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建设路向

2022-03-18 07:33刘玉霞孔维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立德育人

刘玉霞 孔维明

(天津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57)

习近平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就为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集中反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和必要延展。课程思政建设聚合为立德树人的最新战略举措,是一项恢宏庞大的历史任务,其科学真理性亟须在理论阐释及实施进路过程中进一步把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无疑需要打开并且阐证其多维视域,但归根结底,厘清其价值意蕴及建设路向是其首要前提。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这项工作的地位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方向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立志正确、品德高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付诸实践。其二,改革开放使我国高校规模扩大、质量提升,虽然在世界上众多领域如科学研究、学术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中华民族越来越自信,但仍需进一步增强。其三,教育领域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经济全球化使部分学生受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国外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思想渗透的主要场所等。由此可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巨大挑战,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4]这就要求所有课堂都要提炼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人文价值等价值意蕴,切实履行教师“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其一,立德树人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支点。教师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增强“四个自信”。其二,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点。课程思政要创新教学方式落实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三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立德的关键,培养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就是树人的目标。其三,立德树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焺点。课程思政要将文化自信融入课堂教学的内容,立德树人就是要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传承性和开放性,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三)有利于调动全员教师协同合作

其一,课程思政是扩大参与广度的关键载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呈现新变化,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呈现新特征,仅仅依靠思政课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非常困难,迫切需要课程思政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育人。各门课程教师都要拓展授课载体、创新讲授方法,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目的,充分认识到每门课程所隐含的教育资源,将教学规律和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兴趣,将思政教育目标与课程建设目标相结合,建立良性的共振机制,创新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效运行。

其二,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把握育人规律的重要载体。各门课程教师对育人规律的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心理并未真正成熟,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有针对性地融入不同学科,展示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能力和融入能力。

其三,课程思政是实现合力育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新生事物,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调动合力育人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调动全员的教师队伍体系,教师、课程、课堂共同发挥育人作用,改变高校的角色缺位、重心偏移、环节脱钩等现象,加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形成强大育人合力体系。

二、高校课程思政存在“两张皮”现象

高校已经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在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公共基础课教师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

价值塑造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公共基础课教师由外语学院、理学院、物理学院等不同院系的教师承担,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仅限于传授基础知识,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工作无关。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理念造成的。公共基础课教师所学专业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训练,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会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另一方面,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觉意识不足,他们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另外,学校多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有待提高,因此,会有部分教师尚未正确理解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只重视自己所教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课程中隐含的底线政治教育的开展,很难起到润物无声、犹盐在水的效果。

(二)专业教育课教师重能力培养轻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展开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课堂传授中能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海洋,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及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政策精神带到专业课讲授中。其一,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思想引领方面有待于形成互补效应,在挖掘课程的研究成果、领军人物、爱国主义者等方面的价值引领有待加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能力有待提升。其二,专业课教师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化为自觉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有一定的育人意愿,但将精神、价值、思想渗透于专业课程的方法有待完善。专业课教师在课程育人的原则和规律方面有待深入探索。其三,专业课教师和其他部门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教师“各自为阵”的局面需要进一步解决,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从而改变重能力轻思想的现象。

(三)实践实习课教师重技能操作轻工匠精神

实践实习课教师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将专业理论运用到社会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服务社会的目标。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能否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需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部分实践实习课教师的育人理念有待提升,持有课程思政是增加工作量且无实际意义的错误认识,在处理实践实习融入思政元素方面存在现实的挑战。由于实践实习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生疏,对实践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在实践类课程即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社会公益、创新创业等具体课程渗透工匠精神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向

(一)发挥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作用

高校课程思政实施需要高校党委进行顶层设计,要把全员育人摆上重要议程,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组织作用,党员教师要起模范作用,抓住制约课程思政建设的突出问题,将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出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首先,高校党委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力量。我国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党委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凝聚力。高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责任人,要坚持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全面领导,树立主体责任意识。一是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上讲台,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带头走进课堂,助推各门课程与思想教育工作相融合;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助推课程思政建设。二是高校党委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政策研读,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进行顶层设计,提高对课程思政实施的思想认识水平。三是党委发挥主体责任功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成立专门课程思政指导机构,对课程思政实施进行整体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形成各部门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其次,基层党组织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中坚力量。基层教师党支部要发挥教师党支部教师专业学科的特长,从课程与思政结合的角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政治功能。健全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领导机制,完善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机制,完善班长团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发挥支部书记在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学习和领会“课程思政”改革精神,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列入“三会一课”。加强党支部对课程的价值引领把关,组织党员讨论课程改革方案,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深度融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基层党组织推动课程思政的有序开展。

最后,党员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力量。高校党员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一,党员教师要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党员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思政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控握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落实课程思政目标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其二,提升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要梳理全程育人理念,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教材讲义、融入教学大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其三,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创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树立“互联网+教育”教学理念,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的育人职责和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教师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亲和力、创造性,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首先,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是关键。目前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教学效果逐渐显现。但是仍然存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师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亲和力不强等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和成效。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有了积极性,才会走进学生内心提升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入脑入心的价值体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思政课协助指导是基础。一方面,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思政课教师定期参加各类课程的集体备课、观摩现场教学,通过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师分享授课思路、方法、内容等,形成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特色。另一方面,要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教研室、教研团队或课程组定期听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形势与政策等五门思政课中的任意一门课程。通过思政课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到课程教学中;通过思政课教师解读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更好地与专业知识结合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直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批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一批优秀课程思政教研项目。

最后,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专业课教师占高校教师的80%,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也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行。其一,专业课教师要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好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但是,目前专业课教师仍存在重视教学内容的客观性而忽视价值性、重育才而轻育人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提升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其二,专业课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履行在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中“授业”“解惑”中“传道”的职责。 其三,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增强立德树人责任感,提升育人能力,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专业课教师自觉将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支柱。公共基础课程是实现课程思政主要内容的重要载体,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具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功能。通过公共基础课这一课程思政的形式,既能探索美德与价值的内在逻辑,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又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回归育人初心,实现价值自发向价值自觉的有效转变。高校要从理论层面探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案,从实践层面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和制度机制,推进课程思政。

第二,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支点。高校80%的专业课程决定了其“主战场”地位,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绝对时间,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支点。因此,要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都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要根据校情、学情不同,挖掘其中蕴含的特色资源,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第三,实践类课程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点。课程思政建设要创新合作平台,拓展教学资源。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一方面,第一课堂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象一直存在,教书与育人也被割裂开来。“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5],这就要求高校要改进第一课堂的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将课程思政内涵植入思政实践课程,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实践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培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使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提升爱国情怀;“百万师生大实践”使师生走进基层,走入群众,进一步了解社会的需求,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使命感;“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加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行走课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带着思索深入社会调研,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论证,是基于认知体验的实践课程与思政课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行走课堂”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无法开展大规模社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效地实现了课程思政的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解决了高校课程思政学生由于无法认知体验而不懂不信的问题,实现学生自己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行走课堂”实现了课程思政由教室课堂到社会课堂的跨越,突破了校园、课堂、书本的局限, 遵循学生成才规律,遵循课程内容,遵循社会生活实际安排,将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传授、学生内化和社会体验有机整合。“行走课堂”让学生在行走中学会观察体验、学会思考,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提升了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