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与中小学写作课程变革

2022-03-18 09:35荣维东荣天竞
关键词:创造性文学作文

荣维东, 荣天竞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2.堪萨斯大学,美国 劳伦斯 66045)

“创意写作”在我国经历了近20年的译介、研究与本土探索后,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期。受其影响近年中小学创意写作教学也呈积极发展态势。二者互动发展是一件好事。从大学看,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需要落地;对中小学来说,创意写作有望改变我们对中小学写作课程教学的固有理解,重新认识中小学写作课程目标,完善写作类型与内容体系,创新写作样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重塑我国写作教育的路向、生态与发展格局。

本文拟就“创意写作”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它对中小学写作课程改革的意义、对写作教学改革的路径做一些探讨。

一、“创意写作”的内涵理解

1.创意写作的发展演变

创意写作最早源于美国学者爱默生(Emerson)1837年提出的“创意性阅读和创意性写作”概念。1880年哈佛大学首开高级写作选修课,践行“作家可以教”“写作可以学”的理念。1936年爱荷华大学创立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学位课程(简称MFA),标志着创意写作学科的正式诞生。目前英国国家写作教育协会(NAWE),美国作家和写作项目协会(AWP)和澳大利亚写作项目协会(AAWP)推波助澜,各大学纷纷设立创意写作专业。葛红兵教授于2009年在上海大学率先成立创意写作中心,他是我国创意写作的重要倡导者。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数百所高校开设相关本科、硕士甚至博士课程。不过在我国中小学领域,一些教师和学校正式开展创意写作教学,仍是最近几年的事。

2.创意写作的内涵界定

学术界对“创意写作”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由专指到泛化的发展过程。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创意写作主要指“文学写作和文学写作教育”,基本以文学创作为目的,为培养作家、剧作家服务的。后来随着二战美国退役老兵参与创意写作项目,创意写作的概念由虚构类写作扩充到战争故事、自传、纪念册等撰写,再后来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创意文案、社交文书、商务文书、创意广告等非虚构类写作也被纳入进来。21世纪初,创意写作正式引入我国,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适应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创意写作外延进一步扩大为“一切以创意为特点的写作类型”,“泛指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一切面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适应文学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多种形式的写作及相关写作教育”[1](p2)。这种泛化是创意写作适应社会而做出必然调适的结果。

目前“创意写作”指运用语言文字或多媒介技术进行的创造性写作的统称。它既包含虚构类创作(主要指文学写作),也包括非虚构类写作(如应用写作、技术性写作和多媒体写作等);既包括纸质文本写作,也包括跨媒介写作与交流;它既是写作学范畴上的新写作类型,也是跨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课程形态。创意写作不仅仅承担着培养作家、教学文学写作的功能,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担负着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从业人才,甚至承担着造就创造性公民和引领社会文化变革的特殊功能。

与高校对创意写作理解不同,我国中小学一线教师对创意写作呈现出另外一番理解。郭家海将之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文学写作观”,将文学写作与创意写作等量其观;二是“训练写作观”,把创意写作看作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新型教学设计;三是“教学策略观”,认为创意写作是一种有创意的教学方法[2]。叶黎明注意到一线教师似乎更“重视教学本身的创意”,其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材料的创新,突出表现为对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青睐;二是写作样式的创新,非连续性文本的读写受到重视;三是写作活动设计的创新。总体上,呈现出超越学科、超越文本、超越教学、超越课堂的发展趋势[3]。在我看来,这种“创意的写作教学”,尽管有其存在价值,但实际上并不属于“创意写作教学”,而是对流行概念的错误理解,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联想与误用。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创意写作的特征呢?

3.创意写作的基本特征

第一,创意优先。葛红兵教授认为创意写作是“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4]。创意写作的本质是“创造性活动”,其第一规约是“创造性”,第二规约才是“写作”[5]。这就是说“创造性”是创意写作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创造性不仅仅体现为文学写作,还包括为广告创意、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策划、文化会展策划和动漫制作,甚至日常生活的媒介表达如微信、QQ、短信祝福等。这样看,“创意写作”最大程度上凸显出了写作的“创造性本质”,凸显了其运用语言和其他技术手段,激发新创意、创造新产品、造就新文化的本质特征。

第二,注重实践操作。创意写作从爱荷华大学的“写作工坊”开始,就具有浓厚的重实践轻理论的特征。“避开了学术问题”是它与传统的注重写作理论知识灌输的写作教育的又一大不同,也是创意写作取得实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写作作为复杂而高级的心智操作技能,更注重程序性知识,需要克服重重障碍,创造诸多必要实施条件,开展过程性写作指导。创意写作从写作的实然状态出发,注重写作环境、作者心理、写作潜能、写作策略的学习,尤其是诸如自我发掘、灵感激发、头脑风暴、文类规约、合作写作等策略,打破了“写作不可教”的神秘魔咒,进入一种“写即做”“做即写”的实践操作状态。创意写作工作坊以及其他一系列创意写作策略,有效解决了人们“不敢写”“不会写”“不去写”的问题,让“人人可以当作家”成为一种可能。

