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员时期中原地区红十字组织战灾救援探析

2022-03-18 05:15:45崔家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兵收容分会

崔家田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1946年6月,以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全面内战爆发后,“兵乱不已,灾情愈重”。红十字会对社会人群的救济亦“随兵乱之扩大而日益加重责任”,各地分会在经费极度困难之下仍竭尽所能开展救济工作[1]。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虽对复员时期中原地区红十字组织的活动有所涉及但过于简略、 薄弱,少见深入探讨。鉴于此,笔者拟在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复员时期中原地区红十字组织的战灾救援活动进行探讨,深化区域红十字运动史和地方社会史研究。

一、 洛阳战灾救援

内战爆发后,河南郾城、 洛阳等地红十字分会积极投入到战争的救济与救护之中。就已有医疗机构设立救护队救护受伤兵民,组设掩埋队安葬战殁遗体,向难民发放赈款食粮,收容难民。洛阳分会在战灾救护与救济中表现尤为突出。洛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洛阳分会的战争救援工作也更加繁重。1947年4月,洛阳分会协助洛阳救济协会调查登记逃洛难民3550人,并逐步办理赈济[1]; 8月,该会因洛阳外间“军事紧张”,又特在郊区设立临时治疗所、 绷扎所各1处,以便救护受伤军民,同时分派医师参加各野战医院,协助治疗受伤军人[2]; 10月,因豫西“战事吃紧”,难民逃至洛阳者甚多。洛阳分会又设立临时妇孺避难所,收容会所附近难民前来住宿,当月即收容难民152人[3]。之后,该分会以豫西发生激战后伤亡甚多,乃就该分会医院成立“伤兵治疗站”,在郊外则设立伤兵治疗所,积极为伤兵服务。同时,因战后伤亡甚多而“军医缺乏”,该分会积极发动当地医师义务为伤兵服务——“以十区公立医院院长为队长,该分会会长为副队长,成立医务人员战时服务队,每日出发至野战医院担任伤病治疗工作”。由于战区负伤民众甚多,亟待治疗,遂又于每日派出救护队“巡回治疗”,以纾民困而扬仁风[3]。

二、 新蔡战灾救援

中原各地其他分会也竭尽所能,纾解兵燹之害。1947年8月至9月间,新蔡县遭受战灾,疮痍满目,民不聊生。新蔡分会即协同县政府召集各界人士发动赈灾筹备会议,并由该分会“负调查灾民任务”。该会随即派出调查组3组,对3区12乡镇进行相应灾情及灾民人数调查,以便进行后续赈济[3]22; 11月,新蔡遭受战祸,民不聊生,新蔡分会再次协同县政府召集各界发动赈灾筹备会议,并承担灾民人数调查工作[4]。1948年4月间,该分会开展救护行动,共计救护伤病员18名,5月份医治民众27人。与此同时,新蔡分会巡回医疗队及分会诊所亦积极救治当地民众,诊治民众达190余人[5]。5月间,该分会总干事及职员多人还轮流分赴城隍庙慰问难民,可谓仁风高扬,关心备至[5]。救伤的同时,新蔡分会在葬亡方面也尽力而为。1947年11月至12月土匪破城之时,该分会即曾派业务人员出动救护,先后救护杨宏祥等12人,掩埋尸体23具[6]; 1948年4—5月,该分会又在城内及四乡掩埋尸体19具,以慰亡灵[5]。

三、 潢川、 商丘战灾救援

1947年8月底,潢川境内战事不断。潢川分会当即组设伤兵救护站,并特聘请14名当地医师,义务为伤兵实施相应医疗救护。仅9月份,该救护站即收容国共双方伤兵200余人,分会工作人员对其均给予了必要的帮助与治疗[2]。1947年11月初,郏县分会亦曾于国共军队激战后组织救护队在县城开展救护工作,并邀同中西医师积极捐助药品,增强医疗救护力量。救护队正、 副队长王尚德、 李光照率同队员40人恪尽职守,积极工作,救出难民及重伤军民1500余人,掩埋尸体129具,治疗伤病员319人[3]; 固始分会该年亦鉴于当地迭遭兵火,灾情惨重,因每天路过伤患军民“异常众多”,遂于会所内设立过境伤患医疗站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该分会代理会长吴紫英还于9月至10月间,自捐棺木10具(每具旧币7万元),捐赠伤兵慰劳品100份(每份含毛巾1条、 茶点4两、 香烟2包、 火柴1盒,价值旧币6000元),捐赠之物价达旧币130万元之多[7]。

