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妃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张妃仙
(闽清县池园镇丽山小学,福建闽清350807)
数学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智慧结晶,也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学科,同时,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融合,大大增加了学习情境的真实性,能很好地促使学生自发地探究数学的奥秘。学生的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当下,随着教育界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成为必然的发展结果。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跟随新课改的脚步,在日常讲习中不但要给学生们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生;数学素养
学生的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在当下,随着教育界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十分重视。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全面,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因此,任课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摒弃传统倾倒式的教学模式,转而注重学生的想法,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相互协作。数学老师要通过合理地引导学生到数学的学习中去,才能够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主探究和协作解惑,从而彰显数学学科的魅力。
抽象和简洁是数学的主要特点,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吸引着无数人孜孜不倦地探究其中的奥秘。数学是一种符号化的知识类型,同时它也是与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其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发大脑,体验探索的乐趣,充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追求。
数学素养是以先天遗传因素为总体,后天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利用数学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第三,是否具有全面的数学学习基础。因此,老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着重于先改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态度,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自发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势在必行。
数学作为教学中最基础的科目之一,其中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老师在日常讲习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课堂效率的提升说明学生们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以掌握到更多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能够提升他们专注力的同时还可以优化数学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内容时,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强,因此,数学老师不能直接开始讲授新课,而应该提前让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且给他们布置预习作业,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对空间图形的理解。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
老师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接纳他们,为他们创建趣味性、人性化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营建人性化的课堂环境。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以孩子们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学习习惯,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平等对待他们的个体差异,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可以有效激励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老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天赋的学生并重点培养,但对于“暂差生”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只要孩子们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数学老师都要表扬他们,一视同仁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在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受年龄的限制,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还不够全面。而对他们数学素养的培养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因为数学科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数学素养的形成能够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数学老师在日常讲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促使他们今后全面发展。在学生的教学过程里,数学老师不能只注重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激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意识。只有率先激发出他们在学习中的探究精神,他们对于课堂中的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受年龄的影响,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没有完全形成自控意识。因此,老师要在日常讲习里注重培育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他们自我管理意识的养成和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才能在这个阶段将重心放在学习上,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数学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以及学习习惯的影响是深远的,老师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能够高效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对某些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教导。这些对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数学老师的讲习方式十分枯燥、乏味。就当下的教育形式来说,大部分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于形式化,缺乏创新的思想,通常都是照搬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传授最基本的知识,课堂氛围枯燥,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并且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方式简单固化,忽视学生数学天赋,不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对教育改革不积极践行,危机意识不强,最终致使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心态。
数学概念抽象。它对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一些数学公式过于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而且数学的串联性很强,学生有一小部分知识点的困惑,会影响整个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由于数学知识点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缺少学习热情,导致数学教学成果较差。
部分数学老师教学心态浮躁。部分老师对工作投入量少,在日常“灌输式”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成绩关注度低,急功近利。并且缺乏严谨的教学态度,无法做到对学生负责,根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教育事业中。
学校和家长过于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目前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这就导致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审核学生的评定标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
部分老师过于注重教学进度。由于老师有明确的教学进度管制,这就使得部分老师存在盲目地赶教学进度的现象,侧重于关注孩子们知识量的增加,而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其容易让孩子们在学习中造成死记硬背的状态,一方面增加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孩子全身心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孩子各方面都处于萌芽期,思维和智力都还没有全面发育,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对身边的人物行为进行模仿,而老师作为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角色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如若数学老师本身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并且有很高的文化造诣,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学生,就能提高孩子们对数学教学模式的认可。而如果数学老师本身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方式简单粗暴,那么孩子就会口服心不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有的孩子擅长将绘图与数字相结合,学习这一章节就相对得心应手;而有的孩子不擅长,学习起来较困难。这就要求老师耐心地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找寻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方法,不能暴力教学从而降低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老师必须根据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站在他们的角度,贴近日常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学。而故事和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营造情境氛围。首先老师要足够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点。老师在策划有效问题情境时,还可以在讲解中穿插有趣的游戏及故事等引导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发地学习数学,展开探究和解答难点。
如果数学老师能够合理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知识,提升语言的魅力,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能激发出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具有感染力的,老师将死板的数学知识用趣味性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欢愉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数学。与此同时,数学老师在上课时要学会捕捉学生的内心想法,在讲述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语气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一个具象阶段,因此对很多抽象概念都不是很明白。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数学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将本节内容给学生展示,便于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图形概念中的难点。
孩子们正处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较重的年纪,而数学课本中各类生动有趣的插图就能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征。在日常讲习中,数学老师全面利用这些生动的插画,从而降低自身教学难度。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时,老师让学生们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然后让他们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画出身边相关的事物,最后由小组进行评分表扬。
老师们组织游戏教学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其主要目的和对学生教育的意义。即通过游戏,是否能最大限程度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以形象为主,并且各方面都处于萌芽期,思维和智力都还没有全面发育,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差,注意力也不集中。而在教学中设置游戏环节就可以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们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
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强他人的自信心,但老师要适度表扬和鼓励,否则,适得其反。首先,不要言过其实,这反而会造成受表扬的孩子自身不良习气的形成。其次,学生都是具有差异的,老师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奖。对于内向软弱的孩子要多褒奖,而对于虚荣心或者好胜心强的孩子则需要适度,且夸赞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使其认识自身不足,在老师的教育下改正。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取得成果的事情。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果,老师还应当做好日常授课的总结反思。一方面,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对课堂讲习的内容有明确的目标,在课本知识讲习完成之后,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反馈程度等,对自己教学成果进行评估。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老师可以使用当堂测验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检验成果对其进行重点讲解。数学老师通过评估才能感知到自己教学中的弊端,并以此为根据为下次授课优化课堂讲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老师要踊跃参加校园内的教研教育活动,与其他老师就教学内容开展深入性的探讨交流,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经验,然后根据自身的不足研究出一套适合的授课方案。为了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与辨析,意识到本身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老师可以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从而采取合作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在日常讲习中,老师可以安排孩子两人一组,互相了解,指出对方的优缺点。这样能够让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总而言之,老师在数学讲习中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但能够激励出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品质以及思辨能力,还能在无形中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育学生们的数学素养是长久的过程,老师要在日常讲习中紧跟新课改的脚步,将当下学生的思想与知识的接收能力相结合,不断寻找更优异培养学生们数学素养的方式,秉持为学生尽责、为教育尽职的精神,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也为推动数学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1] 练海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80.
[2] 孙萍,王莹莹.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38.
[3] 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2-153.
[4] 林玲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J].教育评论,2017(1):213.
[5] 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2-153.
[6] 陈周.小课堂大舞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素养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
G424.21
A
1002-7661(2022)02-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