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政税收中的问题与优化分析

2022-03-18 03:20:01李郁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环球市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税收财政

李郁 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事业单位与其他社会上的单位具有很大的不同,社会上的其他单位以盈利为最主要的工作目的,而事业单位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以及国家谋福利[1]。不论是国家的教育、科技或者是卫生等方面的工作,还是其他公益组织所举办的相关活动,都需要事业单位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且,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单位运转的经济来源都与其他单位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现存的问题

(一)财政票据管理疏松

财政税收票据是每一个单位在财政税收工作中最应该重视的部分,但由于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票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不重视,导致了事业单位财政税收票据的管理十分疏松。这样的工作情况,导致了事业单位的票据出现杂乱无章、漏洞百出的现状,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相关的数据出现虚假、混乱的情况。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不规范

对于财政票据的管理来说,除了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外,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2]。但是,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制中,仍然有很多对工作不认真、对自身的工作无严格要求、对事业单位相关的财务工作不负责的工作人员。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不够严格,也是相关的财务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较为低下的表现。种种情况导致了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最终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无法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不具备财政税收工作的预知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过程中,要想让相关的税收工作得到较好的效果,可以从财政税收工作的预知入手。在每一个季度开展前,对季度内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提前分析,从而做到将税收计划提前完善。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开展前,以财务税收作为整体税收工作的准则。可以说,完善税收计划是相关工作开展前的第一步,更是后期是否能达到工作目的的保障。因此,在具体的财政税收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参考行政预算、经营预算等几项工作的编制情况,以及后续工作的开展内容,繁杂的数据是导致税收工作容易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并且,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因此,需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找到合适的编制方法。但是,在目前的预算编辑工作中,事业单位将财务预算的工作全权交给财务部门[3]。预算执行的强度与预算编制的优劣有密切的关系,只有让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在编制的过程中将预算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考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预算执行才会具有高强度的准则性与可控性,从而为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总而言之,预算管理的核心步骤就是预算的执行,执行的强度是预算水平高或低的条件。

二、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纳税意识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纳税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单位、每一企业的责任。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使得事业单位在履行纳税的义务时需要对国家的相关规定十分熟悉与了解。事业单位的每一个员工,都对纳税有着严格的意识,并对相关的财务税收工作进行规范[5]。据此,相应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增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纳税意识

只有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纳税有着极强的意识,才能让事业单位对纳税工作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是否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为了增强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财政税收的意识,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定期通过互联网学习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实现管理层人员对财务税收的相关工作常识,提高自身对税收管理的认知度。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才能在正确的引导下进行开展。

2.增强财务人员的纳税意识

即使管理层将纳税工作的方向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了规定,如果财政人员的纳税意识不够强,也会导致最终的财政税收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使得财政税收工作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基层人员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基层人员对财政税收有足够强的意识,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将事业单位的税收工作做到最佳。为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最应该注意的是培养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税收意识。相关方法有以下几点:

(1)外出学习交流

不论是什么工作的开展,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都是提升工作开展效率的必要前提。为了增加企业员工对财政税收的认识,给予员工外出学习的机会是首要的方法。通过与我国的其他企业交流,或是让员工出国深造都是制造外出学习、交流的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员工的竞选,筛选出学习能力最佳、最不怕吃苦、学习潜力最高的人员作为外出学习的对象,然后,在该员工学成归来后,再对该企业的其他员工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培训。

(2)财务人员间的学习交流

事业单位要想提高单位内部的财务税收工作效率,必须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情况。例如,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每一个季度的工作情况,筛选出每项工作的工作标兵,让这些工作标兵作为代表,在会议上进行总结发言,让其他人学习他的工作方式以及在工作中的所想所悟。通过专业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税收工作的意识。并且,单位财务税收工作人员的交流是最符合事业单位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对同一份工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内部人员的交流,能够将这些理解汇总,对正确的加以利用,不正确的责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提升事业单位税收人员对财政税收的工作意识。

(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不论是什么企业,企业内部员工的税收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决定了该企业的相关工作是否能够满足当下的财务状况以及市场局面。因此,要想将业单位的税收风险防范效果达到最佳,管理层就必须将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对财税风险的意识进行培养,让财务税收风险意识成为每一个财务管理工作者以及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所必不可缺少的工作意识。相关方法有以下几点:

1.高层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

高层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的意识,直接决定了该企业是否能够将税收风险控制到最低。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的决定者,他们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方法与方向。如果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出现了错误,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更大的问题。因此,为了将事业单位的财税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高层管理人员对相关的风险意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增强高层管理人员的财税风险意识,高层管理人员与其他企业的相关工作者进行有规律的交流与学习是首要的方法。只有与外界不断的交流,才能让高层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

2.相关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

只有财务管理工作者具备极强的风险控制意识,才能将事业单位企业的财税风险做到更为合理的控制。为了增强相关财务人员的财税风险控制意识,相关企业可以适当增强对税务风险管控的科普以及相关的宣传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增强相关财务人员对财税风险控制的工作效率,相关企业还可以成立监督部门,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的结果,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此,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相关工作人员对财税风险控制的工作。

(三)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的完善

1.治理发现的问题,预防可能性问题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真正地将预算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将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风险降到最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例如,A事业单位可以从问题的源头出发,根据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从而达到从源头消除问题产生的因素、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指标的目的,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除此之外,“防患于未然”也是降低预算管理工作中问题发生频率的有效手段。在问题发生之前,将问题“苗头”抑制住。这样,不仅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风险,也减少了单位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例如,A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定期地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单位的业务投资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并针对单位内制定的相关工作准则对这些情况进行判定。

2.预算编制的完善

预算编制是财务税收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工作,为了增强财务税收工作的科学性,对预算编制进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预算编制的完善不仅仅能够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也能够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性质更加清晰。为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得到源源不断的改进,能够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达到激励相关工作人员的目的,事业单位就必须增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以及该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情况。

(四)增强对财政税收工作的监督

为了增加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规范性,增强对财政税收相关工作的监督是必须的。除了设定相关的监督部门外,事业单位还必须对现存的监管体制进行改革。除了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外,还必须对每一项财政税收工作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让监管工作实现最大化的合理性,并让相关的监督人员能够有据可依,有意可寻,而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除了设定相关的监管部门外,为了让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得到最大化的监管,还可以将事业单位相关的工作进行透明化。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职员应该及时地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利用报表或者说明书的形式,将工作的实际情况汇报给上级,方便上级对工作的检查,让上级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在确切的执行过程中,各职员才能发现财务税收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关于税率的增加或者减少,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执行,做到懂法、遵法的原则。

(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在完善监督机制后,事业单位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每一季度的绩效考核,并通过绩效考核,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惩罚与奖励。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突发情况的应对这几个方面进行,需要每一个部门积极的配合。而奖励与惩罚的前提为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只有让监督管理体系满足公平公开、总体化优等原则,达到激励与约束二合一的效果,才能将奖励与惩罚的规则与之结合。因此,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前提基础是健全财务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

(六)提高财务预算执行的深度和力度

财务预算执行的深度与力度,对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有着极高的影响。为了将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财政税收工作的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深度与力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除此之外,财务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一步,只有让管理的执行力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财务预算管理才能得到严格落实,从而将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做到最佳。

为了将财务管理执行力度进行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要将管理工作的每一步都规划好,将相关工作进行分解,让每一阶段的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工作目标,做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个人都能清晰地认识到工作的目标。将各部门的责任与任务进行具体的文字化、规章制度化,才能让各个部门能够在规章制度的规范下,提高自身对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从而将相关的工作做好,甚至做到最好。

三、结语

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在现阶段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我国事业单位所做的财政税收工作现状来看,并没有将财政税收工作做到最佳。与其他国家的财政税收工作相比,我国所面临的财政税收工作中的问题更加严峻。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财政税收工作有了一套清晰的步骤与方式,由于实施的年限较短,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所出现的相关事物也没有得到妥善的更新。体制的完善需要时间的磨炼,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与过硬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地更新与改进。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税收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税收(二)
新少年(2016年4期)2016-11-19 14:22:49
税收(四)
新少年(2016年6期)2016-05-14 11:59:22
税收(三)
新少年(2016年5期)2016-05-14 03:37:16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