1948年初,商丘分会救护队积极救护受伤官兵154人。该分会除发放总会所拨毛线、 毛衣等救济当地难胞外,还自筹赈衣70件发放[8]; 5月至6月间,商丘分会先后治疗伤兵119人,掩埋尸体21具。同时,该分会还成立了巡回医疗队(队员20人),分赴“四关及城郊村庄治疗疾病”[9]。7月1日,一飞机失事坠落该县城南王坟村,该分会迅速前往救护,妥善掩埋殉职驾驶员1人。[5]1948年冬,淮海战役期间永城分会组织24人的担架队到陈官庄地区前沿阵地抢救伤病员,并将200多名伤病员从战场辗转百余里送到分会所在地裴桥镇书案店进行相应治疗[10]。

四、 郾城战灾救援

1947年12月,解放军陈(毅)粟(裕)、 陈(赓)谢(富治)两军展开平汉路破击战。至22日,共破路420余公里,歼灭沿线国民党军2万余人,攻克平汉路上的新郑、 长葛、 许昌、 临颍、 漯河、 遂平、 驻马店、 确山,包围郾城[11]。1947年12月18日至1948年2月19日间,作为平汉铁路重点节点和当时河南经济与军事重心的郾城分会所在地漯河镇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受战灾颇重,郾城分会即使面临“艰难的局面”仍是奋力而起,主动作为,充分发扬了红十字精神[12]。

面对此次危难,郾城分会医疗与服务工作同时并进。战争开始后,分会救护队即同掩埋队一齐出动——“遇有负伤士兵或平民即为之包扎敷药,送入分会诊疗所医治,其已死而无人收领到,即由掩埋队为之掩埋”,共计医治平民17人,收容伤兵41名。是时,镇内医疗机关均已撤走,而分会诊所则不仅无病床等相应设备,且药品给养亦均感困难,面对伤兵“恳予收容治疗”的请求,该分会千方百计予以救助——将原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仓库地址腾出,设置病床予以收容,妥善掩埋重伤不治而死2人,将已医治康复者资遣回籍。至2月底,仅余重伤13人驻会疗养。而分会第二疗养所主任骆玉琪亦曾救护受伤士兵及受伤平民44人[12]。

战事进入城区后,交通断绝,秩序混乱,分会总干事骆鹏九督率全体员工迅速开展救济救护工作,在艰苦危难局面之下,仍“咬紧牙关应付一切”——想方设法遣送和留养伤兵。战火绵延至市区时,漯河附近四乡尚有原八十一后方医院、 七十九后方医院遗留伤兵1800名,饥寒交迫,流落街头,无处归宿。郾城分会不忍坐视,乃“一一发给路证遣送出境”。对特别困穷者,该分会更是关爱有加,均按路途远近发给旅费旧币5万、 10万、 20万元不等,以期诸人均得安全到达目的地。大部伤兵遣送后,当时仍有重伤不能行走或无处可归者182名,而当时商民均已纷纷逃走——“市面已成寂静”,这些伤兵除急需换药外还需要“给养”。该分会于是分派职员四出募集粮食,共计募集杂粮1340斤,代购杂粮260斤、 小米704斤,募集捐款旧币883.6万元。因人多粮少,遂不得不计划分配——每人每日发给杂粮2.5斤,或旧币1.5万元。自1948年1月25日至2月7日维持14天粮款告罄后,因市上已无法再募,该分会遂又向各业工会定向募款旧币2000万元,以维伤兵生计。虽钱款有限维持困难,该分会随后仍对连同住会疗养在内的200名伤兵坚持每人每日发旧币1万元,以为救助,并于2月19日,“将全部伤兵安然送出市区”[12]。

此间,该分会除积极开展战地救护和战地医疗以及为伤兵负担伙食外,还积极主动为无法生活的歇业商人、 失业工人及流亡市区之散兵游勇或进行登记介绍职业,或资助路费资遣返籍。同时,该分会还及时将即将冻毙平民12人救助入会予以衣食,以免其冻馁之危[12]。总而言之,该分会战灾期间积极主动开展救助实属难能可贵。

五、 开封兵灾救援

开封时为河南省省会,北濒黄河,南倚陇海铁路,是军事重镇。1948年6月,开封之战打响。此役是解放军第一次对有坚固设防的省会城市的作战,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6月16日至22日,开封市发生战事,历时七日,战况空前激烈,军民死伤惨重——“弃尸遍通衢蔽巷,多则山积,少则棋布,尤以城西北关灾情为重,总计此次死伤,仅就目睹耳闻估计超万人。”[13]

开封此次惨遭炮火,“机关学校等高大建筑如省政府、 女子师范、 鼓楼等已成一片瓦砾,损毁约占原有数百分之七十,商业区及市民住宅亦损毁百分之十五有强,其他财物之损失想必亦等当”。灾情如此严重,“当前急务惟在设法解决被难同胞之食、 住、 衣及卫生医疗诸问题”。面对战灾,开封市分会虽甫经恢复,经济、 人事均拮据,遽遭巨变不胜有心余力绌之感,然而该分会仍积极行动、 竭力而为——“本会宗旨首重博爱恤兵,此项神圣任务实不敢妄自放弃。”[13]自6月17日至30日间,该分会的工作主要围绕难胞收容、 伤病军人及民众之医疗、 尸体之清除及掩埋、 环境卫生及传染病预防四个方面展开。