第三,综合融通。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情感和心智活动,需要发挥作者的综合能力。创意写作离不开作者的百科知识、生活积淀、情绪触发、创意思维、沟通交流、实践反思等一系列知识、技能、素养的参与,需要作者综合调动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写作作为书面交际活动,离不开对读者趣味和需要的洞悉,对写作目的和文体规范的了解,需要对作品的应用场景做出有效回应,需要运用各种新的技术、媒介、策略、方法等。

创意写作改变传统范文模仿和双基训练的老路而以创意为先,突破了文章知识教学的范式,注重写作过程指导、活动设计、策略教学、实践操作和交流反思,改变了过去简单片面的教学,代之以一种全面全程生态写作观。创意、实践、综合是我们理解“创意写作”的三个要点。

二、创意写作对中小学写作课程改革的意义

第一,创意写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高素质国民

创意写作对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对学生认识自我,纾解心理压力,对抒写自己的性灵等具有积极作用。创意写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某种心理疗愈作用。二战后美国创意写作的爆发与政府提倡经历战争的老兵书写战争故事疗治战争伤痛有关。当今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大,与家庭、学校、社会关系紧张,沉湎于网络游戏,失意、郁闷、焦躁等负面情绪泛滥,开展创意写作,鼓励孩子们在花一样年纪,过一种诗意的生活,自由大胆倾吐自己的激情,认识和发现美好的生活,记述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事件、人物和瞬间,有利于学生融入生活,创造美好而丰盈的精神生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促进人格、人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全面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创意写作有助于激活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创意的世纪。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科技、经济、文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就要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美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成为超级强国,与他们各个领域重视人的创造力有关,他们目前提出4Cs(包括“创造力”“沟通”“协作”及“批判性思考”)作为人才的核心素养。社会要积极营造促发创造的条件、机制、体系,激发国民的创造活力。创意写作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培育国民创造力的领域。创意写作对于一个人的想象力、语言表现力、设计构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爱好文学去写诗,后来社会发展需要,他们纷纷下海经商,也做得非常成功,这大概与他们的创意思维训练有一定关系。创意写作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创意思维和创造能力,对全社会开展文化创意写作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英国于1997年公布了创意国家战略(Creative Britain),设置七个主要改革目标,其中第一条就是:向儿童和青少年推广创意教育,开展“发现你的天赋”计划,每周试点五个小时的文化创意课程(包括创意设计、创意写作等)。经过几年的试点,创意写作工坊课逐渐成为英国基础教育的必修课[6]。此外,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也都陆续在中小学开设了中文创意写作课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第三,创意写作有助于重建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格局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写作教学急需回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做出变革。我们可以将学习性写作、实用类写作和创意性写作视为写作课程教学的三种主导类型,改变“应试写作”一枝独大的局面。学习性写作指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知识信息的整理而进行的摘要、笔记、学术小论文等写作,其创意性成分较少。“实用类写作”指学生为了应付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应用文写作,这类写作一般有固定格式和规范要求,不过有些广告、文案、策划需要创意写作技术。“创意写作”对中小学来说,既包括文艺文试作,也包括各种具有创造性成分的写作。从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202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我们今天对于创意写作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高度。文学写作是中国语文教育数千年的悠久传统,也是中国国民性格中诗性人格的体现,还是现代公民文学素养教育的必要内涵。西方基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重视实用写作,但也并不忽视文学写作教育。它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写作教育是有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的。美国现行“共同核心州立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就有很多创意写作的内容。

第四,吸纳创意写作理念、方法和技术,改革陈旧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

创意写作有助于改变过去陈旧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赋予写作教学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的作文教学之所以不敢教、不会教、教不好,效果不理想,原因有很多,其中对写作理解狭隘,写作理论僵化保守、充满概念和教条,写作教学技术落后等是重要原因。而今创意写作有望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理论、策略、技术、方法,有望让无趣、无招、无为的写作教学有新作为。比如笔者就曾经给初二、高二夏令营的学生进行某年的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师生现场建微信群,让学生现场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在手机上打出来,呈现出一种“即视状态”;然后现场进行片段写作指导、现场起草、直接呈现交流,这种现场即时的交流互动会起到一种临场创意技法、脑力激荡和相互借鉴的作用。这样一种在线即时写作共同体,营造出一种积极、良好、高效的写作场景和写作生态,让写作变得充满趣味、刺激和创造活力。

三、中小学写作教育目标与内容审视

创意写作在中国当下的兴起,既有其自身历史发展逻辑,也有社会发展的动因。创意写作所追求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创造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创意写作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崭新元素和重要内容。基于创意写作视角,审视中小学写作教育目标,应该有一些新思路和新调整。

目前高校创意写作课程有三种目标:“一是培养传统的作家,尤其是严肃文学作家;二是培养市场化写作人才,包括类型文学写作、广告文案写作等商业性写作;三是培养普通人的写作能力。”[7](p7)这些与中小学写作教育有何联系?有无必要?或者基于创意写作视角,我们传统的写作教育有何问题呢?

