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昌桂,邓 昊,梁芳画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党课教育是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是党长期保持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法宝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必须发挥好党课教育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见,促进高校党课教育的模式创新与优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党建工作的崇高使命,也是党史学习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校党课教育的本质是为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党员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党性的教育,是维持党的思想和先进性的重要方式。高校党课教育可以分为类型:一是主题教育党课,以课堂学习形式为主,在不同的方案和方向下进行集中式讲授;二是经常性党课教育,以党支部为活动组织单元;三是专题教育党课,以党校为主要场所,进行专一性培养。党课教育课程形式多样,但都承载着党性教育、思想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党的传统和作风教育等功能,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的关键所在。高校党课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清晰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坚定其理想信念的关键方法,是党进行自身建设的一种特殊教育。
高校开展党课是对党内教育制度的一种传承。中国共产党有优秀的党内教育传统,比如“三会一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形式的党内教育就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是将其写入党的正式文件。[2]可以说,“三会一课”制度是高校党支部开展党课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党员,高校同样开展党课教育、建立党校、规范教学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思想建党,管理党内生活,完善制度建党,落实好高校党课教育,是对党内教育的最好诠释。校、院各级党组织务必开展好党课教育,把党的基本知识、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党课的形式传达给入党积极分子和师生党员。因此,高校加强党课教育,就要落实党课建设的自觉性,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立足于新的战略高度,规范师生党员的生活与党课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时代性,确保高校基层师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党课课程设置要结合当下实际,突出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主体意识。部分高校党课教育内容更新相对滞后,沿用过去的教材和课件已是常态,教学内容也相对单一,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和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也不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党课实践教育活动的设置所占比例偏少,存在重理论学习、轻日常规范的现象。只有让广大师生在更多的践行活动中不断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他们才能做到真信真用。党课教育课程还要积极拓宽符合授课对象实际的教育内容,促进授课人与授课对象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党课教育以及党建工作的效率。
党课教育具有主题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以及授课对象多样化等特点,需借助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来加强课程建设。当前,高校党课教育普遍存在授课质量不稳定、教学效果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因为党课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不够,课程建设的开展过度依赖授课人的个人水平,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等在党课教育中尚未普及。近年来,随着“支部书记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等活动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党员干部站上讲台,为高校党课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授课人员,这些党员干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文件精神的宣传和基本知识的讲授方面。不过他们的授课较依赖个人体会,系统性和严谨性相对欠缺,团队协作亟需加强。
党课教育要触及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党员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授课人员要认真备课,分析授课对象的思想情况,将高校党课教育与各种现实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党课教育活动,避免空洞乏力。实际上,高校在党课教育中更加看重对名师与专家的授课邀请,对授课对象的研究相对不足。授课人员是否了解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党员主要取决于授课人员的个人意愿,授课风格与内容也高度依赖讲课人的经历、喜好和主观自觉。这导致部分党课偏重说理,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契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和高校的具体问题,也很难与授课对象的学习、工作相结合。对授课对象的不了解,严重制约党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虚假空”的教学现象也难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党课教育同专业课教学一样,也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和良好教育环境的支撑。通常来说,高校硬件设施完备、教育环境优良,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包容性强。不过,当前用于党课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多,方式方法陈旧问题依然存在。不少专家教授或受邀进校的政府公职人员习惯于枯燥的语言说教,容易导致入党积极分子、师生党员代入感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当然,也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如少数授课教师为引起听众注意力而刻意举反例或不恰当的案例,给党课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在确保党课授课教师高质量讲授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形式方法亟需改进、完善。应该依托时下的信息技术、完善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主题选择比较贴切的教育方式,以达到党课教育的最佳效果。
高校党课教育的参与者包括作为组织者的高校、作为讲授者的授课教师和与作为授课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师生党员。在传统模式中,授课对象的地位较为被动,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授课教师过于彰显权威。此外,高校未能有效发挥自身在党课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建设有示范意义的党课,要鼓励学校管理层乃至普通校友、学生一齐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说故事、学典型、讲道理,用具体的案例为师生树立精神标杆,创新党课教育模式。此外,高校还要主动拓展讲授者群体,促进党课教育由个体讲授向群体授受转变,鼓励党员师生、党建研究者上台讲课,促进单一说教逐渐向群体多角度阐释转化,在价值共鸣中凸出授课对象,即入党积极分子和师生党员的中心位置。
以往的党课教育大都存在刻板说教的模式,比如场地严肃固定、话题不接地气,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情绪,难以满足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要求,授课效果有限。课堂讲授模式如果能够进一步满足时空延展需要,有利于打破党课教学活动的时空局限。对此,不妨将党课课堂从教室转向室外,通过实地实景充分体验感受,比如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3]另外,还可以在传统课堂上构建立体、多维的教学场域,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强化学习渲染,突破固有的时空限制,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参与交流互动。情景式党课可以让授课人员在真实、恰当的场景中展开党课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价值引领,并能以真实的力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体验。
传统党课教育多采用“集中授课,一人唱戏”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体系完整、说理深刻,能够较好地完成对理论的阐释和对文件的解读。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党课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对此,要不断创新教学表现形式,借助视情景再现、视频短片等方式推动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要运用声、光、电等媒介激发授课对象的感官,让党性教育高效地内化于授课对象的内心。当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时要注意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要遵循授课对象认知规律和党课教学发展规律。
高校党组织要深化党课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主动肩负起党建和高校改革发展的双重重任,以合理调配资源、制定课程规划、展开课程设计等方式为党课教育创新提供条件支撑。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强化对二级学院党校开展党课教育的组织领导,明确各分党校在党课教育中的责任,实现权责一致。[4]比如,可以由校党委牵头,在明确主题主线的条件下,以立项资助的形式开展示范党课建设,在打造精品党课的同时突出党组织对党课教育的领导职能。各分党校务必按照校级党校的统一工作部署,对党课培训目的、内容方式、考核办法及工作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以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工作,认真履行党课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党课教育质量。
党课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科研创新和学科发展。要提升党课教育的说服力,就必须强化其思想性。高校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借鉴最新科研成果,依托政治、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组织专门的实践团队,在立足现实问题的同时聚焦理论主题,有意识地开展精品党课建设,以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力量带动党课教育的创新发展。比如可以在建设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过程中,深入发掘校史、院史中的优良传统和红色资源,同时关注党组织在学校重大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有效途径,二者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党课教育以党性教育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关心授课对象的政治素养、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水平;党课教育对象往往限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宽泛。高校要把党课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场景化教育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党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融通的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丰富党课教育资源、创新党课教育模式,还能够有效地缓解党课培训教育面临的压力。
部分高校在学生党课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估和监督制度,党课教育往往存在专题设置系统性不足、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等系列问题。高校要完善学生党课评估机制,通过学校组织部、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党课教育中的管理优势,对各学院党校在党课教育开展中的师资、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针对性评估,确保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要完善学生党课督导机制,即从学生党课的常态化要求出发,成立专项督导组,要求各分党校将自查自纠与学校督查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建立讲党课巡听制度,对党课教学过程、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党课教育效果的长效性。
高校党课教育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实践途径,也是对党内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要重视目前高校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代党课教育的创新和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党课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充分发挥好党课教育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