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宇航,吴林龙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2月,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的纲领,系统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诞生,为后世共产党人提供了精神指引。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形成了对天地、祖先的信仰。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信仰更加多元,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纷至沓来,充斥于现代社会。“共产主义信仰”这一名词虽然并非由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由列宁提出),但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思想内涵可以追溯到马恩时期。《共产党宣言》的横空出世,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思想的诞生,也标志着共产主义信仰从空想走向科学。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思想,对坚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信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憧憬早在1516年就产生了,然而这种憧憬在之后的300余年里始终处于空想状态。直到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共产主义信仰才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在近代共产主义信仰发展史中,《共产党宣言》是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事实上,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自16世纪就开始了。1516年,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乌托邦”中,财产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人民平等,每个人可以自由发展。1623年,康帕内拉在其著作《太阳城》中描绘了一个消灭剥削和私有制的大同社会。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直接共产主义理论”在欧洲出现。温斯坦莱作为掘地派代表,出版了《自由法》一书,用法律条文形式描绘了公有制共和国的蓝图。摩莱里通过《巴齐里阿达》和《自然法典》两本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城乡无产阶级的诉求。进入19世纪,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采用理论论证形式剖析现存社会制度,探讨变革途径,摆脱了仅强调乌托邦理想社会和普遍强调平均主义、禁欲主义的早期共产主义的影响,将共产主义思想推到了更高阶段。共产主义在欧洲大陆流传300多年,但仅在一部分人之中流传,并没有成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信仰。直到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纲领,出版《共产党宣言》一书,科学系统地论述共产主义思想,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指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共产主义才成为共产党人的信仰。至此,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转变,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最终形成。
《共产党宣言》出版以来,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持续奋斗。
首先,《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造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开端。1864年,为响应“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号召,欧洲无产阶级成立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欧洲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逐渐被消灭,共产主义开始成为无产阶级的信仰。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联合成立第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范围不断扩大,由欧洲和北美洲地区扩散到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1919年,列宁领导成立第三国际。第三国际团结各国无产阶级,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将共产主义信仰刻入世界无产阶级的心中。
其次,《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指引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19世纪70年代,共产主义信仰经由普列汉诺夫传播到俄国大地。1917年,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并成功在192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15个国家曾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共产主义信仰跌入谷底。但苏联的失败不是共产主义的失败,而是苏共对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的失败,苏共对共产主义的僵化认识和信仰不坚定导致苏联解体。
最后,《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引导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主义信仰就没有共产党,共产主义信仰深刻改变了中国。在《共产党宣言》中共产主义信仰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之后更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阐释了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同时,他们也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阐释了共产主义信仰的社会理念,指出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具体实现路径。
《共产党宣言》中含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信仰一些基本思想的阐释。
首先,《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基本思想,即每个时代的经济生产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都是这个时代政治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9。这表明《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彻底的、唯物的科学信仰,不带有任何鬼神和宗教色彩,它隶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对经济基础起能动的反作用。
其次,《宣言》提出了“两个必然”的重大论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原始公有制解体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进而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并指出当前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强大的生产力发展,这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长此以往,资本主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
再次,《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指出进入阶级社会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31。马克思、恩格斯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这并未让所有人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资本主义财富分配方式使小部分人生活在天堂、大部分人活在地狱,无产阶级想要解救自己,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进而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如上种种,不论是从唯物史观还是从两个“必然理论”抑或阶级斗争理论等,都表明《共产党宣言》为共产主义信仰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宣言》中没有描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社会形态,但是展望了未来社会的前景,阐释了共产主义信仰之下未来的崇高理想社会及这个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首先,规定了未来社会所有制。共产主义的特征是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共产党人的理论可以概括为“消灭私有制”[1]45。私有制消灭后,雇佣劳动消失了,剥削也消失了,资产阶级社会中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现象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
其次,阐释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雏形。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教育是资产阶级为巩固其统治而实行的把人训练成他们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是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压迫性教育。马恩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之后要对儿童实行公共免费教育,取消儿童劳动工厂,结合教育与物质生产[1]53。这种教育是普遍的社会教育,这里的“物质生产”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工厂教育,而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教育。
