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古器物流传至今,随着时移境迁,大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古器物作为社会生活发展历程的实物见证,蕴藏着文化基因、历史痕迹和人文情怀,体现了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日用之道。但是残损的古器物不能再生,要使其焕发新生并延续人与器物的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呈现它们的物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修复”就成为当下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大漆工艺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造物经验和文化传承,漆树分泌的天然汁液具有强大的黏合力,能够作为理想的修复粘贴材料,对大漆修复工艺的掌握运用也是古器物修复质量的技术保证。
随着东北地区文物的不断发现及民间收藏热度的提高,古器物的保护与修复问题也突显出来。东北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大漆修复,研究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实践探索适合东北气候条件的大漆修复工艺,有利于黑龙江文博事业的发展。大漆修复工艺在还原古器物原貌和固有价值的基础上不造成二次损坏,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古器物大漆修复工艺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具体到东北的气候条件,大漆修复工艺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现做如下分析。
天然大漆是漆树分泌的汁液,主要成分有漆酚、漆酶、树胶质、水分等。大漆的干燥需要温度和湿度条件,一般情况下温度需要在25℃~30℃,相对湿度为 70%~80%,也就是比较潮湿温热。大漆的干燥是使其成分中的氧化物质漆酚在空气中氧化聚合,然后使生漆干燥成膜,而漆酶又具有明显的热敏感性,在髹涂大漆时若遇到天气过热或过冷、环境过干或过湿时都不易干燥。东北气候只有在每年7—9 月份的时候才符合漆干的条件,如何在其他时间控制好大漆干燥需要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
东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年平均气温较低。以黑龙江为例,4—6 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大风较多,气温变化无常。到了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8 月份平均气温为19℃~23℃。9—10 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较大,平均气温为10℃左右,体感凉爽。11 月份到次年3 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平均气温在零下15℃至零下30℃。因此,从气候条件来看,在一般的室内外环境中,大多数时间不利于大漆的干燥,所以需要适合干燥的空间和设备。
在北方经过漆艺从业者的摸索实践,建设了荫房或荫室进行凉漆阴干,从而解决了大漆干燥的问题。荫房多选用较为封闭的空间,这样避免空气流动而带来的温度变化,保证干燥所需的温度条件。面积大小根据功能需求自行把握,然后用木材方料搭建凉漆架,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隔断结构的,这些分置的层间要有所区分,以保证置器功能的多样性。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稳定和调节,可以用电暖气加温,而改善湿度条件可以铺红砖,利用其吸水性定时浇水,也可以选择海绵或湿抹布等保持湿度。当然,随着条件的改善,也能够利用加湿器确保环境的潮湿,或者购置恒温恒湿机等。本课题在研究和实践中开发了适合小型工作室的“可调节大漆干燥专柜”,通过购买消毒柜设备进行改装,加散热器铜片和温度调节器,再加水箱和风扇,安装可拆卸的隔层,并制作晾漆架。这样既能根据外部环境随时调整温度和湿度,也能按照修复器物的大小变换容置空间。在东北的气候条件下,解决大漆干燥问题是继续实施大漆修复工艺流程的前提。
