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华 车瑞香 李铠良 计红 董建伟 邢宝奎(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农村局)
耿韶磊(中国农业出版社)
廊坊市是河北省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廊坊肉牛产业作为全市传统畜牧优势产业,如何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环境下获得科学、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考虑的课题。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掀开了京津冀发展新篇章。2017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廊坊的文安、大城、霸州三县市获得了全新地缘优势,在对接和服务雄安新区中跨入新征途。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先后在此落地,北京大兴区和廊坊市共享“三区叠加”红利。加上北京城市副中心融入廊坊“北三县”深度协同发展,廊坊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越来越凸显,为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红利。
近年来,廊坊市肉牛养殖业稳步发展,特别是架子牛育肥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大厂、三河、文安、大城、永清等肉牛特色优势产区,从廊坊产出的牛肉产品遍布北上广深等地消费市场。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肉牛养殖方式仍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技术相对落后,母牛繁殖效率低,高端品牌少等薄弱环节,牛肉生产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政策的落地,尤其是“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城市职能化作用逐步增强,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和布局也在相应发生改变。因此,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肉牛存栏量从2010年的29.8万头下降到2020年的8.32万头,降幅达到72%;出栏量从2010年的48.22万头下降到2020年的15.2万头,降幅达68%。2010年,廊坊市肉牛存、出栏量在河北省中占比分别约为20%和14%。而到了2020年,全市肉牛存、出栏量快速下滑,其肉牛存、出栏量在河北省中占比分别为4%和5%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出现了显著滑坡,这与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发展职能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对廊坊肉牛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1.种质创新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现有市级种母牛场一个——文安县北方田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存栏1200余头纯种德系西门塔尔牛,是优秀的肉用母牛繁育基地,种质覆盖了廊坊、沧州、保定和天津等周边地区。通过应用全基因组检测、体内(外)胚胎生产、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生产性能测定、体型线性鉴定等传统育种手段,不断培育、提高牛群生产水平。2021年,通过胚胎移植获得了优秀美系西门塔尔牛后代21头,后期将引进优质公牛冻精,进一步加强纯繁扩群和品系杂交利用工作,为更好地提高全市肉牛种质培育和生产水平奠定了扎实基础。
2.肉牛规模化养殖示范成效初显。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牛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廊坊福成股份响应政策号召,于2021年5月在三河市建设1万头肉牛繁育养殖示范场,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作为基础母牛,计划打造国内首个万头肉牛养殖场,并集成全基因组检测、性别控制、胚胎移植及干细胞等新型繁育生物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的高标准肉牛繁育技术体系和平台。截至2021年12月18日,福成牛场已经生产出300头小牛犊,春节前每月都会有大量的母牛繁育和小牛犊出生。通过发挥福成肉牛养殖场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必然对廊坊肉牛养殖业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3.屠宰加工优势不断巩固和提高。近年来,廊坊肉牛屠宰加工产业特色在全省占据主导地位。全市肉牛定点屠宰加工企业数量占全省总量的79%。其中,仅大厂回族自治县建有定点屠宰加工企业22家,占全市屠宰加工企业总数量的84.62%,设计肉牛屠宰加工产出能力为30万吨/年,占全省屠宰加工企业总数量的66.67%。大厂回族自治县做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牛羊集散地和养殖、加工基地,随着肉牛精细化分割技术和现代牛肉屠宰加工技术的创新研发和应用,肉牛屠宰加工业取得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现已成为大厂回族自治县乃至廊坊肉牛业的品牌标志之一,清真牛肉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
4.“互联网+牛肉”产销模式成效显著。肉牛屠宰加工企业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相继成立线上、线下专业化销售组织和服务团队,尤其是大厂县顺泽肉类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便捷、覆盖广的优势,依托“快手”“抖音”等手机软件,销售中高端特色雪花牛肉精细分割产品,随时随地提供产品咨询、物流管理和售后便捷服务,实现了“互联网+牛肉”产销模式覆盖全国。同时,新型销售网络模式的兴起,也带动了肉牛品种改良、自繁自养、饲料生产、疾病防控、牛只流通等各种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趋势和政策影响下,廊坊肉牛产业发展必须细化城郊型肉牛产业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发展比较优势,进一步明晰确定全市肉牛养殖特色和屠宰加工优势的前行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优化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布局。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结合廊坊实际布局需求,肉牛养殖逐步向承载空间大的中南部地区转移,以文安、大城、安次、永清等县(市、区)为主,开展肉牛繁育,适度发展存栏50头以上的肉牛繁育场和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充分开发、利用秸秆、饲料、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打造肉牛规模育肥区。继续培育壮大“北三县(大厂、三河、香河)”屠宰加工业,全力打造和建设廊坊特色牛肉地方品牌,深度融合、服务京津冀广大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全国影响力和产品覆盖范围。
2.提高全市肉牛屠宰加工产品质量。根据全市屠宰行业现状、养殖分布特点及消费需求特点,加强和完善屠宰企业布局规划,建立和完善屠宰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机制,鼓励和扶持屠宰企业开展 ISO9000、ISO22000和HACCP等认证,引导肉牛屠宰产能向优势养殖区域转移集聚。依托国家和河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屠宰加工专家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高牛肉精细化分割与精深加工比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不断加强廊坊牛肉产品与京津等消费市场对接,提高廊坊供京供津牛肉产品份额。
3.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肉牛高效养殖、重大疫病防控以及牛肉精细化分割与加工等关键环节,紧密联合科研高校和国家、河北省肉牛产业创新团队优势科技力量,创新集成一批高效实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大实用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工作力度,扎实有效地提高肉牛养殖和加工主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由粗放饲养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探索性研究和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型肉牛家庭牧场模式,推进肉牛全产业提质增效。
4.重点加强牛肉品牌建设。坚持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区、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的原则,着力打造大厂牛肉等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养殖和屠宰加工企业强化品牌和商标注册意识,创新培育廊坊自主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支持“福成”“福华”和“顺泽黑牛”等牛肉品牌做大做强。鼓励和推动企业推行传统商超模式和“互联网+”等新业态模式发展,引导线上、线下融合,广泛拓展销售渠道,引导龙头企业面向京津开拓高端市场,建设满足市场需求的绿色优质牛肉产品供给基地,提升廊坊市牛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