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治佳 韩生财 雒文捷(青海省畜牧总站)
早在1994年就有人提出了草牧业的概念,2014年方精云研究组向国务院提交的《建立生态草业特区,探索草原牧业发展新模式》中提出的“草牧业”理念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重视和肯定。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牧业”的概念。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6]22号)中指出:“草牧业以饲草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基础,涵盖了草原保护建设、饲草及畜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顺应了当前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为着力打造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实现农村牧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方精云等(2018)提出草牧业的精髓在于:草-畜结合、草-畜协调、草-畜互为依存。新一轮机构改革对行业行政管理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理顺“草”和“牧”的关系,为草牧联动发展的局面奠定基础。在全新局面下,理清发展现状,为规划草牧业工作打好基础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结合相关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
通过前期调研和专家研讨,结合青海省草牧业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后认为,青海省草牧业的内涵是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草场,饲草种植补充,以草定畜,发展草食畜牧业,生产优质畜产品的生产体系。草牧业的相关外延即为畜产品生产加工及其他相关延伸产业体系。
1.草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
(1)草食畜生产情况。草食畜是青海畜牧业生产的主体。2020年年末全省牛羊存栏达1995.88万头(只),肉产量32.55万吨,占全省肉产量的87.9%,奶产量达36.94万吨。牦牛和藏羊是青海发展草牧业的优势畜种,也是主导畜种和当家畜种,是青海草食畜的主体。据行业测算,2020年年末全省牦牛藏羊存栏约为1590万头(只),约占全省牛羊存栏的80%。
(2)天然草场现状。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依然是青海省发展草牧业生产的主要资源,青海省草地面积3636.97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51.3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53.0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全省冬春草地1586.36万公顷,夏秋草地1574.67万公顷,分别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0.19%和49.81%。青海省各地区因地形、海拔、纬度等因素引起水热条件差异大,各地区天然草地草产量差异明显,其中黄南州最高为每公顷鲜草产量4516.2千克,海西州最低为1371.75千克(表1)。经估算全省可利用草场年产鲜草7932.11万吨,青干草产量约为2266.3万吨。
表1 青海省各市州草原面积及草产量估算
(3)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一是人工种草情况。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环青海湖生态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饲草种植等政策和工程项目实施,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种养大户,通过土地租赁、土地流转,充分利用贫瘠地、弃耕地和撂荒地,开展饲草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370万亩,亩产青干草700千克,年产青干草260万吨。二是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青海省耕地面积约为882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675万亩,经估算秸秆年产量约为170万吨,可收集量约为127万吨,其中约有60多万吨秸秆通过直接饲喂或氨化、微贮后饲喂。
(4)草牧融合发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海北州在草牧融合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该地区牧户在定居点和棚圈内有圈窝种草的习惯,户均种植燕麦等优质高产牧草8~10亩,在养殖牲畜的同时兼具防灾功能,通过放牧加补饲,母羊膘情和羔羊体质良好,羔羊平均3~4个月出栏。经多年发展在全省形成通过牧草种植发展“羔羊经济”的“海北经验”。海北草食畜牧业发展经验从北向南、从东到西在青海省全面推广,牧区逐渐形成贮草补饲的习惯,调动了牧区有限的耕地资源,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青海省天然草原和人工种草青干草产量及饲用农作物秸秆(干重)年总产量为2586.3万吨,按一个羊单位年需青干草700千克计算,可饲养3694.7万个羊单位。2018年,全省草食畜饲养量为2935万头(只、匹),折算成羊单位为5497.3万个羊单位。因此,根据现有饲养量和饲草产量,还需生产1261万吨饲草(干重)方能满足现有牲畜饲草需要。
2.草食家畜生产方式和产量。青海省牧区草食畜产品产量比重大,草食畜生产方式较为单一。青海省畜牧业可以分为农区畜牧业、半农办牧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从调研情况来看,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以养殖大户(家庭牧场)为主,其养殖比重约占80%;其次是股份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其养殖比重约占15%~20%;另外,在环湖地区等水热条件较好地区有部分牛羊养殖规模场,其养殖比重不大。
