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域下音乐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2-03-18 10:21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人才

杨 扬

(安徽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协同理念改变了以往片面、零散、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机制蕴含着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构筑起人才培养的现时运行形态与未来发展之势。新形势下,协同理念也是音乐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中应有的现代科学思维,依凭与运用协同方式是推进音乐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鲜明特征

协同方式着眼于新时代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样态与多元主体的深层次现实交互,在共同目标中缔结多方主体关系,凝聚实践共识,追求音乐人才的自由全面发展。

1.参与主体多元化。因循时代的发展和音乐人才培养要求的跃升,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多方力量共聚、多种资源共享、多种方式共用等优势建构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出发点并形成实践基础。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式体现在多元培养主体的相互联系之中,协同的鲜明特征就是这种多元要素有机共同体的集中体现。依托于多元主体的参与、互动、融合,音乐人才培养过程象征着一种合乎善的、充盈着亲密情感和良性循环的实践样态,进而形成具有高度协同性、紧密性、自觉性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有机体,这是音乐人才培养不断深化发展、合乎时代演进的必然要求。

2.方向上的同一性。“协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系统整体的方向同一性、结构的稳定性、进化的有序性和功能的最优化。”[1](P539)在协同方式上,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的匹配关系,不同主体前后照应、同向同行,保障了音乐人才培养的整体化推进。“一个只有自由的组织将非常缺乏秩序,除非在它的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团结共生的精神作为对上述自由的补充,否则组织将解体。”[2](P100)协同方式通过共同的立场和目标为音乐人才培养系统构筑起紧密联结的精神纽带,生成强大的思想凝聚力量;通过资源要素精准化配置来应对音乐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实现系统内部的同向性、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

3.空间上的开放性。协同性蕴含着人才培养空间上的开放性,即在音乐人才协同培养中会产生一种开放包容的时空场域。协同方式以开放的空间场域为载体,吸纳、融入和汇聚各种积极的育人要素,一方面维持协同的持续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协同不断注入强劲的动能。只有当音乐人才培养从空间封闭上升到空间开放,才实现音乐人才培养从单一狭隘性到空间多样性的跃迁。在此意义上,音乐人才培养变得愈加“厚实”与“丰富”,并越来越趋近于时代要求。只有实现音乐人才培养空间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开放包容、互动交融、兼收并蓄的空间场域,达致以音乐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培养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4.功能上的互补性。协同方式注重构筑一种同心圆结构,形成在目标一致性基础上的功能多样性。这种功能多样性是不同主体开展良性交互的前提,只有基于协同方式不断优化的结构体系和内在关联才能真正形成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同频共振。在此意义上,功能互补是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特征,表征着不同维度的培养向度,如“身”与“心”、“技”与“艺”,就凸显了不同主体的培养侧重。而音乐创作、作曲技术或乐器演奏等,则代表不同的培养方向。如果停留于功能单一的培养界面,音乐人才会因为没有深邃的知识体系和宽广的学科视野而限制其成长的空间。相反,若从协同视域审视音乐人才的培养,则会发挥不同主体功能上互补的优势,创设音乐人才培养的资源供给渠道,进而通过多样化教育服务共同支撑音乐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5.机制上的联动性。机制上的联动性是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结构特征。一方面,机制联动是协同的前提,说明主体与客体、环境与载体、培养与目标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另一方面,协同是机制联动的呈现,澄明需要从多样性的角色特征、多样性的行动逻辑中整合人才培养资源,让禀赋多样的资源流动、聚合,形成横向一致、纵向衔接、彼此贯通的联动体系。为此,协同方式中的机制联动体现在价值、理念、内容、实践等多重维度上,其效果制约着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是音乐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动能。

