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中的生存智慧与民族凝聚力

2022-03-18 08:23张文杰
语文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学智慧传统

○ 张文杰

(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1)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展开,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整个国家的民生问题和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这已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情,因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时候,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与话语权的争夺,复兴传统文化,掌握文化发展自主权,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发掘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已开始成为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同和精神需求。尤其是2020年新冠病毒出现之后,各国防疫抗疫的现状和效果表明:西方国家因为过度信奉民主、自由,人们可以不戴口罩去上街游行,一味去争人权、争自由,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死亡人数倍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遑论人权与自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在疫情危急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到了第一位,这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奇迹。因此,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存智慧与积极的影响力又一次自觉地呈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全民族文化复兴必须依托的立身之本。

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学与传统文化被后世学者多次清理和反思过,加上它生存于封建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一些内容难免带有落后、保守和愚昧的色彩。在新媒体时代继承和传播国学文化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理清其中的精华,对其糟粕予以剔除和改造[1],保留和积极传播其反映人类真善美和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新传播方式,挖掘其对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和和平共存值得借鉴的内涵,这样才能使我们因拥有无与伦比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此外,在积极传播文化经典和与世界展开友好对外交流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重读经典,审视传统文化与国学中有生命力的精华部分,这不仅仅只是传播了我国古老的历史文化,而是树立文化大国形象,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强创新的深厚动力,甚至对探究整个人类社会和谐的伦理关系与社会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来阐释文化经典的典范性,从文化经典里所具有的生存智慧来分析经典所蕴含的真理性,从传统文化唤起的民族凝聚力来重新理解文化经典、文学经典所激发的认同感,对我们挖掘、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提升文化的软实力,进一步解决市场化、商业化后国人在思想情感、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中出现的困惑与危机问题,具有当代文化价值和理论性的建设意义。

一、经典的典范性:重审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就必须首先要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灵魂生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宏大气魄,它总结和归纳了历代民族的集体智慧和丰富宝贵的人生经验,也因此积淀成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借以发展和复兴强大的血脉、灵魂和根基[2]。从“四书五经”到楚辞汉赋,从“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四部古典名著,这些都足以让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的文化瑰宝。虽然在过去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传统文化和国学典籍也受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影响和冲击,它受过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甚至曾经成为排挤、批判和摒弃的对象(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中对儒家文化的清理),但其自身所蕴含的人生真理却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这也是其在社会变革和文化演进的大潮中始终屹立不倒的缘故,毕竟它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甚至契合了整个人类生存发展所遇到的各种考验,而且形成并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精神血脉之中,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世界各国中地位坚不可摧的重要原因[3]。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经过历代学者的学术梳理和阐释辨别,在接受中有批判,在建构中有扬弃,正因经过这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反复打磨和筛选,才积淀成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汲取和再构的丰富的精神营养,同时也孕育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重审、阅读和阐释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中的精华片段,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反思人生中的各种遭遇与教训,还能够起到丰富自身智慧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何为国学?不同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国学,它首先应该是“集一国的学术之大成”。我国国学主要是指古典文献中重要的典籍所涉及的传统学术著作,它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的有学派、学理和思想,它带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立场和情感倾向,几乎代表了每个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与价值形态。而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而国学经典则专门指中华传统文化中比较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论著[4]。何为传统文化?它一般指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创造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的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昆曲、越剧、演义小说等是代表,至今对当代读者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整个民族比较推崇和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内著名民俗文化研究专家钟敬文认为“传统文化”指的是我们民族祖先千百年以来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根据当时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环境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5]。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观念、情感认同和习俗制度,还蕴含国民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以及价值取向,因而它一直对国民素质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6]。何为经典?在古典文献《尔雅释言》里释为:“典,经也。”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界定为:“经,织也”;“典,五帝之书也”,这表明经典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积淀和传承,才受到后人的推崇。此外,这些重要的文化典籍,主要是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阐释、评价和辨析之后,才历练成为经典,因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流传于中国历史上的德行文化、智性文化,而且放进世界文化之林中也能发出智慧的光芒,呈现出东方民族特有的智慧底色[3]。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宗法文化形成的经典对国家的和谐发展和对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传承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传播对个人、家庭、村族中个体的早期启蒙,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爱国情结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最近几十年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了显著的改变和提高,但也因国民素质出现的问题遭到诟病和负面评价。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对“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建构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国民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和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每当一些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去观光旅游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不自觉地建构了我们的国家形象,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注意个人修养就等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当代流行文化、娱乐文化不断地在解构和颠覆着传统文化经典核心思想与常识真理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往往会出现某种迷茫和困惑,又加上西方文明和强势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渗透与支配,我们完全有必要用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去矫正大众文化中的复制性、娱乐性和低俗性带来的弊端,也有责任去重读国学经典,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中的知己、知人、知天的生存智慧和哲学思想,以此来解决消费文化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因为没有传统文化来做精神支撑,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大业最终也难以实现。

