三人因陋就简,但奇招频出 。他们专门购置一个大鱼缸,把30 多种鱼分批次暂养在鱼缸里,布置不同鱼类喜居的水草来营造环境,然后在鱼缸前挂一帷幕,隐于幕后蹲守,通过幕帘孔洞捕捉鱼游姿的最佳镜头。
为清晰表现水生植物自然形态,赵克琪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穿行河淀沟壕,历经数月不懈努力,拍摄了各种形态的水生植物照片,遴选得意之作供该书所用。
2019 年夏,编写组多次向安新镇漾堤口村渔民冯八十请教传统捕鱼方法,并印证拉滚縆、跑风网等失传渔具渔法。
因为忙于编书,三人几乎推掉了所有家事,家人们却都出奇一致的支持,赵克琪腼腆地说,虽然推掉家里琐事和接送孙女的工作,但他也是给子孙后代做点事 ,等他们长大了,还有机会看看爷爷和祖先们生活的样子。
最困难的工作还是编写濒临消失的渔具渔法,例如拉縆、出汕、搬罾、扽打钩、跑风网和“放鹰”(驯养鱼鹰捕鱼)等。由于很多人已经对这些渔具渔法不甚了解,更需要深入调查。
此时田汉卿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掉手头的生意,利用各方面社会关系四处打听,得到消息后再托熟人与这些渔民取得联系,由赵克琪配合去走访,跟拍照片或录制视频,回来后一起收听采访录音,由夏石矿主笔,和田汉卿一起分析、提炼并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
几年时间内,他们先后走访十几个村庄的数十人次,栉风沐雨,颇多艰难。欣慰的是淳朴热情的白洋淀水乡人,每次都热情接待,毫不保留的介绍,令三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也成了三人奔波的动力。漾堤口村的刘永昌老人给他们讲述他家四世放鹰的漫长生涯。在谈到驯养和猎捕关键技术时,高龄的他一边讲解一边打手势,唯恐他们听不明白。
83 岁的冯八十老人,自幼捕鱼为生,精通多项捕捞方法,漾堤口及周边村无人不晓。冯老多次接受采访,他在解说各种渔法时,经常提到“人本身不识水物,长期跟它打交道就摸透了它的习性,鱼教人会嘛”。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白洋淀渔猎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这些古稀老人,希望把积累的捕鱼经验传承下去,淳朴宽广的情怀令人钦佩。就在他们采访期间,有三四位被采访者相继去世,这就更增强了他们抢救白洋淀渔猎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后,新区党工委把“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当作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心。此后几年,他们始终把编写质量放在首位,追求事物的本真,不敷衍每一个数据,心中坚守对社会负责,对后人负责的信念。
2019年1月10日清晨,渔民们拉着冰床和渔具前往大淀深处——出冬汕。
为追溯白洋淀渔猎历史,解读与中国南方地区渔猎文化渊源,夏石矿埋头史志研究的“一根筋”精神正好派上用场。他淘来记述从唐到宋的渔猎文化的相关专业书籍或古代文献,逐一查找资料佐证, 在重点章节前增加渔具渔法的起源和传承的内容,从而增强了白洋淀渔猎文化底蕴的厚重感。
为再现濒临失传的渔具渔法,他们先制作这些渔具,然后根据渔具规格及照片资料再进行编写,努力表现先人和渔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本真。由于这些渔具已停用多年,就到各村渔户寻找破旧的,按原尺寸复制,当地买不到的材料就到外地去买。渔具复制完成后试水操作,以验证捕捞效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找出原因,再改再试。
编写《白洋淀渔猎文化》上下两册图书,是一项浩繁而系统的工程,每次走访调查和拍摄相关照片、录制视频,几乎都由田汉卿组织策划,包括选定采访对象、行车路线、场景确定、程序安排、筹措经费。随着编写的进行,经费消耗越来越大,三人八方筹措仍捉襟见肘,几乎陷入困境,关键时刻当地企业家马永雷、张永安伸出了援手,才让编书工作得以继续和完成。
