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集团化办园模式下的教育活力激发

2022-03-18 02:59王晓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办园集团化部落

王晓璐

(宁波市第二幼儿园教育集团,浙江 宁波 315000)

中华民族历来传承独特的哲学和文化精髓“和合”思想,“和”传递了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与契合,“合”表示协作融合,共生共荣,和睦同心。清华大学石中英指出:一所有活力的学校一定是充满生命活力、对内外环境变化高度敏感且能做出及时合理反应,并且面对未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1]。集团化办园模式下,宁波市第二幼儿园拥有3 个园区、36 个班级、1000 余名师生的大家庭,要让不同园区对集团化办园核心理念的呈现方式、落实方法、转化成果都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生长样态。

一、合乎规律: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基础

万物生长要顺应自然规律,寻找儿童及儿童教育的规律是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之切入点与生长点,即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2],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成就儿童的力量再生。

(一)儿童本位:追溯本原儿童观的启迪

儿童本位虽然提出甚久,如今看仍然是一种先进的儿童观,之所以说它先进,是因为它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承认并肯定了儿童旺盛的生命力,符合儿童心灵的渴求,体现儿童自主、活力、自由、快乐的梦想。幼儿园所追求的集团化办园的美好样态,实现用儿童空间陶冶人、用儿童教育培养人、用儿童文化影响人。具体表现为:构建一个利用宽敞互通的生态场地,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快乐体验、开拓创造的儿童空间;形成一则遵循儿童发展、释放儿童天性、唤醒儿童力量、赋予儿童权利,只为达到共同精神需求的儿童教育;营建一种倾听儿童期望、发现儿童本质、支持儿童学习的儿童文化。

幼儿园在传承中思变、创新,构建以“儿童部落文化精神”为气质禀赋的幼儿园,亦是源自对儿童本位理论的本土化落地,扎实推进儿童部落课程,努力践行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儿童的生活、生存、生产、生命的状态,最终拥有童年的价值。

(二)儿童主体:成为幼儿园生活主角

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3]……努力去发现世界在儿童眼里的意义,发现他们是怎么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生活。在儿童部落里玩沙池变成了穿越撒哈拉的平衡锻炼区,孩子们还用奶粉罐、木块等设置沙漠里的机关,不小心掉落沙漠你又将如何脱险?孩子自发地将游戏角色、情境融入了晨间体锻,为单一的技能训练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体能锻炼更具游戏性,“阳光部落”发生了悄然的变革。

诸如此类的案例触发思考:儿童也是课程的设计者、经常倾听儿童的想法、蹲下来用儿童的高度看待周边的环境、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与记录儿童的行为和语言等,以儿童的视角落地课程的四大分支,推动课程改革。在儿童部落文化精神构建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去教师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深入践行儿童视角的践行,尽可能地在师生共同创建的课程中,呵护儿童的成长节律。由此,儿童部落课程设置遵循:课程目标尊重儿童生命成长;课程内容源自儿童生活环境;课程组织考量儿童学习特点;课程评价倾听儿童真实想法,从而建立一个既传承优良传统又兼具现代生命力的儿童部落课程体系。让儿童成为幼儿园生活的主角,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是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本源。

二、合道而行: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机制

幼儿园文化的传播是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灵魂;制度化建设是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教育资源的分享交流是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生长的方法。为实现集团化办园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提出以“文化共识、制度趋同、资源共享”为管理机制核心的实践。

(一)文化共识:幼儿园文化与传播

全体教育者们力求让幼儿园鲜活适宜的办园文化,形成一种无需提醒的思想自觉,而这种思想自觉的形成,则需要通过集群的、不间断的碰撞、争鸣、反思、实践、提炼等具体的载体得以识别与烙印。为了滋养“乐动、乐说、乐学、乐群、乐创”的本真儿童;培育“固本守基、求真务实、爱智合一、集群合力、幸福奋斗”的本真教师;润泽“理念认同、助力发展、合和共育”的本真家长,幼儿园努力描画二幼儿童部落的精神长相、气质禀赋、品格境界,找准办园、育人定位,逐渐形成了具有“为美好人生奠基”愿景的思想识别体系。

在带领教师开展课程研究、文化认同等过程中,倡导针对实践及反思的常态化交流,并明晰其目的:理念分享、澄清;思维方式的生长;策略催生、解决问题;专业成长;专业、民主氛围形成。深入体会教育者与其他行业者不太相同之处,教育人要有也应该有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信仰和教育理念。通过幼儿园文化交流、传播,笔者欣喜地发现:老师们倾听儿童的内需多了,老师们闲暇时聊课程中的儿童故事多了,老师们与家长聊儿童成长中鲜活的素材多了。同时,对课程、对文化的主动思考与传播也在悄然生长。

(二)制度趋同:幼儿园制度与执行

面对多园区、多人员的管理,完善制度与提高制度执行力是需要思考的一对关系。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集团章程、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保健管理、安全管理、人事管理等系列制度,推出“Jing 文化”儿童部落精神手册,通过“敬”畏儿童、“净”化心灵、“静”心教育、“竞”相绽放四个篇章构建儿童部落“境域光明”的氛围。

每年利用各种问卷、座谈、沙龙等形式,收集教职工员工对制度制定与执行实践的反馈意见。哪些制度认同度高,哪些制度存在问题,通过调研采集实施意见、问题驱动动态调整,弹性修订幼儿园制度,使制度成为教育者共识的思想言行准绳。制度趋同实现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凝聚一股规范、标准、高效的相向之力,

