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大胜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2]助推了“智能金融”的发展。2020年,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投入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长21%),信息科技人员新增15万人(同比增长17%)。
1.智能金融以新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进行产业赋能。以新科技加持的“智能金融”全面赋能金融机构,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广度、深度,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普惠化。与之前的“信息化金融”“互联网金融”不同,“智能金融”下金融科技将从支持、保障的从属地位转变为引领、重塑的核心地位,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智能金融以产业重塑为发展路径进行产业升级。智能金融不是简单的金融科技迭代升级,而是通过新科技与金融业深度融合,重塑产业格局,推动产业升级。(1)重构了金融服务场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智能金融重构了原有金融服务场景,形成了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投资、智能风控、智能保险、智能支付、智能监管等科技感十足、体验感超强的新金融服务场景。(2)升级了金融服务水平。第一,提升了客户开拓的精准性。智能金融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筛选用户人群,识别低风险、高价值用户,匹配推广素材,吸引潜在客户,打造个性化金融服务,最后有效获取目标用户。第二,提高了客户服务的体验感。智能金融为金融客户提供了便捷、快速、安全、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离柜、移动、自助、交动的无感金融服务提升了金融客户的体验感,各种与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的金融服务场景提高了金融客户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第三,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智能金融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了金融供给能力,同时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拓展了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降本增效显著。第四,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借助新科技,智能金融在识别客户身份、评估客户风险、预测未来风险、提出风险对策等方面更精准、更全面、更有效。第五,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创新能力。智能金融下,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被打破,技术壁垒、市场痛点被逐步克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加容易、更加频繁,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3)重塑了金融产业格局。首先,智能化对于金融业最深层次的逻辑——信用逻辑的推动或重塑将会为金融带来最深层的影响,各金融场景都可以基于信用体系的完善而重新定义。其次,将形成智能金融生态圈,包括场景流量提供者、金融产品提供者、技术算法驱动者、基础设施提供者和监管者。再次,数据和技术成为独特的战略资源,是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动能和构建竞争壁垒的核心能力。最后,竞争边界日益模糊,新企业、新业务领域、新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同时,也要求场景、数据、技术的强强联合,奠定金融业的新格局。
1.数字化人才成为了金融智能化的关键要素。产业转型,关键在人才,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传统的金融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以应对金融智能化趋势下日新月异的挑战,而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化金融人才不仅要懂得前沿的金融科技理论技术,而且要能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将推动金融业各个领域商业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迈向更高的水平。2021年10月,香港金融学院面向亚太地区主要金融中心的一个调查显示[3],市场参与者认为采用新技术益处明显,但人才短缺是主要挑战之一,未来同时精通金融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士将特别受青睐。
2.智能金融对数字金融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近几年来金融行业的调研报告、金融机构的校招信息显示,数字金融人才成为金融业人才需求的热点和痛点。(1)金融科技类人才成为热门岗位。由于网点虚拟化、流程数字化、服务自动化,柜面、合规、销售、研究等传统金融岗位需求减少,技术型、运营型和业务型金融科技人才成为热门需求岗位。一些金融机构新增招聘岗位90%以上都是金融科技人才,一些金融机构将保持年化20%~30%的增速持续扩大金融科技人才队伍。(2)复合型金融人才成为稀缺资源。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金融人才结构将不断优化,熟悉金融知识、业务,具备前沿技术背景、数字化思维的“金融+科技”复合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金融企业现有人才存量面临赋能转型,远不足以满足需求;高校经济金融类专业学生面临转型挑战,培养质量一时难以达到要求。(3)专业技术能力成为首要能力因素。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2019年的调研[4]显示,金融企业选人时,首先考虑综合素质(32%)、操作技能(27%),其次考虑理论知识(19%)、实习经验(14%),职业资格证书为加分项(8%)。在个人能力层面,将考虑专业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场景应用能力、业务开拓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市场判断和创新能力。
(一)“智能金融”下高职金管专业亟需转型升级
面临来势汹汹的“智能金融”产业浪潮,高职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简称“金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滞后,亟需转型升级。以广州某某职业学院该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1.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于“智能金融”的新要求。(1)培养目标对“智能金融”行业趋势认识不够。势必造成知识结构、核心能力、就业岗位定位的局限,“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中“技术”性体现也不足。(2)培养规格面对“智能金融”趋势明显滞后偏低。如职业素养中对专业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判断和创新能力等欠缺要求;知识结构对金融科技的相关知识要求不高;能力结构对金融科技技术能力、数字化思维欠缺要求。(3)核心岗位仍偏重传统金融业态的销售服务岗位。理财经理、客户经理、运营专员这些岗位在“智能金融”业态下很容易受到冲击。(4)课程受传统岗位影响,结构老化、创新不足。课程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块,且受传统岗位的影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新性不足。(5)具有前沿技术背景、数字化思维的教师非常稀缺。专任教师经济金融类专业背景居多,“金融+科技”的复合型教师稀缺,兼职教师也是销售、服务、管理人才居多。(6)实训教学资源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软件商的更新速度和政府采购的长周期等原因,实训教学资源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金融科技变革的速度。(7)校企合作缺乏与金融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现有的校企合作多停留在传统的金融销售和服务等工作内容上,没有金融科技开发、运营、应用企业的助推,高职院校金管专业的转型升级将寸步难行。
2.毕业生就业明显受到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冲击。(1)抓不住金融科技“风口”带来的就业机会。各金融机构都在利用金融科技这个“风口”进行转型升级,产生了巨量的新岗位需求,而招聘计划中基本上不考虑高职金管专业毕业生。(2)适应不了金融智能化带来的人才结构调整。智能金融下,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服务效率提高,原有就业人员被裁减、分流,挤压了大学生就业的空间。(3)满足不了金融智能化所产生的业务新要求。由于数字思维欠缺、技术能力不足,高职金管专业毕业生将不断面临新流程、新形式、新内容、新工具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
