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植物景观规划要点探究
——以平原型乡村为例

2022-03-18 05:22张明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河渠河堤乔木

张明明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乡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陈旧的乡村面貌与乡村居民日益富足的物质生活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传统乡村空间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乡村居民的精神需求,乡村地区景观设计亟需升级。这种背景下,相关从业人员深入分析植物景观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厘清乡村景观设计规划内容,并针对平原型乡村的庭院、街巷以及农田植物景观设计问题进行详细探究。

1 乡村植物景观作用

1.1 美化环境

对环境进行美化是植物景观最为基础的作用,乡村地区受限于地形条件以及自然气候等因素,很多景观设计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特点,利用植物可以对乡村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进行完善与延伸,借助植物景观设计将零散的乡村景观串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具有完整性与统一性。此外,植物景观还具有突出主体的作用,在大空间景观设计中包含着多种景观元素,利用植物引导人们的视线,强调该空间中的特殊景观以及主体景观[1]。一些自然资源匮乏的乡村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会运用大量人造景观来填充空间,这些人造景观的轮廓线较为僵硬,无法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融合,而通过植物与人造景观的组合,达到软化造景的目的,使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更为和谐统一。

1.2 优化空间

除了能够美化环境以外,对空间进行优化也是植物景观的主要作用。植物景观类型丰富,层次变化分明,可以将大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小空间,并营造出一种层层递进的感官效果。平原型乡村地势较为平坦,景观设计的立体表现感较为薄弱,而借助植物景观能够提供“隐蔽”“遮挡”“镂空”等多种视觉效果,使得原本呈现出平面化特点的景观设计更具立体感,特别是在大空间中运用景观设计,可以人为制造出具有良好私密性的闭合空间,满足乡村居民以及游客的各种需求。

1.3 改善生态环境

与其他景观相比,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种植绿化植物,净化土壤及空气中的污染物。同时,植物景观还能够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尽可能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居民提供更为适宜的居住环境。

2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内容

2.1 植物类型规划

2.1.1 确定主要树种

树木是植物景观规划的核心,在对乡村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当地所种植的主要树种。乡村地区的主要树种,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当地的景观特色,并在维持树种群落稳定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平原型乡村所种植的树木以乔木为主,主要被种植于道路两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一方面起到视觉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为乡村居民提供很好的休憩环境。因此,在选择主要树种时,要结合乡村土壤成分、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种植成活率高、维护成本低、经济美观的树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引入外来树种,以更为多样化的植物景观,满足乡村居民需求。

2.1.2 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

从生长速度方面看,乡村植物景观设计分为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两类,前者以常绿树以及阔叶树为主,主要为周围环境提供持续性的绿化效果,同时起到防风防沙的作用。后者由于生长速度较快,主要用于在特定时间内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乡村振兴背景下,想要提升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就要采用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结合的种植方式,在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绿化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植物景观美学价值,为乡村旅游、乡村康养等产业的发展提供环境基础[2]。

2.2 空间规划

平原型乡村地势起伏变化不明显,空间结构较为单一,想要提升平原型乡村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就要发挥植物景观的作用,依靠植物景观对人进行视觉引导,弥补平原型乡村空间结构单一的缺陷。从空间疏密程度方面来看,主要分为密林、疏林以及草地三大类,乡村的宅前道路以及巷道空间狭小,无法种植高大的乔木,因此,需要以地被植物为主,运用疏林规划模式在部分空间结构焦点位置种植灌木或者低矮乔木。针对公共空间,由于其空间结构较为空旷且周围多为密闭空间,宜采用草地规划模式种植低矮灌木,在不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的前提下提升绿化水平。针对乡村外围空间,要采用密林规划模式种植高大灌木,一方面改善村落气候并为附近的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在视觉上将密林作为乡村与外界的屏障,使得乡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乡村植物资源优势,以植物景观为驱动力打造沉浸式乡村旅游新平台。

3 平原型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方式

3.1 庭院植物景观设计

3.1.1 景观型植物设计

景观型植物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对生活环境进行美化,设计方式较为灵活。通常在庭院前后空白空间结构中布置小型植物景观,以观花、观果乔木为主,提升庭院的绿化面积,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植物设计影响庭院的采光,要严格控制高大乔木与庭院的距离,确保二者相距3m以上。庭院的左右两侧通常为直线型的空间结构,因此,在设计植物景观时,以观花类草本植物为主,丰富庭院绿化景观的色彩感,并借助植物的层次性弱化庭院两侧墙壁的线条感。庭院后侧是较为私密的空间,且采光效果较差,综合考虑景观维护以及成活率等因素,应种植耐阴花卉。例如杏花、木槿、紫薇等。此外,在庭院后地被植物选择方面,可以使用生命力强、自传播能力强的宿根花卉或者一年生草本花卉,不仅能够提升庭院植物景观的层次性,还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在靠近庭院墙壁的区域,可以选择蔷薇、凌霄等攀援类植物覆盖墙面,提升庭院墙面绿化面积。

