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王 彬
(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体系指的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1]1288。广义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包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管理者、教师、学生、工勤人员)、机构(高校、院系)、制度(高校运行制度、教学制度、学习制度等)和理念(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等)等要素。高等教育体系的横向分类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高等教育等;高等教育体系的纵向分类包括全国高等教育系统、省域高等教育系统等。狭义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三个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地位(名气和声誉)[2]。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三种力量,即社会组织、市场和国家,这三种力量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欧洲中世纪大学体系是由市场、教师和学生群体共同推动和发展的,国家力量体现得很少;近代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是由国家和社会团体(大学教授、哲学家)共同推动的,市场起的作用比较小;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是由市场和社会团体推动的,国家通过项目和拨款间接参与。我国20 世纪50 年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国家力量,市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很小。20世纪末到现在,市场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所论述的省域高等教育体系,指的是一省内高校层级分布和学科布局等。
我国实行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体制,省级单位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子系统,高等教育领域也是这样。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在整体接收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进行系统改造整合,特别是经过1952 年开始的院系调整和1958年的自主建设,构建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中央整体发展理念和规划指引下,各省围绕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分别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省域高等教育体系,使其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也是人民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内在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这种不均衡既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不均衡发展,也包括省域内的不均衡发展[3]。然而,优化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及提升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非轻而易举,其受政治、经济、历史及高等教育规律等因素的多重制约,有着强烈的路径依赖[4]。
学术界对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有不少研究,例如:丁晓昌对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思考,其认为推进的关键在于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推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5];崔玉平、张弘对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研究[6];宋旭峰、钱蕾对建设一流省域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7];陈伟对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8];王瑜、周川对江苏省20 世纪50 年代高等教育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研究[9];叶哲铭对20 世纪50 年代浙江省高校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梳理[10];赵存存、柳春元对山西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11]。安徽省当代高等教育也是在20 世纪50年代构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20 世纪50年代安徽高等教育构建与发展,对于理解当代省域高等教育现状及调整、促进省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0 世纪50 年代安徽高等教育的构建,与近代以来安徽高等教育的艰辛积累密切相关。清朝末期,安徽紧跟时代潮流开办高等教育,时任知府邓华熙于1897 年奏请创办安徽求是学堂,后安徽求是学堂演变为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此为安徽高等教育的开端。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载,到1909 年,安徽开办各类高级学堂7 所,高校数量与江苏、湖南并列第4 位;学生总数为1 144 人,位列全国第6名,安徽高等教育开局良好[12]。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安徽只有一所高校。1912 年6 月,晚清省立法政学堂、公立法政讲习所、私立法政专门学堂合并组成私立江淮大学,分立文、法两院,有学生千余人。1914 年,教育部审核后将其改为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于1926 年被军阀陈调元关闭。此时期,安徽地方军阀长期混战,政治和社会环境混乱,又遭遇频繁的水旱灾害,民生疲敝,高等教育发展缓慢[13]。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安徽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创办于1928 年的省立安徽大学,到1938 年时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文学院、法学院和农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势头不错,但受抗战影响于1938 年夏停办。1946 年,安徽大学复校,南京国民政府将安徽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设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4 个学院13 个系[14]。从院系和学科看,国立安徽大学的院系设置比较完整,建设目标是综合性大学。但国立安徽大学前后办学只有4 年,办学效果没有显现。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另一所本科高校——安徽学院,源于1940 年8 月创办于临时省会“立煌县”(今安徽省金寨县)的安徽临时政治学院,是培养政工干部的学校,后演变为安徽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2 年)和安徽学院(1943 年),另在休宁县设立皖南分院。1946 年,这两所学校迁到芜湖合并办学。安徽学院设有大学部和师范部:大学部设中文、外语、政经、史地、农林、土木、数学、法律、教育9 系;师范部设银会、体童、艺卫3 科[12]。
