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亮, 王海芳
(1.北京师范大学 校史研究室,北京 100875;2.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北京 100034)
近年来,作为西北联大核心表征的西北联大精神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从现有的较有影响的成果来看,研究理路多是从国家战略需求的层面,立足西北联大或其分支院校的办学条件、战时贡献、官方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材料,进行归纳评析,是以西北联大的成立为起点的后延性研究。然而,笔者认为,西北联大作为一个战时大学联合体,其组建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化承续的意义上说,谈论西北联大精神,回溯性研究是必要的。
“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关和有着自主地位的学术组织,精神和文化传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鲜明标识。对于西北联大来说,在其组建过程中,相较于搬不动、移不走的平津校园和原址大楼,其骨干校的文化与精神有着更强的“遗传”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传承,西北联大具备了后续发展的资源禀赋、声誉基础和扎根西北办学的根本动力。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同年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16696号令,规定“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西安临时大学的组建是仓促的,从卢沟桥事变到平津失守,前后不到两个月,政令从酝酿到发布,当事校几乎无参与或者不可能参与,是无详细论证、无周密部署的应急之策。政令发出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的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自行前往西安复课复学。由于战时运输、迁徙困难,各校的图书、设备大都留在了平津,这是西北联合大学办学设备匮乏、教学条件简陋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对于物质条件的贫乏,有着深厚办学传统的骨干校,都具有强烈的文化主体意识。北平师大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策源地,文理基础学科实力雄厚,有完备的附属学校系统。北平大学学科齐全、根系众多,其法商学院可溯源到1906年成立的京师法政学堂,其医学院可远溯至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实业馆”,工学院、农学院的前身分别是京师“高等实业学堂”、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2]650-652。北洋工学院的优长和专长是工科,办学历史在三校中最为长久,立足的根基也最为纯粹。1937年12月17日,校长李蒸在北平师大建校35周年纪念词中写道:“现在本校同人同学又聚集了数百人于西安,师大生命得以延续,又逢学校诞辰,亦不可不有所纪念。不过在国家全面抗战之际,敌人节节逼近,正宜聚精会神于救国大计,区区学校之诞日何足纪念,但仍欲有所纪念者无非共同勉励勿忘国难校难耳。”[3]序这表达了各组建校共赴国难、艰难求存的心声,又传达了各参与校保持传统不失、主体存续的愿望。
作为一个办学联合体,西北联大一体化的办学努力,无论是在其管理体制上,还是在其文化精神上,立足点都是三所骨干校的原有人员和传统。1938年4月,再迁汉中的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时期不设校长,校务由四常委商决,各校的实际管理仍主要由原校长负责,采用的是“共同负责之合议制度”[4]。改为西北联合大学后,这一制度延续了下来。教师中,仍以三校平津时期的旧人为主体。西北联大作为办学实体存续期间,三校平津学生虽逐年减少,但影响上仍占主体和主流。以北平师范大学为例,其校歌与校徽甚至在西北师范学院时期仍如其旧。李书田带领原北洋工学院的师生“另觅校舍分开上课”,其对北洋工学院办学理念、育人传统的坚持,由此可见一斑[5]。这使各组建校的文化精神能够以西北联大为依托继续保存。当然,西北联大任何文化上的建设如果不考虑这个基础,从根本上也行不通。
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6]。好的大学校歌凝结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使命追求、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北洋工学院的校歌自1935年创作以来,传唱至今,有着恒久的穿透力。北平师范大学的校歌创自192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80周年时仍然传唱,现在的校歌歌词虽改,但核心内涵一以贯之,是北京师范大学使命责任的一种表达。北平大学尽管根基众多、作为独立建制已不复存在,但也有自己的校歌。在几校“并序连黉”的岁月里,这些校歌都曾唱响西北大地,使中国大学精神在陕南僻地“联辉合耀”。