木器修复有很多简单实用的办法,但对于一些文物或者具备文化价值的古器物来讲,就需要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修复工艺。如1972—1974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漆器,专家和工作人员通过脱水定型、变形复原、黏接修复、脱胎换骨等繁复工艺,使得马王堆漆器再现昔日辉煌。本文以木家具为实践案例进行工艺研究,中国的木制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造型和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我国古代木制家具精品往往不计成本、工时,款式、做工规矩,工艺精湛,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承载生活起居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兼具历史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本课题修复的明式家具琴桌就属此类。
《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喜好之物,寄予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流传下来的古旧器物琴桌,作为配合弹奏古琴的家具,承载着当时文人的闲情逸致和喜怒哀乐,即使在今日也备受古琴爱好者的追捧。受朋友之托,有幸修复其收藏的古琴桌,这也为本课题的大漆修复工艺研究提供了案例实物。此琴桌为明式家具,采用大红酸枝(交趾黄檀)木料,卷书式造型,长143 厘米、宽 42 厘米、高79 厘米。全器用材厚实,以暗榫无纹的结构表现,中嵌独板面芯,纹理优美自然。桌面至板足呈圆弧状,过渡自然,桌面四周及侧面边缘起棱线做装饰,腿部底端弯曲下卷呈卷书式,整体气质沉穆、古雅净素。但因年久失修,原本上蜡或上油的涂层已经脱落,并有局部破损,早已失去了昔日光彩。
在进行修复时,首先对器物开展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查找资料或咨询委托方,获得其来源、年代、归属、材质、尺寸以及修复意愿等相关信息,登记建档。然后进行拍照、拍视频等取样工作,并了解和掌握破损情况,在尊重藏家个人品位和商讨修复预期效果后,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制订详细的修复计划。这张卷书式琴桌,木料品质上乘,因时日久远又保护欠佳,虽然其整体并无大损,只是局部磕碰或掉渣,但是其表面已无生机、黯然失色,如果不及时修复,将会更加破败不堪。修复前先对其进行清理,用发刷扫去灰尘,小型毛笔可以清扫细致部位,然后取软布蘸洗涤剂轻轻擦拭,反复几遍直至清洗干净。接下来是补缺,找同质同色的老料进行修补,通过胶合按缺口形状粘牢,注意纹理方向与原器物尽量吻合。将棉布或麻袋烧灰后与生桐油搅拌成糊状,嵌补到木器的裂缝中,阴干后十分牢固。因为在修复琴桌时正好赶上北方的冬季,要保证大漆的干燥条件尤为关键。在东北的气候条件下,一定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不耽误工期并顺利地进行修复。其中,东北冬季常用的加厚型保暖塑料布能够合理利用阳光照射而提升温度,还有上漆和漆干的间隔时间的把握也很重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工作后就是擦漆,拿鹿皮将调好的生漆用力擦在琴桌表面,既能起到软磨的作用,也能让木料更好地浸漆。之后要多干燥几日让琴桌适应新的环境,增加其稳定性,再调和透明漆用鹿皮薄擦5~6 遍,每遍之间要观察漆的干燥程度和颜色变化,直至琴桌表面光泽温润,大漆能透出木色的含蓄和稳重,这时要在室内常态下自然慢干。大约半个月,修复的琴桌焕然一新,又蕴含着古朴之气,可谓恰到好处。大漆修复后的琴桌,漆膜的保护功效大大增强,防腐防潮、耐酸碱,可以正常使用,与古琴交相呼应时,尽显文人气质和高雅儒风。
不同时代的器物,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都是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承载,对于出土遗存实物的修复,能够还原器物的本貌,延续其实用价值和文物价值等。东北地区的陶器和瓷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器物,可以以博物馆陈列或者民间收藏的形式提供实物研究。本课题与相关收藏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期间修复的古器物藏品种类很多,从原始社会的古陶,到辽金的瓷器以及元明清的老物件等。修复的工艺主要有碎拼、修缺、冲线、补损、金缮,本文对其中的金缮工艺进行分析。
