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楠 李斌
(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系,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制度自信”展开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取得了系列化阶段性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制度自信并非“自然天成”,必然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自信教育”活动才能达成。相对于“制度自信”的系统阐释和普遍共识,对制度自信教育研究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和破题阶段,分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尚未达到学理化、系统化水平,相关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梳理当前学界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把握当前制度自信教育的发展动态;有助于推进制度自信教育实践的守正创新;有助于建构制度自信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而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内涵。国内有关制度自信教育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现有研究成果较少。张秋辉与宋学勤从不同的价值立场和研究视角对制度自信教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张秋辉认为“三个自信”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开展和实施的旨在树立社会成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心的社会主义教育。[1]24宋学勤认为制度自信教育以育人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教育机制和创新机制,增强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将制度自信融入国民性格,打造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民族气质。[2]上述研究视角虽有所不同,但都认为制度自信教育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均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是以培养坚定制度自信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特征。当前学界更多地将制度自信教育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因而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如导向性、群众性、渗透性、综合性等。[3]83此外还有学者从制度自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构成要素来探讨,如张秋辉认为“三个自信”教育的特征包括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实践性。[1]29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原则。制度自信教育原则是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类矛盾所遵循的准则,是制度自信教育有序进行的基本规范。学术界对制度自信教育原则的研究结论目前可分为“二原则”说和“五原则”说。持“二原则”说的李琨提出制度自信教育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4]持“五原则”说的张秋辉认为“三个自信”教育的实施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整体协同性原则。[1]83制度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也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208
随着教育研究从事实教育转向价值教育,学界日益关注制度自信教育的价值论研究,探究制度自信教育对教育对象以及国家发展的意义关系和价值意蕴,主要有以下四种结论:
个人成长价值。郝晓凤认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实现义务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5]肖贵清认为,提升制度自信能够激发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精神和担当意识,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干扰。[6]
社会发展价值。高鑫认为,加强制度自信教育是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7]董振华认为,坚定制度自信能够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8]
国家合法性建构价值。国家合法性建构价值是指制度自信教育能够满足国家、阶级、政党的需求,对政权支持和拥护具有积极的价值。王怀强认为,制度自信能够激发国民对本国制度的合法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坚定信念与信心,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9]王宏舟认为,开展制度自信教育有利于创生“政党认同—制度认同—事业认同”三重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10]28
话语传播价值。制度自信教育的价值并不仅局限于解决本国的现实问题。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对于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同样具有重要价值。郑士鹏认为,增强制度自信有助于使时代新人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及其与中国发展的适应性,带着坚定的制度自信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11]任平认为:“新时代,中国充满制度自信地走向世界,让现代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给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为人类应对资本现代性的西方道路的困境、摆脱霸权提供中国解答。”[12]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制度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多集中于教育主体、客体、制度、内容等方面。如,白月娇认为制度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包含高校教育机制存在不合理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存在不足、高校教育对象自身问题。[13]郎捷认为,“信息茧房”带来的信息窄化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权威性、信息迎合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信息封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鸿沟。[14]谢珍萍认为,制度自信培育内容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有所不足;培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培育方式跟不上新时代大学生迅速成长的节奏。[15]现有理论分析较为分散尚未得到有机整合,并且基于实践数据分析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张秋辉从目标、内容、主体、客体、方法五个方面分析了制度自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包括教育目标的设定存在认知障碍与分解困境;教育内容的安排理性思考不足缺乏说服力;教育实施主体的自觉性和理论素养不足;教育接受主体存在认知定势抗阻和接受需求不足;教育方法的创新性、针对性不强。[1]77
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目标,目前学界主要从根本目标与基本目标两方面进行探究。如李文辉认为,青少年“四个自信”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形成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二是养成和维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认同;三是成为“四个自信”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四是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6]宇文利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直接目标是引导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17]18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不同场合阐述过制度自信教育的目标。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8]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样意味着制度自信教育也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还提出“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19],这就明确地指出了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制度自信。
目前,学者们研究制度自信教育目标主要从基本目标与根本目标视角出发,鲜见制度自信教育目标体系的研究。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制度自信教育目标应是一个复杂有机系统。具体来说,按性质划分,有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按教育对象划分,有社会目标、群体目标、个体目标;按内容划分,有根本制度自信目标、基本制度自信目标、重要制度自信目标;按时间划分,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探索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性是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研究者所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域、岗位、性质、视角不同,所提出的提升路径也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