1923年,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沿革而来的北京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北京师范大学,由著名教育家范源廉担任校长。1924年,学校推出了由范源廉作词、冯孝思作曲的新校歌。歌词为:“往者文化世所崇,将来事业更无穷,开来继往师道贯其中。师道,师道,谁与立?责无旁贷在藐躬。皇皇兮古都,巍巍兮学府,一堂相聚志相同,朝研夕讨乐融融。弘我教化,昌我民智,共矢此愿务成功。”[7]305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国立高校,经费竭蹶,学潮频发,师资队伍不稳。作为一校之长,范源廉被全校师生寄予振发师大人雄心、引领师大发展方向的厚望。在1924年1月的学校开学典礼上,范源廉强调:“无论政局如何纷扰,只要我们个人精神不乱;无论经济如何困难,只要我们大家志气不馁;那么,前途便有无穷的希望。”[7]242
在这首校歌中,“师道”被三次提及,“振立师道”被认为是师大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是师大人要一以贯之予以坚持的。这个师道,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更重要的是报国为民的师大责任、“弘我教化,昌我民智”的办学追求[8]。范源廉赋予师大的“师道”责任,凝结着“兴学图存”的教育理想,寄托着宏大而深沉的中国文化情怀。这与《论语》中孔子所感慨的“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异曲同工。在范源廉的思想深处,文化关乎民智的通达和国家的兴旺,师道维系着文脉的延续和文化的光大,师范大学必须高扬师道的旗帜,引领教育的时代潮流,肩负起中国文化“开来继往”的重大使命。西迁期间,师大人将这一精神带入西北,致力于西北开发事业,以做“抗战建国”的准备,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是以“筚路蓝缕,吾道西行”来记录这段历史的[9]37-119。
北洋工学院的校歌由萧友梅作曲、廖辅叔作词,是在院长李书田的主持下拟定的。歌词为:“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10]
歌词凝练了李书田“工程学术报国”“理工并举”的办学理念,诠释了北洋工学院“谨严务实”“注重实践”的办学风格,唱出了北洋工学院浓烈的“爱校荣校”情结。“不从纸上逞空谈”“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言语通俗而意旨深邃,是其“实事求是”校训精神的注脚。正如李书田所阐发的:“惟有技术深研之所至,理工探讨之所达。无可复遏,往往发而为文,以思贡献于社会。”“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大学之责任愈大,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之现代我工程学院所负之使命愈大。”[11]彰显了北洋工学院的强国抱负和对自己办学特色的高度自信。这一治学风气、精神品格,点亮了西迁期间“古路坝”的彻夜灯火,播迁于大凉山彝区的西康办学。
相对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的学脉连贯、特色鲜明、宗旨纯粹,作为北平大学区制重要遗产之一的合组院校——“北平大学”,因根系多、枝蔓杂、学潮频发以及各院闹独立,在为期不长的北平办学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稳定办学秩序”和“实现学院实质整合”的难题。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特别是在徐诵明任校长期间,北平大学更加注重打造其文化特质、凝结其精神追求,以发挥出规模大、学科全、强强联合的优势。
1936年,北平大学公布了两版校歌。其一为:“猗欤上庠,建基朔方,医工与农、文理法商,播芳风于五院,扬朴学之光芒,得英才而教育,挈时代而趋跄,弦歌永续兮,新我旧邦。”其二为:“猗欤上庠,学术之家,四维三育,深植根芽,绍前贤之盛业,拓新知于无涯,撷文明之茂实,开智慧之繁花,千秋万岁兮,光我中华。”[12]“使北平大学成统一之大学”[13]是自沈尹默以来历任北平大学校长的工作方向。歌词概括了北平大学的学院构成,表达了北平大学整合五院为一体,服务“新我旧邦”“光我中华”的雄心。“新我旧邦”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简化,借其表达北平大学希望通过汇融科学、昌明学术和培育人才,使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实现革新发展的使命意识。巧合的是,“新我旧邦”也是北平大学自身发展的现实写照,统一办学,实现新的发展,对北平大学同样是“旧邦新命”。“挈时代而趋跄”则代表了北平大学“把握时代”“顺应潮流”的追求。
