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全,卿小莲
[乐山师范学院 科研部(学报编辑部),四川 乐山 614000]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是由乐山师范学院主办的一种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报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有30 多年的办刊历史。在创刊首期,在明确办刊定位和办刊宗旨中就指出:学报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将不断充实内容,增辟栏目,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使之具有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在优先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论文的同时,“并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地理、政经方面的论著”[1]。2000 年在学报更名之际,学校进一步提出学报要继续坚持特色办刊,要办出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来[2]。因此,学报在办刊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走“综合+特色”“服务高校+服务地方”双向发展的道路,即发挥好学报在高等教育中“窗口”和“平台”作用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走特色办刊之路。《三苏研究》就是学报根据乐山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和学校的科研、人才资源优势所开设的特色栏目。栏目创建二十年来,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推进苏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办刊的缘由来看,地方高校学报是由所在地方高校主办用以展示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窗口;因此,在栏目的设置和内容上不得不覆盖该校所有学科,综合性较强,自然会出现“千刊一面”、毫无特性、毫无生机的发展阵容。这种综合化、同质化、封闭式的办刊模式不利于地方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不利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因此,2002 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鼓励各学报办出自己的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专题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2002 年9 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学报应“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要“重点办好特色栏目,推出更多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精品力作”。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社科学报的重大作用,2003 年和2004 年教育部就先后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因此,自2002 年以来,围绕高校学报现状与改革路向等问题,学术界、学报界以及管理部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各个高校学报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也根据自身的办刊条件和办刊优势,把特色栏目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掀起了特色栏目创建的热潮。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是由乐山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创建“三苏研究”特色栏目具有着与其他地方高校学报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和科研、人才资源优势。
1.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乐山,古称嘉州,是峨眉山、乐山大佛和东风堰世界三大遗产所在地,风光奇特,是世界旅游胜地;同时,这里也是国家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乐山,早在汉光武帝时期就被赞为“士大夫之郡”,这里“犍为有杨雄故宅,彭山留李密遗家;三苏祠堂荷田田,沫若旧居柳依依。流寓之士,岑参号嘉州,李白恋峨眉,陆游咏大佛,山谷题叮咚。真是代有才人,史不绝书”[3]。古代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就出生在原乐山市的眉山县,他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而且也是颇有政绩的政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大家”,三苏父子对我国后来的文化影响深刻而久远,正如在第十八届苏轼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张志烈在发言中所讲道的:“‘三苏’作为蜀学的杰出代表,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与传承中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尤其是苏轼不愧为巴蜀文化的巨子,他在文化学术上巨大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疆域,穿越千载,影响遍及全国,荫庇后世。”[4]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作为乐山师范学院教学、科研的重要学术阵地,坐落于历史大家三苏故里,对其研究自然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办刊所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2.科研、人才资源优势
栏目创建既需要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又必须具有科研、人才资源优势。20 世纪80 年代,还未更名的乐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就着手积极筹建三苏研究室,建立初期就聚集和造就了一批三苏研究的校内学者,如杨胜宽、毛永龄、宣海生、赵本嘉、何玉兰、陈晓春等。为此,《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前身《乐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就不定期开辟了《三苏研究》专栏或者发表三苏相关论文。自1985 年创刊至2000 年学报更名之前,学报由年刊(1985 年)、半年刊(1986—1988 年)到季刊(1989—2000),16 年共办刊47 期,期间共发表有关三苏研究的论文26 篇。办刊中,也先后吸引了程瑞钊、王文龙、邱俊鹏、饶学刚、张志烈、蔡正和等校外专家学者进入了三苏研究学术阵营,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学校杨胜宽为首的一批青年学者在学术上逐渐成熟,大量高质量的专栏文章不断通过学报面世,仅杨胜宽通过专栏发表后再集结出版了《苏轼人格研究》《苏轼与苏门人士文学概观》《杜学与苏学》三部学术专著,在苏学研究领域就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影响力。如1990 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轼人格研究》一书,全书就苏轼的人格思想、人格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文化学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此书“对历史上予民族文明以重大影响而情况复杂的文化巨人作全面详细的人格透视,可谓首创。这不仅对准确认识苏轼文化遗产的价值有澄源正本之效,且对探讨后期封建社会文人心态具有普遍启迪意义”[5]。