首先,关于“中小学写作教学不以培养作家为目标”这样一条共识性表述需要重新反思。叶圣陶先生曾有一句几乎成为定论的话即:“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8]自然,这句话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对于克服传统的文艺范写作非常必要,但在今天看来,这句话有些绝对了。因为随着社会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增高,“文学写作”似乎应该成为像欣赏高雅艺术一样的某种必备素养;尽管中小学作文教学不可能也没必要以培养作家为目标,但创意写作实践也证明作家,作家的某些技能或素养,也并非不可培养,不能培养。

在我国历史上,文学写作一直受到重视。如古代的属对训练、汉代的辞赋写作、唐代的诗歌行卷制度,甚至明清八股文写作都将文辞华丽作为重要衡文指标,这概因我国古代绵延不绝的文人教育传统。肇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语文教育,虽然历经“文白之争”“科玄之争”“技术训练和思想训练之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但基本上走的是“实用语文教学”路子。可是民国课程标准其实并没有排斥文学写作,而是将写作文体分为普通文、应用文、文艺文”三类,特别提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文艺文试作”[9]。在课程政策层面,重视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也许是那个农业经济社会和初级工业化时代的合理选择。1949年后,在这一点上基本延续了民国时期的写作要求。80年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走上既轻视实用写作又排斥文学写作的“应试作文”之路。也正因为此,以文学杂志《萌芽》为代表兴起“新概念作文”热,这应该是中国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创意写作”,直接促成了韩寒等一批新生代作家的出现。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在实际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小文人语篇”和“泛文艺文写作”一直是我国作文教学的真实样态。这源于一般教师、公众甚至专家对作文教学的错误理解,尽管主流语文教育界一直反对,可这种类型的作文一直是强劲的主流存在。

如何看待这一事实呢?其原因极其复杂。首先中华文化向来具有尚德重义、感性直观、向内寻求、注重精神的传统,中国文学具有一种“抒情传统”(陈世骧语)。这一点在古文中比较明显,比如大量文言实用篇章像“铭”“表”“记”“说”“传”等,往往极重言辞的铺张渲染,具有很强的文艺气息。普通人作文也似乎以诗性思维和泛文艺化表达为高妙追求。这种文化传统和文风至今仍影响并塑造着学生的作文风格,造成我国学生的议论文往往习惯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段去渲染情绪,具有浓厚的文艺色彩。

20世纪初期,由于我国主要处于农业社会和初级工业化阶段,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相对来说是偏重实用的,这在当时并没有错。可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持续高扬人文精神并警惕工具理性的时代,人们对精神、情感、人文、文艺、诗性诉求开始凸显,于是传统的文艺范作文和创意表达又找到了新的土壤。这样看,过去那种“不培养文学家”的实用写作目标需要重新审视,尽管“作文教学不以培养作家为目的”这个大原则可以不变,但适当重视并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和“创意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富足、文明、繁荣的社会的必然诉求。

正因为此,创意写作已经成为中小学写作教育的目标之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可以看作创意写作思想的表达。2018新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标》(2017—2020版)在语文核心素养层面将“审美鉴赏与创造”定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语言表达与思维提升方面指出“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要求。在这个开创性的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审美和写作”成为语文必修学习任务群之一。其中明确要求“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这些显然就是“文学写作”内容。而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则要求“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撰写文字分析报告,多媒体展示交流”。[10]——课程标准中这些实用写作、商用写作、技术写作、新媒介写作,即属于广义的创意写作。事实上,目前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性写作”“实用类写作”“创意性写作”已经成为中小学写作教育的三大主导类型[11]。这就是说,创意写作已经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已经不是“可不可教”的问题,而是“必须去教”“必须去学”的问题。事实上,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诗歌写作、散文写作、课本剧创造、改写、仿写、新媒介写作等已经在蓬勃实践,各地文学社团比比皆是,学生、班级、学校出版的各类文集也很普遍,在中高考和教育质量测评中“创意写作”也已经成为重要的形态之一。我国向来的议论文写作、思辨类作文,也具有某种创意写作的成分。

创造力是当今时代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诉求。世界各国几乎都把“创造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媒介技术应用能力”看作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创意写作恰恰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最佳途径。

