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黎,李 敏,黄云川,林 鑫,周潇潇,曾 荣
(1.四川省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经济运行局,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动物疫病“先打后补”政策的实施,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等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县级兽医实验室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成都市历来重视县级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按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能力提升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0〕961 号)文件要求,成都市已有11 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完成升级改造,检测能力突飞猛进。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现状,提出发展建议,为成都市县级兽医实验室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1.1 实验室布局 成都市11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完成升级改造后,面积均超过200 m2,建立了分子检测实验室(包括核酸提取室、配液室、扩增室)、血清检测室、接样室、样品保存室、解剖室、消毒洗涤室、档案室等功能室,布局基本合理,能够满足病毒核酸检测、免疫抗体检测等试验要求。
1.2 设备设施 11 个县级实验室均配备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研磨仪、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金属浴、酶标仪、生化培养箱、冰箱、冰柜等仪器,实验室内配有空调、温湿度计、洗眼器等设施,基本满足分子生物实验室和血清实验室的日常检测需要。
1.3 人员配备 11 个县级实验室均配备了至少1 名检测人员,大部分实验室配备了3 名以上检测人员。检测人员经过多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能独立完成荧光PCR 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基本满足需要。
1.4 体系建设 大部分县级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了实验室管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生物安全管理手册、生物安全手册、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体系文件,实验室内标识、菌毒种管理、样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试验报告管理等能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运行,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目前,成都市已有11 个县级兽医实验室获得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开展非洲猪瘟病毒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工作能力确认,5 个县级兽医实验室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兽医实验室考核。
2.1 人员不足 由于基层事业单位改革、人员老龄化等因素,实验室检测人员大多身兼数职,需要完成实验室检测、档案资料管理、数据整理上报等多项工作,很难专注于实验室检测工作。部分实验室检测人员年龄偏大,难以与时俱进,业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实验室检测人员专业不对口,对检测技术原理理解不到位,在工作中仅能机械地重复试验步骤,试验失败时不能独立思考,找出失败的原因。
2.2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许多县级兽医实验室的管理者对兽医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水平不高。虽然大部分实验室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不到位,检测人员并未形成检测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意识,在管理制度的落实、资料填写、档案整理等工作中出现管理漏洞;部分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在运行过程中有不切实际的部分,但未及时进行修订,造成管理缺陷;部分实验室未严格按照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要求运行,相关记录记载不全,形成管理短板。
2.3 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到了新的高度,成都市已逐步完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工作制度,但是部分县级兽医实验室还未完成备案工作。县级兽医实验室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实施不到位,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标识张贴不到位,危化品存放不规范,废弃物处置未严格按照制度操作,检测人员个体防护不到位,生物安全培训不足,实验室未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等,都形成生物安全管理的漏洞,需进一步完善。
3.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随着县级兽医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的建立,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者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定期培训,培训记录归档保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因县级兽医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应尽量做到兽医实验室检测人员的相对固定,同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3.2 加快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客观、准确的重要保证。要从机构、人员、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管理体系等各方面对县级兽医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县级兽医实验室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验室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修订,确保管理体系运行可行、有效。定期接受内、外部监督审核,查找管理漏洞,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此外,质量体系运行的相关记录记载要分类归档保存,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客观资料。
3.3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范生物安全风险 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法律法规、仪器使用、人员防护、废弃物处理等业务知识培训,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县级兽医实验室要定期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做好生物安全风险应对措施,使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防范生物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