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娜
(天津市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天津 3004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纲要》点明了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为新时代的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点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上是团结统一的、在文化上是兼容并蓄的、在经济上是相互依赖的、在情感上是相互接近的,是以共同的历史条件、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物质基础、共同的身份认同、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形成公平、正确、合理的民族团结行为的教育活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的重要手段。学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中职学校,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
中职学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是使各族学生牢固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确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加强对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的深刻理解。
中职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中既包括汉族学生、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不仅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也面向各民族的全体学生进行。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普及和执行,有利于消除西方霸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于新疆内职班的学生来说,在学生完成学业回到家乡之后,将自觉宣传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影响当地群众,凝聚起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在国家规定的思政课基础之上研发适合本校学情的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对民族特点、民族政策的介绍,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为什么多民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如何理解我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说所有民族的命运都与祖国息息相关。
2.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养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途径。依据学科和专业课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特色文化渗透其中,使民族团结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学科知识和民族文化资源互为资源、互相补充。例如,在新疆内职班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项目实践课程中,学生制定的网上店铺开设方案、网上店铺运营实操等可以以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为特色,挖掘水果、干果、布料、民族乐器等特色商品,在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同,并通过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家乡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进而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3.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各族维护民族团结的优秀代表,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个人魅力、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凝聚榜样的力量。例如,邀请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天津市新疆商会常务副会长阿依木汗女士为学生做先进事迹报告,分享出席天安门70周年国庆庆典观礼和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经历,讲述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感受到祖国强大的激动之情,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本领,为实现各族人民的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1.开展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的主题活动
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在国家公祭日、党的生日、九·一八事变、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的纪念日前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加强学生们对节日、纪念日的内涵和设立意义的了解的基础上,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例如在传统节日春节,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与不能回家的少数民族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联欢、逛庙会,通过与师长、同学们的相聚缓解思乡之情,通过亲身感受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体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烈士纪念日举办特殊的升旗仪式,为先烈默哀,向英雄致敬,号召全体同学学习英烈们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价值追求;学习英烈们艰苦奋斗、义无反顾的拼搏精神,激起了同学们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举办演讲、诵读、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通过举办以“感恩伟大祖国,增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诵读红色经典,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诵读活动,以“唱红歌,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合唱比赛,以“肩负振兴职教使命,实现多彩民族梦想”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讲出感恩祖国的心声、表达爱国主义的情怀、唱响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在活动中激励各族青年学生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表示,感谢国家的政策,让我们能够从新疆来到了天津求学,是祖国给我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奋斗,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3.推动丰富的学生社团建设
设立民族舞、烙画、剪纸、非洲鼓、书法、戏曲等多种社团,将社团打造为学生发展兴趣的场所、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挖掘、保护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各族学生坦诚交往、真诚交流、热忱交融。例如,烙画社团以葫芦烙画为主要活动内容,烙画也叫“火笔画”、“烫画”,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将绘画艺术中的各种表现技术巧妙并且自然地融合起来,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风格,而具有民族团结内涵的主题作品不仅烙出了传统风,更烙出了民族情。
4.建立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国旗班
升国旗仪式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国旗班队员作为国旗的守护者,是受全体同学关注的榜样。作为民族中职学校,国旗班队员由十余个少数民族的学生组成。在国旗班训练的过程中,队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挺拔的身姿、整齐的队列,更是坚忍不拔、团结拼搏、爱校爱国、民族团结的国旗班精神。国旗班的风采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中,而且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的大型活动,过硬的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由衷的民族情洋溢在每一次活动中。
5.结合班级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中职学校通常以专业作为划分班级的依据,作为民族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相较于普通的中职学校偏多,且在各专业、各班级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各班级可以根据班级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班级活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提升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例如,在会计专业,汉族学生占少数,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回族等民族的同学占大多数,在这样的班级可以通过讲民族英雄故事、讲民族特色文化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们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的培养;在汉族学生占大多数,而少数民族学生较少的专业,可以举办共同探寻民族源头等形式让学生们通过活动真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
1.校园文化
构建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切入点的校园文化。通过雕塑、室外浮雕、橱窗、走廊墙壁等营造民族团结教育氛围。例如,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大型浮雕以56个民族同胞的相貌姿态、服装配饰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悦之情,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百花齐放、交相辉映的繁荣景象,激发了学生们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走廊墙壁上“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用民族团结之水,育爱国和谐之花”等宣传标语以及宣传橱窗中展示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渲染了浓郁的民族团结气氛,为引导各民族学生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形成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班风的载体。特别是对于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的学校来说,班级是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主要场所。民族团结文化墙作为班级文化的内容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图与画为主要形式,以民族团结进步、学好国家通用文字、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力争做到“一墙一风景”“一墙一创意”。各民族学生共同构思、共同交流、共同创作,用他们纯真的情感、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以独特新颖的版面、活泼灵动的文字图画以及青春飞扬的色彩搭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学生们在制作民族团结文化墙的过程中有了更强的民族认同感,把民族团结情系于心中,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实际行动注入朵朵民族团结之花,使民族团结入脑入心,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更是帮助学生树立了坚定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3.宿舍文化
宿舍是住校的学生们课余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是住校生的第二个家,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民族学校的宿舍更是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提供了互相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建设以民族团结为引领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同学间的友谊,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开学初,共同布置宿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谊更进一步,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竞赛、小评比更是对宿舍精神的彰显,民族团结的诠释。
4.软性文化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墙壁文化、雕塑文化、橱窗文化,看不见的软性文化也不容忽视。在入校、大课间、午休、静校等时间段播放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音乐也是培育中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经典歌曲《爱我中华》曲调活泼、节奏跳跃、寓意深刻,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打起手鼓唱起歌》流露出了各族人民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和谐新疆》是一首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歌曲,既包含着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民歌的曲调,又洋溢着浓浓的时代感。这些歌曲带给学生们的不仅是音韵美的情操陶冶,更是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1.外出研学活动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院、大沽口炮台、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军事博物馆、黄崖关长城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灿烂、丰富的文化和习俗,体味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2.企业实践活动
新疆内职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观摩学习,不仅了解了企业主营业务、感受了企业工作环境,初步接触了企业核心业务和发展趋势,更加激发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技能,带动家乡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实践的经历带来的是反思,是责任感的增强、思想认识的提高,学生们表示要学会充分利用资源,让电子商务带来更多的利润,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为家乡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优化民族团结教育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职学校,特别是民族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如何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地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形成具有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和底蕴的育人模式仍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