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信息技术操作性练习设计策略

2022-03-18 02:56:47陈淑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思维

陈淑琴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而信息技术学习却是“百看不如一练”。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布置一些操作性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好的操作性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得到巩固和提升,而且能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上得到有效达成。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设计基于真实情境,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多维度、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操作性练习对于学生信息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信息意识,练习设计应注三“度”

课标指出: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对信息有充分的敏感度,并在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共享信息。

(一)提升信息的敏感度。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对个人的成长、个人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先掌握了信息就等于赢在了起跑线。提升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获取信息,更迅速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如在设计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处理与分析数据练习时,可以提供某地近期被诈骗者的年龄、被诈骗金额及被骗手段等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总结出反诈骗攻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

(二)抓住信息的“热度”。目前初中生关注社会新闻的时间和条件普遍较为不足,练习设计时可以抓住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操作练习的情境创设或者作为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接收到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扩大学生知识面。如设计路径动画制作练习时,可以结合建党百年时期全国进行党史教育这一热潮,提供有关党史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倾听和观看。学生在完成“红军长征”的动画作品过程中加深对党史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信息意识。

(三)挖掘信息的深度。练习设计中选择使用的情境素材不仅可帮助学生完成某一知识技能的操作,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素材信息的接受,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如在设计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时,利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从加拿大回到祖国怀抱,与家人团聚的这一热点信息,让学生搜索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整理事件经过,重点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深度挖掘事件的本因,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计算思维,练习设计应注重三“味”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能够将系统思维迁移解决其他相关问题[1]。

(一)要充满“趣味”。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乐学”成为教师教学的根本追求。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他的学习过程状态是积极主动的,心情是愉快的,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有趣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操作,往往对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持续“入味”。设计富有趣味的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是重要的,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持续,就要设计能持续激发学生探究欲的练习,让学生继续沉浸在趣味之中,让练习能持续“入味”。

(三)要留有“余味”。南宋士大夫王伯大《四留铭》里说:“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在设计练习时,也要注意让学生在完成操作练习时留有“余味”,在学生渐入佳境时设计更高层次要求的练习,让他们学生可触及的练习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例如,在设计Excel 公式的应用相关练习时,首先,可以设计“我的身高我做主”这一活动主题,根据未来身高测算的一般公式:男性成年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厘米),女孩成年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厘米)[2],让学生输入自己父母身高,利用公式计算出自己未来的身高。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身高是非常感兴趣的。抓住学生这一兴趣点,以用致学,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变得很顺畅。其次,学生在计算自己的未来身高以后,可以提出让学生去验证这一公式是否科学。设计让学生计算身边已成年人的身高和根据父母身高计算出的身高之间的差距,既将公式的操作和应用进行了巩固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完成“激趣”“增趣”练习设计后,如何设计让学生能持续感兴趣,又能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巩固的练习非常重要。从提供的公式来看,预测的身高公式完全是由父母的身高决定的,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让他们发现孩子的身高也有“逆袭”的时候,有很多身高的影响因素:睡眠、饮食、运动等。抓住这些因素,并提供相应的一般性计算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应用学习,达到对知识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

三、发展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练习设计应做到三“真”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主要培养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3]。

(一)创设真情境。学生处于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融合的环境中,他们将面对更加多变、复杂的环境,面对的问题也更多元。传统的知识结构化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层出不穷的问题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练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只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融入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判断环境、分析需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真问题。教育问题首先是育人问题,信息技术学科在立德树人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价值的学习,必定是有意义学习,学习内容只有对学习者产生个人意义,与学习者的内在需要、情感和知识经验等相联系时,学习才是有意义。”因此,在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的设计操作性时,要精心设计有意义的真问题。真问题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度,能促进深度学习。另外真问题所涉及的数据是真实的,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求提供的数据也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应避免提供不经加工处理的网上下载的数据。

(三)作品真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核心素养强调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创造性解决问题及形成创新成果[4]。在许多信息技术课堂中,许多教师设计的练习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模仿与操练,有些甚至对学生作品的内容、使用工具、表现形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与示范,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事实上,学生的思维与创新往往出乎教师们的想象。同一个问题,只要开放地让学生们思考、实践,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将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将学生思维的过程与结果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表达,重点渗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在数字世界中发现、欣赏和展示信息技术学科价值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中小学信息素养比赛、中小学生创客活动以及学校开展的班团队主题活动设计相应的配套课堂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参与实际的社团活动,在课堂中就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增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练习设计应要渗透三“未”

(一)探索“未知”。学生的生活每天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中体会这个世界的发展性。未知的信息每天都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正确面对未知信息,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处理态度非常重要。通过让学生进行探索未知信息的练习,感受信息的不确定,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甄别意识,增强信息社会责任。例如,设计一个“火眼金睛”主题活动,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真假中奖信息引发学生强烈的信息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辨别“未必”。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较为单一,社会经验缺乏,在加上网络社会中的信息真假难辨,社会中呈现的各种信息对于个人来说是未必正确、未必有用的。因此,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目标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收集生活中学生比较不容易触及的信息,设计一些看起来真实、正确的信息让学习进行甄别,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违反网络伦理道德的行为。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能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盗用他人作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强调“未可”。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许多信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大规模集成分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购物、旅游、房产等平台通过海量消费数据的计算分析,可以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和脉动,详细掌握个人信息。相应地,个人隐私及网上信息安全问题又成了新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生不可以获取的信息来设计相应的体验性练习,体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养成保护个人隐私的习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