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楠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系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了黑龙江绚烂而悠久的民族文化。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手工技艺有着漫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手工技艺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由于手工技艺的传承等问题,这些渔猎文化手工技艺也面临着发展危机。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技艺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拥有明显的渔猎文化特征。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给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带来更多的机遇,依赖“口口相传”“辈辈相传”的手工技艺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
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赫哲族人民就开始用鱼皮制作服装,并且逐渐掌握了鱼皮制作工艺,这与赫哲族的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目前在我国只有赫哲族还在传承鱼皮文化。近几年,通过赫哲族人的创新,运用剪贴、镂空等技艺制作出现代鱼皮工艺品,为古老的鱼皮制作技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促进鱼皮制作技艺向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等文化领域延伸,为鱼皮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拓宽了道路。
桦树皮制作技艺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我国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特有的手工技艺。桦树皮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抗腐蚀功能,可以制成便于贮藏、易携带的器具,对于经常迁徙的渔猎少数民族来说,是他们喜爱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这些器具都是以桦树皮为原料,用马尾编织而成,并印有各种花纹图案。目前赫哲族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的制作工艺,并且在制作日用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桦树皮工艺品制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原始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让少数民族从最初的游牧渔猎生活逐渐变为定居生活,这也使得当地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的原材料减少,导致手工技艺的形式结构、技艺传承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工艺品的表现形式缺少创新,少数民族年轻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兴趣不高,继承人寥寥无几;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艺术形式逐渐替代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人们对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关注度降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少数民族手工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擅长手工艺者多是少数民族中的年长者,在这些手工艺人心目中,工艺品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情怀,是对过往生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希冀。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依靠的是民族情感,如何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加入手工艺的传承队伍,是渔猎文化手工技艺持续发展的关键。
很多传承者的生活空间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区域,和外界接触较少,对于目前工艺美术作品的设计风格几乎没有了解,致使传统手工艺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少数民族年轻人对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手工技艺缺少足够的认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不会主动去传承本民族手工技艺。
渔猎文化手工技艺历史悠久。但是目前受到原材料、制作技艺等方面的限制发展滞缓。同时,相关工艺美术作品依然是依托于传统,存在工艺品包装不够精美、制作细节不够精巧等问题。所以,渔猎文化手工艺的发展亟须高校和相关科研部门的帮助,实行合作对接,拓宽发展道路。
博物馆可以成立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小组,安排专业人员从事整理研究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加强对黑龙江流域渔猎少数民族手工艺遗产的收集和整理,对重要内容进行保护。
将高校艺术类公共课程与黑龙江流域渔猎手工艺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承保护方式。艺术类课程重在实践,艺术类公共课程也应当走出课堂,与高校所处的地域文化特征相结合,感受自然环境的美,感受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审美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信。黑龙江省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可以借助艺术类公共课程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少数民族艺术,让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贴近高校学生,促进学生对“非遗”文化兴趣的形成,从而主动去了解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高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开展对渔猎文化手工技艺的考察,通过艺术采风、参观展览等给学生提供与这些“非遗”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促使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由被动变为自觉。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校讲座,吸引学生关注少数民族手工技艺,为艺术类公共课程的开展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尤其是黑龙江流域的渔猎文化,为高校艺术类公共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7年成功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鱼皮与桦树皮技艺人才培养”,笔者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国金”项目人才培养课程,受益匪浅。同时,在我校美术馆举行的鱼皮与桦树皮作品展览也为在校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场“非遗”文化手工艺教育的推广。目前,我校艺术系已经在基础课程中融入鱼皮与桦树皮制作工艺的学习,学生反映良好,并且所创作的作品丰富。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文化主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方式在我国旅游产业中发展起来。黑龙江省可以以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如鄂伦春族桦树皮手工艺体验游、赫哲族鱼皮手工技艺体验游等,让游客参与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亲自体验桦树皮、鱼皮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这对黑龙江省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抖音、快手的兴起,成为利用互联网宣传的新渠道,粉丝经济、网红经济效应得以体现。互联网思维助力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手工技艺的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至上的理念,将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进行推广,改变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境遇,让手工技艺传承人作为主角,以生动、真实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移动直播间展示手工艺品,教授观众制作手工艺品,让观众在直播互动中了解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独特风貌,了解少数民族手工技艺的发展历史、技艺传承故事等。同时,手工艺品还可以以商品的形式进行出售,在直播中用红包等形式吸引观众参与。
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手工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在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上有着封闭性的特点。如何对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