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措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心理育人纳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大重要育人体系,这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是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秉承着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大育人体系“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全力完善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化建设,强调的是育人要素之间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其本质在于全方位开展心理育人,全员参与心理育人,将心理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构一个自助、互助、专业帮助、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相配合的心理育人模式,从而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也就是说,一体化心理育人大格局是从高校育人工作的整体和系统出发,分别着眼于心理育人的人员、时间、空间三个维度,以“育人”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将心理育人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实现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的全面发展。这既符合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政策要求,也顺应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够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多方面、充分自由地协调发展起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包括人的各项能力的提高,自由个性的发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实施心理育人,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德育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仅是指道德品质,也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态和适应社会能力,还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内涵更加丰富,建立一体化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也具有了多元的时代特征。一是讲求育人温度。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2]在关心呵护、暖心互助、彼此信赖的良好氛围中开展教育引导,是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特色,也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优势,其内含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对人尊重、信任、理解、共情的态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二是要求精度。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个体内在的认知信念、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有关,也与外部的家庭矛盾、学习压力、生活矛盾、人际冲突、就业压力等有关。教育者要精确定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素,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三是追求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顺应了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健康的心理状态能使大学生富有成效地学习,积极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提高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已经在高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发展纲要,为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和专业性的保障。为了推进心理育人工作,需要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环节的结合以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心理育人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队伍、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全面优化[3]。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主体或单位来实施,学生的发展需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我等多方面要素的力量而建成一个教育综合网。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这四大支持主体需要调动一切有利于心理育人的因素同心协力、互助合作、动态协调,保证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力量的互补性、时空的统一性,形成1+1>2的合力。构建一体化的整合模型能够使得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预防功能:预防心理疾病,疏导心理障碍。高校心理育人以“育心”为基础工作,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能够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行为规范,按正确的方式去生活,这种行为方式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重复强化,就会在大学生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固定性、模式化的生活习惯。根据“路径依赖性”(pathdependance),既已形成的习惯存量结构就决定了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可以怎样的发展选择,同时,这种发展方向的选择反过来又加强了原来的存量结构。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能使大学生选择一套由道德感、责任感、良心感和羞耻心所共同构成的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模式,从而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第二,矫治功能:分析心理状况,矫治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处于“心理断乳期”的特殊阶段,面对生活、学习、理想、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而陷入了压抑、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当中,造成了心里困扰和心理压力,如果这些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行为方式,乃至终身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对于一般性、常规性的心理问题,高校通过心理育人工作,能够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心理咨询活动,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帮助大学生矫治或缓解各种心理问题,调整不良行为表现,使得他们能够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第三,完善功能: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完善。健全人格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各种成分和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均衡地发展,也即个体的身体、心理、文化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协调发展,人格内部各方面不发生对抗、冲突和分裂”[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寓于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大学生在接受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将自信、勇敢、正直、诚实、勤奋等优秀的人格特质作为发展的目标,纠正自卑、胆怯、抑郁、冷漠、自我为中心等人格上的缺点。学会反思、反省,既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又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将自己的优缺点与社会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则有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
第一,准确服务学生发展。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不能以强制性要求贯彻执行,而是应以人文关怀和以情育人为出发点,体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宽容。针对大学生频繁出现的抑郁、冷漠、焦虑等种种心理问题,要求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走程序的模式上,而是应该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深入挖掘,选择,整合优势资源加以运用,扩充心理育人资源的应用范围,增强他们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渗透力。摒弃心理育人方式教条化、呆板化的短板,精准定位不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可能表现为学业困难、人际困难、身心困难、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等,有些为单一表现,有些可能为多重表现,可以通过不同育人主体和部门的专业化育人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缓解学生困难和压力,稳步开展大学生心理育人的教学和实践活动。
第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心理育人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学生能够做到自我实现,即通过自身力量不断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通过自我剖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把社会道德规范合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自觉理解和内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A.H.)在《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and-Personality)》一书中曾把人的自我实现定义为“人性完善的需要”[5]。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Adler,A.)也把人的这种自我实现理解为“人在面对自身缺陷时的一种追求卓越和升华”[6]。他们都共同强调了人在现实基础上对自我的精神及道德品格的一种超越性追求。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并不否定学生主体性的价值选择,并不否定学生独特的心理,而是立足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恋爱、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各种潜在能力的正当、持续和自由发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具有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全面的人。
第三,形成优秀道德品质。“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换言之,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作为人的本质的个性化的部分,其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能够塑造社会关系所要求的优秀道德品质,这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心理育人作为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基本核心价值观所构成的良好道德教育,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合格人才。
第一,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当前,大学心理育人一体化资源存在分散化、碎片化的状况,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于对心理育人工作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的。心理育人的主体资源、制度资源、内容资源、平台资源、实践资源等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可以准确定位心理育人一体化工作的有效需求区域,心理育人工作者依需求可以有效设计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准确“投递”,如校内、外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既是学生将接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结合的方式,又可以成为心理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形成育人资源整合的整体性思维,能够理解每个心理育人资源的特征和价值,在明确各种资源差异性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同资源之间的关联性,确立资源整合的科学方法。以此作为心理育人一体化工作实施的方式方法,就为实现心理育人组织结构的协调性和时空分布的协调性提供了保障。
