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月兰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创立、发展和壮大离不开苏区民众的支持。对革命群众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动员工作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旗28 年不倒的重要原因。1927年前鄂豫皖地区,“人口90%以上都是文盲,红安县青壮年中文盲占95%,适龄儿童很少有上学的”[1]5。红色政权建立后,提高苏区群众文化教育状况成为苏区政府革命工作的重要内容。因革命战争的时代环境,革命群众思想动员始终贯穿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具形态并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教育理念和践行路径,以显著区别于旧式教育的价值理念为革命成功提供了精神保障。
经过“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等军事斗争,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成立,标志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为了发展人民教育事业,苏区政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结合地方政权建设特点、苏区人民受教育水平和革命斗争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着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因此阶级性是其本质特征。苏区民主政权建立后,有别于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教育剥削,明确了教育“为工农谋利益、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土地革命服务,为无产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服务”[1]15的基本政治立场。鄂豫皖苏区教育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体现教育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皖西北特区赤色教师学生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来武装广大工农群众,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争取中国苏维埃的胜利”[1]16。二是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鄂豫皖苏区人民的教育领导权通过苏维埃工农兵政权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三是教育对象是广大的工农群众,苏区的教育政策是对工农群众实行免费教育,对剥削阶级收取特定的学费,彻底改变工农群众教育受压迫局面。四是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在教材内容的编订上,突出对旧三民主义和封建伦理思想的批判,注重工农群众革命主体意识的培养,另外还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培养民众正确的劳动观。五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因为苏区旧的教师队伍大多是受封建教育成长起来的,难免带有剥削阶级思想,针对这一状况,苏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审查,并广泛吸收非苏区的革命教育人员到苏区从事教育工作,并由苏维埃文化委员会进行审核颁发资格证书。鲜明的无产阶级教育立场体现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性质,也培养了革命后备力量巩固革命政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深处战争与革命的社会环境,教育工作作为党的政治军事工作组成部分,一方面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因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党的革命中心任务,又具有鲜明的实效性,这也成为鄂豫皖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理念的鲜明特色。鄂豫皖苏区是典型的“内生型”革命政权,主要靠当地党组织发展扩大,具有武装力量弱但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的特征。保卫苏维埃政权任务仅靠正规军事武装是不够的,党中央强调:“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2]73,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便是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到政权的建设和保卫之中。鄂豫皖苏区红军队伍和党员干部是维护苏区政权稳定的政治军事保障,也是武装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纲领的中坚力量,因而进行苏区文化建设需要提高红军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派遣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毕业生前往麻城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为黄麻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党员王树生举办武装骨干训练所,对农民自卫队进行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教育,为此后进行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内容的红军教育确立了基本模式,在苏区成立后逐渐展开的其他方面教育中,这一模式得到贯彻。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在苏区教育历史中始终密不可分,红军教育中表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和游击战争战术教育相统一;中央文献学习和具体群众工作相统一。在古田会议召开之后,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政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党团组织对军队和群众在政治理论和苏维埃政权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次的集中培训,并对日常工作展开进行具体的巡查,针对脱离群众、工作方法不灵活、同志之间不够团结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使革命的中坚力量可以及时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最新决策,服务于土地革命任务。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成为无产阶级教育区别于剥削阶级教育的标志。鄂豫皖苏区在对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实践时,重视劳动教育是其重要教育指导理念。苏区的劳动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生产技能教育,二是劳动价值观教育。农村革命根据地散布在反动力量相对薄弱地区,面对反动军阀围剿,极易产生经济困难,对于倾向于成人教育的红军教育、干部教育来说,进行必要的劳动技能教育,可以解决苏区劳动生产的现实需要,促进苏区生产发展。早期的革命队伍中知识分子和农民人数占比较大,受剥削阶级价值观影响,轻视劳动人民和劳动行为的思想影响很大。“物质资料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观教育一方面可以深化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也挖掘了苏区群众的革命潜力,为培养革命后续力量提供了理论支持。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苏区,生产力以自给自足的农业家庭生产为基本模式,这为战胜经济封锁困难提供了条件,但是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很多苏区民众既是革命战士也是管理干部,更是动员群众的宣传者和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对劳动技能的重视,不但提高了苏区的经济收入,更形成了苏区军民一家的融洽局面。1931年,鄂豫皖苏区“列宁高级学校”成立,由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定侯担任第一任校长,学员来自湖北、安徽、河南三省,红军战士、烈士子女、青年干部聚集于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政策。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和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在物资紧缺的革命年代,学校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校舍、抓生产,改善了教学环境,缓解了经济压力,更密切联系了人民群众。