1997 年学报开始不定期开设《三苏研究》专栏。2000 年,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报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十多年的办刊实践,学报具有了一定的办刊经验,在三苏研究领域,已经聚集了校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在苏学研究领域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2002 年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特色办刊”的要求,结合学报办刊优势,正式开办《三苏研究》特色栏目,通过以点带面,以特色求发展,带动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但是,特色栏目的创立,这只是特色栏目建设的开端。特色栏目创设二十年来,学报积极探索特栏办刊模式,广泛借鉴其他学报办栏经验,使特色栏目得到了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广辟稿源。栏目创建中,在组稿上,学报在做好作者通过信件、电子邮箱和系统投稿的同时,也进行主动约稿、组稿,采取了“抱着栏目走出去”和“邀请贵宾走进来”的策略,积极参加或组织举办三苏研究相关的学术会议。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是目前苏轼研究最权威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继1980 年在四川眉山召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之后,目前学会已主办24 界。学报编辑部以及栏目主持人也多次参加会议,通过会议所邀请来的海内外外苏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各种新闻宣传媒体,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特色栏目、扩大栏目学术影响、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三苏研究动态,加强了与专家们的联系、沟通,吸引他们将一些高质量的稿件交由学报刊发。如2013 年7 月,学报与学校文新学院共同举办了“第十八届苏轼国际年会”,在苏轼研究学者中宣传学报,提高知名度,并签约名家稿件多篇。会后也通过他们留下的联系方式,多次与专家、学者联系,增进了感情,吸引了许多三苏研究的专家学者向学报投稿。经过建设,目前作者主动投稿已经成为栏目充溢稿源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二是加快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传统的单一的纸质传媒形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为了读者能更方便快捷收集所需信息、知晓和掌握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了能让三苏的研究成果迅速走向世界,从而能起到宣传学报及栏目的作用,学报积极采取措施,在传播方式上,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行数字化传播。如:在学报官网增设了“三苏研究”推荐的同时,向中国知网、超星、维普、万方、台湾华艺、百度文库等数据库及时提供资源信息,对三审已通过但尚未出版的论文我们也实行了知网首发。同时也加强与二次文摘类期刊的联系,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类期刊推介特色栏目上发表的文章,提高转摘、转载率,扩大学术影响力。
期刊建设,质量为王。质量是特色栏目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要保证学报所刊文章的质量,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严格而规范的制度。
1.实行栏目主持人制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学术性期刊,学术性较强,特别是特色栏目,专业性更强,栏目编辑既要做好编辑校对又要做好策划组稿以及学术评价,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栏目的稿源,保障所刊论文的学术质量,特色栏目创办以来,学报实施了栏目主持人制,聘请了学校在国内有重大影响的苏轼研究专家杨胜宽教授担任栏目主持人。在栏目建设中,通过主持人在苏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聚集到栏目群里来,将更多优秀的稿件吸引到栏目中来,充分发挥了主持人组稿、荐稿、评议作用。同时,栏目还充分发挥了主持人学术导向、引领的作用,如苏轼研究中有关其“诗词的争辩”是一个热点问题,栏目主持人杨胜宽在学报发文《“以诗为词”辩》就其进行过讨论,饶晓明《新近发现东坡词考辨补正》一文就提出“苏轼《竹枝词》等40 首‘自度曲’应归入《东坡乐府》正集”,此后两年中先后有曾枣庄、刘尚荣、田苗、朱靖华 等苏学研究的名家就饶文所提出的学术问题进行了争鸣和探讨,从而推动了相关研究深入发展。
2.实施“三审制+责任编辑制”
三审制和责任编辑制是学术期刊办刊的基本制度,这是保证期刊及其栏目质量的必然要求。在特色栏目建设中,严格执行了“三审制+责任编辑制”。
一是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在特色栏目初创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由于社会知名度不高,所开办的特色栏目市场宣传不到位,在一段时间内自然会面临着稿源不足的问题,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难免会出现降低稿件质量的要求,来稿必用,来稿必发。这种做法虽然暂时能弥补栏目稿件不足的问题,但长此以往会毁坏该栏目的品牌,不利于栏目长期持久发展。[6]因此,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三审制,只有三审通过才能刊用。对一些选题较好、有创新、具有发表价值的文章,学报就通过专家多次审读,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经多次反复修改后才可以刊用。
二是实行栏目责任编辑制。高校学报具有多学科性、多栏目性特点,实行栏目责任编辑制,有利于把编辑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同栏目研究内容结合起来,做好稿件的分发初审等系列工作,这样就把以前从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到出版等整个流程由流水线作业变成了按栏目进行立体打包分割到具体的人,实行专人负责。但实行责任编辑,不只是简单的工作条块分割,也不只是简单在编辑前面加“责任”两字,责任编辑就应该要对读者、作者负责,就应该确保所刊论文无任何意识形态问题,确保论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确保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在“三苏研究”栏目建设中,在采用三审制同时,又采取了栏目责任编辑制,保证稿件的质量。
编辑队伍是推动期刊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编辑队伍正确的办刊理念是推动特栏建设中开展各种活动和制定各种制度、策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为了保证栏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栏目编辑除了要不断提高学术科研能力、编校能力外,还应该不断完善办刊理念,修正办刊策略。
1.强化编辑“特栏”发展理念