第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育人作为实践活动,涉及高校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分工协作,乃至需要高校与整个社会系统的联动、协同和相互配合[8]。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决定了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多元性,不同的育人单元共同致力于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使各部分能够单独发挥心理育人的优势,各构成要素既各成体系,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为了实现共同的心理育人目标而补位协作、共同育人。良好的运行机制可以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更加协调、稳定、高效运行。高校心理育人协同机制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整体和全局出发,通过对系统内部各要素进行协调与整合,构建系统内部的最优结构,使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达到一个平衡、完整的状态,从而打破学校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布的界限,将教学、实践、平台、环境、网络等作为育人工作的各子系统协同共振,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第三,构建整体道德环境。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构建与学校的道德环境息息相关,而道德环境是心理育人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是那些影响学生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发展的一切外部环境因素。每个大学生个体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单元,只有具备一个健全的心理品质,才能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反过来说,在一个整体向上向善的道德环境中,大学生能够分辨是非、美丑、善恶,启发他们的认知,协调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并遵循由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共同利益即“善”的尺度。心理育人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必须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心理育人格局,从而有助于将家庭道德环境、学校道德环境与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校立体道德环境建设网络的亮点。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创新“一体化”心理育人理论体系,打造“一体化”高校育人系统工程,能不断突破高校心理育人发展的现实困境,开辟新时代心理育人新境界,是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真正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为大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心理育人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高校对大学生心理育人一体化建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9]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前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如何较好地适应经济变革,增强发展后劲,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的解决之道和有效途径就是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遵循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育人逻辑,明确育人主体和育人目标,挖掘各类各项部门内在的育人元素,统筹各方力量,坚持以“十大育人”为基础,以“三全育人”为机制,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强大育人系统,不断提高高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协同并进才能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积极探索、构建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是对高校各项育人工作进行的有力补充和完善,也是构建具有统筹各方资源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体化”高校育人体系的有益尝试。
高校育人重要的是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首先,“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本质和初心所在。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大批治国理政的优秀人才,实现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其次,“培养什么样的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心理育人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规格问题,心理育人一体化为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给出了一个客观的价值定位,那就是为培育时代新人作出贡献。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树立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心理育人一体化确立了心理育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三,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一体化育人体系的实施,明确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有利于将高校素质教育落实到位,体现新时代教育精神,增强一体化育人实践性,拓宽对人才培养的途径。
“时代新人”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有奋斗精神的人,这是学校办学治校的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心理育人的根本目标。种种事件表明,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是由于价值观念多元化、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意识模糊、自我评价片面化等思想因素引起的,因此,要培养时代新人就必须兼顾心理和思想两方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育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的契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互为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育人一体化不是截然分开的,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同属于意识范畴和精神领域,二者都是做人的精神领域的工作,教育对象都是参与自身塑造的具有独立人格和主观能动性的大学生,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健康心理的塑造,都是由作为个体的人自身相关因素互相作用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双方,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得两者有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在具体内容上既互相交叉又互补,具有渗透性,教育对象的这种特质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心理育人一体化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充分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利于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动态,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心理的根基。
在2018年与北京大学师生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时代新人”的实践内涵和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创新与发展,蕴含了丰富的新时代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理念,也是新时代育人目标与党和国家育人目标相协调发展的深刻体现,准确把握了新时代的育人目标。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通过人的培养和塑造来实现社会自身再生产的重要机制,它的重要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既为当下的高校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按照理想的蓝图塑造未来社会,按照未来社会的需要塑造新人。
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是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在高校的具体落实。第一,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种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以其心理素质为基础和中介,心理育人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积极的意志品质,拥有稳定健康的心理情绪,以及及时预防潜在的心理困扰和疾病。第二,科学、高效的心理育人能够使学生在接受德、智、体、美、劳诸育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被激励状态,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的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感知、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智力型素质,以及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性心理素质两大类。非智力型素质包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仁爱的精神、友善的态度、同情心及稳定乐观的情绪等,这些健康的心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能力素质以及生理身体素质等的提升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决定个人最终能否成材。
心理育人不只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更是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从更高的视野给学生以指导。注重将学生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唤醒内部潜在的积极力量,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境和挑战,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育人工作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就可能无法形成很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高校学生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态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合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由此可见,心理育人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并且心理育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拓展有着一定促进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开展方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创新教育方法,就必须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可用于价值引导的作用,在高校心理育人实效的取得过程中努力探索以其理念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方法。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把握心理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将心理育人与思想育人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在提高教育针对性的同时也增加认同感,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它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知识普及、日常咨询、危机干预等多种要素有机构成。要想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就应该展现出各个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也是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新的体系的重要基础。构建大学生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对于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保障作用。高校心理育人一体化的建设,是一种更为完善的系统设计和教育实践,从整体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宏观把握,以及构建了系统性的框架;从教学主体的全员参与、教育过程的全程规划到教育系统的全方位融会贯通,都指导和保障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推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
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努力推进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很多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工作中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将心理育人工作简单视为聊天谈心、沟通交流等浅层次教育模式,既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无法获取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潜在动力,也不能很好地将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方法运用到心理育人实际工作之中,无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育人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终身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新时代思政观,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形成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心理育人的大格局[11]。学校心理育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调节与适应自身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寻求更高层次的身心发展。高校应认真总结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的有益经验,研究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到学生存在的异类心理问题,要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和思想等各方面的动态,把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的建立纳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管理,完善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育与指导、思想与行为、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拓宽信息了解的渠道和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心中潜在的、微小的心理危机苗头,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