创意写作所说的“创造性”,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结构方式和呈现方式的培养,还包括敏锐的思想、鲜明的个性、自由的生活、健全的人格培养以及造就学生自由民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等。在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公民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创意写作。如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网络留言、微信祝福、PPT汇报、自荐书、工作文案等,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那些具有思想新颖、形式新奇、表达新异的信息和表达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吸引人的眼球和注意。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流量经济”的时代,创意已经成为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能之一,更不要说学生未来生活工作需要的广告创意、公文写作、日常书信写作、工作公务写作、商业文案写作、多媒介写作与交流等生活工作的必备技能。创意写作不是说越新奇、炫目、花哨越好,任何写作都具有其内在的交际功能,过分的创意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但是在保证其得体的前提下,额外的创意表达,定然会占有一定优势。创意和创造性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人取得学习、工作、商业、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意写作是因应当今社会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厚的土壤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创意写作可以取代过去的“文学写作”,成为过去不极力提倡而现在可以提倡的文学写作的更新换代形式。创意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和后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本领之一。国家在课程政策层面已经给予了创意写作极大的生存空间,它有望成为写作课程改革的新内容。

创意写作进入中小学写作教学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既是语文学科写作教学的目标,也是跨学科的大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意写作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写作教学和语文教育领域,而具有跨学科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四、中小学写作创意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重新认识写作的功能和价值

中小学写作教学承担着多种功能:一作为学习、思维、探索的工具;二作为文学创作、创意思维、创意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三作文还具有思想交流、情绪纾解、情感塑造和社会参与等人文教育价值。创意写作教育强调人的自由,重视创意潜能的发掘和障碍突破,重视营造主体的自我表达的工坊制教学机制和氛围等,体现了浓郁的新人文主义基本理念[12]。

创意写作注重学生的潜能激发、生命成长(心理治疗)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承担着审美、人性、感性、想象力、形象思维、创造性等教育独特功能。威廉姆·戴尔指出:“创意写作在形式上与传统写作有很大不同。学生可以选择他们自己的材料和形式。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从‘我’的角度写的。创造性写作从头至尾都是用单词背后的意义来表达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而不是用单词本身或语法规则。创造性写作是情感性的和感性的。也就是说,学生被鼓励表达他们的感觉,即使有时非理性,也要尽可能多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13]这段话把创意写作的特点和发生机制比较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从写作教育,还要从创造性人才培养,甚至是人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等角度认识中小学写作教学。

第二、树立写作可教能教的理念

在我国,受神秘主义写作观念和文人才子写作观的影响,文学写作被认为“不可教”,一般公民可以不去学习文学写作,只会欣赏才子们的作品就够了,于是,向来的语文课程中文学写作基本不被重视。其实,文学写作作为一种写作能力、写作形态,不仅客观存在有自身规律可循,而且也是可教可学的,且是必需教,必须学的。针对“文学不可教、不可习得以及公文写作无创意”等的认识偏见,许道军、葛红兵提出“创意是可能学、可能教的以及作家是可以培养的”观点,致力于写作兴趣、写作过程/教学方法、写作工坊、课堂写作训练研究及写作系统等方面研究[14]。这些创意写作学专家的研究对中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创意写作不但主张“写作可教”,而且有一整套的方法、策略、技术和模式去教,这些会为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资源。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教师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写作、跨媒介写作,开展实用创意写作活动,其中很多明显受到创意写作运动的影响,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开展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实践

创意写作为我们开展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创意写作所使用的诸多模式和方法如“突破障碍法”(Jump start Your Writing)、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心智图法(Mind Mapping)、曼陀罗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综摄法(Synectics Method)、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希望点列举法、优缺点列举法、检查清单法(Checklist Method)、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强制关联法、创意解难法(Creative Problem Solving)、写作工坊等,虽然主要源于西方但可以作为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去积极实验尝试。

基于创意写作原理,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化资源中发掘创意写作的规律及创意潜能激发方法。如“禅宗”“冥想”“觉知”“灵性”“修行”等对创意激发应该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古代作文教学中提倡的“先要放胆,后要仔细”的原则与西方的创意写作原理也是一致的。创意写作并不排斥对文体基本规律的重视。如构思的技巧、方法、程式、套路也是创意写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应该积极尝试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理论、模式、方法,博采众长、参乎优劣、为我所用,相信创意写作会带给我国写作课程教学全新的生机。但是我们也要防止那种借“创意写作”之名,大搞应试写作和伪创意写作教学的“非专业化”“庸俗化”“泛化”行为,片面强调“突破障碍”“思维训练”“工作坊”,但不去研究文体规律、类型规律,不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的做法[15](p33-39)。我们要确保创意写作与现有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让我国的写作课程与创意写作有效整合,从而走上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创造性文学作文
我们需要文学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