二、经典的真理性:国学经典蕴含的生存智慧

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经济改革大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繁荣,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国内一部分人由于总是看重实际上的物质与享受、金钱和利益,甚至过度追求享乐、拜金,导致许多人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其精神、灵魂反而陷入无聊、乏味和空虚的深渊。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胸无大志,只关注时尚和物质崇拜,迷于电子游戏,贪图享乐,而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一落千丈,对亲情、友情和事业显得麻木和冷漠,精神上萎靡不振。甚至,有一部分人将拥有物质和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这就导致人们为了赚钱或损公肥私,或损人利己,或见利忘义,其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不断减弱,缺乏精神信仰。更加令人担心的是,当代青少年成长正处于人格发展和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一旦被功利化追求诱惑和迷恋于电脑游戏,就会毁掉自己的未来,因而用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对他们进行道德礼仪、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爱国敬业等方面的启蒙、重塑和引导,不但对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颇多裨益,而且会将他们塑造成知书达理、乐观向上、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人格健全、勇于拼搏的人,长大后能够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优秀公民。同样,构建和谐社会更是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主体,因为他们是推动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甚至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和影响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否。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青年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他认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也即个人的德,同时也是一种“大德”,即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因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学经典《礼记·大学》中也强调“明德”的目的,认为其“在亲民,在止于至善”[7]。“明德”就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要通过继承、弘扬传统美德,修身养性,博学成才,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彰显自身的美德,要遵循传统社会中积淀而形成的传统美德。如今,这种道德规范已在中华儿女一代代人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整合和渗透,并流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长期以来,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和“忠、孝、廉、耻、勇”的价值观念早已融入人民的精神信仰之中,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生存智慧已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遵循的行为准则。儒家以“入世”的观念要求人们应该准确地认识自身,把控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他强调的是,人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摆正自身位置,知道自身的局限性而不断求知进步,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智慧。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其实是要求人们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因为人毕竟是群体性、社会性的高级动物,学会互相关心和帮助,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就要按照“仁义之道”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9]。一个人只有追求个人修养上的道德完善,知错就改,见贤思齐,才能达到儒家文化中所谓的君子、圣人的至善境界。

老子的《道德经》在论证到人的生存智慧时,也强调“自知”比“知人”更重要,真正聪明的人先要认识自身,正视自己,才有资格去评价他人。老子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自知”是生存智慧中修养更高的境界,只有自知者才能达到知己知彼、反思自身的境界,只有正视自身的不足而且善于改进的人,才会有进步。一个明智的人之所以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就在于他胸襟广阔,不为琐事所牵绊,也不执着于对美丑善恶的过多纠结,与他人能够以豁达的包容心去交结沟通,这样才能保持智者无所偏废、无所取舍的道德境界,也才能够养成旷达无为、不争不抢而顺应自然的天然本性。作为个体的人处在社会大集体之中,首先要学会与人相处融洽,懂得处世之道,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在患难中互相扶持,才能和谐愉快地融入其中。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总结出许多有关处世之道的生存智慧,教人学会知人,做到以己观人,以己观物,并懂得推己及人,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时时反省自身不足,借鉴学习他人长处。如孟子认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10],即:一个人要经常对自身的不恰当行为进行反思检查和总结,自我批评和解剖,只有这样去严格地约束自身行为,才有资格去说服别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对方的处境;同时也认为不能将自己和个人意志或愿望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之道也就是《论语》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所面对具体个人的处境、感受和心情,去理解他人,懂得施恩于人,与人为善,不管是长幼老少,也无论是亲疏尊卑,尽可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认为,人只有去掉私心,无欲无求,做到利人利己,服务他人,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一切,才能实现和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只有个人的道德境界提升了,才会影响和施善于他人,对家庭、村族的团结一致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走向兴旺发达,无疑有重要的良好作用。《道德经》中也强调推己及人的处世之道与智慧,希望每个人能从自身出发,由小到大,凭自己的理性去认识社会与人生,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这就是说,人们应该从自身的认识,推及天下所有的个人、家庭、村族、乡里乃至整个国家,所有人都要用自己的道德修养去施善乐道,同情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才能完善人格,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具有东方人独特思想的生存智慧。