3.1.2 果蔬型庭院绿化模式

除了景观型植物设计之外,果蔬型植物设计也是庭院绿化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方式。通过在庭院中种植果蔬,一方面满足日常食用需求,另一方面利用果蔬鲜艳的果实,提升庭院整体绿化水平。平原型乡村土地较为平整,在对庭院空间进行规划时,可以选择种植石榴、枇杷等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果树,为了提升果树的多样性,可以根据乡村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成分,选择1~2种果树,在庭院的出入口种植杏树、樱桃树等观果树木,并在树下种植耐阴灌木,最大限度利用庭院的立体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树下的空地开辟为菜地,种植例如辣椒、番茄等观果蔬菜,来体现乡村庭院的田园气息。

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农民在自家庭院中种植的果蔬属于绿色有机农作物,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借助“田园游”“农家乐”等途径,将果蔬售卖给游客,以体现庭院植物景观设计的经济价值,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帮助。

3.2 街巷植物景观设计

与城市道路相比,乡村街巷的功能更加丰富。除了基础的交通功能之外,乡村中交错的巷道是乡村居民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从空间结构上看,乡村巷道连接着散落在各处的庭院,使得乡村空间布局更加完整。因此,在对平原型乡村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对如何设计街巷植物景观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3.2.1 乡村出入口

乡村出入口是乡村道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出入口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整体水平。在设计出入口植物景观时,要以植物景观的实用性为基础,避免植物景观在生长过程中侵占出入口空间,给乡村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例如乡村出入口紧邻农田时,就要选择小冠幅的深根性乔木植物,避免植物的生长对农田造成影响[3]。此外,伴随着乡村经济发展逐步加快,乡村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多,而出入口作为车流量密集区域,经常会出现汇车、错车等情况,在设计乡村出入口植物景观时,需要对植物景观的分支点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将分支点高度控制在2.5m以上,避免植物分枝遮挡驾驶员视线。

平原型乡村出入口较为平整,出入口附近经常会出现农田或果林,在设计出入口植物景观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如果乡村出入口两侧存在农田,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应与农田的防护林相结合。为了避免植物景观对农田造成破坏,需要选择抗逆性强、树干挺拔、分支点较高的乔木。此外,要根据出入口道路宽度灵活调整植物景观排数,若道路宽度为6m~8m,可种植一排乔木树种,如果出入口道路较为宽阔,可以考虑种植两排乔木树种。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乔木时应尽量选择雄性树种,防止乔木树种飞絮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如果乡村出入口两侧存在果林,在设计植物景观时通常会使用乔木树种与果树间植的模式,并将株距控制在5m~6m。此外,可以在高大的乔木树种下方种植低矮的灌木或者地被植物,一方面能够显著提升出入口植物景观的层次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阻挡动物进入果林,植物景观与果树间植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展现出乡村的田园气息,围绕乡村风貌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名片,激发乡村旅游内在潜力,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乡村经济的进步。

3.2.2 道路两侧

村庄内交叉型、分叉型道路以及乡村外围环村道路,构成了乡村主要交通网络。传统的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模式中,交通道路两侧植物景观设计由村委会负责,村民在此项工作中的参与感并不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完善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沟通机制,收集并采纳村民对于道路两侧植物景观设计的建议,群策群力,发挥集体优势。

交叉型道路连接着村内所有住宅,是乡村交通系统的枢纽,因此,需要将交叉型道路两侧植物景观设计作为基础,确保植物景观设计整体效果协调统一。乡村道路交通情况十分复杂,部分地区缺少明确的交通指示信号,因此,在设计交叉型道路两侧植物景观时,首先要保证车辆行驶安全,选择分支点较高的乔木树种,避免因植物景观的生长遮挡驾驶员视线。此外,很多乡村道路紧邻庭院,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不宜选择树冠高大、有板根的树种,避免由于树木生长而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依据乡村道路宽度,选择1~2种乔木树种作为道路两侧植物景观基础框架,形成简洁统一的植物景观风格。

乡村居民在自家庭院中设计植物景观,也为庭院植物景观与道路两侧植物景观的连接奠定了基础。沿乡村道路两侧种植乔木植物时,尽量选择与庭院一致的乔木树种,进一步弱化庭院院墙对于空间结构的分割,或者在道路两侧采用攀援类植物对庭院墙面进行美化,形成立体街景。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与村民沟通,尝试对庭院围墙进行镂空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将庭院内的植物景观作为道路两侧植物景观的背景,提升道路两侧植物景观层次感。

从空间结构方面来看,乡村外围环路是乡村内部与外界的边界,利用环路将庭院与农田分隔。因此,在塑造乡村边界形态过程中,环路两侧植物景观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设计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环路两侧植物景观的美学价值,在靠近庭院的一侧种植低矮的观花灌木,起到模糊道路边界的效果[4]。

