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娜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河北 保定 071051)
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知识的爆发式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习的有限性与知识需求量增长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知识指数级增长的信息时代,教育应更聚焦于“剩下的东西”,即要求今天所学的东西能够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启发和迁移作用。
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和能力,而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所以现在的课堂既要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理解、评价、迁移、创新、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所学的东西能够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启发和迁移作用,如此可实现物理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素养表现型课堂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宗旨,以引起学生深度学习为过程,以生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归属的发展性教学。具体来说素养表现型课堂就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知、思维和理解力;通过体验、实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学科本质之间、知识和知识之间、知识和现象之间、知识和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将其所拥有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素养表现出来,把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落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此可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以“走进彩色世界”为例,从素养表现型课堂的几种教学模态出发,进行教学过程分析,由此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由学生熟悉的歌词引入新课,同时展示祖国壮丽的山河以及科技的发展,并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以此激励学生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并渗透强国有我的意识。
基于素养表现型课堂的问题意识,根据已有的形成彩虹的知识,提出问题:“能不能在教室里制造美丽的彩虹?”通过开放性实验,把实验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都可以用不同的器材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只要最终看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就行。在学生自主实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练习实践时,教师应尽量做到不插手、不说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发挥,允许学生的实验或练习有对有错,在探究过程中也允许学生有新的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偶然发现手电筒可以发出白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在调节手电筒的光制造彩虹的过程中,观察到只有白光可以发生色散形成彩色光带,而红、绿、蓝这几种光不可以,由此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红光、绿光、蓝光是不可再分的,是单色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样性,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表达交流、发声提问、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由此达成了主体参与的高效课堂。
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需要探索把学生的抽象思维具体化的方式,探索改变学生思维的手段,以此为学生的思维找到停靠点、激发点。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白光经过三棱镜(奖杯、装水的烧杯)后出现了彩色光带,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白光发生了某些变化变出了七色光,而不是单纯的被色散了?然后在思考中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冲突点。学生通过一步步地质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出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法。通过让彩色光盘旋转起来,观察是否可以合成白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并进一步理解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体可以用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观念。
物理课堂是真实的,学习真实发生,有学、有习,学、习互动是其本真;教师关注预设更关注生成;有问题、有遗憾,体现原生态方显其真。
利用旋转陀螺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起来。由此学生很容易得出“红、绿、蓝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颜色”,但不容易判断出“红、绿、蓝三种光可以合成白光”。在进一步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分析有红、绿、蓝三种颜色按相同比例混合的陀螺旋转起来后呈现的不是白光的原因,由此可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素养表现型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白光是单纯地被色散了吗,还是发生了某种变化?”“当用红光照射蓝色玻璃片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就是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质疑、思考”都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元素。
素养表现型课堂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素养表现型课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动态、全面、智能的评价,然后以评价促进学生勤于反思、乐学善学,进而促进学生信息意识等意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即以高效的素养表现型课堂、生命课堂、创新课堂落实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由此可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