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桐,骆锦芳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以正确的生态观对待当前的生态问题,不以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生态美学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出发探究美的本质,从自然生命的生态系统中重新确认审美价值,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推进“中国美丽”的进程中,我们要建设立足于生态文明意义上的审美观念,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自然界的神秘现象不再神秘,自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原材料产地。工业时代的来临不仅带来了超前的经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人类关于生存空间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仅是哪个国家或者个人的责任,而是全人类都应该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我们寻求一种在整体上对地球上一切生命都有益的社会、教育和宗教,因而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实现必要的转变我们必须做的工作”[2]。生态美学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全新的生态观,“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美学观”[3]。这里的“生态维度”是一种人与自然融为“生态整体”的新的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生态存在论哲学与美学观[3]。
生态美学以生态哲学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它倡导生态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以生态环境整体为本体,强调生态系统的美是“人与自然须臾难离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整体的美”[3]。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城市的生态环境本身,也离不开经济发展,生态美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生态美学首先面临的就是自然的问题,人类作为生态自然中的一环,在认识自然、对抗自然到依赖自然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连云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对象应以人的生态审美观为主,通过对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观念进行反思,关注点不应只停留在湿地保护、近岸海域污染等具体层面上,更要关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生态问题中。
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空间,同样在道德伦理、审美对象、人与自然融合的状态下不断地启发人类的思维,拓宽人类的审美眼界,对中国人生态思维的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创生出独特的中国生态美学意蕴。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生存本能。人们相信顺应着天地,天地就能够保佑人民。风景秀美的有山有水的地方不但具备了人生存的基本要素,也与一般寻常的地貌区别开来,拥有独特地貌的连云港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海港,东临大海怀抱万古波涛,西承内陆中原渊博文化,南接江淮悠久之文脉,北望渤海湾受齐鲁风貌余韵震荡。正如《云台新志》所云:“盖内为淮、黄之尾闾,外为岛门之屏障,实江北形势要区,非特如海州志所云‘清幽秀丽,云气蓊郁’,仅为山海奇观已也。”[4]15
连云港古称海州,境内的云台连山为泰山遗脉,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连云港在东部沿海城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独特地貌带来的自然福景。孔子孔望山登望海的、秦始皇东巡途至海州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是海港,故得名连云港。“古来名胜之地必藉人以传,人与地相值而盛世见焉,乃山川城邑,亘古如斯。而昔之岩疆今为人宇,昔之瘠壤今为乐土,岂非地同而所值之人不同耶?”[4]连云港古为“岩疆”“瘠壤”,而今为“人宇”“乐土”,这绝不是人类生物一己之力所能达到的结果,这是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与其相互促进的结果。解放后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海州一带活动的痕迹。作为一座山海一体且拥有悠久历史与文明的城市,如何打造一个自然与城市相融的生态文明城市,如何使独特的山海地貌与人居环境实现融合,促进连云港生态文化的营造与建设,与市民的生活方式与游客的审美享受息息相关,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尤为重要。
山海相连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连云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形态,虽地形得天独厚但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加之历史上连云港地区洪水灾害频发,因此其经济发展与淮扬经济带相比较为落后。改革开放后,连云港作为首批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也并未发挥较大优势。连云港市政府大力加大对市内生态的保护,确保连云港市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连云港经济发展与连云港生态文化建设并非冲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应该是统一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互为基础。连云港在经济发展中重视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追求审美价值实现,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
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生态美学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越来越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必要环节。连云港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的生态审美观为研究对象,而连云港经济发展中的研究对象也是以人的技术审美观为参照,二者在研究对象上以人为参照形式的这一观念上并无二致。在审美观念上,连云港经济建设与连云港生态文明建设二者构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致目的。连云港的生态美学建设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以及自然美的存在状态,连云港的经济建设以人为落脚点,连云港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技术美学与生态美学得以相互沟通,连云港居民生存在经济发展观念与生态文明观念的交融圈之中,使得技术美学与生态美学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在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技术观念与生态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二者在生态、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中表现出和谐平衡时,便能从中体现出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生命价值。重构连云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当前连云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也特指精神财富。宽泛的文化概念时常与文艺相互依存,作为人类世界特有的现象,它是由人所创造的。人的本性就使得人对自然始终保持着亲和力与审美感知能力,这也是生态美学的重要内涵。早期的人类在面对生存空间的选择时就充分考虑了生态地域的因素。生态文化的建设作为城市生态文明的基础,能够引领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独特的山海相连地貌景观为该地区的人文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文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态环境题材。近年来,连云港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沿海海域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人居环境作为自然的对象化、风景化,本身就是生态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连云港的生态文化不应只有对单纯山海一体环境的生态思考,更应当包括文史哲等人文关系的思考与认识,人类的发源与生产、景观建筑、文学、美术、信仰等社会精神面貌方面的内容。“站在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立场之上,人与自然不是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而是与自然万物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世界。”[2]所以生态美学角度的“美”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它“都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万物的统一整体中、存在于人类活动的时间长河中,存在于真理逐步显现与敞开的过程中”[2]。另一方面,连云港的经济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发展仍处于不平衡不均匀的状态,与国内其他港口城市相比,连云港的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缺陷。
