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设计原则

2022-03-18 02:47
读写算(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能动性游戏体育

陈 前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体育这门课程的社会地位偏低,直接被其他课程取代。学生缺乏自主锻炼的契机,身体素质不够理想,出现了许多的亚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现实矛盾,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开始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结合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求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融入丰富多元的游戏化元素,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及认知,鼓励学生自由发散、大胆想象,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及水准的综合提升。与其他的教学策略相比,体育游戏比较复杂及多元,教师则需要注重对细节要素的分析以及研究,深入了解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之中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以及设计原则,在全面调整以及改进的同时实现对症下药,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

一、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主要是指教师将体育教学工作与游戏化元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之中主动锻炼个人的身体,积极完成不同的体育学习任务,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体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包含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及内容,游戏元素的融入非常有必要,能够充分凸显体育教学的实践价值以及育人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参与保驾护航。教师则需要了解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的契合点和突破口,实现两者的协调平衡。一方面需要关注游戏规则的讲解以及游戏策略的分析;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游戏教学与体育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始终坚持“教育第一、游戏第二”的教育原则及要求,找准游戏化元素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大放异彩,更上一个台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真正打造优质课堂和品质课堂。

二、小学体育游戏与小学生

在开展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小学生的特点分析为基础,充分凸显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优势。首先,小学生比较好动,精力非常旺盛,自控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偏差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教师则需要着眼于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现状,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其次,有的教师难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内容上,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舞学生,避免学生出现各种偏差以及失误。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心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思考前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效果,调整后期的教学方向和策略。最后,小学生比较好胜,这一心理特性严重影响了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及互动。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在参与小学体育活动时过于注重最终的成败。教师则需要做好前期的思想准备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留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保障后期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凸显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有的作用,保障学生学有所获。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一)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要求教师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为终极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体育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改革,没有着眼于不同的教育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学生变得比较消极和被动,很少有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完成不同的体育学习任务,没有意识到体育参与的乐趣以及重要价值,因此对教师比较依赖,教师也面临着许多的教学负担及压力。体育游戏的融入则有助于改变这一现实困境,学生能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主动,真正对体育这门课程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坚韧不拔,主动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点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以及言行举止的规范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上,主动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主动借助不同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遵守规则、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以及自信心,让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集体主义意识的指导下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积极规避各种不当行为。

(二)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体育十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障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锻炼意识以及体育精神,掌握恰当可行的健身方式,在科学的指导下强健个人的体魄。但是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忽略了创造性教学元素的分析,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提不起兴趣,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体育游戏的融入则有助于进一步改革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让整个小学体育教学更具有一定的张力以及生命力,这一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求,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游戏元素,更好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柔韧性、耐力、力量以及速度,锻炼学生各个部位的器官,提升学生的器官机能,促使学生的体魄变得更加强壮。

(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一刀切”以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就会导致学生比较被动,不利于学生的体育参与以及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则能够避免这一现实矛盾。学生能够产生更多发自内心的学习意愿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完成不同的学习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设置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恰当地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要求,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以及乐趣。教师还应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提供有益的帮助,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四、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设计原则

(一)教育性

在将体育游戏融入其中时,教师需要注重游戏性与教育性之间的逻辑联系,保证两者的协调平衡,以教育性为基础,在这一设计原则的指导之下精心筛选游戏内容,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保障学生能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能动性。体育游戏设计的难度系数相对偏高,教师需要以教育性为依据,对当前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分析,了解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应以教材教法的具体研究为基础,灵活地利用互联网工具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选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引导和鼓舞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逐步改善,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有所区别,在坚持教育性的设计原则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之处,以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以及统筹兼顾为基础,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求,注重多种教育教学策略的有效整合,始终坚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避免学生消极应对。教师还应注意在体育活动中凸显学生主体价值,让学生自由探索,大胆想象,逐步改善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保障整个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教师可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游戏化元素,在讲解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一点对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学生也能够逐步重拾体育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自主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水平。

(二)健康性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非常严格,划分了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则需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分析,关注学生的兴趣特征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变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偏小、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难以实现举一反三。教师则需要结合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要求,充分体现安全性以及健康性,让学生进行简单模仿,抓住体育游戏教学的重点以及核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木头人”的游戏活动。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来说,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时会比较主动和积极,基本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同时能够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教师则需要以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为基础,一方面关注学生的身体安全,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有目的、有意识地融入不同的体育锻炼技巧以及技术,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及提升。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迎面传球”等游戏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要求相对偏高,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由发散。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能动性高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身体素质比较好。教师则可以围绕这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适当拔高教育教学难度,以学生的自主游戏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逐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意志力。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拔河比赛等游戏活动,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进一步凸显游戏教学的重要育人作用及优势,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游戏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稳步提升。

(三)趣味性

趣味性的教育教学原则要求教师灵活利用多种教育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围绕学生的成长轨迹积极融入趣味十足的游戏化元素,让学生在个人兴趣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的体育参与和社会实践有显而易见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的学习经验不足,年龄偏小,因此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时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及障碍,长期以往学生就会逐步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需要根据心理学的教育教学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化元素,将其融入体育教育环节,关注游戏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促进学生参与体育的能动性。其中故事情节的融入非常有必要,这一点与游戏活动密切相关。教师则需要精心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通过讲解小故事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先播放相关的视频,展示农民伯伯在田间耕种的场景,然后分析青蛙的好处,鼓励学生自由发现、大胆想象。很多学生能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整个情景游戏的设置趣味十足,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趣味化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教育性和健康性的齐头并进。学生也更加喜欢体育游戏,对体育游戏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进而在体育精神和参与能动性的指导下,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自主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这一点对素质教育改革及创新有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元素的融入非常关键,教师需要了解游戏教学的重要育人作用及优势,对不同教学原则进行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逐步改善,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能动性游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