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成
(湖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新的形势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创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贯彻大思政、践行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1、课程思政的提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步进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高校所有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每门课都要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在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品格。教育部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教育部指示精神,围绕“课程思政”,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各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鼓励教师申报课程思政项目,整合资源组建课程思政团队,积极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2、大学生创业课程
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国非常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我国积极抢占战略高地,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措施,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帮助大学生学习更多创业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各高校非常重视创业教育,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创业教育发展文件,建设创业学院与创业基地,发展创业教师队伍,开设创业课程,培育了一批创业项目,培养了一批创业大学生。
对高校而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中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非常重视课程建设,在创业教育中,以创业课程建设为依托,推动创业教育发展。通过举办SYB创业师资培训班,学校培养一批创业课程师资,保证了创业课程教学。当前各高校把《创业指导》列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在全校开设此门课程,高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项目研究等教学形式,旨在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首创能力、冒险精神。
随着高校推进课程改革,创业课程建设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创业课程开课时间短,课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创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一些困难。
1、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国家重视创业教育,各高校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以《创业指导》为基础课程,该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市场调研活动,课程考核一般要求完成一份详实可操作的创业计划书。通过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助力大学生创业。但《创业指导》课程在高校普遍开设时间短,它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建构主要来自西方,创业课程体系受到西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其内容以经济价值为主线,聚焦经济效益,对于国家责任、社会价值强调不多。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教育不只是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创业课程体系过多强调经济价值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我们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业大学生。同时当前课程体系偏向精英教育,从体系上看培养的是成功的创业者,缺少广泛的创业意识教育,缺少团队建设、诚信教育、拼搏精神等,这些都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2、创业课程师资队伍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调研时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成果。好老师能带出一批好学生,好师资能建设一批好课程,因此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创业教育经过几年建设,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的就业创业人员、辅导员、学工团委教师、部分专业老师都加入到创业教育中。但真正具备创业、经济、管理等专业背景的老师很少,有创业经验的导师更少。创业课程教师自身对创业课程体系不精通,对创业知识尤其是法律、税收、保险等知识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表现出底气不足,在课堂上就无法娴熟地讲授创业知识,课下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业。创业课程师资不强影响了创业课程教学,挫伤了学生创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创业人才。广义上讲,创业项目指导是创业课程教育的延伸,目前的创业教育师资勉强维持创业课程教学,对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显得力不从心,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更显不足。
3、创业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思政已迈入快车道,打造了一批课程思政金课。在创业课程教学中,我们侧重讲成功创业,讲创业成功的要素,而对创业课程中思政元素挖掘不够,课堂教学中思政内容缺失直接表现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缺乏,大学生缺少一些闯劲拼劲。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现在的大学生是“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成长在家庭比较优越的环境中,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上比较脆弱。而大学生创业风险大,想成功不容易,短期内成功更是难上加难,一旦大学生遇到挫折,很容易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归根到底是大学生在创业课程学习中,缺少创业品质、创业精神等素质的学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创业精神学习,忽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调研市场这一内容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给学生讲如何调研市场,如何调研顾客、竞争对手、产品等,而容易忽略市场调查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沟通能力,也难以有意识培育学生市场调查需要的吃苦耐劳精神等。
4、创业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当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近几年创业课程教学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教学质量。一是在创业教育中,很多学生狭隘地认为创业是精英教育,他们对创业没多大兴趣,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对创业学习投入不多,学习质量上不去。二是创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分组,但受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人数等因素制约,无法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也很少使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调动师生、生生间互动,以致教学效果不佳。三是整个创业课程教学重教学轻实践,很多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参观创业基地、调研市场等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学校对实践环节也缺少有效监管,以致于实践环节大多走过场,大多数学生在实践环节没什么提高。
基于当前创业课程教育的困境,我们必须对创业课程进行改革,突破口就是课程思政,综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应该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1、国家政策支持课程思政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层面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每门课程都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国家政策就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高校要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这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课程教育相结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创业指导》作为创业课程的基础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走在前列。
2、两者培养目标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加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德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业教育也不只是创业能力培养,它还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综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都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3、解决当前创业课程困境的需要
为更好开展创业课程教育,解决当前创业课程教育中的问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价值观引领作用。长期以来,创业课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重视创业教育成果,强调创业的经济价值和成功的企业家精神,忽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忽视培养创业者的家国情怀、社会价值和企业家的精气神。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因此急需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借助课程思政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创业能力双提高,教师要借助课程思政,用一些通俗易懂、饱含创业精神的案例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引发学生对创业课程的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实践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1、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创业课程体系
当前高校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倡导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在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突破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创业课程体系中,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丰富创业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明白创业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课程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课堂教学知识点。我们以《创业指导》为例,在讲授企业的人员组成时,我们不只是讲授各个角色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牢记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任何公司都不能做大做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就是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创业项目指导,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大赛,通过参加项目大赛,让学生明白创业计划书写起来不容易,真实的创业更为困难,要学生做好吃苦耐劳准备,更要学会面对挫折,提高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2、培养多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者应该是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如果没有一支经验丰富、创业知识深厚且敢于创新的师资团队,一切的创业教育都将成为空谈,对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只是妄想。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培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模块纳入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创业课程中。二是吸纳一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经济等专业背景的老师加入到创业教师队伍中,壮大创业教师队伍力量,构建“思政导师+创业导师”双导师制,使创业教师综合素质更高,师资队伍结构更科学。三是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选拔一批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较好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立项一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营造创业教师人人参与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四是支持创业教师对外交流学习,创业课程教师可以到课程思政与创业教育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还可以到创业产业园,近距离接触创业、了解创业,掌握创业实践能力。
3、充分挖掘创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要想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要掌握多元课程素材,尤其是充分挖掘创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创业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之一,在文化传承中孕育了价值体系、传统美德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锤炼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孕育出来的红色文化,是鼓舞中华儿女奋发有为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能给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可以承载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优秀品质。三是根据创业课程知识,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之融合点。创业课程教学要以创业知识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硬塞到创业课程中,而是巧妙结合创业知识点,潜移默化穿插进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我们在讲预测启动资金时,引用案例是资金链断了导致企业破产,强调启动资金的重要性。这时我们进一步引用古代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不只是创业,做任何事都要有所准备。
4、借助思政力量推动创业课程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了,开展其它工作就相对容易些,教学工作也一样,思想政治教育能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好好学习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一是重视学生团队建设。在创业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重视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头脑风暴、确定创业项目、开展创业调研、撰写创业计划书等,让学生意识到任何成功都需要团队力量。二是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学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没有诚信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在创业教学中,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创业项目,都会开展相应的市场调研活动,教师无法监控各小组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诚信对大学生至关重要。通过开展诚信教育,让创业调研落到实处,而不是简单拍照来应付,调研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市场分析能力。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创业课程建设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新形势下,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创业课程中,对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