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萍
(河南科技大学 应用工程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了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性,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同时也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河南省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推进,河南将在通用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航空金融、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休闲、航空运输、航空航材制造维修、航空物流、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重点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2],其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对高质量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升温,对于翻译人才的素养要求也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本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变化的联系日趋紧密,已开始步入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体实力难以跟上本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步伐。
以郑州市50家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涵盖了通用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材料、航空金融、文化创意、健康休闲、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行业,收回有效问卷42份,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对现有译员工作和能力评价(包括工作满意度、优势和劣势等);
(2)对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包括对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教育背景等);
(3)成熟译员应具备的素养(包括基本素质、翻译经验、专业能力等)。
1.企业翻译人员现状
51%的用人单位对现有翻译人员的工作不够满意,原因是翻译人员的翻译实战能力不强,专业领域知识缺乏,双语转换不够娴熟、准确,使用翻译软件和现代化技术能力不强,优点是翻译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市场总体上对现有翻译人员工作满意度不够高,译员自身能力有待加强,同时,也反映了我省翻译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与市场需求的问题。
2.企业对翻译人员的要求
53%的用人单位希望翻译人员毕业于名校的翻译专业,34%的用人单位希望翻译人员有翻译专业硕士学历,有国家翻译资格证书,实战能力强;具有3-5年的翻译经验,能胜任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能从事特定领域的翻译和项目管理,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可见,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对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量加大,急需综合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外语翻译人才。
从调查结果分析,企业对现有翻译服务满意度不高,对翻译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日益提高,对高质量的翻译人才需求不断上升,可见,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3]。
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目前河南省开设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的高校26所,开设硕士翻译专业学位培养的高校12所,翻译人才主要来源于各高校英语翻译专业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所以高校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决定英语翻译人才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以下问题。
随着中原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我省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翻译专业,但是市场缺口依然很大,翻译人才多年来一直是我省急缺人才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多数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化倾向突出,侧重于语言知识、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方法的学习,对翻译的应用性和专业性重视不够,定位于培养翻译通才和教师,培养目标与日益专业化的翻译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4];其二,翻译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宽泛,培养标准参差不一,与高等教育国家标准结合不够紧密,与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标准契合度不高、专业性不强,未能具体表明学生应能达到什么样的翻译能力,能从事什么层级、什么类别的翻译工作,直接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业评估和教法选择等方面造成连锁反应,影响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5]。
课程设置对翻译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地方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我省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以听、说、读、写、语言学、英美文化、英美文学等基础课程为主,和其他英语专业并无区别,英汉和汉英翻译课程只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且课时较短,翻译作为核心主干课程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被弱化。理论课程设置过多,实践实训课程课时数严重不足,部分高校甚至未设置实训、实习环节,翻译能力作为核心应用型技能,未能得到有效训练,学生在翻译方面眼高手低[6]。翻译市场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于语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单纯掌握口笔译技能,还要掌握IT技能、项目管理、市场意识、跨文化交流、职业素质、行业知识、翻译技术、翻译工具、排版印刷和翻译管理等多种技能[7]。然而,高校翻译专业必修课中除了语言基础课程和翻译专业课程之外,多数学校未开设此类课程,这使得翻译人才知识体系不完整、不系统,综合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文化相脱节,未与地方重点产业和特色文化相结合,针对性地培养出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传播优秀文化、打造对外形象所需要的高质量的翻译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不同学科特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会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我省高校在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创新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和其它专业呈现趋同性,未能按照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大多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未能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需求,实现师、生、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教师授课拘泥教材内容,授课内容陈旧、信息量不足,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大了学生所学与实战所需的鸿沟。技能考核、评估简单粗放,翻译人才语言技能和翻译技能考核标准不具体。多数高校考核评估机制乏力,不能对学生翻译技能习得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和形成性评价,在监控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执行情况和评估教学质量等方面效果不佳。学业考核依据单一,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仍是考评的主要依据,在翻译竞赛、翻译职业证书考试、学术科研中有优异表现的学生以及参与重要笔译和口译项目的学生未能纳入学业考核奖励机制之中,对学生评价不全面。
