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健
(内江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
峨眉武术是地域武术派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峨眉养生功是峨眉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特征.以人类学为切入点研究体育始于1999年[1].随后,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扩展到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领域,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人类学研究也促成了武术人类学研究方向[2].峨眉养生功作为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特色文化和民族性资源,具有重要的人类学考释价值.本文以人类学为切入点,对峨眉养生功的特点及发展进行探索与思考,从峨眉养生功的定义与文化内涵出发,探索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当代峨眉养生功方面有新的突破.
概念性定义是通过本质特征和上位概念来界定定义,是抽象和理论层面上的定义[3].以峨眉武术为奠基,对峨眉养生功定义进行梳理和外延,能准确认识峨眉养生功.据走访查证专家及峨眉武术传承人,大体一致认为峨眉武术是地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本土拳种和与巴蜀文化碰撞、融汇形成独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外来拳种的总称[4].内江师范学院峨眉武术教学研究团队对峨眉武术经过数年挖掘和整理认为,峨眉武术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存冲动、巫舞活动和军事掠夺等,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明清是其重要的成熟期,生生不息,全面发展至高度昌盛的现今.它是融文化现象、技击术、健身养生、体育项目和遗产传承于一体,受巴蜀文化浸润的本土和外来武术融合嬗变后的地域武术总称[5].传统养生功法古已有之.所谓“养生”一词, 出自《管子》[6],释义为健康生活、休养身体至以长寿.在相关文献中得出养生功在春秋战国就已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不仅从神、息、身的角度描绘了功法习练的境界,也初现了养生功法的雏形.具有时代代表的西晋时期《三国志》记载华佗创编“五禽之戏”,则将导引中原有的“熊戏”“鸟戏”等单一技术动作编排成为完整的套路,是养生功法发展的里程碑.东晋时期许逊在《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导引诀》中关于“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西通肾,五劳回顾七伤调”的记载,应为八段锦之原型.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还对五禽戏练习方法与强度等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发展至此,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已出现活化之痕迹[7].
综上所述,结合峨眉武术概念性定义,峨眉养生功并不是单指峨眉山的养生,这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巴蜀特征的风格[8].峨眉养生的概念可被解释为,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浸润于中医理论思想,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土壤,吸收地域文化养分,是“形”与“神”的交融,“德”与“艺”的统一,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养生功法统称.
从大量的史料分析看,峨眉武术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学理层面,都蕴含着“包容开放、佛道相容”的武术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少林武术以佛家思想为修;武当武术以道家思想为修;而峨眉武术融释、道、儒三教思想而修[9-10].峨眉武术历经漫长的文化渲染,峨眉武术对内在调息的重视,“兼道教养生和灵动的功夫,融合各种拳术、器械、气功的动作,形成了独特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特色[11].峨眉养生功是通过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而衍生,具备峨眉武术文化理解.春秋战国至清康熙年间,峨眉武术在不断演化中紧紧耦合道教和佛教等传统文化.峨眉武术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性,其动作造势在融合传统武术技艺的基础上彰显佛道文化精髓,将‘禅、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气质融于身体动作之中”[12].峨眉养生功作为峨眉武术概括的一部分,所呈现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浸润.
道教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底蕴依赖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在不断发展中更是重视地域文化及人文教养,结合浓厚地域特色.换言之,峨眉养生功的历史进程离不开道教佛教文化,可以说是根植于道佛文化[9].就养生而言,道教对峨眉养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与此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还融摄和吸收了佛教的理论学说,相互融合,接纳自然法则[13],进而促进了峨眉养生功多元化的发展,是峨眉养生最具特色的基础.可见,峨眉养生功文化是根植于佛家和道家等宗教活动之中的具有丰富宗教文化内涵的养生文化.
纵观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发展历史,养生功法按照动作姿势划分主要包括立功、坐功、卧功等,按照功法技术内容又可以分为徒手、仿生、行气、器械等.在导引养生上,峨眉武术受到南方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周天功和北方《太平经》内试反观法的影响,岳门“嗨字功”、僧门“易筋经”及“峨眉十二桩”等功法都继承了“以形导气”的传统.峨眉养生功与峨眉武术融合共生,在《四川武术大全》六十八个门派和拳种所涉及的功法中,诸如内江本土武当松溪门的“易筋经”“内(外)壮功”、盘破门中“谷水静”“大鹏九式”、僧门“养生功”、生门“增演洗髓易筋经”“易筋经108式”“峨眉八法”等都是以抻筋拔骨、吐纳导引来实现其练功目的,并在各门派广泛流传和应用[14].养生功发展吸取了传统养生的“气功”,“气功”一词出自道教,源于先秦的行气法,以调和呼吸为门径,内炼精气为目的,包括行气、胎息、闭气等多种方法[15].从古到今,峨眉养生功就极其讲究心神合一、动静结合、内功和外功练习身心合一,这样才能达到峨眉养生功的锻炼养生之处.
经对峨眉武术各拳种非遗传承人田野调查、口述史采集、养生功法梳理,内江师范学院峨眉武术教学研究团队认为:峨眉养生功是在峨眉地域养生文化及养生功法的基础上遵循中医理论,以形取意,松紧有致,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的特征选编而成.练习本套功法注重呼吸自然,气通顺达,通过呼吸与意念的协调配合,达到意与气合、气与神合的内外兼顾、体形双休的效果.长期习练对增强肌力、协调平衡、疏通经络、形健养神具有较好的功效,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练习.
人类的起源是一切文明的开始,事态的演变也会带动人类对知识文明的探索.峨眉养生功的起源是包含在人类起源之中的相互碰撞摩擦中产生的,地域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状态都会影响养生功的发展和习练,如今的健身气功、峨眉武术、养生功法都是结合了当地人类体质特点所创.