(一)难胞收容

由于战祸突发,开封市区房屋多被毁于炮火,一般市民“惊慌四窜,择地避栖”。自6月17日起,即有少数难胞至开封分会请求收容,希望“于红十字旗帜下获得保护”。之后,请求收容者逐日增多。至23日止,该分会累计收容伤病军人651名、 难童245名、 难民1442名。该会对被收容者每人每日供给蒸馍1斤,茶水则供应充足,“尽量饮用”。同时,该分会特派职员2人、 工人8名专意负责维持秩序,供应伙食。粗略统计,7天内难胞伙食消耗计达旧币1.4028亿元,茶水及其他零星费用计旧币1195万元有余,管理人员费用约计旧币1120万元。23日后,炮火渐停。开封市分会经济亦“渐无法维持”,于是不得已自24日起开始遣散收容难胞,并通告停止收容。当日遣散竣事,是项业务亦随之告一段落[13]。

(二)伤病医疗

在战事持续的7日里,军民伤亡颇多。因各公私医院不得已停诊,受伤难民“辗转道伤惨不忍睹”。分会因宗旨所在,毅然决定“虽在炮火之下亦不停诊,并停收一切费用”,且临时添聘医师及助手共14人,以期提高工作效率。自4月17日起,每日来所求诊病人平均在150名以上。开封市分会诊所药械本属不多,22日即有不敷应用之感。为应付紧急需要,该分会特向各会员团体借募强心及麻醉各种特效药品注射剂、 粉剂、 汀剂等16种及棉花绷带等共7磅。此外,该会张道真副会长垫款旧币2.45亿元,购买青霉素等24种,借资维持。至30日止,分会诊所累计诊视病人2437名,其中军人930名、 灾童480名、 难民1027名。外用药共消耗95%有奇,内服药及注射剂亦消耗在80%以上,棉花、 绷带亦消耗净尽,耗费其他费用及医师津贴等计达2352万元[13]。

(三)掩埋瘗亡

开封市尸体掩埋工作自6月20开始。当时开封各街巷多有弃尸,“军民相间,腐气冲人”。为避免疫疠发生,开封市分会遂发动全体人员,并雇用民夫80名、 汽车及骡马车数辆,在炮火及飞机袭击之下漏夜工作,竭全力以竣事。至28日止,该分会计由市中心区运往郊外掩埋军民尸体共1623具、 牲畜尸体105具,而在城角、 湖畔等空旷地区就地掩埋数量则“尤当在上列数目一倍以上”。此外,尚有其他慈善团体亦在同时从事尸体掩埋工作,虽然“数目未详”但由此亦可见此次开封战灾“伤亡之众”。而开封分会此次掩埋数量则在总数6216人(该会不完全统计)的3/4以上,消耗伙食工价等费用即计达旧币7056万元,承担的相应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13]。

(四)卫生防疫

掩埋工作结束后,开封市分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流行,于6月22日开展环境卫生工作。分会诊疗所医务人员全体出动,分两组工作: 一组负责办理环境卫生。该组利用 DDT及漂白粉溶液巡回市区各街进行消毒,共计耗费200磅装DDT(2桶)和漂白粉6桶,完成47条主要街道的消毒工作; 另外一组则负责办理防疫注射。除在分会相国寺后街及行宫角等重要地区设立注射站外,并筹设巡回注射汽车1辆在该市巡回注射防疫。此次防疫注射工作历时9日,共计注射12722人,计消耗霍乱疫苗1.2万CC。后始以分会药品无多,不得已于6月30日停止[13]。

开封市分会此次“勉赴时艰,力承巨业”。副会长张道真自分会恢复业务以来更是乐善不倦,前后捐垫旧币6亿元,有力地支援和推动了分会事业的发展。因连日开支,会中资材行将告罄——“瞻望前途何胜惶恐”,该会又未雨绸缪及时议决筹募战灾“临时救济费及基金”,以为未来业务发展之需[13]。

虽然从整体上看,中国红十字总会在解放战争中因过于坚持“复员”工作方针而缺乏相应的战地救护规划和行动,致使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14],但就中原地区而言,各地分会仍竭力开展了相应的战灾救护及救济工作。诚如论者所言,复员时期的河南红十字运动虽然不是全国各省分会中最为卓越者[15],但其会务开展依然以广泛分布的组织机构(1946—1948年分会数量为各省之冠)、 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之前良好的工作基础而位居全国前列,为这一时期地方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做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伤兵收容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收容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风景园林(2017年2期)2017-06-05 09:36:18
收容教育所举办文艺汇演
土地庙
分会风采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02
伤兵
我必须放弃你
不该繁荣的“收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