1942 年9 月,来自上海沦陷区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在淮北根据地淮宝县仁和集创办综合性大学,陈毅将其定名为江淮大学,校长韦悫,前后两期学员约120 多人。1942 年冬,江淮大学迁到淮南根据地。1943 年10 月5 日,江淮大学又重返淮宝县。该校设有英语、哲学等普通科和教育、土木两个系,并开展军事训练和农村调查等活动。1945 年6 月,江淮大学停办,其学员分赴根据地的各条战线工作。
1945 年,蚌埠市创办了中等职业学校——安徽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后于1947 年被升格为安徽省立淮南工业专科学校,迁至淮南洞山,1948年时有在校学生425 人,教职员68 人[12]。该校后发展为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安徽高校区域布局非常不均衡。主要高校在省会安庆,1938 年6 月,安庆沦陷后分别迁到临时省会“立煌县”(今安徽省金寨县)、合肥和芜湖。后期,除淮南设有1 所高校,其他10 多个地区都没有高等院校。
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总体问题包括:办学规模较小、高校数量少、区域布局不均衡;学科发展不均衡,以文史为主,缺少工程、技术、医药、经济等学科。
我国是中央统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政方针由国家统一制定,各省在国家统一政策下按照本省具体情况实施。安徽省域高等教育调整的指导思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其体现为高等教育的总方针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密切地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的需要,而首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13]。在这一总方针指导下的高等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服务,特别是为经济建设服务。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高教改革指导思想是学习借鉴苏联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民国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思想有过多次改变,从清末时期全面学习近邻日本、借鉴法国大学区制到学习德国柏林大学理念,最后转向全盘学习美国,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留美派全面掌控了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学习、借鉴苏联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思想就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高等教育学校体系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大学、专门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综合性大学只保留文理学科,重点建设工、农、医和师范类专科大学。大学专门从事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专门集中在科学院进行[14]。
1956 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反思前期全面学习、借鉴苏联的办学理念,提出总结、推广延安高等教育理念。延安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核心包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和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15]。
1.安徽大学的调整与拆分
1949 年4 月,省会安庆解放。7 月,安庆发生大洪水,安徽大学被淹,无法办学。华东局文教部和南京军管会高教处决定将安徽大学迁到芜湖,与在芜湖的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安徽大学。通过整合,新安徽大学共设立12 个系14 个专业,文、理、工、农等学科齐备,成为一个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安徽高等教育打下较好的基础[16]。
1954 年,根据教育部“大学在全国各大行政区最少有1 所,最多目前不得超过4 所”的方针[17],由于安徽省所在的华东区已经有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于是在当年8 月安徽大学被拆分,校名被取消,其师范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师范学院继承了安徽大学校舍等基础设施,在原址办学;农学院则迁到省会合肥。
2.建设工业和医学高等院校
1947 年,淮南工业专科学校成立,开发采矿专业技术,培养采煤专业技术人才,但其创办时间不长,效果不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得到重点发展,校名几经变化,从淮南煤业专科学校、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到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 年学校迁到合肥,改建为合肥矿业学院,改隶属于煤炭工业部。1955年暑假后,该校各专业全部招收4 年制本科生,后发展为国家重点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矿业学院以工程、机械、采矿等学科为主,为安徽工业发展和全国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高素质人才,提升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实力。
民国时期,安徽没有创建医学类高校。为了提高安徽的医疗水平,安徽省将位于上海的东南医学院迁到安徽,创建安徽医学高等教育。东南医学院于1926 年由民国著名医学专家郭琦元、汤蠡舟等在原亚东医大的校址上创建,初期名为东南医科大学。1949 年,东南医学院接受安徽省邀请,响应“面向农村、面向内地”号召,将学校迁到安徽怀远县西门岗,建成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到1951 年6 月,学校已经发展到有19 个学科教研组、教职员工352 人,拥有附属医院、图书馆及医士学校、护士学校各1 所[18]504。1952 年,学校更名为安徽医学院,迁到合肥办学。该校日后发展成为安徽医科大学,并参与建设安徽中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等,是安徽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3.学科调整
