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乐辉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121)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该书分析字的音、形、义,考释字源,对认识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还可与《尔雅》《释名》《广韵》等工具书相互印证,对后人了解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历来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多侧重于文字学、音韵学、文化学方面,但从历史学角度特别是环境史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专门研究则不常见,故笔者不揣冒昧,浅为探讨《说文解字·山部》对山的认识,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说文解字·山部》共收录山偏旁字65个,其中象形字1个(山),形声兼会意字2个(岛、崇),会意字2个(岩、峯),形声字48个(岳、岱、峱、峄、嵎、嶷、、、巀、、华、崞、崵、岵、屺、、嶅、岨、冈、岑、崟、巖、崒、峦、密、岫、嶘、崛、嵒、嶞、嵯、峨、崝、嵘、、、岪、嵍、峣、、嵏、、崔),新附字12个(嶙、峋、岌、峤、嵌、屿、岭、岚、嵩、昆、仑、嵇)。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说文解字·山部》:“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1]190古人认为山散布气体、云雾缭绕,加之山多高大雄伟,对山有强烈的神秘感,认为可通上天之路。《释名·释山》:“山,产也。产,生物也。土山曰阜,阜,厚也,言高厚也。大阜曰陵,陵,隆也,体高隆也。”[2]10山上物产富饶,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古人对山顶礼膜拜,形成了独特的山文化。
《说文解字·山部》记载了山名20个字,并对其地理分布做了说明。
岳,东,岱;南,靃;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
岱,太山也。即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
峱,峱山,在齐地。《诗经》:“遭我乎峱之间兮。”[3]349今山东省淄博市境内。
峄,葛峄山,在东海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境内。
嵎,封嵎之山,在吴楚之间,汪芒之国。段玉裁注曰:“嵎,嵎山。在今吴郡永安县。”[4]784今浙江省德清县境内。
嶷,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今湖南省永州市境内。
华(華),山,在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的华山。
崞,山,在雁门。今山西省代县境内。
崵,崵山,在辽西。今辽宁省境内。
岚,山名。不可考。
嵩,中岳,嵩高山也。今河南省新郑市的嵩山。
仑(崙),昆仑也。同上字。
嵇,山名。不可考。
嵍,山名。《尔雅》:“前高曰旄丘。”[3]2617“此篆许书本无,后世增之。”[4]789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
嵏,九嵏山,在冯翊谷口。地处今陕西省境内。
从以上记载来看,《说文解字·山部》所记录的山大都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说文解字·山部》实际记载了包括五岳在内的大概20座山,涵盖了从齐鲁到西域、从巴蜀到燕赵的全国大部分地区。
山是地面上形成的高耸的地方,形貌特征明显。山的高低大小、植被状况、物产等各不相同。《说文解字·山部》用27个山部字来描绘山的状貌特征。
观察组TBIL、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LB、A/G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11个字(4字意同)用到了“皃”
皃,《说文解字》:“颂仪也。从人,白象人面形。颂者今之容字。必言仪者,谓颂之仪度可皃象也。”故用“皃”就是直接说明山的状貌。
嶞,山皃。
嵌,山深皃。《玉篇》:“坎旁孔也。”[6]《集韵》:“嵌岩深谷。”[7]即与山外距离较远、人不常去的。
嵯,山皃。《广雅·释诂四》:“嵯,高也。”[8]《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崔巍嵯峨。”[9]3022即山高的样子。
峨,嵯峨也。《广雅·释诂四》:“峨,高也。”[8]即山高的样子。
岌,山高皃。《尔雅·释山》:“小山岌,大山峘。”[3]2618岌是小山高的样子。
峣,焦峣,山高皃。《汉书·扬雄传》:“泰山之高不嶕峣。”[10]3577即山高的样子。
嶙,嶙峋,深崖皃。《汉书·扬雄传》:“岭巆嶙峋”,颜师古注曰:“节级貌”[10]3534。即山的崖壁很陡峭、上下参差不齐。
峋,嶙峋也。
从以上记载与其他史料对照来看,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一些专门描绘山的具体状貌特征的字。
岑,山小而高。即面积小且高的。
崟,山之岑崟也。与“岑”意同。
崒,危高也。即高耸险峻的。
峦,山小而锐。即山小而且山峰尖锐的。
密,山如堂者。即多的、成套的。
嶞,山之堕堕者。即山有随时坠落、倒塌的风险。
嶘,尤高也。即极其高的。
崛,山短高也。即山之间距离短而且高。
崝,嵘也。扬雄《河东赋》:“陟西岳之峣崝。”[11]525前文“峣”指“山高皃”,即高峻貌。
嵘,崝嵘也。班固《西都赋》:“金石峥嵘。”[12]238与“崝”意同。
崇,嵬高也。《尔雅·释诂》:“崇,重也。”[3]2570《说文解字》:“嵬,高不平也”[1]189,即山高而不平。
崔,大高也。何晏《景福殿赋》:“高甍崔嵬。”[13]406即山覆盖面积大而高。
峤,山锐而高也。古通用“乔”。即山峰尖锐而且山高。
3.山的地质组成
从地质学观点来看,山的组成主要可分石山、土山两种,石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土山是外力推挤形成的。《说文解字》中表山的组成有以下3个字。