在《三苏栏目》创建中,学报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针对栏目创建的经验和不足,组织学报编辑人员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与期刊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如笔者在《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上发文,针对地方高校学报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所存在的策划不科学,力度不大、深度不够,要么中途夭折,要么时断时续,难以持续强劲发展下去等问题,提出了特色栏目建设应该要在加强编辑队伍、服务对象、用稿制度以及栏目内容等方面加大建设的力度;在编辑队伍的建设上,认为学报编辑的工作不同于非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它更是一项学术性活动,因此,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作为栏目编辑要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6]同时也认为,高校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传媒,在特色栏目创办中,应该在注意力建设上下工夫,以赢得更多的读者,提升竞争力。[7]这些都对学报及兄弟院校学报如何加强特色栏目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树立好为读者、作者服务理念
应该说,高校特色栏目的创建是一个由编辑、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过程。读者、作者对刊物或栏目的满意与否、认可度如何是刊物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特色栏目建设中,学报树立了为读者、作者服务的理念,做到急读者、作者之所急,想读者、作者之所想,做好了良性互动。如对读者,一方面要着力保障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提升刊物的阅读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收集读者的意见及建议,提高刊物栏目的质量。又如对作者,在学校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学报对于“三苏研究”名家、质量上乘的稿件都给予优厚稿酬;对于审稿通过的“三苏研究”的文章,一律免收版面费;在学报稿源较为充足、版面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对“三苏研究”栏目不断档,每期安排2~3 篇论文;对一些高级别、高质量稿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发表,加快出版频率,尽量缩短发表时滞。
栏目创建以来,经过栏目编辑人、读者和作者的共同努力,着力打造,作者队伍日益壮大,学术质量日益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者是栏目的创作之源,动力之源。为了维持学报栏目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学术、年龄结构合理研究团队。自栏目开办以来,学报就树立了开门办刊的理念,加大特色栏目作者群建设。三苏尤其是苏轼,作为世界千年英雄和杰出人物,目前其研究“已扩展到海内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8]。从对栏目发文作者的调查来看,除校内作者外,校外作者遍布于海内外,如海内就有以孔凡礼、刘尚荣、朱靖华、曾枣庄、张志烈、饶学刚、庆振轩、喻世华、刘清泉、王启鹏等为代表的数十位苏学研究名家、大家,这些作者分布区域较广,所在的单位主要有中华书局、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惠州学院、眉山三苏文化研究院等国内数十所学术研究出版单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海外作者以加拿大温哥华菁华书院兼任教授江澄格、中国香港大学教授邓昭祺、中国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林宜陵等为代表。这些专家多次在“三苏研究”专栏上发表文章,对栏目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近几年的办刊中,一些三苏研究专家为了培植新人,为栏目做好了“帮”“扶”“带”,如兰州大学三苏研究专家庆振轩教授就积极引荐所带学生向栏目多次撰文投稿,出现了李博、张钊、向丽妃、仲恒、王培瑶、金欢、张馨心、陈佳宁、丁沂璐、牛思仁、杨岚、梁萌、尚雅锴、吴清、刘祖豪等数十位三苏研究年轻的学术新秀,这对栏目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经过长期的培育,栏目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学术和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分布区域较为广泛的作者群,目前已经凝聚了“三苏研究”领域内的一大批学界泰斗、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作者阵容,在国内“三苏研究”领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特色栏目创建过程中,通过对作者队伍的培养、对优质稿源的攫取和对学报审稿制度的完善,栏目所刊论文学术质量也日益得到了提高。自2002 年《三苏研究》特栏正式开办,至今刚好二十周年。经统计,至2022 年第3 期,栏目共创办162 期,共发文448 篇②,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多领域对“三苏”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如:多篇文章获得了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资助;多篇文章和一部集结出版的专著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社科成果评比中获奖;多篇文章如《从苏辙对〈毛诗序〉》的辩驳论其诗学思想》《东坡意象创造论(之一)》《苏轼的直觉思维创造——〈苏轼艺术创造奥秘〉之一章》《东坡意象创造论(之二)》《柳词对苏词的影响》《论苏轼“以禅解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年新考论》《论苏轼对税收成本的精细考量——以密州榷盐为例》等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些文章甚至填补了目前苏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正如饶学刚先生所说:“朱靖华《‘中国旋宫’与质疑‘燕乐词源’说——兼论苏轼<竹枝歌>可入词集》(《学报》2007年第9 期)、刘尚荣《亦诗亦词话竹枝》(《学报》2006 年第1 期)、杨胜宽《说苏轼论体散文(苏轼散文分体研究系列)》(《学报》2008 年第4 期》)等文章,均是填补东坡文化研究空白之作。”[9]
通过打造,《三苏研究》已成为目前苏学研究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了苏学界集中发表优秀成果的一块重要的学术前沿阵地,在海内外学术界、期刊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如,香港大学邓昭祺先生多次来函、来电谈及《三苏研究》栏目,对栏目的建设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曾数次向本刊投稿;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和苏学研究的专家饶学刚教授,在《黄岗师范学院学报》已经开设《苏轼研究》专栏的情况下,对《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三苏研究”栏目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力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将其苏学研究成果也常送至《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为此,该栏目及学报也获得了学术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如饶学刚就认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专栏就办得有板有眼,不要轻看……,其特色及优势是其他刊物甚至一流刊物或核心刊物无法克隆的。”[9]编辑中,有不少学者给栏目责任编辑来信来电说:“栏目的开设,为广大三苏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集中交流学术心得、讨论问题的平台,值得称道。”在期刊界,也得到了许多地方高校学报及编辑同行的关注和赞许,如《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的主编、苏学研究专家喻世华认为对苏轼研究作出贡献最为显著的,当数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为首的地方高校学报开设的《三苏研究》等专栏,“对于苏轼研究的健康发展居功至伟”[10]。《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的蒋椆媛,黄知学认为地方高校学报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等栏目“在特色栏目打造上取得了成绩,值得借鉴”[11]。