(二)构建“金融+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同时具有金融、科技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强,具备数据化思维,熟悉商业模式,认同“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价值观。
2.培养方法是“三全”融合育人。“三全”融合育人是指:(1)全员融合育人。学生、教师、用人单位、合作企业都要转变观念,对金融新业态有共同认识,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应用;(2)全程融合育人。是指从招生到就业整个人才培养流程要体现“金融+科技”的融合,例如,招生时要侧重考虑新生的数理能力,课程教学要融入新科技、新业务、新规范,实习就业要面向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岗位;(3)全方位融合育人。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全方位体现“金融+科技”的融合特征,包括培养目标、核心岗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等各方面都要全方位地体现智能金融下的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扩散。
1.提升素质结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素养,了解金融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发展动态,具备数据化思维,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市场判断和创新能力。
2.提升知识结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通用的科学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科技尤其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基本技术,了解主要金融科技类型发展演进现状及未来趋势,以及主要金融科技手段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3.提升能力结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新通讯工具、办公设施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运用新平台、新工具、新手段的业务拓展、市场判断能力,处理新业态下金融业务的场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项目运作的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能力。
1.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将原有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调整,保留必要的基础专业课,如经济学基础、货币银行学等;整合相关的几门课程,如保险类课程整合成保险实务,证券类课程整合成证券实务;取消关联性不大的“碎片化”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银行软件应用等。增加金融科技类课程,如必修课程设置金融科技原理(或概论)、金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区块链金融、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云计算技术基础与应用等,选修课设置金融科技产品分析、金融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增加综合实训课程,如银行综合实训、保险综合实训、证券综合实训,根据新业态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进行综合业务实训。
2.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1+X”证书制度是新金融业态下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的重要路径。构建书证融通课程体系,使学校主导的教学标准与企业主导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效衔接,使专业教学标准与企业岗位能力评价要求全方位对接。通过拆解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点,与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点进行精确匹配、重组,融入课程体系。
1.模拟数字化应用场景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体现金融业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根据三条原则进行取舍:(1)时间上要保证新内容的学时。要裁剪过时的知识和技能,压缩不必要的理论教学,增加新技能训练的内容。(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构建教学内容。研究、解构新业态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融入新技术、新业务、新规范,从而组织教学内容。(3)模拟数字化应用场景来实施教学内容。模拟数字化应用场景来设置教学内容项目,使教学内容系统性强,教学效果针对性、实用性强。
2.运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内容。(1)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建设泛在学习的移动课堂,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2)尝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教学方法。开放勋章、区块链认证和学以致用等区块链技术能为学习者学习的每一项技能提供认证,无论技能是习得于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共识体系使得学习者在自主研究的同时相互交流、展开合作;P2P网络、传播机制、验证机制等区块链技术能采集学生的学习轨迹打包成块,学习数据可溯、可信、可查。
要拓宽师资队伍来源,建立起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对专任教师,要求进行知识结构更新,加强对金融科技和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要求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提升新金融业务的经验和能力;要求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加快教学资源和资讯的更新。对兼任老师,要选聘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金融科技开发或应用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企业、行业人士。
创新型的教学团队是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这支队伍除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外,还应了解金融科技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新金融的最新实践经验,熟悉金融企业的用人新需求,在教学上会使用最新的教学资源、方法和手段。
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金融实训中心、智能金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这些创新性的专业设施和资源,才能有力支撑“金融+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
依托这些专业设施、资源,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创,提高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面对智能金融新业态的"倒逼",高职金管专业因循守旧肯定会被淘汰,小打小闹的局部改革也治标不治本。因此,首先是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一是要深刻理解教育业、金融业的最新纲领性文件,如“职教20条”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掌握教育业和金融业的远景规划和最新趋势;二是要经常调研金融业的行业变化和用人需求,捕捉人才需求痛点和专业新机遇;三是要敢于破旧立新,抛弃对旧观念、旧路径、旧资源的依赖,建立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以“三教”改革为重要抓手,建立起同向共振运行机制。“教师”改革,应建立“双向双融通”的交流机制、培训和引进的培养机制、结构化师资的分工机制。“教材”改革,应建立校企业合作开发机制、教学资源创新机制。“教法”改革,要建立科技赋能、场景应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