良好的国民素质与健康的国民心智对整个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都十分重要。一个身心健康的公民心态比较平和,他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或应对各种挫折困难时,也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姿态,不会悲观厌世,更不会绝望空虚,而是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去做人做事,谦虚低调,不怕忍辱负重,耐心谨慎地处理面临的生存难题(反观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悲剧与惨案大多是因为不懂得处世道理和为人原则)。因此,精读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对每个公民在理想信念、个人修养、处世做人、做官从政等方面颇多裨益,无论是古人所说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吾日三省吾身”的做人处事的劝告,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于我如浮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节情操,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创新的智慧之源,也是解决当前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中出现的危机的重要内省方式。传统文化孕育中华民族互助友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而且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文化经典的生存智慧中找到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经典的认同感:能点燃民族凝聚力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主要是以中华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为体系,国学体系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政治和历史演变而建构的。国学热潮在近代、现代之所以能够延续、复兴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东方文化所具有的自身智慧。同时,国学与传统文化能得到广大民众广泛认同传承和推广,这不仅是因为国学自身的民族性、本土性使然,而且是因为西方世界面对人类科技发展、利益驱动、人性失落的各种危机而无可奈何时,能从东方文化的经典中寻找灵魂救赎和解决信仰危机的钥匙。文化经典,包括宗教典籍,毕竟是千百年来人类生存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积淀和总结,因此印度的佛经、西方的圣经和中国的“四书五经”等,都被看作是人们借以安身立命的文化典籍和全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一夜之间”就摧毁了西方人的家园和精神信仰,科技造福人类的梦想和上帝保佑人类的安慰瞬间化为梦幻,哲学家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世界便对未来一切开始陷入了怀疑、悲观、焦虑和绝望之中。如今的人类又为经济发展而对自然界过度开采挖掘,破坏了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在现实的人类社会竞争中,人们又被金钱利益和欲望诱惑所驱动,权力、金钱、享乐、贪婪几乎使人变得日益自私和封闭,甚至“异化”成为“单向度的人”,这时候,我们借助于传统国学经典来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天人合一”的和谐处境,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西方学界的文化视野之中,吸引更多当代学者对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等的关注,很有必要。这是因为中国的国学文化关注个体的道德修身,注重人际交结中的宽容、礼仪和互助,尤其在处理人类与生态自然方面,比较重视节制个人欲望,看重长远利益,追求人与人相处之间的和谐,因此对全人类来说具有普适性的文化价值[11]96。加上国学经典中包含的人类生存智慧与人文精神,已被各国学术界文化精英或学者赞誉,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于1988年在法国巴黎进行演说时,也向世人倡导要对中国儒家文化给予充分的关注,他说“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回到25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1]96。

如今,随着媒介文化传播力量的无限延伸,麦克卢汉所看到的人类居住的“地球村”不再是老子所谓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更不是封闭、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彼此不断展开交流、沟通和对话的友好邻居,人与人关系处理离不开道德修养、礼仪尊重、宽容谅解和生态和谐等方面的人文环境,这也是国学为什么在海内外受到重视,并得到高度认同的根本原因,也是千百年来国学经典对民族凝聚力产生影响的佐证。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个人创业还是经营企业,都离不开诚信文化,因为诚信体系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儒家认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言忠信,行笃敬”;《左传》提出“失信不立”,可见对人对国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这就是说,教育年轻一代需要从培养诚信的人格品质做起,从自身的日常行为和处事的信守诺言着手,要说到做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诚信文化的建设,为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反观我们今天现实中荒唐的商业欺诈行为,一些私人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而做假广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遭到广大民众的一致谴责和讨伐,这种不诚信的欺诈行为,在媒体曝光和受到工商部门的处罚之后,也引起了国人的震惊、反思和批判。虽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但赚钱经商绝对不能走歪门邪道,更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不讲诚信、唯利是图,实际上就是某些经营者、生产者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出了问题。