系统规范的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鄂豫皖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学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了苏区的教育落后现状,也直接提高了苏区广大适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党的革命工作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鄂豫皖苏区地处三省交界,苏区成立前教育状况非常落后。军阀混战下的20 多个县,仅有几所中学和几十所小学,且多分布在县城集镇;私塾费用高昂,普通民众根本无法承受。国民政府虽大力鼓吹“平民义务教育”,但由于其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也只在武汉、安庆等省会城市略设一二。缺少科学教育体系的鄂豫皖地区,无法完成国民基本教育需求。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意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在政府中健全具有无产阶级特色的学校体系。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工作由文化教育委员会进行统一领导。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设“学校教育科”“社会文化科”和“国家出版科”,既规范保证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又通过学校教学和社会教学的有机配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中学校教育科在学校教育体系建构上有进行普及教育的“列宁小学”和“平民学校”、技能培训的“医学校”“财政经济学校”“农业学校”“教师养成所”,另外还包括进行政治干部教育的“苏维埃学校”和“苏维埃工作干部学校”。通过对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的规范化管理,苏区的入学率得到改善,也为工余学校等社会教育提供了师资力量和教学场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平台。
由于文盲半文盲比例很大,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苏区教育受众群体的学习要求。为了普及教育,提升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政策的社会影响,鄂豫皖苏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积极拓展教育渠道,以报纸、期刊和书籍等纸质媒介形式扩大政治影响,进行革命宣传,从而使苏区的纸媒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明特色。从1927年至长征开始,鄂豫皖苏区党政机关团体组织创办的报刊达到50 多种,其中有鄂豫皖省委机关报《鄂豫皖红旗》,内容立足于苏区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栏目丰富、感染力强,既有土改运动的开展,也报道红军战士在反围剿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中共鄂东机关报刊《英特纳雄耐尔》是鄂豫皖苏区的第一份报纸,其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政策,引导有理论基础的革命战士思考革命前途。当时发行量较大的报刊还有《列宁报》《工农兵》《群众》《火花》等,每期发行量达600 ~800 份。报刊的发行一方面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政策,使苏区的群众对政权产生认同感并支持拥护反围剿斗争,另一方面也鼓舞了苏区人民的精神士气,积极配合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由于报刊种类多且刊载形式灵活,红军作战胜利的消息在很多报刊上都设有专门的《捷报》专栏,简明扼要刊载及时捷报,在革命群众中发挥了很强的鼓动作用,甚至连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红旗周报》《红色中华》也开辟专栏进行转载,这些报刊的影响超越鄂豫皖苏区走向了全国。对于文盲率达到90%的大别山区来说,报刊也是发展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无论是以扫盲为目的的“读报班”,还是以学龄教育为内容的学校教育,课本主要内容都来源于报刊。
苏区革命群众文化基础相对较低,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很难实现教育目标。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学校,而是通过“识字班”“工农演讲所”“读报班”“工余学校”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识字的乐趣,改造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落后农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革命观,重新构建个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适应和认同苏维埃政权,赋予工农群众以新的精神力量来思考自身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实现自身的解放。关于社会教育的形式探索有以下几种:一是推行广泛的、群众性的识字运动,培养革命群众正确的教育观。在教育革命过程中,一些激进的革命群众产生了“文盲光荣”的错误思想,通过识字运动的宣传动员,为干部群众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改良教育方法,使意识形态教育更贴近穷苦民众的社会生活,与当时苏区广泛开展的“俱乐部”“新剧运动”等具体形式结合起来,避免传统的说教灌输。鄂豫皖苏区值得称颂和推广的教育形式之一便是创作大量反映革命思想内容的红色歌曲。歌曲围绕革命宣传基本方针内容丰富且贴近群众生活,例如控诉社会苦难,进行暴动宣传的《暴动歌》《妇女革命歌》等;描述扩红支前拥军场面的《黄安谣》《送郎投红军》等;宣传红军纪律和胜利的《红军纪律歌》《红四方面军南下胜利歌》等。其中描述鄂豫皖苏区新生活的《庆祝苏维埃》(又名《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唱至今,成为鄂豫皖苏区重要的文化标志。雄壮整齐的革命歌曲使群众从落后的旧式小调中走出来,改变了苏区民众的精神风貌,鼓舞了群众的革命士气,达到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最终的革命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依据建立方式可分为“外助型”和“内生型”两种类型[3]。毛泽东、朱德率领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余部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后来形成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属于“外助型”,武装力量正规且强大是其重要特征和优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典型的“内生型”根据地,依靠地方党组织发展的青年骨干,领导发动当地农民暴动,建立农民武装力量形成农村武装割据政权。和“外助型”根据地相比,正规武装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依靠党组织骨干力量宣传动员革命群众工作在鄂豫皖苏区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国民党将领万耀煌在《万耀煌将军日记》中这样记载:黄安县箭厂河青年郑绍香参加大革命被督军王占元杀害,其好友萧楚女经常写信、周济其家人,并邮寄宣传刊物于郑绍香父亲郑锡人。