1.祁连县草产业体系建设。祁连县重点围绕“立草为业、草业先行、草畜联动、草畜平衡”的原则,建立了资源循环利用的草牧业产业体系。一是开拓草原治理机制。采取“封、围、育、种、管”等综合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分类治理,在沙龙滩黑土滩和沙化草地治理试点工作取得成功,通过治理新增优质饲草基地14.5万亩,黑土滩植被盖度从10%提高到80%,亩产鲜草从50千克提高到850千克以上,为全县草畜联动循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创新草原利用机制。不断创新放牧新方式,按照牛羊分群专群饲养、草场按类划区轮牧的要求,优化畜群结构,将草场划分为母畜草场、种畜草场、幼畜草场,实现以草配畜的目标。在合作组织中积极推行“春季休牧,夏季游牧,秋季轮牧,冬季自由放牧”的天然草地全年放牧模式,在“暖季放牧+冷季补饲”两个放牧方式上实现突破。经测算,利用新放牧模式草场草产量增长32%。三是广辟饲草来源。通过推广饲草种植,内扩饲草种植面积1.25万亩,开展地膜玉米、地膜苜蓿种植,并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飞地牧草”,在张掖、山丹、民乐、门源等周边地区建成饲草地,并与门源订单青贮饲草,有效补齐了全县饲草地“短板”,初步实现了“农牧互补、借地增草、草畜联动”的草牧业格局。四是完善草原奖补机制。2018年全县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总面积1552.05万亩,通过完善《祁连县禁牧与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立县、乡、村、管护员、牧户五级管理体系,执行“四个挂钩”“四级考评”的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工作,年发放草原奖补资金8034.05万元。
2.拉格日模式典型做法。泽库县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是扶贫重点县,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粗放,畜牧业资源转化率低,畜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口的增长,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草畜矛盾日渐突出。近年来,依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部署泽库县拉格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股份制改造,资源高度整合,生产结构调整,劳力按需分配,合作社多元化发展”的措施为合作经营基础,大力发展草地生态有机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青南地区草地生态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可供借鉴的尝试。同时,为使拉格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县农牧科技局以“能人带动,明主管理”为主,以“项目扶持,技能培训”为辅,为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量身制定了发展计划及运行模式。经研究后,我们将合作社分为牦牛高效养殖及良种繁育组、藏羊高效养殖及良种繁育组、产业发展及商业营销组等3个小组进行管理。
合作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主要成效有:一是牧民收入大幅提高。2018年分红565.5万元,人均分红15330元。二是脱贫效果显著。2009年以前,拉格日村是全县贫困村,2016年已实现全村整体脱贫。三是牲畜品种和结构不断优化。合作社组建时牛群良种率不到6%。现在合作社3900多头牦牛中,良种牛比例达到70%。四是草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结合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采取划区轮牧、半舍饲养殖、分群饲养、种草养畜等多种方法,严格兑现奖罚,使群众保护和管理草场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减轻冬春草场压力,有效解决超载过牧问题,保护了草原生态。
3.湟源县种养结构持续优化。湟源县按照“稳粮、优经、强饲”的思路,打破单一种养格局,区分川、浅、脑不同地理区位,因地制宜、科学选种,先后引进北燕7号、黑饲麦1号等新品种,加快了农业由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实现了种草养畜的有效衔接,形成了“草-畜-粪-肥”循环发展模式。累计补助1610万元,以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充分利用撂荒地、弃耕地、异地搬迁地流转土地17万亩,建立连片饲草基地48个,建立燕麦、黑饲1号及青贮玉米高标准人工饲草基地6万亩,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连续5年达到20万亩。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强化饲草良种繁育,建立优质高产草种基地10000亩,引进建成青贮玉米种植基地0.5万亩,补贴饲草专用加工机械40台套,饲草机械化耕作面积达到14万亩,获得饲草加工国家技术专利1项,饲草种植、加工、青贮等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巩固提升“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成果,全面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饲草种植实行“化肥减半”,打造培育“托富所”PS面包草等优质饲草品牌,强化饲料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形成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科技支撑”五位一体的路子。
一是总体对接情况。青海省牧区六州牦牛和藏羊养殖存栏分别为469.2万头和850.6万只,分别占全省的92.6%和68.9%。天然草原的分布与草食畜饲养分布基本对接,但人工种草和农作物秸秆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因此,青海省人工种植饲草和草食畜饲养在空间上存在明显错位。此外,牧区六州,尤其是多灾易灾地区饲草储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饲草储备量不足,冷季补饲或雪灾期间饲草难以及时到位,因此在饲草供需上存在明显时间错位。二是主要对接方式。目前,通过多年西繁东育工程、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和人工种饲草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草食畜饲养组织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形成了西繁东育、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种草养畜、部分地区牧繁农育的草牧有效对接模式,但运输距离远、成本大、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这些模式养殖所占比例不大。
1.存在的困难。