嶅,山多小石也。
岨,石戴土也。《诗经》:“陟彼岨矣”[3]。
前两字表示山为石山且山上石块有大有小,而岨字表示山为石山且山上累积了一定厚度的土层,反映了古人对山细致的观察与认识。
4.山的结构部位
从山的结构来看,山的具体部位,有山脚、山腰、山峰、山谷等,《说文解字》中有以下7个字。
冈(岡),山骨也。《尔雅·释山》:“山脊,冈。”《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诗经·小雅·天保》:“如冈如陵。”[3]2618,278,412即山脊、山梁,与古意同。
岫,山穴也。《尔雅·释山》:“山有穴为岫。”[3]2618即山洞。
峯,山端也。即山峰。
岩,岸也。《增韵》:“石窟曰岩,深通曰洞。一曰险也。”[14]《左传·隐元年》“:制,岩邑也。”[3]1715
嵒,山岩也。与“岩”意同。今“岩”有多种含义,包括高峻的山崖、险峻、岩石、山洞等。
5.杂类
《说文解字》中还有7个山部字,直接表示地理环境状况,透射山的静态与动态的变化,更多强调山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岭,山道也。《广韵》:“山坡也”[16]。今意山脉,与古意不同。
岪,山胁道也。《说文》:“胁,两膀也。”[1]87山两边山肩上的道路。
岛,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岛。与《诗经·小雅·頍弁》中的“茑与女萝”[3]482的“莺”音同。
屿,岛也。《广韵》:“海中洲”[16],与“岛”意同。古人强调的是高出水面的陆地。
岵,山有草木也。《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尔雅·释山》:“多草木,岵;无草木,峐。”[3]358,2618
屺,山无草木也。《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3]358
从环境史视野看,山部字的产生与发展,受古人山水文化观的重要影响。古代人们依山傍水而居,对山水充满了敬畏之情。《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孔颖达疏:“随行山林,斩木通道。”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3]146传说夏禹划分天下土地,顺着山势砍削林木做标记,将高山大川作为九州的疆界。山川逐渐成为自然地理分界的重要标志,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定位,顾颉刚认为今日所见之《禹贡》为记禹时九州贡赋及治水刊山之书,虽非禹时实录,然亦足代表战国时代人之古代地理观念[17]54。《尚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3]248在大禹治水刊山的过程中,山川开始被人们命名。《后汉书·张衡列传》中注引孔子语“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18]1920说明汉代已经认识到神灵守护山川。
秦汉时期,山水崇拜观念是逐步发展并定型的。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12]38,病重时首先想到的是向山川祈福。汉高祖“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祠之”[12]1212,沿用秦祭祀旧制,下诏“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12]1210汉文帝下诏:“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12]1212汉武帝下诏:“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12]157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宣帝“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洛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12]1249汉宣帝以后,五岳成型和四渎一起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供设祠官祭祀。顾颉刚、刘起釪等对先秦时的“四岳”观念有较深的研究[19]。周书灿进一步指出“五岳”是“四岳”的发展,四岳观念的发生,源于中国早期的山岳崇拜。以山岳为中国先民的宗神,与远古时期先民的居住环境和经济生活有关。秦汉以后,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为了适应大一统形势下帝王封禅的需要,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五岳渐趋明确固定[20]。表明“五岳”观念的形成与环境有关,体现出当时人地关系的互动性。当时朝廷把对山水崇拜的观念转化为行动并定为常制,东汉时期山水文化观得到广泛认同,许慎在《说文解字·山部》中对山的解读与认知体现了民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秦汉时期,人们认识自然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山水崇拜观念的增强以及形成了祭祀山水的“五岳四渎”系统。山水崇拜的观念及行为客观上反映了民众敬畏自然的心理,体现了古人的一种生命关怀。古代统治者认为山水是国家之物,对山泽的政策调整和管理以及自然崇拜、祭祀、封禅等,客观上对树立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风气起到了一定作用,《说文解字·山部》体现了这种意识。
山水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们对山水的崇拜及相应的行为也影响到山水所代表的生态环境。《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2479对比《说文解字·山部》中大量山部字,可以看出来山已经不是简单的自然意义上的山,更多地反映了一种文化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