《白洋淀渔猎文化》分为上下两册,近20 万字,300 多幅插图,700 余张照片。通篇以平铺直叙为主,兼作绘声绘色的描写,伴有精彩的诗词、渔谚和乡音俗语,不仅对渔具渔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详细介绍,更有追溯华夏渔具发明演化的精彩篇章,被称之为渔猎文化苑中的一朵奇葩。本书主编田汉卿,安新县圈头乡人,现任县政协常务委员。虽下海经商,但对白洋淀渔猎文化始终怀有深情;主编夏石矿,安新县圈头乡人,现任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主编出版《安新县志(1978-2008)》《雄安古诗选》等;本书摄影作者赵克琪,安新县端村人,安新白洋淀摄影家协会创会主席。先后有6000 余幅作品在报刊杂志及网站平台发表。他们犹如浩瀚白洋淀里的捕鱼人,历经五年艰辛不懈的努力,终于把打捞出来的白洋淀渔猎文化汇集于印刷精美的书籍里。
闲聊中,三人对编书过程中得到帮助和鼓励充满感恩。书中插入的300 幅示意图,是由团队中最小的田朝晖精心手绘。小伙子人在外地,但从小惯看网罩罾罱,利用业余时间起早贪黑,一笔一画勾勒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为增强本书的学术性,他们还聘请河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刘存歧和上世纪六十年代大连水产专科学校毕业的高庆才作技术指导。高庆才老人不顾高龄体弱,两次从保定专程来安新,将珍藏的当年的观察鱼情日记交给他们,成为完成本书“箔旋”一节难得的珍贵资料。
仿佛取经的师徒,夏石矿、田汉卿、赵克琪不畏艰辛,埋头向前,历经五载春秋,有夏夜风高浪急,有冬天拖床冰面行驶的险象环生,终于圆梦。 新书完成后,三人在当时县文旅局局长引荐下,捧了书稿去找新区宣传网信局的领导,相关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将此书推荐给出版社。
2021 年6 月8 日,夏日白洋淀,苇浪层叠,鱼翔碧水,《白洋淀渔猎文化》新书发布会,在雄安安新县淀中小村东田庄村头举行,乡亲们喜气洋洋地把织席编篓的民俗表演也搬到现场助兴。三人忙前忙后招呼大家,一脸喜色。“这是办喜事过满月啊”,乡亲们调侃。是啊,夏石矿笑眯了眼,这比生孩子可难多了,这是生个哪吒啊。
这个孕育了五载的宝贝,终于沐浴在白洋淀的旖旎风光里。
《白洋淀渔猎文化》共两册,文字版共16 章123 节,另将相关照片辑以成册。把发轫于远古,兴于汉唐,盛于明清,传承至今的白洋淀渔猎文化,从渔具制作到捕鱼技能、从水乡百姓民俗到生产生活描述、从具体说明到鲜活的影像,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个平凡、执着的普通人,五年的艰辛和不懈的努力,仿佛浩瀚白洋淀里的捕鱼人,终于把打捞出来的白洋淀渔猎文化汇集于印制精美的书籍里。
此时,坐在我面前的三人刚从水乡送书回来,“寻访时答应给那些老渔民送书,就要给他们个交代”。五十多岁的夏石矿刚刚拿到驾照,成了这次送书之行的司机,他说拿驾照的动力就是退休了,要沿着汇入白洋淀的河流走一遍。
我从三人的故事里沉浸良久,起身,问从网上是不是可以买到这套书,支持一下 。三人憨厚地笑了,说要送我一套,还有好多呢,咱不知道怎么弄到网上卖啊,除了熟悉的领导、朋友帮忙推荐售出一部分,大部分书还都堆放在办公室。他们的脸色黯淡下来:“我们也特别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白洋淀的文化,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但我们都年纪大了,也不懂怎么营销和推广。”仿佛三个辛苦打鱼归来的渔人,充满怜爱地看着大堆新鲜肥美的鱼虾,等着寥寥经过的路人 。
回到家,满脑子还是渔猎文化的故事,脑海里还闪现着三人温和而落寞的神情,他们还随风潜入我的梦中,梦中的白洋淀烟波浩渺,那堆积一地的书籍化成无数只小船,浩浩荡荡载满旅人,驶入历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