无论是临时大学时期,还是联合大学时期,各组建校的自主办学诉求与所组建校的一体化办学追求,都一并存在。西北联大组建后,如何在资源统筹上实现“分而有合”,西北联大进行了不少一体化的工作。在校歌的制定上,虽是奉国民政府的指令,但也是各组建实体实现联合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一种努力。
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专门就校歌事发出训令,内称:“各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14]751938年10月,再发训令催促:“全国公私各级学校务各制一特有之校训及校歌,限一个月内呈报教育部备核。”[14]75西北联大依此催请黎锦熙、许寿裳两先生创作了校歌。歌词引述如下:“并序连黉,卌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嶓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15]歌词高度概括了西北联大的组织来源和办学境况,列举了各组成学院的办学功能,明确了学校校训,提炼了西北联大迁徙西北办学的宏大使命和报国情怀。黎锦熙先生称其“实即校史之纲领”[2]657,是进行西北联大叙事、提炼西北联大精神的重要凭借。
在这首歌词中,最能体现西北联大办学使命和报国情怀的是“文化开秦陇”和“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两句,这与北师大所发愿的“开来继往”的文化使命、北洋工学院致力的“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强国抱负以及北平大学提出的“新我旧邦”的家国情怀,都有着实质上的精神契合关系。“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是就学院构成来阐述西北联大学作为一个整合机构的学科特色和办学功能的,与北平大学校歌中“播芳风于五院”的叙事风格一致。对于组建院校来说,“联辉合耀”易,“形神合一”难,将几所各有历史传承的高校的学科构成进行功能列举,是解决文化建设上“一体化”难题的一个陈规成法,当然也反证了西北联大所追求的文化精神与组建校之间“基于”而不能“拔于”的传承关系。
至于“勤朴公诚”的校训,黎锦熙先生认为,它是中华民族“贫、愚、弱、私”苦疾的“对症药”,是扎根西北办学应当养成的校风[14]75。早在北平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师时期,北师大师生便以“诚实、勇敢、勤勉、亲爱”为校训,并将其浓缩为“诚勇勤爱”写进当时的校歌中,要求高师学生“学日进,德务滋,诚勇勤与爱,力行无愧为人师”[16]。高师升格为北京师范大学后,北师大还曾以“以身作则”为校训,不过这些要求都浓缩在了范源廉先生所倡导的“师道”精神中。北洋工学院校歌诠释的“实事求是”校训,蕴含着“求其真本” 和“知行合一”的中国治学传统,发展至今,成为了对天津大学师生“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的神圣责任”和“诚实守信的人格操守”的统一要求[17]。北平大学虽未形成独特且稳定的办学理念,但其“挈时代而趋跄”的时代意识,“新我旧邦”的进取精神,以及已经具备的一体化建设经验,使三校能够在“勤朴公诚”的学风追求上若合符契。
高校作为社会性组织,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土壤,有责任回应广大民众的呼声。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为代表的学脉诞生于清末民初的一批中国本土大学,面对国贫民弱、外辱内乱、传统文化“学荒道敝”的发展困境,普遍抱有保国、保教、保种的深重危机感和兴学、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使命感,这构成了中国大学的初始使命和精神传统。日本的全面侵华,使这一精神传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刺激和强化。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旗帜下,西北联合大学承继传统、延续学脉、呼应民族大义、勇担抗战使命,联合弹奏文化抗战、学人报国的西北弦歌。
西迁组建西北联大,是对各组建高校反帝爱国、抗日救亡精神的一次大激发。西北联大各组建校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北京师范大学被誉为当之无愧的红色师范,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是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中国高校之一,在平津学界历次的反日斗争中,都勇敢地发挥了先锋作用[18]。北平大学进步思想活跃,是马克思主义得以研究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是平津学生运动的一个活动中心。河北女师是妇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的重要堡垒,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都是其著名校友。北洋工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历任办学者都将“兴学强国”的抱负熔铸于学院办学,具有“严谨治学”的优良校风和实业报国的深厚情怀。在以“发动抗日救亡”为主旨的“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师大发起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也都是这场运动的活跃高校。