连云港作为一座拥有6000多年生存历史的城市,在日常生活与民间艺术的不断酝酿发酵中孕育了特定的城市地域文化心理,境内将军崖石刻的神秘图案至今无人能解,被誉为“东方天书”,距今4000多年的藤花落遗址是国内最重要的龙山文化城址之一,见证了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历史起源研究至关重要,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与云台群山相连眺望东方,登山眺望的黄海是李汝珍笔下主人公海外游历的梦幻海域,这些文化与环境相交融的历史给这座山海一体的城市增添了神秘、开放的情感美;云台山18世纪起与大陆相接连,引得李白、苏轼等墨客登高慨叹、羽山地区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在此交汇,为这座城市积蓄了浪漫、超然的精神美;港口海运2500年前就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下属的东海县水晶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交易集散中心和水晶工艺品加工基地,为连云港这座城市扩充了地域性、社会性的人文之美。
人们往往更注意人居环境的形式外表组合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如连云港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梨园荷花淮海戏、赣榆大鼓都是典型的形式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但关于人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的思考却相对较少,作为海港城市,渔民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考量较其他港口城市特点不足。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生态系统由人与自然相处构成整体框架,人与自然在生态系统下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之分。只有充分地了解山海地区的文化脉络,抓住文化根源,充分认识连云港生态文化的内涵与关系,才能够使自然、社会与精神与生态相融合。普及生态文化意识,讲好西游文化,推动连云港地区旅游业发展更具独特性与和谐性。将生态文化底蕴与人居环境适配相结合,寻找更切合城市发展与人民居住的生态文明城市,这一点还需纵向对连云港的生态历史进行考察挖掘并从整体上对连云港的人居环境美学建设与生态环境美学建设进行更多的营造与设想,这对连云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美学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原则,它将主体与客体都融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进行思考,探索主客体和谐交融的有机结合。它在客体环境与历史人文中架起一道桥梁,把人文环境的“无形”与客体环境的“有形”相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二者相辅相成,以“无形”利“有形”,以“有形”聚“无形”,共同建设和谐共荣的生态文明城市。因此在生态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人在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构建城市,人群作为城市生态结构的主体加剧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崩溃。人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体,理应追求生存环境的舒适性与审美追求。生态环境问题可能使连云港居民的生活不再舒适,只有改变连云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不协调的部分,不断提升连云港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不断平衡好城市发展与生态自然间的矛盾,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态建设问题。
连云港紧邻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并且位于丘陵与平原的结合部,因此港城境内平原山地、河湖山海地貌俱全。云台山脉共有山峰214座,主要有云台山、锦屏山、马陵山、羽山等山脉,为山东沂蒙山余脉。标准海岸线长达162千米,共有21个岛屿,其中的东西连岛为江苏省第一大岛。连云港四季分明,气候为湿润的季风气候。在此自然基础上有利于打造一体化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最大程度地保护、利用、开发自然生态景观。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要利用好生态景观与经济发展进一步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运用自然景观增强其与城市生活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联,拓宽生态自然的多样性维度,充分向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境界不断地发掘与敞开,争取最大程度发挥山海城市的生态功能。
连云港腹地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态空间,境内有蔷薇河、盐河、玉带河等大小干支河道40多条,其中有17条直接汇通大海,还有数条与长江河域相通;境内共有安峰山、石梁河等大大小小168座水库,水资源利用率达40%。但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破坏与污染也需注意加强生态保护意识与生态保护措施。对于近海海域污染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恢复,劣IV类海水已全面消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0%以上,但仍需长期性地实施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境内森林覆盖率为30%左右,相对应地城市内仍需增强人工绿化范围并进一步扩大连云港境内的生态湿地面积等等。
通过打通连云港的生态连云与文化连云之间的美感空间,实现生态连云与文化连云的同构。通过增强连云港这座海港城市与人的家乡情结的心理认同,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塑造着港城人民的群体认同感,在生态自然与文化交汇中增强海港城市的独特景观风貌与人文素养。中国古代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的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共同塑造了生命力旺盛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连云港应重视本土生态文化的历史性、多样性,进一步挖掘历史生态文化底蕴,构成生态文化建设的突出点,培育山海城市的精神内核,进一步打通生态连云与文化连云的历史美感空间。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文化遗址与生态环境,例如,海州五大宫调是明清时期俗曲的重要一脉,海州童子戏的起源更是与古代的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渊源,通过讲好文化故事,传承保护地区优秀文化风俗,进一步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平衡好与经济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开放的视野、巨大的包容性与旺盛的生命力塑造连云港的文化底蕴,为未来的连云港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向心力。
对连云港生态自然与城市建设的和谐统一追求还体现在对生态美学理念的认同上。具体的做法是“自然生态为中心,将整个城市当作大自然的一部分,尽可能地将之放入生态系统中考虑”[5],任何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自然空间,也都应当思索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统一。连云港的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特的山海景观为城市特色,通过强调其山海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独特个性,不断满足城市发展的物质需要与人民生活的精神诉求。通过增强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和谐感,塑造两者之间的情感关联,分别从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生态景观两个方面加强连云港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海洋文化建设与人文环境塑造,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进一步确立海滨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定位。
生态美学始终关注人的现实存在状态,以人文关怀乃至终极关怀为目的。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思考连云港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向,能够更深层次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三个维度塑造一个生态连云、文化连云、和谐连云的整体生命和谐的有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