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壁画艺术比较研究
——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与意大利湿壁画为例

2022-03-18 02:36卞一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绘画

卞一涵

(罗马美术学院, 意大利 罗马 00185)

一、宗教对中西方壁画艺术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各种思想文化,包括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多种形式,并且在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文化,从而丰富了世界文化。宗教与艺术是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一种基于理论图式阐述的艺术,同时,它还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功能。

壁画作为一种宗教艺术特有的存在,贯穿于整个宗教与艺术发展史中。通过壁画艺术的形式、内容以及绘制技法的演变,能够认识到不同时期,其艺术形态的不同,以及创作与审美的发展与变化。纵观中西方的宗教壁画艺术,我们能够发现诸多宗教与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1]代表东方的敦煌壁画和西方的湿壁画就是两大审美体系的表现。

(一)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中国佛教艺术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它与中国文化和多种域外文化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拥有独特气质的文化特色,影响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这个特色继承自汉,从西凉延伸到北魏,又把它传承给了隋唐,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座巅峰。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的工艺美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书法、绘画、制造技术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佛教传入后,在吸收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使得绘画、寺院、宝塔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发展,使佛教面貌焕然一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艺术是集建筑、壁画、雕塑于一体的博大精深的综合性艺术殿堂。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关注,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2]

(二)以意大利湿壁画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对西方壁画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表现在墓室壁画中,墓室壁画的主题主要是圣经的形象。文艺复兴运动为长期处于神学阴影下的欧洲带来了文明的曙光。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基督教艺术不再为神学服务,而是贴近世俗生活,表现出现实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使古典文化得以复兴。在文艺复兴几百年的历史中,基督教仍然是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中心,繁荣了基督教壁画。进入12世纪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主要见于教堂,教堂与绘画的结合成为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艺术形式之一。湿壁画法兴起于13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也正是欧洲壁画艺术的鼎盛时期,众多艺术巨匠都参与到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的探索和创作中,使壁画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并创作了大量传世的艺术珍品。16世纪,湿壁画创作趋于成熟并长期成为西方壁画艺术的主流。其中以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的《创世纪》天顶湿壁画、拉斐尔的《该拉忒亚,》和在梵蒂冈的诸室壁画《雅典学院》等,成为湿壁画的经典之作。

二、中西方壁画艺术表现形式比较

(一)制作材料

1.敦煌壁画制作材料

敦煌壁画属于干壁画中的胶彩壁画。敦煌石窟的开凿是在干燥、断面凹凸不平、质地极为粗糙的悬崖砾岩上,由粗到细分成几层,先用掺有各种植物纤维的粘土泥巴和无机矿物质及有机颜料和成泥,在将要绘画的沙砾岩崖体壁面上制作壁画地仗支持体,最后在细泥层上绘制壁画。整个壁画制作是根据窟主和捐赠者的具体愿望,依据佛经,对主题内容绘出底稿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灰墙工匠师与画师是分工合作。画工所使用的颜料十分丰富,有色泽优美、不易变色、覆盖力较强的矿物颜料、有机植物颜料和当地的红土制作颜料。由于敦煌壁画是在悬崖砾岩上开凿的,所以具有不可移动性的特征。

2.意大利湿壁画制作材料

湿壁画在意大利语中有“新鲜”之意,就是在墙壁表面还未干的时候,在新鲜潮湿的石灰石墙壁上面,用矿物颜料粉调和水绘制壁画。它工艺复杂且严格,具有高难度和局限性,可使色彩永久地保持鲜活,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因而被视为最为耐久的绘画。湿壁画是欧洲绘画审美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表现形式。在用于绘制壁画的墙的构造中,通常用石头砌成砖块以防止多次地面沉降而造成损坏。湿壁画是以石灰底作为地仗,壁画的制作材料是石灰耐碱性颜料,为防止颜料与潮湿的石灰底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变色,着色不会被干燥后的石灰壁吸收,使色彩保持长久状态,画师只能当天按照自己所能完成的任务来和沙。与敦煌壁画技法不同的是,湿壁画是局部作画,且颜料的选择非常有限。用这种技术完成的作品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湿壁画。湿壁画还有一个特征是:绘制完成后为了便于日后的展出,可以将它制成嵌板或镶板移动和转置。

(二)呈现方式

1.莫高窟壁画的故事性

莫高窟壁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山水画。佛像画是壁画的主要部分,现存说法图933幅,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尊。除以上几类外,还有建筑画、花鸟画等。故事画是早期壁画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故事画情节动人,内容丰富,故事思想多与禅修有关,保持着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的本色。故事画大致分为五类:佛教故事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教史迹故事画、比喻故事画。如在莫高窟的254窟中,就有萨埵舍身饲虎的故事;北魏洞窟的代表作《九色鹿经图》,就有“鹿王本生”舍己救人的故事;有西魏时期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还有大量根据史籍记载绘成的佛教圣迹、历史人物、高僧事迹等故事。