3.3 农田植物景观设计

农田作为乡村地区的代表性元素,对于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城市居民会选择在假期或周末到乡村中参与田间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合理设计农田植物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来到乡村感受田园气息。平原型乡村土地较为平整、土壤结构稳定,拥有大片的农田,这就为农田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3.1 河渠绿化

平原型乡村中,河渠与乡村的位置关系主要包括三种:①河渠横穿乡村;②河渠远离乡村;③河渠沿乡村外围流过。由于平原地形起伏较小,通常情况下河渠较为狭窄,河堤与农田基本持平,通过种植杨树、柏树起到固堤的效果。针对护坡较为陡峭的河堤,可以选择在河渠两侧种植藤本植物对河堤进行绿化,利用藤本植物发达的根茎提升河渠两侧土壤的蓄水能力。在针对河渠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工作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要针对河堤周围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设计。首先,针对河堤两岸道路交叉处以及宽阔的公共空间,要种植树冠高大的乔木,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在靠近河堤或者护坡较为陡峭的区域,可以通过密植灌木的方式将河堤与两岸的道路进行分割,避免发生意外。最后,河堤附近是鸟类栖息的理想场所,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应侧重于选择观果类植物,为河堤附近的鸟类提供食物来源,改善鸟类的生存环境。

针对河渠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确保植物景观的颜色与河渠附近的空间颜色保持一致。对于河渠远离村落的空间布局,河渠植物景观需要以绿色作为基础颜色,在视觉层面达到与河面、河堤相一致。对于河渠横穿村庄的空间布局,需要根据庭院以及道路的颜色,灵活调整河堤植物景观颜色,一方面要与院落保持色调一致,防止出现河堤植物景观与庭院植物景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与道路两侧植物景观有一定的颜色区分,帮助居民辨别河堤方位,避免发生意外落水等安全事故[5]。

此外,设计人员要通过河堤两侧的植物景观,根据每一段河渠的特点营造出不同的氛围。针对河渠远离乡村的空间布局,要尽可能保持河渠的原始面貌,如果河渠种植宽度较宽,可以选择采用密植多行乔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河渠两侧土壤的蓄水能力。如果河渠种植面积较窄,可以采用单行种植大型乔木植物的方式,丰富河堤空间结构层次感。此外,还要充分利用高大乔木植物下方空间,种植灌木或者地被植物,形成“桥灌地”多维度立体化植物景观。由于河渠与村落距离较远,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因此要选择抗逆性强、维护简单、树冠宽大的乔木树种,进而形成“绿树+碧水”的视觉效果,与河渠周围的农田形成强烈的颜色碰撞,突出河堤植物景观的立体感,并提升乡村植物景观颜色的丰富性。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可以选择常绿植物,在秋季能够与金光色的农田形成颜色对比,充分展现田园风貌。针对河渠横穿乡村的空间结构布局,由于河渠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尝试拓宽河道并在预留的行道灌木与河堤之间的空间中布置植物景观小品,利用植物景观打造亲水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空间中要尽量避免采用密植灌木的绿化模式,避免茂盛的灌木植物阻挡村民观赏水景的视线,使用地被植物覆盖裸露的土壤,并采用间植的方式布置少量大型乔木,并在水面附近种植鸢尾、木芙蓉等亲水植物,以提升河堤观赏效果。

3.3.2 村旁林带

农田与村落之间的林带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还能够起到防风降噪的效果。在布置村旁林带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乡村边缘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植物生长情况,要根据不同季节的风向,在冬季上风口位置采用密植模式种植多排乔木,起到降低风速,优化村落小气候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林带的宽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防风林带宽度超过10m,特别是在村旁林带的入风口处,尽量选择具有宽大茂密树冠的常绿阔叶树种,搭配灌木以及中型乔木,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式林带,来阻挡冬季寒风。伴随着庭院布局的变化,传统的乡村边界变得越发单调,通过对村边林带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美化乡村边缘地带,除了冬季上风口处,还可以在其他区域布置多排乔木或者地被植物,在村边林带与乡村植物景观之间营造出视觉缓冲区,使得村边林带内化为乡村植物景观设计的一部分,让乡村植物景观设计在视觉上得到延展与丰富。

4 结语

平原型乡村想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就是开展植物景观设计,深刻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作用以及内容,发挥平原型乡村的地理区位优势,针对庭院、道路以及农田等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植物景观设计,提升乡村景观整体水平,营造良好的田园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康养,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为打造综合型乡村经济矩阵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河渠河堤乔木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早春的河堤
西夏河渠技术述论
杭州图说|谷雨
河北省宁晋县河渠镇中心小学学生作品
探究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
报春
新型有纺土工布在薄弱软土河堤工程中的应用
我好像答应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