(三)资源共享:幼儿园资源与运用

集团化多园区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资源汇聚、共享与流动。通过对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物质资源进行梳理,建立集团资源管理制度与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盘活及充分运用。

同时,建立网络化资源发布机制,不间断地发布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经验,让各园区间的智慧资源充分蔓延辐射,使个体园区的经验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放大与传递,并快速形成规模化效应,资源运用效果在集团内得到同频共振与能量释放。

三、和而不同:集团化办园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策略与路径

追寻让每一个孩子、教师、家长、幼儿园均能适性发展,其内涵是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天赋潜能与不同个性,促成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最终获得群体的和谐发展。集团化幼儿园,每个园区有其自身的特点,秉持“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幼儿园提出了: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激发集团化办园模式下和谐向上的教育活力。

(一)儿童活力之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

所有儿童都有自己创造的能量场。生之勇气、无边好奇、宽容无邪、不存偏见,是儿童秉承于自然的原始创造特质[4],而它所散发出的便是“儿童之活力”。有一次,安全员将家长不愿排队在校园门口围堵的照片,发在了工作群并呼吁老师提醒家长文明接送。用心的老师,把这件事与班级的小朋友一起探讨: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一个个排队呢?孩子们探讨了很多办法,最终提出了小酋长每日执勤、温馨提醒的方案并尝试践行,收效立竿见影。通过儿童发现问题,到探讨解决引发课程,最后形成儿童参与治理的新举措。

儿童活力是一种超自然的而又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欣赏、呵护、唤醒儿童的这种原力,欣然发现教育者的研究原力也在不断滋长。在二幼儿童部落,小酋长共同参与班级、幼儿园的管理:垃圾分类监督宣传员;全园每日人数统计;迎接宾客;点心分发;酋长宣言演讲等。在“我是小酋长”课程实施中,始终要求教师怀着一颗,敬畏儿童的心,尽可能地保障每一个儿童应有的权利。

幼儿园通过征集儿童想在幼儿园做些什么的愿望,采用课程、项目、教育活动的形式,探索集团化模式下教育活力激发的具体实施路径之一“儿童部落”七彩之力体系构建,以期每个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中,释放声音魅力、社交原力、宣传潜力、生命活力、管理实力、创造强力、关爱恒力。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让许多同题异构、同材异思的儿童的想法、作品、痕迹在不断地生发;教师努力地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的发展平台,让儿童遇见与别人不一样的自己!

(二)团队活力之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

每个人有天生的优势、不足与可能性,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看见这些师资差异,铸就成长共同体,激发团队之活力。

1.构建扁平化交互式管理机制。幼儿园园长班子团队既分工明确,又交叉重叠,既发挥特长、专业优势,又尝试轮岗管理,构建集团化管理团队扁平化交互式新型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在这个团队中,尊重管理层个体差异甚至是冲突,既承认了“你”,也承认了“我”;追求“你”“我”“他”的相融,但同时又不消解彼此,只有这样,管理队伍之间才能达成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做到互相体悟和协助。同时,在这种扁平化交互式的工作状态中,个体水平和能力在合作与配合中又得以提升[5]。

2.打造1+N 专业成长共同体。根据教师研究兴趣点与生长点,形成抱团研究项目的专业成长模式:每学期结束前,幼儿园开展下学期行动研究项目的申报与组团,在园方提供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鼓励教师发挥优长、打破园区屏障,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幼儿园对申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支持专业多元发展。例如,集团教科研部门聚焦儿童游戏问题解决的思维导图研究;集团信息宣传部研发自媒体部落之音传递儿童力量;集团环境教研组开展儿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等,这些研究均源自对“儿童力量”在幼儿园文化创建中的求索,教师们自主抱团研发“儿童力量”子项目,让一所老牌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形成人人都是专业首席的氛围。从园长到中层骨干组成的课程研究组织,到班级课程管理小组,再到幼儿园的非直接教育者,每一层级明晰在课程建设中的职责、把握要点以及具体实施路径,树立一种人人都是专业首席官并具有积极的课程领导力的意识。当每一个层面的教师在课程实践中既有压力又有相对的自由权时,他们的课程意识与行为水平都在不断增强,让进入教育场的每一个人愿意主动成长,对成长始终抱有敬畏之心[6]。同时,在带领教师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倡导针对课程实践与反思的交流环节,从而促进教师对儿童语言、行为等的辨识与把握,实现能量流转。

(三)管理活力之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

同时,适性发展,培育多样性,也适用于集团化模式下的园区管理,幼儿园从园区化迈入集团化管理,压力与使命鞭策着管理者与团队,致力探究“和而不同”的集团化管理文化。让不同园区对核心理念的呈现方式、落实方式、转化成果都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生长样态。

如在儿童部落课程的引领下,每个园区的课程既一脉相承,又呈现个性发展的特点。在具体教育实践中,青林园区“游戏部落”课程已形成一定的课程研究特色,并通过省市课题研究平台继续研究,探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五江湾园区以“阳光部落”为重点,实践儿童体能教育,获海曙区首届幼儿足球联赛冠军,成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明晰健康体魄乃育人之本。西成园区根据周边资源,全力构建“生活部落”课程,打造模拟生活街、班本化生活项目、劳动主题课程等,体悟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引领幼儿园文化,发挥管理者与师生最高的潜能,汇聚教育合力,激发教育活力。和合共生,让这种适宜的集团化管理文化更好地回应“让每一位儿童都能上家门口好园”的呼声。

猜你喜欢
办园集团化部落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哼哈部落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哼哈部落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