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还是“大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备课札记

2022-03-18 04:56方向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定风波首词风雨

方向明

(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河北 邢台 054100)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先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写的一首词。苏轼一生经历三次贬谪,这是第一次。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样气势磅礴的诗作,让人看到了一个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苏轼,虽历遭挫折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收录在统编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它借诗人醉归遇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诗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是这首词语言较为诙谐。

在备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认真阅读了这首词的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个小序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看似平常,但其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句话引起了笔者注意,它写出了面对雨天“同行”和“余”的不同感受。“余”的感受是“不觉”,即没什么感觉,并强调了“独”,也就是与其他人不同。苏轼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被贬诗人,面对雨景真的“不觉”吗?还是苏轼的“觉”与“同行”的“觉”不同呢?思考到这里,讲这首词的切入点就找到了。

于是笔者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分析这首词。

第一环节:你曾经了解到的苏轼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习过很多苏轼的作品,并通过教师的介绍及自身对苏轼作品的理解或影视作品等多种渠道从不同程度了解过苏轼。九年的学习,学生的认知中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让他们用学过的作品中的原句加上理解来佐证。这样学生课前思考的问题就有了,一上课就能畅谈自己的观点,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也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总结。

第二环节:你现在眼中的苏轼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了,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选好切入点引发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在备这节课的过程中,笔者抓住“余独不觉”这句话抛出话题,作者真的“不觉”吗?我们在学习诗词时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接着笔者让学生细读文本,读出作者的“大觉”。这部分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小组抓住不同的画面来探究作者内心的“大觉”。

我们先看这首词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本首词书写了作者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作者一上来就用“穿林打叶声”来渲染雨下的很大,都听到雨打树叶的声音了。我们不难想象,一群人醉酒归来忽遇暴雨,“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先生却说“莫听”,这么做“吟啸”“徐行”,并用“何防”来调侃,与“同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同行”觉在外物,苏轼觉在内心,在这里“觉”是从容。

再看第二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看,苏轼先生又“狂”(比《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苏轼还要狂)了起来,下雨天骑马当然比步行强,而苏轼一个“轻胜”写出了当时平静悠闲的心态。此句一出,“竹杖”“芒鞋”成了平民生活的代名词,被后人广为引用,毕竟骑马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一句横空出世的“谁怕?”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在这里“觉”是潇洒的平静、悠闲。

第三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对于这句词的理解应该与上一句离不开。“平生”“一蓑烟雨”似乎成了谶言,此次被贬只是苏轼的第一次,接下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一蓑烟雨”看似写雨,实则写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苏轼一生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一个“任”字,写出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在这里“觉”是镇定、达观。

接下来一句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雨后,春风吹在“我”被淋湿的衣服上,吹散了酒意,微微有些冷。这个“冷”字既是作者外在的真实处境,又写出了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作者面对磨难和打击何去何从?“斜照”的斜阳就像鲁迅先生的《药》中坟头上的那圈花环,让人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在这里“觉”是乐观。

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至此笔锋陡然一转收尾,再无上文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而是再看当初下雨的地方,也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原来“风雨”和“晴”都是人心中的执念、幻想。当心回归自然、平静,不为外物所束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时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作者突然由儒家的积极入世转为佛家心灵的皈依,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在这里“觉”是泰然,是超越。

第三环节:你心中渐走渐近的苏轼

仅仅靠课内几篇苏轼的文章,学生不可能真的读懂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第一次被贬时的作品,如果课后再让学生读苏轼第二次被贬、第三次被贬时期的作品,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苏轼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不妨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我心中的苏轼》,这也是对九年学习苏轼的一个总结。笔者想到那时学生不难发现苏轼不是“不觉”,而是“大觉”。他穷其一生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不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苏轼做到了。

猜你喜欢
定风波首词风雨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定风波
神回复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going Coastal
宋高宗的眼力
《苏东坡·定风波》
《定风波》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