二、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生成逻辑

1.出场逻辑:音乐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困境。当前,社会对音乐艺术需求的外部环境以及音乐人才成长的内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成为理解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现实场景和出场逻辑,同时也决定了新时代音乐人才培养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诉求,彰显着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时代意义。文学艺术作为一种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在场”的战略必要。唯有构筑起民族文化艺术自信,方能在世界文化艺术丛林中形成自身的魅力与优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音乐人才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责任和光荣使命,即音乐人才培养要与国家软实力提升同向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然而,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文化艺术舞台上发展机遇是有限的,能否抓住音乐人才的发展机遇,主要看抓取能力和应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抑或是“拍脑袋”决定,而是建立在理念的更新与方法的创新之上,这就需要具备国际视野,时刻关注时代发展与要求。面对音乐人才培养中的多元诉求、视野狭隘、机制僵化、层次平庸等现实困境,需要一种全局性的设计和谋划,以前瞻性思维来破解种种困境。当下,不论是在音乐艺术理论场域,还是实践场域,世界各国音乐艺术的交流互鉴日益密切,这种文化艺术的交往象征着发展新篇章的启幕,昭示着音乐人才培养机遇的降临。在此意义上,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方式出场。

2.基本逻辑:音乐人才培养的共同价值基础。音乐人才的协同培养秉持鲜明的价值指向,遵循共同价值实现的逻辑,追求并体现高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美好愿景。为此,协同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公共性,是时代赋予音乐人才培养的公共性价值。树立公共价值思维与秉持公共价值理念,不仅关乎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旨趣,而且指导音乐人才培养内涵化演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协同方式承担着促进、构筑音乐人才培养公共价值基础的重任,共同的价值基础构成了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实质与内核。为了形成共同的价值基础,各主体必须具备共同的目标、期望、追求。这些共同的要素体现的是价值诉求的一致性,也是达成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支撑。共同的价值基础如“黏合剂”一般,将不同的培养主体凝聚于音乐人才培养事业中,并促进不同培养主体生发出对这一事业的尊崇感与归属感。换言之,共同的价值基础是促进不同培养主体价值内化与价值认同的先决条件,以实现在具体的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互感互通、意义融合、同向同行。这一先决条件指向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基本逻辑,形成一种“共同的善”,帮助各培养主体协调与融合,确证并澄明着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价值共识与精神纽带。

3.内在逻辑:音乐人才培养的共同利益基点。马克思指出:“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联合起来。”[3](P322)合理的利益的确立与实现,是音乐人才培养方式不断走向成熟和圆融的标志。共同的利益是音乐人才协同培养形成的基础要素,协同方式的有序开展需要物质利益作为有效载体。“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3](P490)共同的利益基点推动着各培养主体相互合作、协同行动。在协同视域下,单个个体的利益与共同体利益相互协同,个体利益蕴含在共同利益之中;共同利益牵引着个体利益,并促进个体利益的顺利实现。如此,利益的融合共生为音乐人才协同培养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共同利益这一基点,挖掘与发现各培养主体利益诉求、实现利益协调构成了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内在逻辑,这也成为重要的关键点与基础动力。从协同的构成来看,学校、社会、家庭等主体虽然分属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有着共同的利益交汇点,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人才这一总体战略格局关照下,它们围绕共同的指向,自发的让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互融合,促进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最大程度的实现互利共赢和行动联动。为此,只有在理性认知、尊重、关切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挖掘并发现不同培养主体的利益交汇点和共同点,才能促进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扩张及延展。

4.现实逻辑:音乐人才培养的共同实践目标。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知识认知的范畴,而应重视“身”与“心”对音乐的实际体验和感悟。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与实践不可相分,构成了音乐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定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P501)协同因音乐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活动而展开,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玄想或者主观臆想,是基于共同实践目标的渐次展开,具有深层次的现实基础支撑。正是基于共同的实践目标,为音乐人才培养提供了一致性的组织性特征和结构化形态,拉近了个体行为动机与共同实践目标之间的距离,这也成为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现实逻辑。音乐人才培养必须根植于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既需要从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史中汲取养料和智慧,也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从音乐文化多样性中吸收有益的养分。这些均统一于音乐人才培养的共同实践目标。在此基础上,共同的实践目标为协同方式建构出动力点,以实践为载体推动各培养主体之间的互动,生成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链接纽带,延拓出更加广阔的育人空间。质言之,只有与音乐人才培养的共同实践目标保持一致,才能精准定位协同方式介入音乐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与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空间进行无缝对接。这为认识协同、解读协同、把握协同打开了新的窗口,进而营造出具有现实说服力的音乐人才培养感知空间,推动协同方式在音乐人才培养进程中落地生根。