(1)饲草基地建设水平不高。虽然全省人工饲草基地保留面积达到了773.7万亩,但由于90%的多年生人工草地是依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而建,主要以恢复植被保护生态为目的,加之投资标准低,因此,大部分多年生人工草地牧草单产低,受益期短,远远达不到高产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的建设标准。50%以上的一年生饲草料基地为圈窝种草或分户分散种植,种植手段落后,牧草产量低而不稳,与规模化、现代化饲草料产业发展尚有一定差距。
(2)饲草料产业生产经营机制不健全。由于受资源条件的约束,青海省饲草产业的核心区域实际都是粮、经作物产区的边缘区和废弃区,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生产,草牧业、粮改饲发展还在探索当中,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不多,在引导饲草料生产的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种养大户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推进土地、草原流转、饲草料种植及饲草料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制创新方面不到位。尚未形成政策推动、市场带动、产业拉动、利益驱动的运行机制。
(3)产业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服务不到位。缺乏适宜高寒地区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建设的饲草品种,尤其是在草种引种培育、草产品研发等方面技术储备不足,产业科技含量低。各级草原站技术服务设施落后,专业人员缺乏且流动性较大,技术服务能力跟不上目前产业发展需求。
(4)饲草产业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享受了草原生态补偿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省级财政支农项目投资等政策,但总体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机械设施、多年生人工草地更新和产业化链条扶持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效益不高,严重影响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发展建议。
(1)优化区域布局,建立高标准饲草基地。以草牧业为抓手,形成合理、健全、平衡的饲草生产区域。根据省情、自然地理条件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立草为业、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原则,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广优质饲草作物。东部农业区充分利用弃耕地、轮歇地、秋闲田等大力发展规模化人工饲草基地,提高优质青贮玉米、优质燕麦草、燕麦和豆科混播草等草产品生产能力,增加商品草供应能力,同时要挖掘潜力,合理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地等资源,提升草产品生产能力;环湖地区结合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开展退化草地治理、退化草地改良,增加草地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农牧交错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标准化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大青干草、面包草等草产品生产。柴达木盆地通过粮改饲试点,加大优质苜蓿的种植,增加豆科牧草生产比重,均衡全省牧草产品结构;青南地区扩大圈窝子种草规模,提高冬春季饲草储备。
(2)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饲草料产业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支持和引导种养大户、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饲草料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合,开展适度规模的饲草料基地建设,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引导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入股,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饲草料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带动作用,推进精深加工,提高饲草料产品附加值,建立互相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化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品牌运营、统一销售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解决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优先开展生态型退化土壤和植被快速稳定恢复,优质抗逆、适合补播本土新牧草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及配套包衣,草原生物和非生物灾害预警和防控,提高优质牧草、作物秸秆、农副产品与草食家畜营养高效转化,改良舍饲半舍饲牛羊肉品质和风味,繁育高产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及良种,提升优质高产人工草地栽培技术、优质饲草调制与加工等亟需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饲草发展的制约瓶颈。加快草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牧科教结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之间的技术合作。
(4)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强化政策扶持,突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扶持,逐步摒弃管理部门各业务口单打独斗的扶持方式,转“草畜同步”协调发展的扶持方式。一方面,鼓励养殖主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种草,如在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中扶持培养专门从事饲草种植技术服务的牧户,加强对饲草种植户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饲草种植的科技应用水平;另一方面,种草必为养畜,重点发展订单种草,提高饲草种植、加工和利用的精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