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扬 雄
或问:“何以治国?”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①也,身立则政立矣。”
为政日新。或人:“敢问日新?”曰:“使之利其仁,乐其义,厉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之谓日新。”
或问民所勤。曰:“民有三勤。”曰:“何哉,所谓三勤?”曰:“政善而吏恶,一勤也;吏善而政恶,二勤也;政、吏骈恶,三勤也。禽兽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谷人不足于昼,丝人不足于夜,之谓恶政。”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2年版《法言》)
【注释】
①身:以皇帝为代表的各级领导。
③蔽芾(fèi)甘棠:《诗经·召南·甘棠》中的诗句。据说周成王时,召公巡行时在棠树下处理政事,甚得百姓拥护。召公死后,百姓不忍砍伐棠树,作此诗怀念他。
④逋:同“膊”,暴露。
【译文】
有人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扬子回答说:“建立好的政治。”有人问:“怎样建立好的政治?”扬子回答说:“政治的根本在于皇帝自身。如果皇帝能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好表率,好的政治自然就会建立起来。”
有人问:“治理国家有没有要抓住的关键?”扬子回答说:“治理国家要抓住的关键是使百姓怀念,不使百姓厌恶。”有人问使百姓怀念是怎么回事,使百姓厌恶是怎么回事?扬子回答说:“从前,周公率兵征伐东方,平息了管、蔡、商、奄四国的叛乱;召伯外出视察,为了不打扰老百姓而在矮小的甘棠树下处理政事。这就使百姓怀念呀!齐桓公攻打楚国,回兵时向陈国借道,由于大夫辕涛涂的反对,陈国没有同意,齐桓公就把辕涛涂抓了起来。这就使百姓厌恶呀!唉!掌权者关键是要考究明白什么事使百姓怀念,什么事使百姓厌恶罢了!”有人问:“怎样做会使百姓怀念?怎样做会使百姓厌恶?”扬子回答说:“使所有的老人都得到赡养,使所有的孤儿都得到抚育,使病人能得到疗养,使死者能得到安葬,使男子能安定地从事耕作,使妇女能安定地从事女工,这样就会使百姓怀念。若使老人得不到赡养,使孤儿得不到抚育,使病人没有人照顾,使死者暴尸于荒野,劳役繁重使田园一片荒芜,赋敛过度使百姓一无所有,这样就会使百姓厌恶。”
治理国家要天天有新气象。有人说:“请问怎样做才能天天有新气象?”扬子回答说:“使人们把自己的仁惠当作受益,把自己的义举当作快乐,并用称誉来勉励人们,用赞扬来引导人们,使人们能高高兴兴地做到这些,就能天天有新气象。”
有人问百姓所忧虑的是什么。扬子回答说:“百姓有三种忧虑。”问:“你所说的三种忧虑是什么呀?”扬子回答说:“法度良好但官吏恶劣,是第一种忧虑;官吏良好但法度恶劣,是第二种忧虑;法度和官吏都恶劣,是第三种忧虑。如果当权者豢养许多珍禽异兽,使百姓穷得没有粮食吃;大肆装修亭台楼阁,使百姓穷得没有衣服穿;种田的人夜以继日地劳动,还满足不了当权者的嗜欲;纺织的人夜以继日地劳动,还满足不了当权者的奢侈。这就叫恶政。”
【简析】
扬雄(前53年—18年)是西汉末年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他有很强的儒家传道意识,专门效仿《周易》而作了《太玄》,效仿《论语》而作了《法言》。不过《太玄》晦涩难懂,影响不大,《法言》则通俗易懂,表达的思想也很平实中正。《法言》模仿《论语》的语录体,一共分为十三卷,每卷语录三十章左右。《法言》中的《先知卷》主要讲述儒家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就是对先秦儒家修身治国之道的简要概括。本篇所选的是《先知卷》第三至第六章,分别强调领导修养为立政之本,治国关键在于能使百姓怀念不让百姓厌恶,治理好的国家应该风俗日新,好的治国之道必须法度、官吏都比较良好。第三章以身为立政之本明显来源于《论语》“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孔子语录。第四章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与《孟子》“与民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语录极为相似。第四章、第五章都明显受到《大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观念的影响。第六章则是对《论语》“尊五美屏四恶”与《孟子》“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两章的结合。
随笔: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