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政祥
习近平主席和希腊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希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与相似之处,两国应以古老文明为依托,交流互鉴、合作共赢。
2022年元旦,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文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和北京体育大学共同举行的“文明、和平、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在北京召开。图为参会人员
1972年7月中国和希腊建交。2022年中希两国迎来建交50周年。新年伊始,为弘扬两个文明古国的共同价值,以及和平与友谊,中希两国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2021年11月,文明杂志社为祝贺北京2022年冬奥会,发行了名为《奥运宣言—美丽的奥运文化长卷III》纪念册。希腊总统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在致信中表示,北京2022冬奥会将为深化中希关系,尤其是两国在体育领域的交流,提供更多机会。
习近平主席和希腊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希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两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与相似之处,两国应以古老文明为依托,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此次希腊总统的来信再次表达了冬奥会在北京的举办将为加深两国文化和历史连结提供了新的契机。
卡特里娜.萨克拉罗普卢女士在信中强调了古希腊时代奥运休战的传统,其间凡是参赛的国家都停止战争,代之以体育竞技,化对立为友谊。她认为这个传统在今天亟待复兴,籍此推动冲突中的一些国家、地区和组织间的对话与谅解。
早在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期间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和希腊都曾经历艰难困苦,但两国人民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两国都处在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双边关系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愿通过这次访问,同希腊领导人一道,共同描绘中希关系发展的新蓝图。”
2022年元旦,同时也是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生日。这一天,由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文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和北京体育大学共同举行的“文明、和平、友谊: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精神对话”研讨会正与两国元首之间交流的内涵相呼应。研讨会期间,与会者以奥运休战传统和奥运精神为主题,深刻讨论了中希两国和两个古文明之间的共性和纽带。
希腊驻中国新闻参赞海恩福在会议开幕时说,团结是奥运会的基石。奥运精神的重点不在于打败对手,而在于公平透明的规则、拼搏的精神和对自我的超越。他强调,奥运会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中的“团结”是基础。没有团结,“越高、越快、越强”,就越是南辕北辙。
重庆行政学院教授方旭指出,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参赛各国共同签署奥林匹克休战协议即成为惯例,用体育竞技代替战争。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庆介绍,尽管奥运会的传统在中世纪被打断,但在顾拜旦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努力下重获新生。
与古希腊一样,中国也在体育中发掘和平精神。北京体育大学书记曹卫东说,在中国古代,身体素质的训练最初是贵族教育的一部分,而后发展成为包含中医、保健和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和中庸的价值和奥运精神对团结和友谊的推崇便自然而然地彼此呼应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希腊文明都非常重视音乐和教育的作用。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的李文堂教授提到,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中希文明的导师都将音乐教育视为培养君子以及合格的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两国植根于重视友谊的文化传统。
另一方面,礼乐文化也是中国文明和希腊文明的共同点之一。中国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谢茂松认为,礼乐文化反映了中国和希腊文化的共同追求:德性与和谐。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陈戎女则将中国的射礼和古希腊的竞技体育进行了比较。射礼来源于生产实践,后演变为使人达到精神和身体理想境界的教育方法。相似地,古希腊的竞技体育也强调通过“强健的体魄孕育强健的灵魂”这一理念。
尽管相距遥远,中国人对希腊文明的兴趣由来已久。欧几里德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在明朝时就被译介到中国。
五四运动之后,希腊研究在中国学术界获得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译本的出版,中国的希腊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步入新千年之后,希腊经典著作更是受到推崇。这一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另一位古希腊巨擘—柏拉图全部作品的中译注释本的出版。20年来,中国的希腊古典学在著述和翻译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经典与解释》丛书为例,其600多本包含几乎所有西方主要思想研究的作品中有2/ 3是希腊古典学。而该套丛书让众多中国读者有了学习和研究希腊古典学的机会。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古典文化研究中心,它是最早在中国系统教授古典希腊语言、文学和哲学的机构。至今,该中心已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书籍、培养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希腊古典学人才。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投身于古典希腊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他们成为连接中国和希腊、东方和西方的桥梁,透过他们,西方无疑可以看到一个不懈追求友谊、规则、公平、理性的中国。