翻译专业技能培养的核心是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服务于这一目标。在翻译教学中,课堂仍以传统的理论传授、方法讲解为主导,而非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实践教学,使“人人进项目、项目进课堂”常态化,往往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传授模式,影响学生翻译实战能力的提升[8]。教学手段单一,计算机辅助翻译、同传、交传等现代翻译手段和设施未能进入课堂,成为有效的训练工具,致使翻译毕业生综合能力难以满足行业需求。课堂教学多以文学翻译为主,从美学的观点进行翻译佳作赏析和翻译批评,与翻译市场日益增长的科技翻译、外宣翻译、经贸翻译需求相脱节,缺乏带入感和真实感。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战训练在翻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能培养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高校应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办学理念下,把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提高其综合实战能力[9]。我省高校校内实训基地总体数量不足,设备落后,管理不善。很多高校重学术、轻技能的倾向依然存在,在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动力不足,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校内翻译实训基地,部分有实训基地的高校,软件与硬件设备更新缓慢,设施落后,不能适应翻译行业发展需求。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度不足,联系不够紧密。行业、企业出于管理和效益考虑,并未使学生从事实际的翻译工作,在指导实习、实训学生方面缺乏积极性。教师与实习企业疏于联系,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缺乏有效检查、及时督导和考核管理,致使校外翻译实习、实训多流于形式,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支专业能力强,翻译业务精,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基础[10]。翻译的知识化与专业化特点也对翻译师资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目前,翻译师资的严重不足是制约我省翻译人才培养的最大瓶颈,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型教师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即不仅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而且具有其他职业资格证书,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翻译双师型教师,就是不仅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拥有翻译资格证书,不仅具有翻译教学能力,而且具有翻译职业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11]。本省高校翻译师资结构不合理,全职翻译教师中,翻译学术硕士及博士占比96%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仅为31%,翻译师资呈现出理论知识充沛、实践经验不足的特征。翻译教师对于考取国家级翻译职业证书积极性不高。CATTI考试是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权威性评价与认定[12]。高校教师通过考试不仅可以准确把握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还可以根据CATTI标准与市场对接,改进翻译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翻译实战能力和获证机会。然而,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对译作和译审作品的歧视性政策,使教师对开展翻译实践和译审工作缺乏积极性,对考取CATTI证书兴趣不大,相比较而言,他们更热衷于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忽视翻译实践的重要性,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多数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重视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激励措施。双师型教师认定、待遇落实、继续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未能营造出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
基于翻译专业应用型和技能性的特征,高校应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针对地域产业、文化特色和自身优势,制订出具有自身特色、因地制宜的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翻译人才的本地化,提高其专业性和竞争力,避免人才培养单一化、同质化[13]。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河南高校应结合翻译专业特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国家标准和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行业标准,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针对性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培养航空、物流、精密仪器等科技英语翻译人才。进一步明确翻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标准和类型,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其应用型的特点,以科学的培养目标统领和指导教学。
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高校要立足本省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聚焦学生翻译实战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以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体现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14]。对于河南省高校而言,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翻译专业实践性的特点,减少理论课程,增设多种形式的实践实训课程,加大实践课课时数。同时,开设行业知识、翻译技术、翻译工具、排版印刷、项目管理、跨文化交流、职业素质等课程,增设CATTI考试课程或相关选修课程,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能力。
教学管理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翻译专业应用型和实践性的特点,从河南省翻译市场急需的文化翻译、政务翻译和科技翻译方面着手,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过程跟踪和阶段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理论知识和翻译能力习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创新授课内容,翻译教学应以近期国家、省市领导讲话、政府工作报告、新闻报道和科技翻译文本等为内容进行翻译训练,通过模拟口译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以具体的翻译项目为依托,开展项目教学和翻译研讨,始终使教学紧跟时代、市场步伐,确保翻译教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学业评估手段应更加多样化,追踪学生学习过程,强化过程评估,同时将翻译实践成果、翻译资格证书和翻译竞赛成绩等实践成绩纳入考核体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做出更加全面的、科学的综合评价。
教师应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交互式翻译教学方法、翻转式课堂“翻译工作坊”和项目教学的训练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使用翻译软件、语言实验室、交传和同传设备等使学生进行深度沉浸式学习,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科技翻译等应用文本翻译,提升其翻译实战能力。
翻译实践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多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翻译实战机会。在完善和搭建校内翻译实训室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高校、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各自优势,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内容,建立、完善翻译实训实习平台,拓展实践实习的广度和维度,有效提高学生实战能力[15]。比如,高校可与当地外事部门合作,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政府外事部门的外事接待工作中,进行翻译现场观摩,还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联络陪同翻译。与翻译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生了解市场意识、翻译项目管理和运用翻译软件等知识。还可加强与当地翻译协会的合作,使学生能够与翻译专家、学者接触,为学生提供翻译培训、学习研讨和翻译实践的机会。
高校应出台相应政策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科研成果认定方面消除对译作、译审作品的歧视性政策,落实双师型教师待遇,鼓励教师考取翻译资格证书,参与社会翻译实践,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切实培养拥有双证,又具有双能力的教师。其次,高校还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翻译公司、外事部门和翻译协会实战经验丰富的高级翻译参与课堂教学,以弥补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现状,通过“内培外引”的方法进一步加强翻译教学师资力量。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河南省地方高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新时期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改进教学方法,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翻译人才,肩负起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助力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