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展惠英,冯志刚,王子宜,尚筱洁
(1.兰州文理学院 化工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2.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辩证法是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通过黑格尔和马克思而发扬光大.辩证性思维是一种主观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对事物相互联系的认知.辩证性思维是指以变化和发展的角度思考认知世界,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以这种客观联系为基础,进一步认识和感知世界,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外界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辨证性思维方式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可反映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和规律性.辩证性思维的特点,就是从事物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其他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辩证性思维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工科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逐步培养辩证性思维,这非常有利于主体世界观的构建.
教育部2017年明确提出,建设“新工科”,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加快新兴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题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1-2].新工科强调的是产业链的整合,代表了最新的工业或工业发展趋势.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工科专业人才,需具有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因此新工科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培养面向未来多元化的学生[3],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辩证性思维是其不可或缺的能力.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包含着运动发展的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等[4].这些范畴和规律共同的核心内容在于要求人们全面、联系、发展地认识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辩证性思维被认为是评价、执行、探索等领域最基本、最具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有效选择和评价、随时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独立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关键[5-7],也是未来工科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因此,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也必须重视此项任务.
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能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具体情况冷静地思考问题,不盲从,不轻率地肯定与否定,可以根据原则和规律做出正确的评价,甚至形成独到之见和创新.但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目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简单,认知和解决问题时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考虑的不够全面,被动接受认知占大部分,辩证性思维和规律运用比较少,教师在工科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解决问题,对思维方式的引导比较少,思维方式的训练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比较少.为了更好地培养满足新工科人才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合理运用辩证性思维,拥有独立意识和理性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创设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课堂,构建发展辩证思维的课堂文化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关键策略之一,这也是工科课程需要重点加强的地方.
教师要真正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独立思考的人,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上课时信息交流应是在自由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自我建构,鼓励学生全面和多样化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使学生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辩证思维的主体是思考,学生主动思考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推广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每个人的认真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识别和评估错误的积极方面;在思辩的过程中,错误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因为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思考的狭隘性在哪里,并给我们正确的启示.教师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思维方式,耐心倾听他人的解释,能够接受不同的立场,尊重他人.
教师需要营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必要条件,这种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打破旧知识的樊篱,主动探索未知.课堂氛围的打造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师德师风、知识结构、自身素质等密切相关,但也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和一些相关的教学技巧.比如,精心地组织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关键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一个活跃的氛围里思考,积极引导学生辩证性思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素材供学生参考,容许学生大胆思考和质疑,学生不仅敢于思考、积极思考,同时也敢于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辩证性思维不仅涉及技术,还涉及意识、态度和情感.辩证性思维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师要学会辩证性思维,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都要起到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能提出论点及相应的证据,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要能体现教师的辩证精神和态度.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要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清楚学生的接受程度,知己知彼,才能促进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教师的示范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总之,教师要不断修炼自身,要有较高远的人生境界,较大的格局,较深的涵养,以及学高身正的品格和厚积薄发的知识底蕴.
在探讨分析专业问题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全面思考,敢于更新或突破传统观念,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教师需要利用赋予学生某些角色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借此机会给予表扬和促进,通过学术讨论的方式活跃思维,激发全体学生的共鸣.“学术对话”可带来多方及全面的信息反馈,这是辩证性思维教学的核心,因此,学术讨论是促进学生辩证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探讨中尊重差异、多样性和他人的挑战.学术讨论包括3个方面:一是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建议后,教师指导学生说明原因、证据和依据,并对原因、证据和依据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进行分析和检验,同时让学生理解:在决策中依据的标准和基础必须保持不变;二是教师可在学生认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后,通过继续追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思维结构,提高思维的清晰性、准确性、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应包容学生所有的想法并合理引导.
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修正偏执单一的想法,面对差异时,学生可以互相进行解释,理解为什么合作伙伴之间有不同的观点,并解释产生分歧的原因.
纵观上述教学理念,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问题”.辩证性思维首先要学会思辩,这是辩证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的深度可以决定学生思考的水平,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技巧.学生要学会从以下4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教师提问的角度:①思考的起因.例如,“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涉及到哪几个方面?”等这样的问题;②思想的基础.例如,“你考虑了哪几方面?”“他们的关联是什么?”“你为什么相信?”“人们为什么相信?”这些问题包含了关于信念的问题;③与其他观点产生对立时的思考.例如,“对立的观点起于何处?” “如何看待这种对立的观点?”“具体针对的是什么?”;④思考的影响和结果.例如:“你认为结果是什么?”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之发生?”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不断促进学生思考和深化思考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师可有效地指导和监控学生的思辩过程.
教师一定要注意的地方是,学生思考问题需要时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全面思考.因为辩证思维的结论要考虑许多有关联的内容,不是轻率的判断和决定.在回答问题之前,让学生明白应该深思熟虑,而他们的快速反应往往不是最好的答案.而且事物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思考不能一成不变,要因时因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回答正确教师的提问对学生而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教师适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辩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层次更上一层,学生可进行分析、演绎、评价、比较、对比等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慢慢进阶,从教师组织问题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辩证性思考,再到学生主动自觉进行辩证性思考,最后形成思考习惯,受益终身.
辩证思维是反思的结果.反思是对现有想法的再思考,以合理公正的标准去发现缺陷或新的机会,最终达到更高水平的改进和发展,特别强调对自我的认知.要求学生客观、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同时通过了解他人的思考,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审查,然后努力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因此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环节: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听了其他原因后,你的方法有什么改进吗?
辩证性思维的主要工作是考察思辨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学会正确的辩论方式,学会更全面地思考,学会如何用恰当的表达说服他人.对于这种类型的教学,学生首先要通过前期训练体验自我了解和思辨的过程.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发掘已知的信息,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方法,要不断地研究现有的方法,分析和评价自己的优势,以便寻找和确定更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反思和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学习新知识时,可让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和视角来介绍给其他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解释(控制)能力,同时对他人的质疑进行反思,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理解所有相关联的知识.教师选择讨论的案例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对论证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理由、寻找证据、探索表达方式,从而充分提高思辨能力.同时,遵循认知规律,逐步建立完善的工科知识体系.
该方法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项目或问题,围绕知识点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小组成员互助、互学.教师要以项目或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应用和整合已有的理论知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综合所有信息做出相对的最优解.例如,以工程项目为主导,在工科设计中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权衡利弊后在当前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小组在设计选型时需要辩证的思考,每个学生的着眼点不一样,看问题角度不一样,结合可选项的优劣特点,所有的联系和可能性都要考虑到,同时还需要结合他人观点.因此,小组完成项目的过程强调学生、教师和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从理解开始,突出问题和论点;从项目开始,突出示范和反思.
总之,为满足新工科建设需求,教育改革是要把学生的期望、教师的责任、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与学校联系起来的.高校教育要继续坚持深化工科教学改革,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引导可助力提升人才素质,提高工程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文化修养.目前新工科特别重视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而辩证性思维是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和重要品质.许多证据表明辩证性思维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能力呈正相关关系[8-10].因此要在专业课程中加入辩证性思维的培养,渗透辩证性思维的学习.通过探讨几种教学手段尝试将辩证性思维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同时也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向提供一种探索.希望能构建一个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还能兼顾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综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