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芽
(中国民航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0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2]这充分彰显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增强使命担当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现阶段,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现形式,发挥其在新时代培养人的积极作用,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进而形成育人合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亟待回应和破解的问题。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理论实践化的路径,有特定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契合高校思政课育人价值目标。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3]。由此可见,实践是人们厘定理论,深刻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桥梁。高校思政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价值追求,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换句话说,即让大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何以为,这些均需要实践的参与。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就是为配合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的以实践形式为手段的教学环节[4],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价值追求相契合。
二是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助力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批“00后”进入大学,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主体。作为在中国基本实现“富起来”的大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有着显个性、够独立、求务实、更开放的鲜明特点和兴趣圈层小众、精神支撑丰富、试错空间包容、国际交流多元的新需求。[5]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大学生而言,是间接的、抽象的、晦涩难懂的、未亲身经历或实践过的知识。如果单纯地依靠课堂上教师单方面的填鸭式灌输,他们很难深刻地理解和消化,无法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则更无从谈起,不懂又何以真信?
列宁在谈及青年团的任务时指出:“培养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这些……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被信赖的”[6]。思政课实践教学以特有的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从抽象的理论进入生动的、具象的、真实的、贴切的实践和生活世界中,并在各自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理论的具体认识.这既符合他们的成长特性,又可以更好地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化理论于行,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三是为高校思政课“两个课堂”的联动提供空间。以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依据,即实践教学要以理论教学中的理论为指导和实施主线;同时,理论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又需要以实践教学为场域和手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释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7]补充、深化、延展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应有之义。一方面,形式多元的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和带动理论教学的效能;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夯实了实践教学的理论深度。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实现有利于形成“两个课堂”的联动,在互动中实现“两个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的指示精神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中国民航大学十分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设的思政课主干课程中均有实践教学环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为例。采用2020年版《教学大纲》之前,《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为单列课,即《概论2》(2学分),为《概论1》的接续课程。《概论2》的社会实践主题、形式及要求等内容在《概论1》课程最后一周下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开展实践调查,并撰写5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下学期开学前两周提交报告。2020年版《教学大纲》作了一定修改,实践教学不再单列,而是在《概论2》中划出10个学时开展实践,相关实践主题、要求等在实践前两周下发,实践结束之后提交2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20%。整体而言,改革前后的实践形式、要求、考核和评价方式无太大差别。从实践主题设计、过程及结果来看,《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着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8]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供给与学生实践需求在结构上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实现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供给与需求结构性脱嵌的矛盾。
一是实践主题的单向给定与学生互动参与需求之间的矛盾。“0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开放、参与、多元交流的特征在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设计中具象化地表现为对互动参与的需求。但在《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实践主题设计的单一主体为教师,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外。与此同时,对主题的阐释较为零散和抽象。比如2020年寒假社会调查报告选题包括口述史类和对某一个特定治理单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调查;2021年的实践主题则以校史馆冯如像、停机坪、机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实践载体,结合《概论》理论点撰写调查报告。对比两年的主题可以发现,整齐划一、时代性弱是共同特征,与追求个性、热衷社会热点、思维活跃的实践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供求张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2020年笔者批改的823份调查报告中,约30%的学生选择写家族史,主要原因在于不易犯错,查重复制比较低,真正因兴趣而选的学生只是极少数。选择其它主题的大多数学生无法精准定位而导致调查出现“大、空、全”的现象,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的视角较好且准。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上述现象是实践主体单向给定与学生互动参与需求矛盾的产物。在整个实践教学的“上半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实践形式的单一供给与学生多元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实践主体单向给定类似,《概论》课程实践形式单一,未形成课堂叙事式教学、平台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和网络延展式教学等多维平台一体化,校内外实践相结合,多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单一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大多数学生只需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安排有序参与就可以顺利通过实践考核,其主体性被遮蔽,最终导致过场式实践的出现。