2.意大利湿壁画的故事性

与佛教本生故事画相似,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教堂中,湿壁画中也有很多描绘圣人生平的故事画。如马索利诺为凯瑟琳生平描绘的湿壁画《圣凯瑟琳生平组图》。可以说,它是绘画艺术早期浪漫主义的萌芽。他把自己对世界纯真与美好的想象,通过几千年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后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新的奠基人——马萨乔,于1425年底在布兰卡契教堂创作了非常著名的宗教故事湿壁画《纳税钱》。马萨乔的绘画讲究写实性,层次鲜明,造型自然,构图突出,人物栩栩如生,用富有明暗对比强烈的色彩表现戏剧性的现实主义写实场面,完全抛弃了中世纪呆板僵化的绘画规律,画中的宗教人物有血有肉,故事动人,从而启示了后来的画家。

(三)构图与空间关系

1.莫高窟壁画构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构图方式大致为两种:首先是散点式构图。散点式构图是无焦点透视的,这种构图方式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过滤过程,完全取决于作画者的主观意识和审美需要,主观地塑造、调整和改变所要表达的形象的大小和布局,而不考虑客观现实的透视比例,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运动感,不受现实空间比例和结构的束缚。其次是设计性构图。设计性构图讲究对称,从画面框架到画面结构,再到画面各部分内容安排,对称构图都经过精心计算和设计,具有规范严格的标准和合适的几何形状。分为五种情况,其一,盛唐时期经变画的构图形式,构图内容和人物变得很丰满,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但结构却井然有序,均衡稳定,主次、疏密、聚散变化自如,条理清晰,并不显得杂乱;其二,构图分为三列,中间是一副佛教世界的大幅图,左右两侧分别竖立着故事画;其三,“凹”型构图,环绕着画面的主体居中画佛;其四,除了画面的主体外,凹字的左边右边下面分别画成方格,每一格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就像现代的连环画;其五,长方形的横幅构图,故事情节由左至右,又由右至左,布局自由,生动活泼。最后,唐代画师除了在构图中使用三点透视法外,还使用了鸟瞰与焦点透视结合的办法,画面上出现视平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已经在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

2.意大利湿壁画构图

在意大利多数教堂中,壁画跟着各种墙面的形状走,故事就是墙面,墙面就是故事。哪些画毗邻,哪些画隔开,大有讲究。早先的规矩是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挨着顺序画,挨着顺序看。壁画依附于建筑,窗也是重要的建筑构件,同时也是画家考虑构图中的重要部分。如在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奥罗纳堡内,马索利诺创作的《施洗约翰生平组图》,完美展现了马索利诺的哥特式美学。而艺术大师拉斐尔在梵蒂冈房间中绘制的《解放圣彼得》,构图显得十分特别,画面是通过三个窗口的墙壁相连接,拉斐尔将场景渲染得非常统一,并绘制了故事发展的三个瞬间,而且绘画底部的窗口不是绘制的,而是真实的窗户。

(四)造型艺术

1.莫高窟壁画造型艺术

早期莫高窟壁画的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神”的形象,此类形象赋有想象,神秘而端庄。另一类是世俗人物形象,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

中国绘画讲究笔法,不屑于一板一眼的模仿。以线造型,用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线条塑造画中人物及山水,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是以东方人独有的造型和审美意识——线条造型为主,起笔到收笔都是以高难度的悬腕制作的,从细密工整的人物到结构严谨的线条,再到整个故事性,它不仅要求画师具有技艺高超的画工,而且需要极具弹性的气韵美感。莫高窟早期壁画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圆润而遒劲。在不同朝代,运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北朝晚期,线条的运笔在力度上压力大、速度快,随着陆探微的“瘦骨清像”传入敦煌,线描更为遒劲潇洒,并赋予运动的韵律。

2.意大利湿壁画造型艺术

湿壁画造型上的特殊技法是注重体积和光线强度的变化,线条是为了塑造形体的轮廓。按照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和造型观点,线条必须手按在墙上勾勒方可完成,但湿壁画那种柔软的墙面上不可能画出东方人的线条,湿壁画是以写生的状态,用悬腕制作而成的。它代表着欧美审美意识的一种特定绘画表现形式。湿壁画由于时间上的限定,必须快速完成。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教堂天顶湿壁画时带有强制性,而且必须所有工作一气呵成。[3]以契马布埃绘于意大利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大教堂的壁画为例,他的画虽然姿态简单没有景物,可是情绪激烈饱满,笔势生猛有力,就像敦煌北魏时期的壁画,高古遒劲,神采飞动。他用宽大的直线,横线和斜线分隔画面,使用的色块均匀浓郁而响亮,下笔的章法就像中国画一样愉悦、放肆、纯真。