1950 年7 月,安徽大学快速响应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秘书长靳树鸿亲自到南京大学交流,将安徽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和艺术系并入南京大学。
1952 年,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精神,安徽大学将经济学、法学、园艺学分别调给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的茶叶学、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蚕桑学被调入安徽大学[19]137。1953 年暑假,安徽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和历史系的三年级学生被调出,调给刚成立不久的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的三年级学生被调入安徽大学。
整合师范学科。1951 年12 月,皖北文艺干校、黄麓师范和皖北师范学校三所中专学校被迁入芜湖,与皖南师范专修班合并成立安徽师范专科学校。1952 年9 月,安徽师范专科学校被并入安徽大学[19]102。1954 年,安徽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办学。1956 年7 月,为加强中小学师资建设,安徽省在合肥创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
到1956 年,安徽高等教育经过几次调整,重点发展工学、矿业、农学、医学和师范等学科,形成拥有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安徽医学院、合肥矿业学院和合肥师范专科学校5所高校的办学格局。安徽高等教育的框架已经搭建。
安徽大学的拆分使安徽没有综合性大学引领培养复合型人才,影响了安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安徽农学院和师范学院分开办学,分别专注师范教育和农业教育,则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农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安徽这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急需扫盲、提高识字水平和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实际,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大量工业、矿业人才对当时工业发展非常重要,而医学的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显然也是极为重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 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显然远远超出中华民国几十年的积累。当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比如:高校数量少,且集中在省会城市;经济、艺术、体育等学科发展缓慢等。
1958 年4 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指出,省级政府可以自行设立高校,发展省级高等教育,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人才[20]112。安徽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开始布局本省高等教育。主要措施是在每个地级市布局一到两所高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省会合肥的高等教育,做到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相结合,实现均衡发展。
1.地级市高等教育的布局
1958 年,安徽新建了29 所高等学校,基本做到了每个专区有师范专科学校,如阜阳师专、滁州师专、淮南师专等;大部分专区有农业专科学校,如凤阳农业专科学校;每个市有工业专科学校或学院,如安庆高等专科学校;有的市办有医专,如安庆医专、芜湖医专、蚌埠医专等[19]102。各地级市的师范、农业、工业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为地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教育、健康服务。
2.省会高等教育的发展
1958 年,安徽省重点建设安徽大学和皖南大学,在省会合肥布局多种类高校。1958 年,安徽在省会新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合肥大学。1958 年9 月,毛泽东主席到合肥视察时,将合肥大学改名为安徽大学。这一年,合肥新设立了工、农、医、师、财经、体育、艺术各类本专科院校共计19 所[19]102。
经过1958 年的大发展,安徽高等教育结构明显优化,既照顾了每个地市的发展,也重点发展了省会的高等教育;既建设了大量专科学校,也建设了综合性大学;既重点建设工业、农业、师范等学科,也建设了艺术、体育和财经类专科学校,安徽形成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
当然,1958 年的安徽高等教育布局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短期内创立的高校数量太多,师资力量跟不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此外,同类型高校重合太多,比如:医学类有安徽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和合肥医学专科学校3 所高校;农业类有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专科学校、安徽水产专科学校和安徽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4 所高校;师范类有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教育学院、合肥师范专科学校3 所高校。这些重复建设使本来就不多的师资力量更加分散,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随后的几年间,这些高校有些撤销了,如安徽农业专科学校、安徽水产专科学校等;有些高校合并办学,如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交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等合并为安徽工学院[21]。
1.体现在规模的扩张上
从1912 年到1949 年,民国时期安徽在多数年份只有一所高校,其中还有几个时期出现空档(1926—1928 年,1938—1940 年)。只是在最后5 年出现了2 所本科高校和1 所专科学校,在校生2 024 人,高校数和学生数分别占全国的1.45%和1.3%[18]504。20 世纪50 年代初,安徽快速创建了4 所本科高校。到1959 年,安徽高校达到32 所,高校学生2 818 人,分别占全国的6.36%和2.69%[16]。经过10 年的发展,安徽高等教育纵向和横向的规模都远超过民国时期。