峨眉养生功正是以地域命名加之地域特色的传统养生文化[16],结合人类特质而制定的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养生健体的养生活动,巴蜀地域和北方地域的差异,文化、体质、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峨眉养生功的特点是与地域相结合,通过各族人民的不断研究习练得出的特色的养生功,经其他地域人们习练影响,融合成一套具有成熟体系的适合各地域各年龄阶段习练的养生活动.现如今,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思想结合让这些优秀知识点融汇进峨眉养生功的研究与应用中,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峨眉养生气功.现代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是很全面的,资料收集手段比较细致入微,特别是在研究养生保健的问题上能在被忽略的细节中找到方向和答案,对此研究过程和结果都会更仔细更准确[17].在人类身体状况的演变中可以推测出自然环境和文化变迁对人类体质的影响,可以推测出人类的社会形态、生活习惯、生态变迁、宗教信仰等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为更好地还原历史做出相应的现实比较,峨眉养生功的特点形成是在人体和文化舞台的基础上形成而逐渐演变的.
峨眉养生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纳众长,博大精深集齐精华于一身,蕴含强烈的儒、释、道文化色彩是峨眉养生文化的重要呈现方式,由于峨眉道和佛习练养生功门派繁多,挖掘整理较为迟缓,传播受限,致使这以民族特色为基础的峨眉养生功文化在传承方面缺乏有效的传承措施.
探索完人类学,接下来探索峨眉养生功的起源.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上百种思想理论流派.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特征,峨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道教和佛教的结合体,佛教和道教是峨眉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所谓地域一词带有界限划分的含义,是一种宏观概念带有强制意味的意识观念,人类的体质形态和文化都会与地域环境演变形成相互作用关系,也可从人类学研究分类来看,其中包含着对社会文化的研究.文化人类学中从地域角度判别地理环境是划分地域文化的基本点,地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也正是峨眉养生功的堡垒.当地域养生功文化结构逐渐以完善的姿态进入人们视野之时,通过文化审美所衍生出的地域区别性已具备多元的划分依据,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环境特点对人们生活习性各异的影响[18].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判别峨眉养生功,并不是要求大家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欣赏一场由专业运动员所表演的外在肢体行为艺术,而是立足于自身文化精神的角度去看待峨眉养生功作用于社会有无适应之处,于个体有无益处.
从地域文化中可看出巴蜀地区的人类运动特点具有汇集环境影响下造成人体健康特性,针对此地域特性,巴蜀各族人民经过几千年来不断发展整合,形成了这一养生文化体系.峨眉养生功作为巴蜀地区的特色文化形态,是对环境特质、生活文化模式及其人类行为特性的解读.峨眉养生功文化具有深度结合了巴蜀群文化、历史延续足迹,更重视群众养生保健.峨眉养生独有的风格和特点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涵盖了知识、信仰、道德、艺术等以人为本的能力和习惯,不仅如此最重要的特点是峨眉养生功具备一定的特质功能,是用来满足群体成员的不同需要,是适宜广大人民群众习练的养生方式.基于此,文化的研究注重对人这一观念的理解,峨眉养生功所载的文化特征,就是以人为视角切入,服务创作于人类生活的文化活动.
“运用”是对峨眉养生功动作美的观察.作为峨眉养生功的文化展演,可与京剧“以鞭代马、以旗代兵”的象征手段相比较,予以阐发.如在套路表演中,其实是在演绎调息与调心等生理心理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隐喻,应成为峨眉养生功人类学展开深描的起点.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峨眉养生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发展突出了众多其特有的传统养生观的特点.峨眉养生功是以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石,遵循我国传统养生观,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社会群众对养生的重视加强了峨眉养生功的习练,它除了拥有养生的功效外,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19].峨眉养生功的发展必然要突出这一内在的精神含义,突出民族性,这样可以增加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大众文化背景下峨眉养生功的发展需要多元化,要不断引导峨眉养生功向多元化发展,应该不断超越创新,创造一些贴近大众生活的易学、实用、有趣的技艺,以满足新时期休闲养生的需要,但又不丧失传统的本能特征.从简单单一的体育健身方式,向健身、心理健康、休闲娱乐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峨眉养生运动对人们的心理、意志、形体和精神也有很好的效果.
峨眉养生被视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民族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同步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同的.它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简洁、实用、精致的动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运动风格,投射出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生活情趣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现代性与传统性是峨眉养生功从人类学视角调查的一体两面,峨眉养生功从人类学视野研究“传统与现代”,深化了对峨眉养生功的认识、丰富了对峨眉养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峨眉养生人类学研究的解释力,由自身传统的认识到文化自信的变换.
巴蜀地区的养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气息,峨眉养生功作为巴蜀地域优秀民族文化,应当起到带头作用.落实到高校课程开展和学习,加强对学生选课进行正确指导,重点对体育养生课程的健身因素进行讲解示范,加强学生对运动技能和理论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峨眉养生功作为一个区域代表,不仅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本能功能,而且具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功能.随着国家对健身、养生和大众健康的重视,传统民族体育的文化张力现在因大众的需求而凸显出来.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视觉效果下的身体诠释和人体精神感受,提升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品位.因此,应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峨眉养生的文化功能,挖掘其身体运动背后的文化价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这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意识,弘扬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落实科学化传承保障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峨眉养生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对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创新与弘扬.在人类学视角下,对峨眉养生功的定义、具体内容及展望理念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峨眉养生拓展研究思路,丰富了峨眉养生内容,坚守“尊重口述、以籍为鉴”,对峨眉养生功挖掘整理,达到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同时也对落实全民健身,服务人民,造福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