郑锡人在乡教书,使得革命刊物得以在乡间流传。另外董必武在武昌办武汉中学,其中黄麻子弟颇多,在学校便秘密筹备党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回乡扩大组织,进行暴动,遂以箭厂河为中心占领七星坪为根据地,以后发展为鄂豫皖三省边区大患。[4]140-141根据地建立以后,在苏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据马列主义的教育立场,制定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政策,确定了为党的中心任务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教育理念,革命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极大提高了鄂豫皖苏区工农兵的思想政治觉悟,通过干部教育、红军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了大批对党忠诚,对革命事业信心坚定的革命骨干力量,为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确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按照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原理,意识形态结构中政治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处理教育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确立为无产阶级革命任务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鄂豫皖苏区教育体系完整涵盖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基本设定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央政策宣传解读”,建构了“理论+实践”的教学基本结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无产阶级教育领导权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忠于革命事业的优秀干部,铸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
2.探索了与根据地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鄂豫皖苏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接受状况,探索了一套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红军教育和干部教育培养的是革命的骨干力量,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强调理论的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中国革命理论以及共产党领导下革命队伍的组织纪律是其重要内容。红军教育中添加军事技能学习,干部教育中会强调组织动员革命群众技巧的教育。针对苏区整体受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的实际,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补充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针对学龄儿童,社会教育则覆盖整个鄂豫皖苏区,这两种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上都极力避免理论灌输,采取的都是通过易于群众接受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载体进行隐形渗透的方式。社会教育的形式则更加灵活,新剧运动、读报班、红色歌曲、标语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不仅有效达到扫盲的教育目标,也使党的一些政策在苏区家喻户晓,例如“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人人耳熟能详。
根据地的创立,得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中国共产党早期队伍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主,以教育为阵地壮大组织力量进行革命是党的优良传统。大革命期间,董必武为了将革命影响扩大倡导“从教育着手,从农民运动着眼”[5]399创办武汉中学,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发展学生党团员,派遣到湖北各地农村。一批共产党员担任黄安县各个中心学校校长,“徐安臣为女子小学校长,王文煜为第一高级小学校长,戴季英为七里坪小学负责人”[1]25。1926年,共产党员王幼安担任麻城县教育局长,非常重视教育阵地的战斗力挖掘,把党中央派遣回乡的党员任命到重要教育岗位上,党的著名将领王树生在这一时期被派到乘马区马岗小学担任校长。王树生在麻城开办农民运动训练班,培养革命力量600 余人。王树生的学生严明望回乡后创办青年教育俱乐部,向上百名青年传播革命理论,这些青年大多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创建根据地的革命骨干。这一时期的安徽、河南等地的早期党员,也纷纷依靠教育战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群众进行暴动,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积蓄了组织力量。
根据地创立后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立场坚定的革命骨干,为土地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鄂豫皖苏区建立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教育体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获得迅猛发展。干部教育的重要机构“彭杨军政学校”为革命事业培养“军政干部和特种兵专业骨干千人以上”。1931 年在新集创办的“列宁高级学校”培养各类军政干部300多人。皖西北特委举办六届“干部训练班”,培养军政骨干100多人[1]216。这些经过科学理论教育和革命实践锻炼的革命干部,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反“围剿”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艰苦环境下革命事业从低谷走向高潮的中坚力量。另外,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开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武装了大批革命群众和后备力量。列宁小学的创办使苏区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最高的中心地带苏区达到90%以上,最低的区、乡为70%以上”[1]130。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使这些孩子形成了最初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埋藏了革命的火种,在党的教育下参加了少先队和共青团,成为革命事业的重要帮手。识字班、读报班、列宁学习室、新剧俱乐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自己在革命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参加红军、支援战场、发展生产、巩固苏维埃政权。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艰苦环境中创建、发展和壮大,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地方执政实践,作为坚持革命时间最持久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党在全国范围的执政积累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作为最大的“内生型”革命根据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保证了根据地的阶级性质,也为今天“两个大局”形势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