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文脉 培育时代新人

2022-03-18 02:25:34武汉市第三中学
成才 2022年14期
关键词:孺子牛红色育人

■ 武汉市第三中学 杨 琼

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巨大,从新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呼吸,踏过一道又一道沟沟坎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带领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斗志,不忘初心,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强国志、爱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去。

习总书记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围绕学校的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激活身边红色资源,创新各种学习形式,讲好丰富多彩的红色故事,把红色精神的学习融入到育人全过程,将丰富鲜活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育人力量。

一、激活红色资源——入脑润心

红色,是国旗的颜色,更是我们的基因。盘活、激活地方红色资源,不断推进红色精神教育入脑润心,需要我们深挖本地红色资源,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红色的地标转化为育人的阵地。

武汉,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曾经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并历经了抗日战争时“保卫大武汉”的烽烟岁月,也抵御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等,各种困难险阻铸就了武汉人“用身体筑城墙”“人在堤在”的勇敢刚毅,涵养了“不信邪”的倔强顽强。武汉,也有诸多红色遗迹: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向警予烈士陵园,二七烈士纪念碑,毛泽东旧居及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善加利用。我们可通过这些校外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教育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的热情,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可带领学生寻访红色遗迹,回顾革命历史,组织学生展开广泛交流与讨论,让学生通过参观遗迹,观看革命先辈的照片,聆听其事迹介绍,想象他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和场景,感受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让学生通过先烈的精神熏陶,勇于担当作为,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校外资源,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校内英模园、钱学森科技馆等红色资源教育学生。如:引导学生在英模园观看矗立着的一尊尊塑像,感受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英模就是屹立不朽的书,是信仰天空中最灿烂的星辰,是民族精神谱系中最醒目的坐标;在学校钱学森科技馆,可引导学生充分领略钱老的爱国热忱,充分感受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进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爱国心。

二、创新学习形式——有料更有效

“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听着《保卫黄河》这一章的音乐,好象听到了黄河水流奔腾咆哮的声音,歌声此起彼伏,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跃然眼前。为了让红色精神的学习更有效,我们不断创新形式,通过歌曲、剧本、主题班会等各种方式开展红色精神的学习。

首先我们以歌叙史,“声”入人心。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中,贯穿着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故事讲解,有反映战争岁月的《十里红军》《保卫黄河》;有描绘新中国成立后美好图景的《我的祖国》,还有歌颂改革开放新蓝图的《春天的故事》等。

其次,利用主题演讲、微班会、微团课,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教育系统化、系列化,让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明确为什么别的主义不行,为什么别的政党不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并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伟大贡献,认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巨变,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发展的关键抉择,认识到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辉煌成就,从而深刻而敏锐地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坚毅而伟大的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立志刻苦学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栋梁之材。

三、讲好红色故事——育人更铸魂

故事的感染力,是任何说教都很难超越的教育力量。为此,一方面,我们依托校内“钱学森科技馆”,让学生人人参与讲述钱学森心系祖国、淡泊名利、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故事;另一方面,从钱学森的故事延伸到人人参与讲述红色故事,通过故事的育人力量,引导学生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增长其历史知识,增进其情感认同,坚定其理想信念。

如:讲述有关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故事。讲述如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程开甲、周光召、孙家栋、王大珩、于敏的故事,深刻领悟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深刻领悟他们只要国家一声召唤,无论在哪里,都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已美好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深刻领悟老一辈科学家在“春风不度”的戈壁滩上自制实验工具,奋不顾身、呕心沥血、日夜奋战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传承人,将“两弹一星”精神内化于心,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知识,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如:讲述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人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为此,我们引导学生讲述一生两次进藏,用生命践行“只为万家能团圆,九天云外有青山”誓言的孺子牛孔繁森的故事;讲述“天眼之父”拓荒牛南仁东的故事;讲述治沙造林老黄牛石光银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战争年代当开国将军,和平年代却坚持回家当农民的甘祖昌;放弃优渥的海外生活,为“两弹一星”事业不幸牺牲的郭永怀;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路上的黄文秀……

猜你喜欢
孺子牛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红色是什么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父与子
北方人(2014年9期)2014-12-04 11:06:01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