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传统意蕴与现实指向

2022-03-18 04:33樊海源杨一帆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樊海源,杨一帆

(1.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50;2.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长春 13001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1]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百年奋斗历程形成精神谱系的寻根溯源,更是对自身精神谱系源头的守正创新。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为“七一讲话”):“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伟大建党精神是党自身建设、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的精神之源,其精神内涵丰富,理论深邃,价值巨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凝聚力量,继续前行。

1 伟大建党精神的传统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提倡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推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理想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的价值取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论语·卫灵公》《孟子·告子上》)的精神追求,“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经》)的道德规范,可以说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早已沉淀为炎黄子孙对国泰民安、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历经挫折与失败、彷徨与探索之后,最终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坚定选择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开展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创造性地进行了伟大建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凝练、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1.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里的“道”即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而然的规律。《礼记》反映了儒家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特别是其中所提到的“天下大同”思想在中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天下大同”虽然是充满历史想象而提出的政治目标,但它唤起了人们心中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所以一经提出,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在不同的时代,它被不断重提,成为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号角与旗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使得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共产主义理想得以迅速深入民心,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赋予了深沉厚重的历史渊源。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共产主义思潮被引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最终席卷大江南北,统一了华夏神州。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产党人所勾勒的那幅蓝图其实早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和头脑之中了。可以说,近代中国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

1.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初心、使命,即为奋斗目标,在传统文化中通常表述为志向。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这些思想主张充分反映了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前途及民族命运的关切,彰显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纵观历史,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必须胸怀大志,才能有所作为。唐代李白有云:“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唐诗纪事·卷十八》)纵然海枯山倒,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这种以人民、民族、乃至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和责任担当,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诠释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深深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代代传承,薪火相传。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昭示出这份强烈的责任意识与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矗立起一座又一座载入史册、千古流芳的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党有9 000多万党员和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只要始终守初心、担使命,那就无坚不摧。”[3]心之所系,路之所向。正是有了这样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人才会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与豪迈。

1.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就是传统美德的“勇”。《说文解字》解释曰:“勇,气也。”勇是一种气概,是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儒家倡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孔子说:“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勇者所表现出的特征就是不畏惧,意味着不惧死亡、不怕牺牲。“不惧”皆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勇”一直是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孔子认为知、仁、勇是君子的标准,知为真理,仁为初心,而勇则为不怕牺牲的体现。正如《左传》中讲:“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勇气,皆是因为心志产生作用的结果。所以孟子说:“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中国共产党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与中国传统的君子人格息息相关。《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做事是以道义还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正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志。因此,古人常说:“义不容辞、见义不为,无勇也。”古人为实现民族大义与家国理想,不怕牺牲的勇毅风骨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并在建党精神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正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凭借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胜利,在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吴筠《舟中夜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对于真理正义的不懈追求,对于国家、民族无限忠诚,乃为人之本。《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天下最高的品德是忠诚,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高尚品德,是矢志不渝、永不放弃的家国情怀。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尚书》中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明代的方孝孺在《家人箴》说“适己而忘人者,人之所弃;克己而立人者,众之所戴”。历代学者对于民本思想的论述,都说明了统治者在治国理政时对待民众的主张决定了政权的持久性。“民惟邦本”,强调的是国家的一切活动应当服从于天下民众的共同利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坚持民本思想。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使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虽具有一定传承关系,但存在着显著不同:传统的民本思想服务于统治集团,带有鲜明的历史局限性,而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在于人民是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带领人民走入新时代。

2 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指向

伟大建党精神产生、形成于特定时期,它既凸显时代的烙印,又与时俱进,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特质,必将成为引领中国共产党未来的行动之源。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它为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提供了理论指向、实践指向、精神指向和价值指向。

2.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理论指向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基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各色阶级纷纷登场,各种思想潮流跌宕起伏,各种救国道路不断尝试,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而一种新的指导思想与一种崭新的阶级力量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为黑暗中国迎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了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展开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始终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与人类前途命运休戚与共,为中国革命与建设提供科学智慧与理论指引。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

2.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实践指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明确方向,使命引领行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清醒认识。百年党史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我们党能够不断应对困难和挑战,筚路蓝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正是因为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因此,“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实践指向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4]“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一以贯之说明我们党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体现了我们党的立足之本,根基之源,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指向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备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5]我们党是在残酷斗争中、生死考验下,一路走来并发展壮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饱经磨难,生生不息。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奋斗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时代,或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新时代,每一场重大胜利的取得、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凝结着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鲜血和汗水,彰显着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从一成立就不断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在大革命失败惨遭屠杀后开始奋起反抗,从发动早期“三大起义”浴血奋战到转战井冈山,从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到点燃了星星之火,从因为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导致反围剿失败到丢失了根据地,从被逼绝境之下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湘江惨败后到遵义会议迎来伟大历史转折,从巨大的民族危机中放下阶级仇恨到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最终迎来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曙光,从实力相差悬殊的解放战争中不断胜利到解放全中国,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与围堵中建立新政权,在建国仅仅一年的时间里敢于跨过鸭绿江,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展开一战……中国共产党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已经深深融入骨髓,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建党精神内涵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承上启下的关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要干什么的问题,决定了共产党人必然要奋不顾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怎么干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畏困难和挑战的底气和勇气,鼓舞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2.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价值指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之源,“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6]纵观建党百年历史,正是基于对党的无限忠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不改初心,不辱使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赓续红色基因,永葆革命精神,我们党才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6]

不负人民是共产党人的永恒立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崇高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6]无论是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对于“人民”的理解,还是从历史发展、经验成败来看,不负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唯一追求和价值取向。

3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考量

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创造和推动伟大事业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未来我们要继续取得成功,就要充分把握党的百年奋斗所积累的精神财富价值。如何深入挖掘、阐释、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学理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成为摆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重要阵地,必须自觉承担起继承与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首先,积极开展建党精神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理论研究方面可以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历史作用、如何传承等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教学研究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开发适宜的教学资源,实现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次,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围绕伟大建党精神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从多角度、多领域、多层面协同推进,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再次,用好社会实践。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等方面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注重党史人物和党史故事的挖掘,利用好地方的红色资源,让大学生从精神层面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面临重大考验,中国依旧面临着国内外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全党全社会激扬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7]今天享有的重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努力创造新的辉煌。在“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新征程上,我们仍需坚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把伟大建党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