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蓉,胡雨潞
(1.南宁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劳动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关注的重要学科领域。2015 年,教育部连同共青团、全国少工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落实课程,要将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相结合,鼓励家务劳动,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相融合。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布重要讲话,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不仅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内涵及总体目标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劳动教育的发展做了全面的规划,也为今后劳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2016 年9 月,国家正式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肩负着新的使命。因此,学校劳动教育应指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但乡村学校在实际的劳动教育教学中,存在学校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形式化等问题,且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回应性教学”认为“文化”和“教学”相依相偎,文化体现在师生的言谈举止中,文化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文化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是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方式。乡村场域有着相对固定的文化和习俗,对学生的行为和认知有潜在的教化作用。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东西,是解释现实的导向,由此,基于学生文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即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采用“文化回应性教学”。
“文化回应性教学”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最初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与文化和生活经验相结合。2000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吉内瓦·盖伊(Geneva Gay)在其编著的《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Theory,Practice &Reserch》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多元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文化回应性教学”。国内学者对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研究集中在探讨“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教师的培养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文化回应性教学”上。同时,关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更集中的观点是认为在教学中采用的对学生已有文化做出回应的教学模式。国内学者夏正江认为“文化回应性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将学生文化融入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认同和自豪感为目标,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的教学。学者张家军、钱晓坚主张“文化回应性教学应将学生的母语文化视为学习的桥梁”。学者裴淼、蔡畅、郭潇则认同了学者吉内瓦·盖伊的观点,认为“文化回应性教学”“在教学中融入不同族裔学生的文化特征、经验、观点,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内涵在于强调教学的文化性和教师的文化意识。学者周钧、黄嘉莉、王雪薇针对我国学生文化背景多元化的现实,结合“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理念,提出文化回应型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态度,需建构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具备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文化回应性教学”界定为:教师的教学需基于对学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理解,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上对学生文化做出回应,力求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文化回应性教学”是通过教学为知识和学生经验之间搭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乡村劳动教育教学在采用“文化回应性教学”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在回应学生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劳动教育教学的有效发生。此外,劳动教育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于一身的课程,只注重劳动知识的灌输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容易使劳动目标滞后,窄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导致劳动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文化回应性教学”要求教师教学从学生的社会文化经验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上对学生的文化做出回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劳动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很多新的劳动形式,劳动教育不仅局限于体力劳动,更应该重视脑力劳动或生成性劳动,尤其是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劳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将乡村文化与劳动教育课程相融合,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同时应结合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时俱进地更新劳动教育内容。
首先,乡村场域的文化根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以观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为指引,以活动性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合学生所在乡村的文化习俗,开创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内容,此外,还可以直接利用乡村地区已有的物质文化,如动植物资源等,引导学生对动物养殖、植物种植等开展研究型的劳动。其次,“新文化”背景下劳动教育内容的更新。新一代的乡村学生多为网络原住民,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简单的体力锻炼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还会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反感抵触。“文化回应性教学”要求教师在选择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家庭手工小制作,诸如烹饪、面点制作等课程,引导学生通过volg 制作等方式激发劳动兴趣。最后,根据文化回应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这就需要教师走进乡村和学生,通过与乡民或家长对话,为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内容。
文化既是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也是风俗习惯、民族信仰和人文修养,乡村作为农耕文明的承载之地,不仅孕育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烙下了勤劳刻苦、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成果等精神印记。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带来的苦与乐,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是以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和成就学生幸福为目的的在乡村场域中开展的身体实践。“文化回应性教学”指导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乡村劳动文化为荣,增强乡村学生的劳动自信。
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集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功能于一身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回应性教学”要求劳动教育教学的实施要基于学生文化,融入学生文化。“文化回应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贯穿于其中的核心理念,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学生观上。该教学的回应方式包含反应、引导和指正三个方面。成长于乡村场域的学生对劳动并不陌生,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产生与乡村习俗或劳动文化有关的反应时,教师要给予肯定的回应,这是最简单的文化回应形式。与此同时,教师应意识到成长于乡村场域的学生具备动手探索和自由好动的天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束缚。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摒弃固有的思想桎梏。
文化既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也是教学资源。“文化回应性教学”强调教学的文化性和教师的文化意识,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时需及时回应学生经验中的文化因素,以带动学生学习劳动教育课程的热情。同时,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教学期望通过“文化回应性教学”得以实现,为此,首先教师需要丰富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内容,实现劳动教育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最后,教师需要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来的文化因素,而不仅仅只是开展流程式教学。
劳动教育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国家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目标为蓝本,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运用本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全方位的文化支持体系,开创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在劳动教育中对物质性文化做出回应的基本方式是将乡村已有的物质文化引入到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中。首先,充分利用校外空间,探索“校内校外一体化”的乡村学校劳动实施文化场。乡村学校围墙外是广阔的田野,是具备极大劳动张力的实践空间。这个空间是世世代代乡村人建构的独特的中国乡村文化,而劳动是乡村文化场主体之间互动的核心。目前在乡村地区有不少的种植场,因此,学校既可以从校外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到校内给学生讲课,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种植场地参观学习,以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场中已有的物质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教学,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又能有效促进乡村学校和乡村文化的共生发展。其次,将乡村区域内已有的物质性文化资源融合到劳动教育教材中。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既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本土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又要考虑到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开设植物种植的相关课程时,课程实施计划除了要包含植物种植的过程,也应该包含植物种植前对土地的开垦、植物种植后对植物的养护等内容。这样的教学既能系统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又能继承发展乡村地区的劳动文化。
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应聚焦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是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制定的方向标,最终指向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需要教师对劳动教育整体教学目标有深入的了解;其次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前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劳动教育教学整体目标是个性化教学目标制定的指南针。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生存必备的劳动技能,并在整体上建构通识性劳动教育知识体系。其次,在劳动过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并在劳动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思考。最后,通过劳动教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此外,对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了解是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前提。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发展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目标制定上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进行分组,用学生的经验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
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越熟悉,越能够开展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在乡村劳动教育教学中,“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关怀学生,挖掘学生经验中的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因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其次,需要教师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特性和教学内容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开展形式化教学。同时,教师要摒弃对乡村文化固有的偏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再次,在积极的师生关系框架内,教师要将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一个文化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进而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关注和认可学生,而且要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并通过对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及知识,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向,从而通过劳动教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成长于乡村场域的学生可能对日常劳动和生产劳动相对熟悉,但缺乏服务性劳动,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时增加服务性的劳动教育内容,可鼓励和带领学生开展乡村卫生清洁、乡村垃圾分类等。最后,劳动教育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于一身的课程,因此,在劳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劳动教育重在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因而教学方法应以练习法、现场教学法以及参观教学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劳动教育重在“劳”,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从而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思考。“文化回应性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上为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思考方向。但同时,“文化回应性教学”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中的实现仅靠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文化支持和乡村社会提供观念文化支持,在各教育主体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可有效提高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