为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在抗日的共同旗帜下携手合作,全国民众在全面抗战的号角声中联合行动起来。在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面前,几校教职员以“名城可陷,阵线可毁,而全民族抗战到底之共同意志,永不可夺”的抗战到底决心和“救亡图存,高于一切,学术研究,岂有他途”的抗战服务意识,转徙万里,在西北僻地实现了“并序连黉”。“鼙鼓东来,震破卢沟月……仰问苍穹,此耻何时雪。……三户犹存,曷患秦难灭。”[3]8“当时虽然年轻,但心中却铭记一句铭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也就化眼泪为悲愤。抗战!抗战!直到胜利,绝不罢休”[9]74是西迁师生抗日意志、爱国情怀的心迹表露。
正如西北联大校歌歌词:“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平津高校西迁合组,其主要使命是西北的开发。日军侵华使西北的战略重要性得以提升。“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 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从国防考虑, 从经济考虑, 从文化考虑, 都需开发。”[19]教育部派任的联大常委陈剑翛对西北联大的使命说得非常明确:“一方面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一方面是表示原由三院校合组而成。”[20]平津高校的迁入,既是抗战所迫,也是抗战之需,它们在“开发西北”中的使命,最终由教育而文化,由政治责任而社会服务,由战时所需而成为“建设后方”“巩固国本”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部分西北联大组建校和分支校扎根西北,最终融入西北。它们对大西北的科学考察和调研活动,所构建的特色学科、提供的各类特色服务,特别是以它们为基础拓展而来的西北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成为今天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日军侵华,不仅是对中国领土的占领、人民的奴役,还意图“毁灭我五千年文化与夫我民族独立自强之精神”[2]546。1937年7月,日本飞机轰炸天津时,有意将南开大学夷为平地。北平沦陷后,北平师大的两个校园一度成为日军的兵营,还有一些高校的房舍成为汉奸的俱乐部、日伪的办公场,甚至是“斯文气息绝无”的马厩。平津文化教育机构的南下和西迁,一方面“为使优良教授得以继续服务,并使学生完成学业,且隐为内地高等教育扩大规模起见”[21]8,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机构自身的存续。西北联大的各组建校师生都有对母校文化上的认同感和情感上的归属感,这使他们愈是在危急存亡之际,愈是能保持对母校本体办学传承和学脉延续的信念。对前者的抗争,表现为西北联大校歌中的“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表达出西北联大人对维护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庄严使命。对后者的努力,则表现为各组建校师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保全战后恢复的元气,西迁期间,国破家亡的悲愤、抗战救国的壮志以及平津复校的抗争,成为各组建高校师生西迁期间教学、研究、学习、生活中不懈奋进、坚持斗争的生命底色。
西北联大存续时间不长,却能够誉高声远,其“勤朴公诚”的校训无疑是一张历史名片。从文化承续意义上说,“勤朴公诚”体现和凝结了各组建高校的办学品质和治学风范;从创造性转化意义上说,其“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21]657。西北联大解体后,这一校训仍在多所分支校传承,并得到新的阐发。
今天,作为西北联大最大继承者的西北大学仍以“公诚勤朴”为校训。主源于西北联大农学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诚朴勇毅”校训,以及脱胎于西北联大工学院的西北工业大学的“公诚勇毅”校训,都有其根源性的影响。其关联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自强、笃实、求源、创新”校训,以及来源于西北联大医学院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的“尚德尚医,求实求新”文化,也都有着西北联大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