“缮”,补也,修缮即修补。金缮的“金”指罩金,属漆艺技法。金缮工艺起源于中国的泥金彩漆,15 世纪末传到日本,逐渐发展并广泛用于传统瓷器修复。《髹饰录》中言:“补缀:补古器之缺。”随着收藏热度提高,修复器物和金缮工艺也随之流行起来,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关于金缮工艺已有许多相关的实践案例和学术研究,这里主要对在东北气候条件下的金缮工艺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与解读。金缮工艺一般通过清洗、调漆糊、黏合、打磨、上金底漆、罩金、推光等工序来完成,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黏合的技术把控。工艺工序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漆糊的调和,可以在大漆中加蛋清、糯米粉或面粉,按比例调成黏度极高的黏接材料,保证瓷片之间能够粘住。然后用线绳、皮筋或者纸胶带等加强外力固定,晾干的时间一定要长,而且要保证温度和湿度。这些区别于金缮工艺的普通操作,都是为了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而必须附加的修复手段。当然,还要有荫室作为漆干的保证,否则在一般室内环境中大漆会久久不干,或者因为黏合不牢和干燥不彻底而再次裂开。所以,修复的经验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器型、年代、损坏程度、体量大小等差别,在修复时都要仔细分析,然后灵活处理,并且根据室外环境的变化去调整大漆修复工艺。这里提及的金缮工艺除了用于陶瓷器的修复外,也可以用在木质器具、玻璃器皿、玉器等器物上,金缮工艺让本来残缺的器物以破镜重圆的“不完美”去延续器物芳华。
本课题研究的残器是指残损比较严重,需要重新塑形拼接而成的器物。有些古陶在出土时就是以碎片的形式被挖掘,有些瓷器则在破损处已找不到原有脱落的部分,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博物馆的考古修复一般会采用石膏补缺修复,尽量保持其原貌,有利于后世对文物的价值判断,目的是用于陈列展览。而对于民间收藏更多的是希望古器物重获新生,修旧胜新,增加其收藏价值。如课题研究期间修复的辽代黄釉捏梁鸡冠壶,其只是在器身腹部有一个不规则的缺口,然后向四周裂开宽窄不同的五条冲线。在修复时,首先按缺口形状用陶泥塑形,泥质材料要在重量上与瓷器相等,而且便于捏造复杂形体。待泥塑干燥后用大漆裱布刮灰,然后髤漆打磨。冲线部位用草酸或高锰酸钾冲洗后,按原裂缝痕迹填漆刮平,干后与补缺处一起细磨。然后将黏接处用棉签蘸乙醇仔细清理干净,调非常黏稠的漆糊进行黏接,也可调和漆灰填补空隙,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修整挤出的黏合材料,并用胶带固定加紧,待干后用细水砂纸打磨,注意保护原有的釉面不再受损。最后,用漆艺技法做瓷器的黄釉效果,推光后基本能和原器物光泽融合。当然按照修复原则,要在补全处里侧做标记,或者在外观上达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的效果即可,避免有赝品之嫌,也要注意修复的不可逆性。
课题研究期间还修复了一件金代铁锈斑黑釉天目盏,此盏口壁处有个三角形缺口,需要塑形拼合完整。修复工艺采用蜡片,加热软化后粘贴到茶盏内壁,然后在蜡片上刷涂脱模剂,把石膏和水按比例调和好,一遍遍薄涂直至石膏完全干燥,使其与器壁厚度一致,再除去蜡模,黏接加固连接部位,细致打磨完成后,利用漆艺技法做铁锈斑釉面效果。在修复类似的老物件青玉碗器物时,用上述方法补全缺口后,选择了贴金箔或银箔的工艺进行修复,最后罩漆保护,推光完成。薄罩透明漆后的金属材料光泽含蓄内敛又富丽华美,与铁锈斑黑釉或者老青绿玉石搭配,尽显金石之气和工艺的匠心独具。当然,在修复这些古器物时,还是要提前沟通好,因为东北的气候条件会让修复的工期比较漫长,而且不同材质的器物选择的修复材料也会有所差异,基本原则还是要尊重收藏者的个人意愿和不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几种修复工艺,在整个修复过程中都要进行拍照、拍视频和文字记录,以便完成后进行修复前后的对比,这种信息建档工作也有利于经验总结和学术交流。
对古器物在东北气候条件下的大漆修复工艺进行研究,要根据古器物年代、材质、器型以及破损程度的不同,选择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规范化、科学化地进行修复。在借鉴运用以往修复工艺的基础上,在适应东北地区常年气温较低和干燥环境的条件下,相应地调整材料以及变换运用大漆工艺。其中,在东北气候条件下进行大漆修复,最重要的就是大漆干燥问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修复时大漆的阴干。同时在修复古器物时,能够对北方的古器物开展工艺研究,这些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行性选择,修复效果又很好地满足了需求,修复案例也为以后的扩展研究打下了基础。在本文中也有未提及的修复工艺,如脱胎塑形工艺和翻模工艺的运用、3D 打印技术的引入、三维扫描建模的数据分析以及树脂、原子灰等高分子新材料的探索尝试,还有修复效果图的预期设计等,这些将在后期的研究中持续展开、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