2.体现在学科的布局上
民国时期,不论是省立安徽大学,还是后期的安徽学院,其主要的学科都是文科与法科。民国后期,安徽高校开始举办农科和工科,但规模很小,属于起步阶段,医科基本空缺。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文科和法科培养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徒增社会动荡不安的情绪,对发展生产、改善人民身心健康、提高普通百姓教育水平发挥的作用很小。经过20 世纪50 年代的调整,安徽重点建设工科、农科、医科和师范专业,工科和农科直接为基层物质生产服务,医科保卫人民的身心健康,师范专业培养中小学师资,提升百姓的知识水平。后期还发展了部分艺术、体育和财经等学科,这些学科都是为生产一线及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教育水平服务的。
20 世纪50 年代安徽高等教育的两次调整和发展各有侧重,相互结合,构建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完整框架。在第一次调整中,安徽重点建设了师范院校、农业院校、工业院校和医学院校,这些院校构成安徽高等教育结构的大框架,为安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培养高级人才。这种格局较好地体现了中央政府“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方针[22]。但这种办学规模和结构也体现出安徽省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办学自主性不够;高校数量过少、种类不多;缺乏综合大学和财经、艺术、体育等专门学院;高校过分集中在合肥等中心城市;高等教育与安徽人口大省及其经济发展不相匹配。1958 年第二次重大调整时期,安徽省在大力发展工科、农科等各类行业大学,为物质生产提供高素质技术专家的同时,重点发展综合大学和财经、艺术、体育等专门学院。其中,综合大学重点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和基础研究专家;艺术、体育等专科大学对于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要。这次调整重点发展综合大学和艺术、体育等社会领域的专科大学,完善了安徽省高等教育系统。然而在随后的调整中,安徽艺术学院和体育学院等被裁撤,体育学院一直没有恢复,安徽艺术学院迟至2019 年才重建。
1958 年,安徽高等教育调整体现了均衡发展的理念。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体现在各地市布局高等专科学校和省会布局重点高校的辩证统一。在地市布局师范、农业和医学高等专科高校,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人才,构建安徽高等教育的“高原”;在省会建设综合大学、本科高校和体育、艺术、财政等行业专科高校,构建高等教育的“高峰”,为全省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和领军人才。这种地市普遍发展和省会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均衡教育发展理念符合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改革开放后安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地市布局的师范专科学校在1999 年高校扩招形势下都升格为本科高校,随后进一步转型为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成为区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基地。1999 年,合肥与北京、西安、成都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城,与北京、上海并列为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现在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教育高地。
我国实行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国家层面着眼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布局地方高等教育,将不同类型重点大学布局在各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国家层面的均衡发展。在这种整体布局下,国家层面不会着眼各省域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在我国的政治、组织框架下,各省域基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省级政府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利用各种机遇,实现高等教育的重大突破。安徽省在这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1958 年,安徽省抓住国家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的机会,大力布局省域高等教育,构建既照顾公平,即每个地级市布局一至两所高校,又突出省会合肥,即将其打造成高等教育高地的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个原则下,安徽省政府在1969年前后抓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备疏散的重大时机,创造条件邀请其落户合肥,并在随后发展中对其进行重点支持,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终没有和其他外迁高校一样返回首都,而是落户合肥,为合肥打造中国高等教育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 世纪90 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先后有两个重大行动:重点高校合并打造高水平大学和高职高专升格本科高校。安徽省充分抓住了后一个机遇,先后将各地区的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使每一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本科院校,打造安徽应用型高校联盟,将这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个升格行动深刻改变了安徽高等教育的格局。但对于前一个行动,安徽省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机遇。
当前,安徽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历史机遇。2019 年,党中央、国务院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23]。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推动结构优化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共同行动方案》[24],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安徽高等教育结构,做强高等教育。由此,新时代的安徽高等教育必将擘画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