考核是检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性手段,但现阶段的《概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存在着单一且一刀切的问题,极大地遮蔽和冲淡了实践教学的价值。2020年,中国民航大学单列《概论2》为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的唯一载体就是5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有且只有一个分数,成绩占比100%。当然,查重40%以内是成绩合格与否的前置条件。在评价时,摆在教师面前的调查报告即是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一份报告评一切。与之相比,虽然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评价只占总成绩的20%,但就实践教学范畴本身而言,学生上交的报告依旧是实践教学的唯一评价载体。这意味着无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得如何,只要最终交上来的报告符合要求即代表这位学生的实践完美。这种重视结果性考核而忽略过程性考核的考核评价办法势必冲淡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不加快考核办法改革,实践教学将流于形式,其价值被遮蔽亦不可避免。
受时空限制,除了少部分教师在实践主题设计过程中主体性表现较突出之外,大多数教师对实践过程的参与非常有限。比如2020年和2021年实践教学中,承担《概论》教学的多数教师的职责在于发布实践主题、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敦促学生按时提交调查报告,解答学生在实践中的疑问。在2020年的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在《概论1》教学课堂上发布社会实践方案之后,直到报告上交截止日期临近时才又承担起催交和批阅报告的任务。从任务发布到报告上交期间,只有少数学生会就在社会调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和交流,方式仅限于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抽象化和疏离化,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硬质化、理性化和冷漠化,导致教师实践指导效能的弱化和学生获得感的降低。
与教师有限参与相对应的是学生策略性回应,这其中暗含实践主体之间的博弈。面对教师发出的实践指令和要求,学生往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策略性行为进行模糊回应,以使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比如在2020年实践教学中,约30%的学生在限定主题中选择相对简单的家族史来应对实践,对多数学生而言,祖孙三代的发展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并不陌生,甚至不需要进行系统的口述调查即可完成报告。此外,教师与家长之间受限于时空而无法及时沟通,无法对学生是否展开实质性调查及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有效的验证,导致教师对实践过程的监控无力和参与有限程度的加深。其他主题的实践亦存在类似的困境。
多数学生将实践作为修得学分或者完成课程学习的任务性载体,以调查报告写作的难易程度为导向倒选实践主题和场域,“能过即可”成为学生对待思政课实践的普遍心态。甚至有的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以应对查重和凑够字数为首要目标,恣意拼凑报告。这些策略性回应使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无法与理论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剥夺了实践主体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也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实践已然成为教师有限参与和学生策略性回应的博弈场域,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原则,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着手构建高校思政视角教学的有效实现形式。
《概论》实践教学存在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的问题,直接导致实践育人内在价值的弱化,这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实践教学供给的适应性。在实践教学主题的设计上,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主题的申报与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实践教学在主题供给上更加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主题设计过程中将习得的理论不断内化,并在与自我兴趣点不断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确定主题,进而在后续实践中化于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在《概论》实践教学中设计实践主题时,可以提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实践主题征集通知,鼓励学生根据课程理论框架,结合自身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自主申报主题,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发放实践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加强对学生成长和接受规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全体任课教师参与主题的讨论、筛选与确定。在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实践主题出现篇差。
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存在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评价的单一评价问题,削弱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的育人价值,过程互动和评价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策略性回应的空间。因此,要规范实践过程的主题互动和评价,进而提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效率。
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将现阶段一人一调查、一人一报告的形式转化为以小组为实践单元。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深入挖掘和研究实践主题,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单元内部的监督、评价与考核。要将教师的参与、监督和评价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建立师生定期交流与汇报制度。以此为载体,教师可以及时矫正学生实践偏差,亦可将汇报情况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而保证学生主体性在场和教师主导性在场的情况,减少和规避学生的模糊回应行为,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效能。
有序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多重资源的整合和多主体的协同。然而,资源不会自发地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教师、学校、社会、学生等主体要协同挖掘和整合多元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在此基础上,打造集学校、课堂、社会、网络等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平台,推进“两个课堂”的联动,形成高校思政课育人合力,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进而引导他们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政课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要不断地推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育人的长效机制,进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