三、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实践路径

协同理念推动音乐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是对音乐人才培养方式的系统升级和整体优化,这一机制的建立促进了音乐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化、资源要素协同化、培养方式高效化以及培养路径科学化。因此,只有在深刻领会把握协同方式赋予音乐人才培养强大动能的基础上,实现协同方式与音乐人才培养的联动与共生,才能不断推动音乐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1.以协同理念优化音乐人才培养内容。“协同促使系统的子系统之间耦合,产生相应效应,从而使系统各游离独立的子系统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相互联结,相互促进,从而产生新的结构。”[4](P211)首先,促进音乐人才培养要素的协同。通过增强要素的流动性,优化音乐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充分释放各种要素的育人动能,强化协同培养的效应。其次,促进音乐人才培养优势的协同。从协同出发,深入音乐人才培养内容本身,挖掘培养内容的深度,通过追寻重要音乐理论的发展理路、提炼音乐文化的思想精华,实现培养内容在呈现与表达上的有序性与深刻性,真正做到以鲜活的案例打动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吸引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感染学生。最后,促进音乐人才培养效果的协同。在开放性的空间里,音乐人才培养要注重问题与目标双重导向,聚焦音乐人才培养效果的协同。为此,需要把协同系统内的诸多子系统与音乐人才培养有机串联,形成一个交互协作、融合统一的整体,最大化发挥出协同的价值和作用,实现音乐人才培养整体效能的协同。

2.建构音乐人才多方协同培养机制。基于培养主体功能上的互补性、协同培养空间的开放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同培养机制,形成全面、多维、立体的音乐人才协同培养体系,以协同发力破除音乐人才培养的瓶颈、用协同生成音乐人才培养的动力、让协同产生音乐人才培养的聚合力。首先,建立校际协同培养机制。通过协同方式,利用不同学校的优势,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达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效果。其次,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通过与行业常态互动,突破音乐人才培养的现实壁垒,注重复合型、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最后,建立家校协同培养机制。家庭场域是音乐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场域,为家校协同培养实践提供了重要物质要件。在这一独特性的协同场域中,蕴藏其中的是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情感效应、示范效用、渗透效应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效应。协同机制为学校、家庭之间构筑起紧密联系的桥梁,促进音乐人才培养信息的沟通与传递,巩固音乐人才培养的效果,让音乐人才的培养内化于日常生活中,让协同培养更加的持续化与深刻化。

3.形成同向同行的一体化培养格局。恩格斯指出:“我们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5](P506)形成同向同行的一体化培养格局是音乐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一体化培养格局出发,协同教学与育人、优化衔接与融合,形成横向贯通、纵向协同、立体融合的音乐人才培养体系。首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为目标,统筹规划音乐科学研究方向与专业基础课程,形成既具有音乐学科特色、又符合音乐人才成长规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课程体系的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应用实践,体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发展性、前瞻性。其次,一体化的产教融合体系。借助产业一体化,促进音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推动以产育才、以产促才。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引导音乐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实现共享共育,拉动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重点瞄准音乐发展科技前沿和音乐产业制高点,围绕产业链与创新链建设音乐众创空间、音乐合作示范基地等形式,深化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协同对接,形成音乐人才发展与音乐产业发展的互补互益,推进音乐人才培养的创新一体化。最后,一体化的实践创新体系。协同源于实践,实践促进协同。针对音乐人才不同培养阶段的现实需求,应当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平台,实现音乐人才培养整体协同的创新。按照“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层次融合”的协同培养理念,让创新理念贯穿音乐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实践导向与音乐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4.依托项目式推动协同培养向纵深发展。项目式是将音乐人才培养具体项目化,依托项目式形成协同有机体,把音乐人才培养与音乐产业发展融合起来,推动音乐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音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市场需求,在音乐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项目式发挥“领航员”“牛鼻子”的作用,使得音乐人才的协同培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精准挑选音乐人才协同培养合作项目,让音乐人才协同培养与产业发展零距离对接,克服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盲目状态,不断拓展音乐人才的视野境界,激发音乐人才的创新潜能,增强音乐人才协同培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运用项目式形成多样式的音乐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实现从产业到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转化,最大限度上为音乐人才协同培养赋能。项目式让音乐人才的协同培养从表层走向深层,促进协同方式精准切入音乐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从根本上把握住音乐人才培养的现实着力点,为音乐人才协同培养提供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人才
人才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