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常态视域下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

2022-03-18 08:08王晔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常态人才大学生

■王晔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加强推进党的十八大举措以来,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妥善应对重大风险调整的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动力逐渐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从而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发展新趋势。

高校作为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主阵地,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抓住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加大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培育力度。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相应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就目前的开展情况而言,仍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效性差、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急需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状态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粗放型增长转为集约化高质量增长,发展动力由资源、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转为科技创新驱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从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方面向创新方面发展,这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高校造成了直接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场所,需要对市场的要求主动响应,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结合新常态下对于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地调整。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就业。但就目前的发展实际而言,存在着创业教育形式多、内容缺乏创意、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发挥,急需进行改进和优化调整。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育新时代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教育目的的形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实践教育。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实操素养,对学生后来的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期待。在新常态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以下价值。第一,是基于当前我国发展形势做出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成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从而以自身发展带动国家的未来发展。第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提前了解自己的就业环境和岗位要求,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大学阶段积极地积累、实践,优化调整。对于社会而言,这种现象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压力和专业对口困难。一方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于人才的需求更高,另一方面就是高校毕业人数的数量不断增加。在两方面的作用下,人社部推出了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作为我国创业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较为严格的就业形势,通过完善创业教育治理,营造大众创新空间,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可以缓解就业压力。201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迎来了历史的高峰,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创业,产生良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第三,能够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高校是我国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载体,一大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逐渐成长为国家发展重要动力。同时,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一大批大学生顺利创业,在全社会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创业创新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积极展示,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既促进了创业,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

二、新常态下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需求

(一)对于技术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就业作为民生的根本,创业是就业的源泉。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加快科技创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这种创业类人才,加快创业步伐,建立相应的公司,提供相应的岗位,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小型企业,建立社会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新常态下,这种人才创业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二)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新常态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变化。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和升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创新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围棋选手与“阿尔法”的两次较量,标志着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际经济实力竞争中,创新发展也是关键的支持。比如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的柯达公司因为忽视了创新技术的发展而破产。因此,在新常态下,加快科技创新转化,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三)对复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

新常态下,作为现代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中小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需要大量复合型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懂技术、懂管理、懂需求,而且能够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技术创新改革,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企业不断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上,还体现在管理等软实力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应对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对复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调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来满足社会对于复合管理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众多手机厂商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复合型管理人才不断创新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

在国家的指导和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二是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缺乏对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不断创新,实践性不断提高。

2.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系统化

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通过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未来的创业积累经验。因此,创业教育实践载体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创业教育实践载体的系统化程度逐渐提高,一方面通过竞赛深入实施和推动,构成科学完备的学生技术竞赛,另一方面将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创业培训模拟融入创业实践项目平台和基地,为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提供发展平台和资源,促进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3.教师队伍逐渐职业化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趋势。教师队伍素质逐步提高,结构逐渐合理,呈现出专业技术专任教师、学生兼职教师和成功企业家导师的多元化团队结构。

4.创业实践教育投入不断提升

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是人才培养的保障,通过对创业资金和创业基金的筹集和应用,构成规范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这是创业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对创业教育投入资金比例进行提高[3]。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环境不佳

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全民教育,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大学生的联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随着新常态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法规或通知,但总的来说,还缺乏具体的法律基础和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比如,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法》《教育法》对大学生创业的内容没有作出明确的指示和规定,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依据可以追溯到2001年1月出台的大学生创业类型的政策举措。在大学生创业帮扶条例方面,政府注重免费咨询、简化流程、减税,实际来说门槛高,操作难度大。对于创业的核心要素,如项目评估、融资渠道、创业基金、税收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相对缺乏。此外,由于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家庭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认知和支持不到位,有时甚至成为限制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4]。

2.缺乏创业师资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并无健全的教育目标、学科体系和合理的制度,表现出一种正规教育下的非正常教育的情况。比如,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参加创业竞赛、成立创业协会等,但仅仅停留在创业理念的培养上,还没有落实到实践方面;在创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上,要按照专业化的标准,与商业密切相关学院或相关工科院校只开设课程,创业教育覆盖面窄、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导致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和检查。创业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门学科,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坚实的创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甚至需要一定的人脉、途径和资源。然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大多一知半解,而且受到的培训较少,创业教育活动很难落实到教学目标中[5]。

3.不重视创业观念

在大学、家长和学生三个方面,由于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当代价值认识不足,高校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只是支持大学生在一个层次上设立办事处或创业协会,没有把创业教育的内涵恰当地渗透和整合到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把创业教育意识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层面。同时,根据传统教育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也是片面的,他们在加入创业行列后忽视了个人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甚至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抛在脑后,盲目摆摊、勤工俭学。受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不到位,有时甚至成为限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6]。

4.缺乏创新创业素质

新常态下,大学生仍以传统创业模式为主,餐饮服务、商业零售、教育培训为主要创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比重不高,这说明大学生缺乏新的商业形式、新的模式、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思维。网络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关联度较低,限制了相关产业的专业化、均衡化、综合化发展,不利于跨界整合战略的实施,难以优化企业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同时,由于大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一些大学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认识不足,对于企业人、财、物资源的安排和改善并不了解,整体团队建设能力较弱,这导致更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另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许多大学生的受挫能力较差,会因意外失败而放弃创新创业,导致创新创业缺乏可持续性,不利于创业的推广和普及高校教育[7]。

四、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在优化创业环境方面,政府需要发挥作用,推行一些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能力。新常态下,要优化创业环境,着力弘扬创业文化,主要的宣传内容有:对创业创新文化的宣传,引导社会形成创新创业观念;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给予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需求的各项基础;加强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支持,将政府的公信力作为基础,来促进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基金的创立,对政府的信用担保系统进行完善,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降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本,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大学生的成长[8]。

(二)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创业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当前社会上的创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在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下,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升,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不深,无法客观分析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教师的引导。相较于学生,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视野,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引路人。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创业思维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对项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指导他们的思维形式。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组建由教师、专家、企业人员等构成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创新。通过网络平台,比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进一步促进师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创新创业教育不局限于课堂。创业之路很艰辛,学生会迷茫、消极、焦虑,有时甚至不知所措。所以,需要安排一些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创新创业中产生的焦虑等问题,促进大学生正常开展创新创业事业。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需要将宣传工作做好。首先,可以通过广播等校园新闻媒体宣传,可以对一些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宣传,并通过对创新创业成功的校友的采访,来向准备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传授经验,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其次,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协会,定期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竞赛,开展一些小型投资创业项目,通过竞赛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创新创业氛围;最后,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最终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提高,要为创业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促进大学生积极与家长交流,耐心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创新创业活动意义有清晰的理解,对学生参与相关活动鼓励和支持,成为学生创业的后备力量[9]。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要正确认识创业教育的本质。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第一,必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后,专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创立知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还应该考虑新的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是对创新创业的意识,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意识。在新常态背景下,注重与高科技制造企业特别相关的技能的学术研究。只有准确把握时代的方向,才能学习新的创建思想、新的创建模式、新的发展;第二,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创业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10]。

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地,高校教育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查,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给予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常态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