再次,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阶级与国家消亡。他们指出随着生产力极大发展,无产阶级消灭旧生产关系之后,阶级本身存在的条件也被消灭了,阶级和阶级统治随之消失,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机器也将最终消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一种真正的共同体。
最后,马恩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解放、自由发展的社会。《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说道:“代替阶级对立社会的将是每个人都能独立自由发展的新社会。”这一关于未来社会的经典描述中蕴含着马恩对未来人的美好祈愿与殷切希望。他们希望未来理想社会中的人摆脱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摆脱不自由劳动,摆脱政治精神限制,实现全人类解放,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卡内帕在1894年请求恩格斯为其周刊《新纪元》找一段题辞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认为再没有任何一段话比这句更合适了。
哲学家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共产主义信仰不只是美好愿景,也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朝着这一愿景不断前进的社会实践。
首先,共产主义信仰实现的总体道路是通过工人革命使无产阶级获取政权,发展民主,然后不断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集中生产工具,尽快提升生产力总量。[15]52
其次,指明实现共产主义信仰具体的斗争方式。一是坚定共产主义的立场。共产党人在实现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要坚定共产主义立场,明确阶级意识,看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二是分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信仰。第一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专政并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第二步,消灭阶级,消除国家,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发展,实现共产主义。三是建立统一战线。一方面,共产党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持反对资本主义的一切革命运动,不对与其他革命活动结合心存排斥;另一方面,联合全世界的无产者,通过暴力革命打败资产阶级,获取政权,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自在发展。
再次,共产党人的斗争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二章末尾十条革命措施在当时看来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当初的十条措施在当下根本没有特殊意义;实现共产主义信仰要以历史条件为转移,不能将共产主义当作机械的教条来崇拜。
最后,共产主义信仰实现的组织保障是共产主义政党。《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原则,共产党是共产主义信仰实现的组织保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共产主义信仰才能真正实现。
新时代必须加强共产主义信仰建设,因为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动力,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指引着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当前共产主义信仰的发展依托中国的制度、政党优势,呈现出良好的趋势,但面对国际国内重大风险与挑战,个别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储备不足、共产主义意识淡薄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新时代加强共产主义信仰建设,必须重视共产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要让广大党员与群众认识到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立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个人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对广大党员与群众的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如果共产主义信仰不能占据人民的头脑,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就会腐蚀广大人民。因此,以《共产党宣言》教育广大党员与群众势在必行,要使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黑暗腐朽,从而更加坚定地站在共产主义立场上。另一方面,要让广大党员与群众坚信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随着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状况展现在人们眼前,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让人们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是否真的会灭亡、共产主义是否真的能实现。由此,共产主义信仰开始动摇。针对这种情况,共产主义科学思想精华需要深入人们心中。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与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在《共产党宣言》中被明确提出来,这是马恩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之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他们认为共产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之后的必然结果。这些都说明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建设要使广大党员与群众坚信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者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造成精神上“缺钙”,从而导致“软骨病”。共产党人的根本就在于坚守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因此,共产党人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显得格外重要。《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这隐含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引导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是自由发展、幸福生活的社会。近代社会,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拯救中国的各种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共产党宣言》传播到中国之后,一批有识之士在其影响之下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建立中国共产党,确立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实现人民解放、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崇高目标,这凝聚着它的初心,昭示着它的使命。“一切向前走, 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会上如是说。近代以来先进分子在共产主义信仰指引下走上革命的道路,国家和人民自始至终一直被他们装在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共产主义信仰中凝聚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构建共产主义信仰,必须明白共产党人是谁、是为谁、是为什么,明确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在新时代,同样需要共产主义信仰指引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国现实状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仰一脉相承,具有相同的理论支撑和价值理想,因此,在新时代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建设实践的引导旗帜,就是把共产主义信仰作为旗帜指引新时代的终极发展方向。
《共产党宣言》中明确表示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阶段性。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来看,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因此,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建设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以共产主义立场原则为基础,立足新时代、新阶段特征,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形态,既要强调其政治功能,也要发挥共产主义信仰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批判作用。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形态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让共产主义信仰继续在中华大地落地生花,指引中国持续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共产主义是漫长的历史过程,要立足于党的现阶段目标,脚踏实地推进事业。如果丢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今日之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此时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中国人民才能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中华民族才能凝聚向心力,迸发精神力,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经典著作,其思想值得每个中国人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