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如, 李彩玉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党内监督思想,推动了党内监督的发展,增进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承担着更重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执政环境,也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这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我们强化党内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起就确立的宗旨,我们党自始至终都为实现这一宗旨而不懈奋斗。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深刻阐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1094-1095党的七大还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章,作为全党的根本遵循。
践行党的宗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首先,党内监督的本质是对权力的制约,使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始终认为,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他说“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真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2]1128既然共产党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那么,共产党“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志。”[1]809这就是必然的逻辑结论。其次,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也决定了共产党能够接受人民的监督。再次,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如果缺乏人民的监督,人民当家做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专制和腐败也将难以避免,李自成的“功败垂成”的历史悲剧就有可能重演。为了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共产党必须把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党的纪律对所有党员起着强有力的监督制约作用,是我党进行自我监督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对于党的纪律监督非常重视。早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时期,毛泽东就为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事实证明,这是我党和军队最成功的纪律,是党员干部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坚决反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张国焘、王明因严重破坏党的纪律给党和军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严肃批评了他们的错误行为,首次提出了“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并首次完整提出了“四个服从”的党的纪律,他强调,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3]528。为了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有力保证了党在军事上的胜利。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有纪律”概括为我们党28年革命斗争中战胜敌人的首要武器,由此可见纪律对于中国革命起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成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以加强党纪监督。1955年高岗、饶漱石事件发生以后,毛泽东提议把纪律检查委员会改名为监察委员会,扩大了监督的权利,具有对党的工作全面监督的职能。制定纪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执行纪律,以体现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共产党和红军必须要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制) 和集中(制) 两个方面,两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民主和集中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都会损害这个制度,就会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过度强调民主而导致的极端民主化的错误,也出现过因过度强调集中而导致的家长制、“一言堂”的错误,给我们党造成了重大损失,留下了深刻教训。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曾几次遭受错误路线的批判和打击,他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后果有切肤之痛。在总结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毛泽东还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简称“四个服从”。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指出: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党的七大正式把这一概括写入了党章。
民主集中制本身就内在的包含着党内监督的要求。毛泽东所提倡的民主集中制,一方面是强调“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种集中制是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的,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这个“民主”,其中必然包含着民对官的监督,群众对领导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可以有效防止个人“一言堂”“家长制”等专制独裁,促进集思广益。通过民主,可以解决个人主义问题,是对权力行使的有效制衡;另一方面是强调“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个“集中”,是指执行集体领导的各级党委机关。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这个“集中”包含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通过这样的“集中”可以解决自由主义问题,维护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还包含着同级党员干部的互相监督。总之,民主集中制既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也包含着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还包含着同级之间的监督,这样一个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有效机制,能够使党和政府持续地、与时俱进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革命,使党保持坚强的生命力。没有民主集中制的保障,就没有健全的、有力的党内监督。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毛泽东亲自领导制订了一系列具体制度,使党内监督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为了加强党委的“集中”领导,毛泽东建立的主要制度有:一是建立健全党委制度。1948年9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报告》,指出“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2]1341决定一切重要问题都要交给党委会议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实行。二是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1948年1月,毛泽东代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严格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每两个月要向中央、中央主席做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或请示。这一制度对于克服党内各级领导“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无组织无政府状况,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建立巡视制度。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划和纪律的决定》,明确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4]773。这一决定推动了党内巡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为了加强“民主”,毛泽东所建立的主要制度有:一是建立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毛泽东认为: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之间互相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一种很好的同志之间的互相监督,这种监督可以促进党和国家的事业迅速进步。因此,毛泽东提出必须建立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所有党员都要参加,不能搞特殊化。二是建立群众来信来访制度。1951年6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这一决定标志着新中国信访制度的正式确立。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方式。
批判和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品质和要求。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就是能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目的。因为,无产阶级政党谋求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要解放全人类,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实现这一解放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掌握了一切规律,也有缺点和不足,会犯错误,需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坚持真理,修正缺点和错误。毛泽东提出了更加系统完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第一,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和其他任何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因为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决定了共产党能够并且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第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推动大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很好的方法。毛泽东提出,任何个人和政党都有可能犯错误。如何对待错误?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还是隐瞒错误、拒不纠正?这是检验一个政党品格的试金石。勇于并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所以,毛泽东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是推动大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很好的方法。”[5]25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共产党内的矛盾,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都是毛泽东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开展党内斗争和思想教育的成功实践。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将矛盾分为两类,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完全不同。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第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对象是“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里批评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等八种错误思想;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批评了十一种自由主义表现;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批评了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党风和党八股的文风等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扫除了各种错误思想在党内的恶劣影响,而且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第五,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并把它概括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不仅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概括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而且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使我们党去掉不良的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毛泽东的党内监督思想虽然产生于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它是符合党的建设规律的,至今不会过时。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党内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毛泽东丰富的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当前进一步推动党内监督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执政环境、“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等需要解决的突出的现实问题,执政合法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持之以恒地进行党的建设,大刀阔斧地全面从严治党。而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撑和保障。习近平提出,党内监督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其重要保障。习近平把党内监督提高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他说:“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要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6]185-186“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7]128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我们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作为党内监督的根本落脚点和价值追求。
在新时代下,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更加强化党的纪律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党的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党的领导的弱化、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党的纪律监督。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初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他说: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要在全党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对于任何党员的违纪行为都要追究,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制度。只有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才能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近几年来,一些党组织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党组织“集中”不够,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有的党组织则“民主”不够,领导干部独断专行,党员群众的意见得不到应有重视,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保障,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对此,要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就必须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等问题。第一,在“集中”方面,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集中领导,关键是要发挥好党委和纪委的作用。党委监督是第一位的、全方位的监督;纪委监督是党委监督的专门机关,其重点是监督执纪。第二,在“民主”方面,要不断扩大党内民主。鉴于很多人怕得罪领导不敢监督、有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拒绝监督的状况,要加强党内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更加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监督制度体系,确保监督者的权利,使每个监督者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第三,要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认识问题,改进工作方式。第四,以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为抓手推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贯彻得怎么样,关键看高级干部做得怎么样,其中“一把手”以身作则很关键。要把“一把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
当前,批评和自我批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人不愿意开展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还是党性不强,私心杂念作怪。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增强党性,要站在党的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
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第一,领导干部要起好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增强党性,带头抛开个人的私心杂念,敢于先说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先查找自己的毛病,这样才能打消其他人的顾虑,他人才敢放开胆子、敞开心扉提意见,才能真正营造出勇于批评、欢迎批评、接受批评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批评和自我批评应有的效果。第二,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开展批评与搞好团结,两者并不违背,而是辩证的统一。同志间的互相批评是一种真正的爱护。第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不要将批评当作发泄私愤的工具;对于别人的批评建议应当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发展壮大的。什么时候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得好,党内就风清气正,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得不好,党内的矛盾和问题就难以解决,党的事业就会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