以栏显刊,刊以栏名。栏目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三苏研究”已经成为乐山师范学院对外宣传的一张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展示地方文化研究优秀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推进三苏研究的重要力量,其社会作用日益显现。但从发文情况的调查来看,仍还有许多不足和亟需改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历史文化大家,但研究苏洵、苏辙的文章较少,苏轼成为“三苏研究”的主要选题方向。在苏轼的研究上,对苏轼作品、苏轼的交游、苏轼的思想等成为研究的主潮流,但也存在着一些研究的缺失,如:苏轼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历史成就及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宗教、养生等方面,目前对苏轼的研究重点是放在“文学苏轼”上,但是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一生仕途40 年,首先他应是一个政治家,其治国理念和为人称道的为官业绩值得去发掘和总结,从研究的领域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拓宽[12]。又如:苏轼一生被贬多次,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研究大多着眼于黄州、密州、惠州、儋州、杭州、汝州、凤翔等地,对登州(蓬莱)、扬州、常州、筠州等地研究较少;再如:对苏轼作品研究中,主要是诗、词,而对于其散文、书、画研究得相对较少。因此,在栏目后期发展过程中,学报应充分了解目前苏学研究的现状,了解研究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哪些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哪些还是研究的弱点。栏目编辑在充分了解苏学研究现状的情况下,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与专家学者约稿,组稿,推动苏学研究系统、科学、深入地进行。
学校是学报的依托,学报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是学报存在、发展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因此,学报就应该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学报的特色栏目就应该在促进学校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学术文化交流和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实践也证明,特色栏目的创建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助推学校特色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三苏研究》栏目缘起于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得益于本校三苏研究专业的科研团队,但从调查来看,学报栏目在反哺本校教学科研力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学校三苏研究后续人才培养得还不够。从作者发文情况来看,栏目创建以来,本校师生发文的数量呈逐年递减,目前校外作者远远多余校内作者。二是促进学校学科体系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在引领学科方向等方面有待发掘。因此,在栏目后期建设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在坚持开门办刊、服务于社会宗旨不变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学校经费和政策的支持,鼓励本校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从事苏学研究。学术乃社会之公器,栏目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展示发表科研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在稿件处理中既要坚持开放性、公平性,但又要有灵活性,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校内约稿工作,争取吸引更多优质稿源,促进学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在《三苏研究》专栏建设已较为成熟情况下,学校如果能够以栏目为支撑,推进三苏研究科研平台建设,这样就可以凝聚国内外苏学研究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集中优秀论文的出版发行,发挥好栏目在三苏研究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助推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综合性较强是高校学报一个痼疾,专业化发展是学报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以特色栏目来带动学报向专业化发展则是其必然的途径。在2015 年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教社科【2015】1 号)中也明确提出“高校出版应走特色发展道路”,“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13]。《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作为地方性高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精心打造特色栏目,在综合中求特色,在特色中求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特色办栏、特色兴刊之路。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探求转型发展,要突出地方特色建设。学报作为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的先头兵,特色办刊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好。
注释:
①参见刘尚荣《亦诗亦词话〈竹枝〉》,《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1 期;田苗《试论词体的起源及特征》,《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6 期;朱靖华《“中国旋宫”与质疑“燕乐词源”说——兼论苏轼〈竹枝歌〉可入词集》,《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年9 期。
②此文收稿日期是2020 年9 月,但文中的有些数据和信息是作者最终定稿时统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