两维路径:常丹立足“概论”课教学,一是探索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实践教学路径,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参加“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四个自信”。二是探索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学信息网络路径,通过微信、微博等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媒体培养大学生“四个自信”。[20]宇文利认为制度自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普遍化的社会宣传教育与专门化的学校教育。[17]21
三维路径:康凯认为高校应该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三个途径,探索“三个自信”教育最有效的方法。[21]任鹏提出,以“三进”为方式,强化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系统性;以重点热点为载体,提升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针对性;以宏观微观结合为手段,增强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亲和力。[22]黎海波提出“三学”“三进”“五课”三条路径增强制度自信。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让制度自信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五门课中。[23]
四维路径:辛向阳提出,加强青年“四个自信”教育要针对青年的认知特点,做到正视问题、解疑释惑;结合青年的时代境遇,做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根据青年的心理素质,做到破立并举、比较鉴别;基于青年的生活环境,做到多方联动、多维呈现。[24]罗佳锋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特色,提出需要通过以国史国情体认为核心的主阵地掌控、以历史记忆建构为源点的政治认同养成、以日常生活普及为场域的隐形空间构建、以公共精神培育为目标的社会体系延展途径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制度自信。[25]叶俊则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提出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方法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备德育能力与英语能力的教师,以提升大学英语课的思政功能,促进制度自信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26]
五维路径:马蜂从心理引导角度提出加强“三个自信”教育的路径,以兴趣提升为动力,引导学生提高对“三个自信”的关注程度;以思维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提高对“三个自信”的认知程度;以情感培养为基础,引导学生提高对“三个自信”的认同程度;以信念确立为重点,引导学生提高对“三个自信”的确信程度;以意志强化为目标,引导学生提高践行“三个自信”的坚定程度。[27]胡钰则以问题为导向,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影响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因素,提出用发展的事实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滋生的现实土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辨别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加强理论研究,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重视网络阵地建设,管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28]通过这五条路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助力制度自信教育。王宏舟认为,要立足中国实际,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能”、为什么“优”、为什么“行”、为什么“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自信教育话语体系。[10]26
综上,当前学界从多视角切入探究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的路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通过创新制度自信教育理论体系、丰富制度自信教育载体形式、转变制度自信教育方式方法、构建制度自信教育话语体系、优化制度自信教育生态环境等路径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性。
学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析,相关研究主要是依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内涵——“制度优势”诠释——“制度自信”教育基本逻辑展开的。对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内涵解释、研究分析框架、实践对策等方面。但由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诸多内容有待深化和挖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整体上来看,目前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存在以下成长空间。
一是制度自信教育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学理性有待进一步升华。已有研究关注“制度自信”内涵分析较多,关注“制度自信教育”相对较少;关注制度自信的学理支撑、生发逻辑研究较多,关注制度自信教育理论体系建构阐释相对较少。客观上,存在着制度自信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滞后,理论的系统性、学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完善的理论体系是推动制度自信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制度自信教育研究应从多角度、深层次探析制度自信教育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原则规律、发展脉络、内在逻辑、特点优势、功能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制度自信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制度自信教育研究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学界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以宏观把握为主,但不同的主体、客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制度自信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差异化研究才能满足不同主体需要。首先,教育主客体应更具针对性。制度自信教育不但要以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同时应将家庭、社会、党委、政府、教育和妇联部门等其他主体纳入研究。教育客体则需关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职业等差异性特征。其次,教育内容应更具针对性。目前制度自信教育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研究对象,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还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制度体系的层次性要求我们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三是制度自信教育研究的规律性把握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学界已充分认识到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要性,也在实施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但不容忽视的是理论探索的系统性、实践探索的合规律性尚有不足。特别是从制度自信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论支持方面仍有较大探讨和完善的空间。客观上,导致了制度自信教育实践的随意性、随机性问题。如何把零散经验总结上升为规律性把握,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研究成果,以便更好指导实践显得尤为迫切。推动制度自信教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制度自信教育要阐释“为什么能”以及“何以能”的内在机理问题,进而准确把握制度自信教育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规律,使制度自信教育上升至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层面。
四是制度自信教育的现实样态调研和探索不足。目前学界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以理论阐释为主,对制度自信教育的现实样态调研与探索不足。推动制度自信教育活动的发展需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加强实践方面调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对制度自信教育进行更广泛、更全面、更有深度、更富有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性研究,进而推动制度自信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五是制度自信教育的效果评价尚未催生相对成熟的机制和评价体系。现有评价体系基本处于初级、零散阶段,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评价体系对长效机制建设的导向性还不强。推动制度自信教育发展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需要立足于四个基本效度,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化、评价过程综合化、评价结果科学化,以此建构的评价体系才更加富有针对性、信度和效度。
总之,学界关于制度自信教育的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料,为今后实现制度自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现有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亟待对其进行补充、丰富、深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