(五)施色差异

1.敦煌莫高窟壁画画面色彩

莫高窟的壁画色彩和谐,纯正而沉稳。绘制莫高窟壁画的颜料多数是植物和天然矿物颜料,比如藤黄、朱砂、石青、赭石等。这些颜色的组合运用构成了莫高窟壁画所呈现的独特的绘画风格,有疏密,有深浅,造型变换万千,所呈现的效果古朴典雅。有大量的对比色及互补色运用在敦煌壁画之中,互补色的运用使人的视觉达到平衡,不会有浮躁之感。早期的敦煌壁画,受外来绘画的影响,对比色使用很少,一般都使用同一色系。到了北魏时期,色彩变得丰富多彩、浓郁厚重。到了隋唐,随着赋彩、渲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壁画色彩达到数十种。所以唐代时期的壁画是莫高窟色彩最丰富的时期。在色彩明暗度方面,莫高窟壁画以中色调为主,这样就不会产生较大的视觉冲击,有一种庄严感。为了突出背景色彩和人物形象,画家倾向于增加两者之间的明暗,为了突出相似物体的形象,他们倾向于通过色彩变化来增强相似图像整体色彩的对比度,但耐久性、明亮度及纯度均不如湿壁画。

2.意大利湿壁画画面色彩

湿壁画中使用的大部分颜料来自天然矿石和一些植物,它们需要经过细磨和高温煅烧,最后以粉末的形式储存和使用。湿壁画常用色彩的原料以红色颜料和蓝绿色颜料为主,其次是黄色颜料和白色颜料,颜料的调和剂中添加的都是动物油和油脂,这样粉末是不溶于油的。由于画家们采用了不易产生化学反应的颜料,使得画面的色彩效果明亮,色调辉煌细腻,层次丰富,耐久性较高。湿壁画多表现明暗变化以及光影效果,尤其受人文主义影响的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运用使画面产生一种真实感。米开朗基罗所绘制的天顶画《创世纪》,就非常重视画面的整体,以及营造出的光影效果,用颜色塑造形体,整个画面气势磅礴,充满激情。

三、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与融合

两种不同的壁画艺术代表了两种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的特点。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各种文明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自己的深厚底蕴,必然会发展出多彩多姿的文明。文明的多样性为交流互鉴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人类文明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不绝,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同中华文明注重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密切相关。[4]

一条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紧紧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宗教文化、哲学、美学及商贸的交融。“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融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的互鉴、互通的论述说明文明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注重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明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还要更加注重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从审美角度来看,我国民族传统绘画在表现手法上追求传神写意之美。“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是中国绘画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中国绘画理论的精髓。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描绘,以及人内心主观意志与艺术修养的融合,生动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观,给人一种意境、神韵、情趣之美。中国画的写意审美和技法,承前启后,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西方绘画思想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主张写实美,强调用光和色来表现物象,重视客观物象真实的再现,画面场面开阔逼真,人物形象具体。其渊源基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壁画、雕刻与建筑艺术。

从绘画特点来看,中国传统绘画一般采用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的特点是不受时间、空间和固定角度的限制,不需要聚焦在一个透视焦点上,而是随着视点的不断移动作画,把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有趣事物和景物统统吸收自己的画面中;文艺复兴后的西方绘画多采用焦点透视法。焦点透视法就是运用理性的构图方式,根据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学原理,通过光与色的调和和体积的变化,准确、真实、生动地将主体与客体进行科学排列,达到充满和谐、逼真、自然效果的立体感。

从绘画题材和内容上看,中国绘画按照题材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三大类。按绘画内容可分为宗教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人物画、动物画、花鸟画、风景画和静物画等。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精神实质和哲学观。西方绘画从题材和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宗教题材、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特别是基督教壁画,是利用对文学、宗教、神话、历史的描绘反映作品主题,在数量上占有极大的比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尽管在艺术的共性中还拥有个性的片段,但是在彼此的融合中也有创新和发展,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走向。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艺术界有识之士在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上默默耕耘、探索创新。在继承传统写意性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将西方的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得以突破和发展,作品形式透露出一种理性与趣味性统一又和谐的艺术面貌。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画。

在中国引进西方绘画形式的同时,欧洲也引进了中国的绘画形式以丰富西方绘画。19世纪中叶后,各个流派的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中国画和中国艺术理论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也在西方引起了震动。在继承西方传统绘画的同时,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消化,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取向融入自己的绘画中,使西方绘画得以创新和发展。由此可见,中西绘画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一带一路”语境下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5]“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同时也为我国的文化输出搭建起了一个与世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沟通的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对我国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所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的舞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学一经产生就具有国际性。如今,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敦煌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敦煌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使其在宗教、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包容性。无论是敦煌莫高窟壁画,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湿壁画,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审美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绘画特色。一幅幅壁画使洞窟成为百科全书,使教堂成为美术馆。我国宗教所体现出的“禅”与“意”,与西方的“形”与“质”,绝不是二元对立,它们都是在用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去展现心之所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绘画艺术的界限也并不再泾渭分明。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它传达了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一种不分种族、不分民族的共通语言,是实现各民族感情融通的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沿线上,还有许多像敦煌一样的文化古城,它们正肩负着国际友好交往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重任,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向着民心相通的目标不断迈进。

猜你喜欢
莫高窟壁画绘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帮壁画“治病”
莫高窟里看藻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