我们再谈谈个人修身正己与为政治国之间的关系。“内圣外王”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推崇的政治理想和人格境界,但其基础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的提升,只有先做到了“修其身正其心”,才能去做治国平天下的事业。《礼记大学》中明确指出任何公民都不能例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南宋哲学家朱熹将《大学》中修身的内容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即所谓的“八条目”)[12],这八条对从事治理家国的个人或统治者要求很高,首是品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修炼过程,要从内到外、从小到大,不断学习、积累、实践和总结,这八条环环相扣,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但归结一点就是:“修身”是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用人原则注重“德才兼备”,而且强调“以德为先,诚守信用”。习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作风提出了“三严三实”的基本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必须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个要求和标准符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德治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与古代用人智慧和德政文化有一脉相承之处。我们党的用人原则更多的是从古人德政文化与执政智慧之中不断借鉴与发展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形成了“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要求。

除了自身具有的先天性的中华语言符码之外,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内容蕴含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更容易唤起民族凝聚力,毕竟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解读、阐释、领悟和借鉴国学经典中有普世价值的精华部分,已成为当代学界的文化共识。比如说,儒家文化经典认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人格品质的境界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不断进取、虚心受教、学而不厌才能做到,具体要求为:好学善问、敏言慎行、宽容厚道、崇德向善、安贫乐道等[13]。

尤其在当今市场化和功利化盛行的时代,许多人处处为利益和得失而斤斤计较,坐卧不宁,一些传统美德也随着价值观的扭曲而出现某些困惑与迷茫。这时候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经典思想可以使任何一个接受者、阅读者和传播者都会有所领悟,感到豁然开朗,也从其中找到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当今西方社会在面对现代化、技术化过程中出现的人性异化、人情冷漠、欲望膨胀、灵魂沦丧等问题,尤其是后现代、后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内容变得碎片化,人们漠视过去的历史,处处解构和颠覆一切曾经有价值的东西,认为一切都对我“无所谓”,最后将人生看作“一场游戏一场梦”。这些似乎是人类在末日世界即将到来之前所面对的各种终结性的矛盾困惑,很难找到自我拯救的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的许多具有超越时空性的智慧寓言和人生思考,再次让国内外学术界研究者从其中找到一些安顿精神和灵魂的参考方案,在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时也产生了许多共鸣,这些无疑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如果我们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我们就会失去自我,就会失去与世界对话的资本。

综上所述,国学与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与积累中逐步形成的,这些文化经典积淀深厚,并且经过历代学者的继承和传播,建构了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也十分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人格修养的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和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应该坚定不移地在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保持本土文化自觉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去再造和创新,去建构适合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新文化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国际社会,才能与世界各国共同对话,共同交流,进一步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

在当代社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人际关系变得冷漠、自私、残酷、对立,人们越来越被金钱、权力、物质和欲望所左右。正常的家庭伦理、友爱互助、尊老爱幼、集体责任、社会公德、爱国情怀等变得越来越薄弱,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与沟通更加困难。当人们之间的生存关系开始失去了和谐,对于他人的灾难漠然旁观,对于别人的求助置若罔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反思我们这个时代,除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强国之外,我们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作为高级文明进化的当代人,我们是否是合格的文明人。因为如果没有文化精神支撑,没有传统经典的熏陶,我们距离世界强国、文明大国和文化自信差距很大,毕竟国家的兴旺发达与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勤俭、重教、敬业、乐群、互信、和谐、进取等观念[14]属于文化软实力,却对整顿一个国家的商业秩序,增强企业内部员工集体的凝聚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员工人格修养等,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在强调弘扬和传播国学经典的当代价值时,也需要对其弊端做一些学术研究上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梳理。比如,儒家学说虽然有普适性价值,但毕竟是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文化产物[15],其中的“上下尊卑”已经难以合乎当今时代的文化需要。到了全球化和经济化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改革创新的新型文化,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国学看作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简单地否定、排斥肯定不对,但盲目推崇和迷信国学经典的一切,显然也是缺乏理性的体现[16]。

当然,到了新媒介文化时代,恶搞经典、戏谑经典和亵渎传统文化经典的神圣性,肤浅地将其媚俗化,获得某种低俗的狂欢化效应更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宏大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方法去研究国学,对其中具有负面影响的说教要进行清理和取舍。尤其在对经典的解读、重释和新解时,可以通俗化,但不能庸俗化地去理解;可以多元化解读,但不是毫无边界,即使文本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也不等于尝试时的“无底线”,否则就成了对文化经典和历史书写的娱乐化消遣;更不能用过去上纲上线的政治阶级或宗教框架去贴标签,而是要用客观、平等、历史的态度与视角去解读文化经典,从而让经典国学中的人文精神与生存智慧发挥自身应有的思想魅力。

猜你喜欢
国学智慧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